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合9篇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合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4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话题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合9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请以“最好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茅盾在《风景谈》中写道:“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文题中的“风景”更多地指向以人为核心的活动图景,而不仅仅指浅表层面上的供人观赏的自然风景。而“最好的风景”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演绎:一是“真”。即“风景”中飘逸出的率真、本真、真性情,烛照出的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真义。二是“善”。即“风景”中涌动着的善心、善念,充溢着的善行、善举。三是“美”。即“风景”中折射出的人格之美、人品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以真、善、美作为内核方能铺染出“最好的风景”。当然,在写法上还要注意“形神合一”:以人为核心的活动图景,既要得“形”之美感和亮度,又要得“神”之精髓和深度。失之前者,便不能“养人眼球”;失之后者,便不能“撼人心魄”。二者均不能称之为“最好的风景”。

【参考范文】

最好的风景

已经是冬天了,一只蝴蝶在寒风中摇摇摆摆。终因体力不支落到了地上。这是一只七彩的蝴蝶。他以为它死了,就将它捡起,没想到这只蝴蝶挣扎了几下。“这只蝴蝶还活着!”他十分惊喜地叫道。于是,他跑着将这只蝴蝶送到了自己家的花园,然后将它放到了一朵花上。蝴蝶美美地吃起了花蜜,它的翅膀也逐渐恢复了光泽。蝴蝶吃饱了之后,绕着他飞了两圈,然后不顾他的挽留,飞向了远方。他遗憾地望着蝴蝶远去的方向,发出一声叹息:“保重自己,蝴蝶!”他不知道。他救了一只凤彩蝶。

几年之后。他长大了,继承了家业,成了一方富豪。他心地慈善,救济过许多穷人。然而,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病,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但有道是,偏方治怪病。于是,他的父母又走遍全国去寻访偏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一年之后,他们终于访得了一个偏方——一个以凤彩蝶为药引的偏方。但什么是凤彩蝶呢?那个提供偏方的游医说:“我也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见,据说,凤彩蝶有七彩的翅膀。”听了这个线索,他的父母立刻派人去四处寻找。

听说这个消息的他,此刻正住在全国最好医院的最好病房。望着窗外美丽的风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对死亡的恐惧,他只希望那只大难不死的七彩蝴蝶不要再落入魔爪。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病也越来越重了。窗外的花在一天天地开放,风景也越来越美了。他知道,在这里的花全都开放的那一天,死神就要降临了。但他笑了,是为那只蝴蝶而高兴,因为它还活着。

那天,窗外的花全都开放了。许多人慕名来看风景。都惊叹造化神功。而他,也安心地笑了。突然,他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那只蝴蝶轻轻地从窗外飞进来,飞到了他的手上。他的父母也看到了,大喊:“快!抓住它!”他一听,立刻使出平生最后的力气,将蝴蝶扔出窗外,并想关上窗子,然而,窗子一动也没动,因为,他,去了。

蝴蝶轻轻地又从窗外飞进来,飞到他的头上。突然,他们都消失了。

窗外,出现了一道七彩的虹桥。而他,正从虹桥的这一端缓缓地、缓缓地走向另一端……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

记得有那样一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所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塌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铺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有那么一天,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树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坚果。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区分开密密的人腿捡起脚印,一如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看看那个湖!有一天,我们得砸破镜面,撕破天光云影,到水底去收拾脚印,一如当年来集鹅卵石。在那个供人歌舞跳跃的广场上,你的脚印并不完整,大半只要脚尖或只有脚跟。

在你家门外、窗外、后院的墙外,你的灯影所及,你家梧桐的阴影所及,我的脚印是一层铺上一层,春夏秋冬千层万层,一旦全部涌出,恐怕高过你家的房顶。

我的一肩一背能负载多少脚印,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

如果可能,要连你的脚印一并收拾妥当。

而我,我要捡回来的不只是脚印。那些歌,在我们唱歌的地方,四处有抛掷的音符,歌声冻在原处,等我去吹一口气,再响起来。那些泪,在我流过泪地方,热泪化为铁浆,倒流入腔,凝成铁心钢肠。旧地重游,以往的记忆还原成浆还原成泪,老泪如陈年旧酿。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我一一仔细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斟满葡萄美酒。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现在,离高考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如何搞好作文的备考,这成了考生们正在思考并因有所迷茫而担忧的问题,20xx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这里,我想给考生们出一个点子,除了按语文老师的指导进行备考外,自己也应积极主动地备考。其中,阅读“美文拔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美文拔萃”,顾名思义就是对当今众多报刊上发表的时文进行选拔,将其中最为精粹的美文汇编起来,以飨读者。这些经过编辑慧眼选拔的美文,文质兼美,时代气息浓,生活体验新,思想内涵深刻,表现形式灵活,或侧重叙事,或侧重抒情,或侧重议论。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拓展视野、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还能在写作上悟出一些门道。另外,这些美文的最大特点大都是千字文,有的更短,而我们的高考作文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两者正好相合。毫无疑问,读这样的文章大有好处。

那么,怎样来读这些美文呢?

我说三点,以供参考——

其一,分散性地读。高考复习时间非常紧张,不允许也不可能抽出整块的时间来阅读,那么,我们可以零散地读,灵活地读,见缝插针地读。你把“美文拔萃”放在手边,下课时用一二分钟,可读个短篇;吃过中饭休息一下,又可以读上一篇较长的;晚上临睡前,也可以读上一二篇。这些文章,可读性都很强,你阅读时会兴趣盎然,因此也可消除你的疲劳呢。

其二,有选择地读。“美文拔萃”版的文章,也不必篇篇皆读,你可以先浏览一下文章标题,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读,或选择题材比较新颖的读。你还可以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文章写得特别精彩,你不妨反复读,仔细品,思考作者如何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感人,一件事情如何挖掘出其中包蕴的人生哲理,精读细想,定能从中获益。

其三,动笔墨地读。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借用此话,我们也可说:不动笔墨不看报。在读这些美文时,我们手中不妨拿枝笔,一边读,一边画画写写,作些批注。如看到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你可把它画出来,旁边写上一二句赞赏的话,甚至可只写一个“妙”字,这样做,印象就更加深刻,对自己将来的作文拟题也会有启发;如看到写景的优美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旁边写点批语,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的,用什么方法写景的,这样写景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如看到文中一些感情丰富又充满哲理的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明确这些句子对表达文章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特别精妙的句子也不妨背一背,写作时可作借鉴。

高考前,语文老师总是提醒大家做好必要的素材准备,我想,“美文拔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素材库。你如果时间宽裕的话,还可把每期报上的文章剪下来,分专题或分类别粘贴在一起,就是一本极好的《素材手册》,说句趣话:一册在手,高考不愁。

08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每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备受各方争议和责难,一方面不断摸索改进命题方式,进行得好不艰难。实行了多年的命题作文,被认为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形式灵活,既规定了一定的写作范围,又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考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创作才能。但是这两年,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一些地方又滑向应试窠臼,陷入八股泥淖,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高考作文怎么改革,什么样的方案才能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可行,争议、批评、探索和改革恐怕还得进行下去。

检索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自由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高考话题作文何时兴起?在其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话题作文应时而生

话题作文何时兴起?语文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具体言之,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已初露端倪。从1999年的“记忆移植”话题到20xx年的“答案丰富多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诞生期,内容要旨为思维品质(想象);从20xx年的“诚信”话题到20xx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发展期,命题思路着眼于现实,关注道德品质;从20xx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开始进入话题作文的活跃期,命题指向情感品质,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表真意。特别是20xx年实行“分省命题”之后,大多数省市的作文命题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高考话题作文,由此风靡一时。

话题作文何以兴起且风靡一时?我以为由两大因素所促成:

一是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知识增长和社会变化的速度空前加快。人类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有鉴于此,创新教育呼之欲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命题作文是训练和考查作文能力的主要形式。但命题作文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较大的局限,他们难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难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人格个性,难以具体表现自己的创造潜能。因此,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宽松的写作自由,充分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创新,灵活性大的话题作文的兴起就成了作文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话题作文的独特优势。

如果说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话题作文兴起的背景,那么,话题作文本身所具有的鼓励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成为话题作文兴起的动因。

话题作文较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其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第二,创新的导向性。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思维的发散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

第四,文体的多样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而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老师笔记《20xx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

第五,行文的自主性。材料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话题作文则不拘一格。立意自定,考生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标题自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话料、话引、话题和话框4部分构成,对作文起着定向、定位、定性的作用。其中话引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话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话料与话题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话题作文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尽显创新魅力,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高考作文命题指向,体现了新课改的写作目标要求。

两大不足逐渐显露

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在刚刚兴起时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显露无遗。话题作文亦莫不如此。

其一,开放性不足。

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并以其开放性著称,其创设初衷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允许、包容不同意见的争锋,真正做到让考生自主立意(从话题作文的评价看,人们是欢迎作文题目的开放性的),也就是允许考生对事物的认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实际并非如此。如20xx年的“诚信”话题,根据话料提示,学生只能正面肯定诚信美德,而不能反弹琵琶,提出不同意见。这就导致学生不敢提出异议,怕被阅卷老师扣分。虽是话题作文,实则话题有限;虽云立意自定,实则立意早定;看似开放,实则封闭;暗示立意,窒息思维;已有定论,禁锢感情。

又如20xx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话料对话题“心灵的选择”的审题也是早有暗示,因此,审题时一定要像话料中的“选择”一样选择真善美,而不能有所变通。只能选择崇高,不能选择平凡。所谓的“选择”也变得无可选择,因为它把“不能见死不救”的伦理底线摆在了人们面前。在此情形下,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只能是唯一的选择,这也就等于取消了选择。但这样的是非选择在生活中显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其二,规范性不够。

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文字表达都要规范通顺,杜绝语病。而表达不通顺的,如20xx年全国卷的“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前后两个短语的中心词不对应,构成并列不合理,有学者建议应改成“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或是“感情与(对事物的)认知”才算规范。不仅如此,话题作文整个题目的文字表述也应该规范通顺,如1999年全国卷题目中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这句话就是一个病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只能作为写作的前提条件,而不能作为作文内容的范围)。

此外,由于作文命题过分偏重思想道德考量,片面追逐时政热点、宣教重点,话题作文“思想多样性和表达个性化”的特质在无形中被取消。命题紧跟形势,配合政治,把“政治性”凌驾于“言语性”之上,实际上作文就变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很难真实地检测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及语文素养水平。再者,文体意识淡化,题型实用性差,抄袭、模仿现象严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如何正视话题作文日益僵化的“八股”模式以及不堪道德重负的现实,应该是每一位参与高考的人员必须面对的“话题”。

一元为主多元并存

高考话题作文从兴起到如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它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它所代表的宽松作文较好地体现了当今作文命题放开束缚、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改革趋势。至于今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可以用“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这8个字概括。

所谓“一元为主”,即以话题作文为代表的宽松作文将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作文命题的首选方式。

话题作文作为中学语文教育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产物、高考作文命题创新的成果,它必将在良好愿望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走向成熟。话题作文的“话题”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标志性信息,话题作文在选材、立意、表达上都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在限制上是相当宽松的。如果我们把严格限制的作文命题形式称作严格作文,把较少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宽松作文,把不加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自由作文的话,话题作文显然就是一种宽松作文。严格作文由于限制过死,不利于考生的发挥,容易造成“假大空套”的流弊。自由作文则会由于放而无当,极易产生虚构、套写,根本考不出考生的实际能力,不为命题者所取。话题作文的宽松、开放、灵活,既能发挥学生所长,又能考出学生水平。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低估。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因而在话题作文的主导下,今后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具活力、更为广阔的天地。它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对中学作文教学、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只不过从内容取向上,话题将更加广泛,从改革趋势上,形式将更加灵活、开放。

所谓“多元并存”,即多种命题形式依然存在。传统的命题作文出现回归,材料作文将以新的姿态呈现。

20xx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又延续了命题作文形式: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应该是在未寻找到更好的命题形式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从前年开始,从全国到各省市,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全国卷(Ⅰ)的“乌鸦学飞”等,这种“新材料作文”,有人称之为“后话题作文”。

“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限文体,进一步突出了高考作文的三自政策——“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放开了学生手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文体优势。“后话题作文”尽管是给考生提供材料,但材料容易读懂,立意只要从材料中得出即可,不必引用原材料。同时,立意要求更为宽松——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减少考生写作的障碍。

“后话题作文”又克服了话题作文的一些缺点,材料立意多元化,不明确设置话题,但明确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范围。拿全国卷(Ⅰ)“乌鸦学飞”举例来说,乌鸦的行为既有其盲目的一面,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从牧羊人的看法入手,可写乌鸦不了解自身情况,妄自尊大,好高骛远,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失败,从而要求人们要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逐步取得行动的成功。写作者既可从乌鸦行为的盲目性方面立意,也可从乌鸦行为的合理性方面立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否定其盲目性,肯定其合理性。这样,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视野,真正体现了高考作文立意的多元化。如果这个题材用于话题作文,任何一个话题都会限制考生的立意角度,缩小了考生的写作范围。

总之,“后话题作文”的出现,无疑给高考作文命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克服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弊端,既能让学生把握材料,又能让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发挥自身特长,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来。在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审题难度逐渐降低,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不会给考生留下狭窄的写作空间,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学生有话敢说。关注人性、人生,关注时代,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同时个人禀赋、气质、风格以及擅长领域在高考作文中也日渐受到重视。注重文化品位,抒写个人情感,凸显理性认识,注重人文思想,展现真实自我,倡导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考生个性,将会成为高考作文发展的新趋势。

高考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等特点,倍受中考的青睐,大有取代“话题”作文的势头。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作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材料作文的写作亦是如此,因此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写作时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希望考生能在平时不断练习,把上述“三招”综合运用,养成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你就可以轻松下笔啦!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就因是自己的东西,一页未看就把它束之高阁。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以后再看吧。等后来自己想起来要看时却再也寻不到了。

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请以“面对拥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一、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发掘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1.从表面看,这个话题是由“面对”和“拥有”两个动词组合而成,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动宾短语,只是命题者有意隐去了宾语中心词,只给出了它前面的限定成份“拥有”,因而,它的完整形式应是“面对拥有(的)……(名词)”。当这样进行分析时,话题本身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信息就自然显现出来:(1)提示考生注意作文必然涉及到的主人公:谁“面对”?(2)提示考生注意选材范围:“拥有”什么?显然,当我们顺着这一思路,给此话题再尝试着添加主语,并补足宾语,那么它就被扩展为“……面对拥有(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单句。

2.该话题既然扩展成为以上这样一个单句,则它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相应信息,同样也就跟着显现出来:“拥有”时应怎样去做?而这一思路顺利延续的结果,就不难产生以下这样一个承接复句:“……面对拥有(的)……,应……”。这一复句形式的产生,就会使考生准确地抓住作文的重心:“面对拥有”这一话题的重心不在于“谁拥有什么”,而在于“应怎样去做”。

为了充分说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的必要性,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近九年以来高考部分作文的话题结构及其重心——(未加注的均为全国卷作文话题)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此为一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作文重心同样当在隐含着的下一分句之上:“那么……”。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应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大量排比段的运用。

XX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为一判断句,作文重心当在“丰富多彩”之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同样应是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XX年:“诚信”——此为一道德概念名词,充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明确这一话题指向是由点向四周呈辐射型的,从而可知考生作文的灵活性相对要大些。XX年广东高考作文(“传递”)是同类话题作文。

XX年:“心灵的选择”——此为一偏正短语,有了“心灵”这一限定成份,就显然是在强调“选择”的精神因素,因而,这种“选择”必须是极其艰难的心灵抉择,而非一般性的选择。

XX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此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应兼及“感情因素”和“认知事物”两个方面的内容,其重心应放在这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之上。XX年四川高考作文(“一步与一生”)是同类话题作文。而XX年浙江高考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虽然也属同类话题作文,但又略有不同:构成话题的两个短语之间没有“与”、“和”之类的连词,而是直接空开,这就暗示着它们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命题者是独具匠心地将两个在内容上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话题并列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应更大的话题。因此,考生可根据该话题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分别按照“学会积极的休息”、“永不停息地拼搏”的思路,任选其一分开来写作,也可以合到一起,兼及两个方面来写作(这样最好)。

XX年:“看自己和看别人”——此仍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如何辨证地“看自己”和“看别人”。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别人”,都应一分为二,而不能绝对化。

XX年:“忘却与铭记”——此仍然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还是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应“忘却”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而应“铭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

XX年:“雕刻心中的天使”(广东)——此为一动宾短语,动词“雕刻”只是表示一种工艺行为,至于将要雕刻出怎样的艺术品,其美与丑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最终还得取决于心灵;而宾语中心词“天使”前加“心中的”相限定,就表明了其“天使”必然是一个人久存于其心中的,必然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对“雕刻”一词必须灵活理解:“雕刻”行为推而广之,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任何一个人,他时时刻刻都在“雕刻”着。

XX年:“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海南)——此亦为一动宾短语,其动词“论”规定了文体:适合于写议论文。其宾语又由两部分构成:“创新与创造”为宾语中心短语,显然是该话题的重心之所在;“科学家”作为定语,它对“创新与创造”的领属进行了十分必要的限定。

二、从话题材料中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以进一步明确和印证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以上通过对原话题在两个层面上的语法分析,考生的思路逐渐变得活跃、开阔起来,但还有待于进一步阅读话题材料,以便彻底明确以上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谁“面对”?(2)“拥有”什么?(3)“拥有”时究竟应怎样去做?

从话题材料中不难找到如下的提示语:“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经历,自已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对这一提示语加以筛选和整合,则以上三个问题就趋于明朗化:第一,作文的主人公——“你”,即考生自己,这就是说作文最好应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事。第二,作文的选材范围——“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即应写日常生活中“我”在物质或精神方面拥有时未能珍惜而酿成遗憾的经历、心情和感悟。第三,话题的灵魂、写作的重心:“珍惜拥有”——对当前所拥有的应注意珍惜。

这样,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从话题材料中所筛选出的有效信息得到互相印证,因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考生避免对话题理解的误区,以便更有把握地写好话题作文。

但是,有的话题材料里面并没有明显的提示语。在这种情况之下,考生就更应该非常仔细地去阅读话题材料,充分发掘有关信息:对议论性的,可通过筛选中心句(或词、短语)的方法,从中整合出与话题意图相吻合的观点;对叙事性的,应先概括其事例,然后再从中提取出与话题相吻合的观点。

三、以审题中发掘出的有关信息为依据,分解话题

需求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人才的机遇

分解话题的过程,就是建立子话题的过程。考生在明确了话题所暗示的有关信息之后,就应在大脑中尽可能多地建立子话题。这样,就会使原话题得到合理的具体化,使其与考生的生活实际显得更加贴近,从而便于思考、选择和拟题,便于写作。而建立子话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考生利用已发掘出的话题有效信息,在大脑中由总到分地迅速产生一个“射线型派生表”的过程。如在上例中,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时空特点,就可大致上列出下表来——

以上三个步骤,在实际训练考生时应分三步走(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效果):第一步,着力训练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步,着力训练从话题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并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互相印证的能力;第三步,着力训练以已获得的有效信息(通过前两个步骤)为依据,来分解话题、建立子话题和拟订作文题目的能力。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要想让灵魂无纷忧,最好的办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美德既然充盈人心,邪念又从何隙而入呢?人总想让自己强韧,不想让自己受外物的侵扰太深,正因为如果,人们都挺佩服那些不为外物所动的人。古希腊把他们的太阳神置于蓝色的山项,“俯瞰众生扰攘,眉宇间常作香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

人总要有执着处,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个世界空间是有限的,这样考虑的多了,那样考虑的就会少了;善念多了,恶念少了;信念多了,消磨少了;追求多了,无聊少了。这里面似乎有种奇妙的平衡。想让自己不受尘嚣扰攘,很好办,只要让自己的脑袋为另一种更吸引人的东西充满就行了。而一旦人被充实了,就像塑料袋内充满了水一样,怎么打也打不出痕迹来。于是,人的精神也就变得异常强韧。

这种强韧是极难征服的。譬如说攻城夺寨,这是草莽匹夫也可做得到的,但要控制人的头脑,非长时间的努力不可。中国历史上不乏外族统治者,却几乎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征服儒家文明。汉文化在千百年来已经充填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头脑,“扬州十日”也好,抗日时日本的“奴化教育”也好,都不曾撼动华夏文明的根基。无可夺何之下,异族人也就被汉人同化了。这是中华文化延续千载的奥秘之一。

佛家说,我修养的境界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然而,和尚们也是让自己的脑子被佛理充满罢了,既然还有“佛”又怎能算是空?空虚使人受伤,这是显然的。世间许多伤感来源于人内心的虚弱,自卑感也来了,失望也来了,以至于浑浑噩噩伤心痛苦麻木堕落,而一旦人补上了空,灵魂变得充实了,伤心事也就难以扰动他了。美国小说家福克纳早年混迹情场,情人死了,他放浪形骸,后经安德森指点,他迷上了写作这一行,生活从此有滋有味。打开心录之窗,放些阳光进来,让世界美好充填心灵的空间,岂非人生乐事?神福克纳的经历,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当然,充实不是排外。塞满脑的如果是些鸡零狗碎的东西,强韧也就失去了根基。我们所追求的,只是自身的完善。毕竟,空白的人生太易受伤,老是对付纷扰又让人太累。还是把目光定格在一种事物上吧,携一颗充实的心灵,任凭风吹浪打,也能闲庭信步。

高考话题作文 篇6

我们一家人都爱喝粥,尤其是我。

粥是一年四季都不能间断的。春天喝鸡蛋韭菜花粥,夏天有绿豆粥、莲子粥,秋天煮南瓜粥、香菇粥,冬天,往往熬骨头粥、萝卜洲。我爱喝粥,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倘若一连几天见不到粥的影子,心中便会怅然若失,吃什么都觉得没有滋味。

在妈妈的巧手里,我们朴实平凡的小日子贝香甜的粥浸润得有滋有味。即便只是白粥,中间零星撒着些酸豆角,我也会喝得心满意足。妈妈做粥总有新花样,一锅新品出世,往往会遭到我和弟弟的“疯抢”,氤氲灯光下,妈妈眉眼弯弯地看着我们把粥吸得“吱溜”响,那场景,很暖,很美。即使多年后机器,我依然能真切记得那时妈妈眼中的暖意,以及粥下肚后,唇齿留香的感觉。

妈妈以前是不熬粥的。据她说,还在外婆家时,她几乎时十指不沾阳春水。“都是因为你和你爸爸哟”,妈妈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补充道:“你们父女俩可娇贵了,小的挑食,大的肠胃消化功能不好,害得我只好每天下厨研究各种各样的粥品来伺候你们。”我用勺子轻轻搅动面前热气腾腾的粥,瓷勺子与瓷碗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我的内心满满的都是感动。

想象着小时候,妈妈皱着眉头看着噘着嘴不肯吃饭的我,最后只能摇摇头,一边仔细对照着菜谱,一边手忙脚乱地应付着锅碗瓢盆的场景,我舀起一小勺粥,轻轻吹着,那乳白色的琼浆荡漾起幸福的涟漪。妈妈必然是用了全部的爱才能熬制出这样浓稠棉香的粥来吧!熬粥的过程中,她必然是用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睛望着粥锅,嘴角保持着上扬的弧度。顺滑粘稠的香粥在舌尖跳动,妈妈在眼前笑意盈盈,一切都美好得恰到好处。

也曾尝试过自己煮粥。那是一个冬天,妈妈胃痛,苍白着脸躺在床上茶饭不思。我心疼不已,走进厨房准备给妈妈做一碗粥。淘米,把瘦肉剁碎,萝卜切丝,老姜拍扁,再准备好一把翠绿葱花。虽然妈妈往常熬粥的步骤都回忆得起来,但是第一次下厨的我还是手忙脚乱。天寒,指尖刺痛得几乎拿不住菜刀,我呆呆地望着大大的萝卜不知如何下手,切姜时又差点切到了手。经过我拼命回忆和主观能动的想象,终于准备好,可以开始熬粥了!我吁了口气,点上火,才发现鼻尖上已经沁出了薄薄的一层汗。我不禁感慨道:人间烟火,可真是不容易啊!妈妈却用接近怜惜的心来守护这乙方霄霄的烟火,守护了十几年!”“妈妈是个美人,岁月请别伤害她!”想起这句话,我不禁眼角湿润,因为知道,谁都阻挡不了岁月的脚步。

锅里的粥终于欢快地跳起了华尔兹,我小心翼翼地舀出一碗,像妈妈那样的眉眼弯弯,像她那样的充满怜惜。

无数次的午夜梦回,梦中都是那白瓷碗里盛着的热粥温暖香甜的味道,以及那个忙碌的身影——

妈妈,她用一碗粥的深情,小心安放了我们的时光。

高考话题作文 篇7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当然这是在当今社会正当竞争下的观念,输赢毕竟非儿戏。

“博弈”二字,言简意赅,运用可行之法获得自己想得到的!

经验,丰富的经验会给你带来先手。赵括,名人,长平之战赵国被他害死军队四十万!因为他没经验,一窍不通,纸上谈兵。而他的对手是号称“杀神”的白起,他爸赵奢还能勉强对抗,至于他,羊入虎口!

经验是先手!

勇气,是胜利的关键,没有当机立断的勇气与魄力,只会输人一招,败北而亡。前秦的苻坚,统领八十万的大军进攻东晋,八十万比八万,十比一的兵力比。但其犹豫不决,没有趁士气高涨时一拥而上,反而对草木疑为兵马,最终打败。“草木皆兵”正是来源于此人与此次战争。

勇气是关键!

资源则是根本,资源不单指粮草马匹,它也指部队、将领、民众、人才等等。在官渡之战中,战败后的袁绍之所以还能再次与曹操对抗,就是因为其还有充足的资源。青、幽、并、冀四州在手,他就没失败。可惜他的资源被抢夺一空后,他失败了。

资源是根本。

但未必在三者皆有时,也会面临失败。因为缺少最重要的——一颗强者的心!一颗永不会死的心,俗称小强!

博弈是强者的游戏,弱者的坟墓。说的残酷点,就像在森林里一样,吃与被吃,杀与被杀,猎人与猎物交织上演一幕又一幕自然的话剧。

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老套,但绝对是_真理。而失败是弱者难以面对的!

以刘备而言,他在没遇到孔明前十分罕见的打过胜仗,无论是被吕布夺徐州,被曹操打破城池;还是投奔袁绍。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打不死砸不烂。即使被迫杀得落荒而逃,可他犹如小强永不消亡。他的内心冷酷而坚强!所以开创蜀国,称霸一方。

在未来我们的职场上将会和老人、同辈与新人拼搏。因此学会博弈十分重要。怀着勇敢的心去面对一切,去面对人生,面对未知的挑战!

生活在社会,如生活在自然,努力使我们优秀,学会勇、智、行!以及保持一颗勇敢的心,成为强者!

若为失败者,也无需多虑与担忧,因为人生何止这一个博弈。曾有这样的事,高考结束,女考生拉住收卷老师哭泣:“求你让我填回去,不然我的人生就结束了!”老师没有同意,只是抱起卷宗,说了一句:“一切都不会完蛋的!”读到这儿,我明白了,高考是一条重要的路,会影响一生。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条道!

考试如山,堵住了你的视线,但没堵住路!也不会堵住你的人生,越近越看不清,但当你走过去,那么前面又会一马平川!条条大路通罗马。

道家的老子认为事物是可互相转换的,实际也是如此。有的人外表强大而内心怯弱,他永远也无法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那些虽然外部弱小但内心强大者终会发光。这正如温室花朵与沙漠仙人掌的对比!让我们学会坚强,如是一样,在未来,在今天,努力地去拼搏与“厮杀”。

博弈,博一颗强大的心来,用强大的心去博,这便是博弈!没有尽力,只有放手一搏!

为了成功!

高考话题作文 篇8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却可以有独一无二的美丽。一棵树上开着两种不同颜色的花,有人心悦石榴花的洁白纯美,有人惊艳于桃花的美丽夺目。身同美不同,精彩却同。

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光芒。古有美谈,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一个做到了文的极致,一个做到了武的巅峰。同为一朝官员,他们的人生一样闪亮,一样的精彩,却在不同的领域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芒。蔺相如以文服人,廉颇以武立威,一个温润如玉散发出柔和却闪亮的光芒。一个坚毅似铁折散着冷冽却不刺寒的目光。他们的人生何其精彩。何其相似。两个不一样的光芒,精彩到了极致便成了相似。

因为都用极致地发挥特长,因为极致的精彩人生。由不一样变成了相似,由不同的耀眼,变成了一样的精彩,照亮了整个王朝。故,不一样的特长,不一样的光芒,也可以一样的精彩。

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心。有人曾说过: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郭富城以首富闻名于众,阿里木以贫善受敬于民。郭富城的慈善以钱钱闻名,救助了许多贫困无助的老人。阿里木的慈善以心著称,支持了无数上学困难的儿童。他们的善良都救助了帮助了很多人,扶起了一颗颗涉临倒下的心。他们一贫一富。人生一样精彩,慈善一样动人。然而郭富城的慈善建立在一切富足,生活美满的条件下。郭富城的慈善多多少光带有功利性,带有目的性,尽管他的善举同样使很多人受惠,帮助了很多人。但他的心却无法做到如同阿里木一般大爱,有大情。但是这一样是善意,一样是瞩目的善良。

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心,但都是善良,依旧精彩,依旧耀眼。

世界精彩千千万万,和谐欢乐处处多。也许你没有别人的美丽,但你可以有自己的优秀。每一种灿烂,都一样的精彩,一样的美丽。也许你没有别的人财富,但你可以有自己的善良,同样的帮助,一样的精彩,却并不在乎多少与轻重。

高考话题作文 篇9

我与外婆怄气,只披了一件薄衣趴在凉凉的窗台上。秋风拂着脸颊,一丝寒意袭来,我猝不及防,打了个颤。但感觉有一双慈祥的眼在身后。“天冷,把外衣披上。”耳畔传来苍老的声音。是外婆。她缓缓地伸出手来,递上一件风衣,轻轻搭在我肩上,那是一双多么饱经风霜的手啊!瘦得皮包骨头,指关节清晰可辨,手背上布满皱纹。但那却是那么温暖,那种透过衣服传递的关心。我的心一颤,不由得转过身偎向外婆的怀里。月光如银,落在屋檐上,像是一根根银弦,小飞虫在上面奏出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相同的血脉中。“外婆,”我轻轻地说,“那月亮会消失吧!让我找不到它。”“会啊,到了它该去的时候自然要走。”外婆温柔地说,“就像时间所有的东西一样总会消失。”外婆盯着那弯明月,不再说什么,但我能感受到那种忧伤,就像在说她自己一样。这是我害怕极了,怕外婆会突然消失。为什么会害怕?因为我也关心外婆吧。但她一定是更爱我的,但我总会为一些小事与她争吵,还时不时地故意气她,可外婆总是不在意,永远是那么疼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千年修得共知心。”可是要多少年才能修得血脉相通呢?

为什么,我轻易地伤害了一个爱我的人?但她总是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包容我,谅解我,就算再怎么受伤,也会先安慰我,保护我,只因为她是爱我的人!这时,我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心像是被细针扎过,不疼但很痒,酸涩的眼泪一直在打转。外婆,如果真的有一天,一切都消失,我将独自面对,我希望你还能这样爱我,告诉我什么应该珍惜。我一定会好好地呵护它,不让它受伤,就像你对我一样。月光,安静地洒在紧紧依偎的老少身上,干净的月光像是可以洗去一切,不知能否吸取我的内疚?我和外婆坐在一起,什么也没说,但有阵阵暖意流动。一个盛满温情,一个满怀内疚。“外婆,对不起。”月光依然浅浅地静静地洒在地上,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