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合集8篇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合集8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话题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合集8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当然这是在当今社会正当竞争下的观念,输赢毕竟非儿戏。

“博弈”二字,言简意赅,运用可行之法获得自己想得到的!

经验,丰富的经验会给你带来先手。赵括,名人,长平之战赵国被他害死军队四十万!因为他没经验,一窍不通,纸上谈兵。而他的对手是号称“杀神”的白起,他爸赵奢还能勉强对抗,至于他,羊入虎口!

经验是先手!

勇气,是胜利的关键,没有当机立断的勇气与魄力,只会输人一招,败北而亡。前秦的苻坚,统领八十万的大军进攻东晋,八十万比八万,十比一的兵力比。但其犹豫不决,没有趁士气高涨时一拥而上,反而对草木疑为兵马,最终打败。“草木皆兵”正是来源于此人与此次战争。

勇气是关键!

资源则是根本,资源不单指粮草马匹,它也指部队、将领、民众、人才等等。在官渡之战中,战败后的袁绍之所以还能再次与曹操对抗,就是因为其还有充足的资源。青、幽、并、冀四州在手,他就没失败。可惜他的资源被抢夺一空后,他失败了。

资源是根本。

但未必在三者皆有时,也会面临失败。因为缺少最重要的——一颗强者的心!一颗永不会死的心,俗称小强!

博弈是强者的游戏,弱者的坟墓。说的残酷点,就像在森林里一样,吃与被吃,杀与被杀,猎人与猎物交织上演一幕又一幕自然的话剧。

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老套,但绝对是_真理。而失败是弱者难以面对的!

以刘备而言,他在没遇到孔明前十分罕见的打过胜仗,无论是被吕布夺徐州,被曹操打破城池;还是投奔袁绍。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打不死砸不烂。即使被迫杀得落荒而逃,可他犹如小强永不消亡。他的内心冷酷而坚强!所以开创蜀国,称霸一方。

在未来我们的职场上将会和老人、同辈与新人拼搏。因此学会博弈十分重要。怀着勇敢的心去面对一切,去面对人生,面对未知的挑战!

生活在社会,如生活在自然,努力使我们优秀,学会勇、智、行!以及保持一颗勇敢的心,成为强者!

若为失败者,也无需多虑与担忧,因为人生何止这一个博弈。曾有这样的事,高考结束,女考生拉住收卷老师哭泣:“求你让我填回去,不然我的人生就结束了!”老师没有同意,只是抱起卷宗,说了一句:“一切都不会完蛋的!”读到这儿,我明白了,高考是一条重要的路,会影响一生。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条道!

考试如山,堵住了你的视线,但没堵住路!也不会堵住你的人生,越近越看不清,但当你走过去,那么前面又会一马平川!条条大路通罗马。

道家的老子认为事物是可互相转换的,实际也是如此。有的人外表强大而内心怯弱,他永远也无法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那些虽然外部弱小但内心强大者终会发光。这正如温室花朵与沙漠仙人掌的对比!让我们学会坚强,如是一样,在未来,在今天,努力地去拼搏与“厮杀”。

博弈,博一颗强大的心来,用强大的心去博,这便是博弈!没有尽力,只有放手一搏!

为了成功!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曾在高考中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如今正在渐渐让出高考作文的舞台。刚刚结束的20xx年全国高考,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20套试卷中有19套为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仅有天津卷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依旧保留着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

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开启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时代。这种命题形式甫一出现,便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赞赏,并从此被反复使用——话题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宽松规定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在此之前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被人认为标准单一、发挥空间小,容易束缚考生的思维。

然而,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多次出现,其弊端也渐渐开始显露。话题作文在题面上一般没有观点、主题上的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体裁不限,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为模式性、投机性的写作提供了可能。

受益考生 打磨作文模板“屡试不爽”

“高三一年老师让我们写了五六十篇作文,不管什么题目,我每次都用三个人物: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高考时也是如此。”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论坛)苏岳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他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先写一个题记,开头用一串排比句进行总述,然后分列三个小标题,分别写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进行结尾。

“这三个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经历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特点,不管话题怎么变,总是能沾得上边。”苏岳称自己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反复打磨这套作文模板,并且“屡试不爽”,从来没有失灵的时候。

随着高考临近,作文训练由原先的一周一写改为两天一写,苏岳的模板也随着反复练习而愈发稳定,不仅是文章结构和人物,就连具体内容也几乎不用做改动,只需根据话题的不同,稍微调整若干关键词即可。“到了高考的考场上,几乎就是在默写。”

与苏岳的“自主研发”相比,湖南大学的赵宇则是在语文老师的刻意训练下进行模板化写作的。“我老师的方法总结起来有三点最为核心:开门见山,巧用排比,旁征博引。”赵宇具体解释道,“开门见山”,是为了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用排比”,是为了显出文采和气势,“旁征博引”,则是展现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

基于这三个要点,赵宇的老师为班上同学总结了一份近一百页的作文写作须知,内容可谓极其详细具体,不仅有大量排比句式和写作素材,就连文章应分几段,每段写多少字,用多少个句子,每句话起什么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赵宇所提到的“旁征博引”,几乎是所有受访者的共识。积累背诵大量名言警句和名人轶事,是许多考生在考前一年的必修课。赵宇说,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著作,他至今没有读过,今后也不大可能去读,但在准备高考时,这些人却像是他的多年老友一般被他在作文中熟练地提起。

一位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更是向笔者坦言,他对自己在作文中所引用的著作和言论毫无了解,都是来自于高考前的突击准备。而这篇作文获得的评语,则是“知识面极广”,“材料信手拈来,令人耳目一新。”

专家学者 阅卷方式加剧“模式化”

尽管依靠自己总结的模板在高考中吃到了甜头,但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苏岳却显现出几分失落。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他,在高考过后,却发现自己下笔时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自如,总是不由自主地写成“高考体”,而对文字的敏感度,也感觉大不如前。上大学后一年多,他才慢慢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

在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话题作文的盛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不限体裁,本意是鼓励考生们尝试各种文体,但在实际当中,考生却常常会抱定一种文体进行反复训练而不及其余,这很有可能造成了文体偏废的状况,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阅卷过快是造成作文模式化的一大原因。他向笔者谈到,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曾在《南方周末》撰文表示,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作文评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钟时间。正因如此,老师在指点学生写高考作文时不得不迎合这种“快速”评判的需要,多引用好词好句,搭好花架子,甚至不惜让学生说谎。

对熊丙奇的观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程欣感触颇深。他毫不讳言自己在作文中常常说谎,“不是不愿意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高考毕竟太重要,实在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与诸多考生相同,程欣也十分推崇在作文里引经据典,但与不少考生下工夫突击掌握大量素材相比,他的招数则显得更有“效率”。程欣所引用的材料,常常是自己的“原创”。“引用的人一定要真实,要著名,但他说的话和做的事则可以灵活处理。”

所谓“灵活处理”,就是写作者自己编制出符合话题需要的观点和事例,安排在一个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身上。程欣对自己的方法很有自信,“阅卷老师在那样的快节奏下不可能花时间进行核实,他反而还会觉得考生的知识面很宽。”

后话题时代 应试作文的先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初一片叫好,随后质疑声频频的情况下,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又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连续出现,考生渐渐摸清了它的套路,模式化的写作越来越多,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命题者、评卷者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创新”一步步地成为了“俗套”,也不再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已经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北京精华学校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马昕告诉笔者,20xx年高考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全国15套试卷中,共有14套试卷采用了话题作文。而在此之后,话题作文所占的比重便逐年降低,到了20xx年,全国18套试卷中,仅有2套试卷依然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到今年,更是只剩下了一套试卷。

与多数省份纷纷采用话题作文,又逐步回归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北京卷却一直对话题作文说“不”。自20xx年起,北京市高考开始自主命题,除当年高考为话题作文外,从20xx年的《转折》、20xx年的《包容》直到20xx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xx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近8年来,北京高考一直采用命题作文。

相比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于命题和材料选取的不可预测性,能够较为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现象。然而,人们对其产生的质疑也一直从未停止。由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题目和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如果考生与阅卷者对题目的理解稍有不同,整篇作文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在很大程度上,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话题作文有话题作文的问题,命题作文有命题作文的弊端。”马昕说。

熊丙奇认为,这种两难处境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注定了高考作文的困境。学生在平时用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到了考场上,却必须用另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按照出题人、阅卷人的思路写作文,难以做到“我笔写我心”。在熊丙奇看来,目前情况下,考生不应将作文训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应该加强日常的写作与积累。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高考根据要求作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心灵的见证。它属善,也属恶。既机灵又愚钝,既美丽又丑陋。关于眼睛,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对它,每人有着独特的理解。

请以眼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呼唤人间的真情。儿童的眼睛是纯真无邪的.而成人的眼睛里有太多的内容,有虚伪,有欺骗、有恶毒。人间需要真情、人间需要更多真诚的眼睛。

由眼睛写眼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要不断开阔眼界,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年人更是开阔视野。

由眼睛写审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的眼睛对美的感悟也不同。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由眼睛写对世界的认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以人对事都不要偏听偏信,要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写关于眼睛的故事。比如妈妈慈祥的眼睛最让我难忘,在我成功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有欣慰;在我失败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有鼓励。妈妈的眼睛里有太多的内容,伴随着我的成长。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是什么呢,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呢,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分几大点如下: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一高处绽放的灵魂:

阅读十指为林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卑微

或者高尚

人世间的真善

总需要以最美的形式

绽放在太阳底下。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二关注源头把握源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历史有历史的源头,现状有现状的源头……社会生活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事物之间相互错杂,只有关注源头进而把握源头,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事物,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读了上述材料,请你写一篇,可以发表对“源头”的看法,可以叙述与“源头”有关的经历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三种一棵树识一棵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在植树节,如果是我们,会植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梨树、榕树、黄桷树……不过天天跟书本、习题打交道的我们,好像已经隔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很远了。您认识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树,又是怎么认识这棵树的呢?

请以“我种下一棵树”或者“我认识的一棵树”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四汉语的荣耀与尴尬: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自20xx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全球已经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学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多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成为外国青年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今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学各自进行了20xx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须进行英语(论坛)、数学考试。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五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社会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有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根据对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社会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一抹夕阳下,几缕晚霞中,书架之前,手指拂过书脊,渴望闻闻那文字的清香。忽而顿下脚步,柔荑翻开书页。享受着优美语句所带来的温暖的光辉,方块字,在指尖环绕。眼前,是《雾都孤儿》中的那个叫做奥利弗的男孩。

孤苦的生活让他只身偷偷逃离教养所,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来到了被称作“雾都”的伦敦。突兀的,一阵钟声钻进了他的耳朵——也在我的耳边环绕。

“铛——铛——”仿佛从天边传来的声音,宏亮而又悠扬,叫醒了鸟儿,叫醒了晨雾,叫醒了沉睡之中的伦敦。

这钟声,沉重的钟声,大气的钟声,把我带到了瘦弱的、如一只无巢可归的鸟儿般的奥利弗身边,把我带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

有目共睹的,奥利弗携着那恢宏的钟声坚强的走过了最苦的日子,挨过了饥饿,领我一起感受属于十九世纪英国的光明与黑暗,寒冷与温暖,爱恨情仇的激烈斗争。

误入了贼窝,奸诈狡猾的犹太老头教他如何做一个扒手,可当他看到书摊老板的不易时,却并没有下手;被同伙诬陷进了法庭,又被装腔作势的法官判罪吓得倒下;遇到了善良的布朗洛先生,但无法脱离歧途……一切的一切,只有那简洁的钟声相伴,坚定着他生的信念。

钟声,那一遍遍回荡着的钟声,仿佛迟暮老人的叹息,没有抱怨晨雾之下隐藏的黑暗的现实与人情的冷暖,也没有诉说人们趋炎附势、利欲熏心所带来的悲哀。

钟声笼罩着伦敦,笼罩着夕阳余晖,笼罩着奥利弗孤单的身影,笼罩着我杂陈百味的心。狄更斯先生怀着对好人的同情给了奥利弗一个完美的结局,让他带着一颗感恩与同情的心过期了小绅士一般的生活。不知他在得到那一大笔遗产时,耳边有没有环绕着缓缓响起的钟声,不知狄更斯写完最后书的一章时,天边是否也传来了嘹亮的钟声。

携带星光,合上书页,望着最亮的那颗天狼星为奥利弗祝福,回味着书中的故事。当然,还有那钟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声音。依然,置身于浓雾之中,那宏亮而又悠扬的声音却远去,再远去……

高考话题作文 篇6

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

还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是快乐的,那时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怀揣一个美丽缤纷的梦想,携带着父母的款款叮咛和殷切的希望,充满信心的走进这个酝酿梦想的新环境。这里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的新鲜和好奇,可美好的梦太容易被惊醒,宁静而甜蜜的日子又太容易被打碎。

现实中,一次又一次的周练,月考,不记其数的检测,血淋淋的分数,彻底惊醒了我"平步青云"的美梦,让我对自己的实力感到怀疑,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让我在现实中举步维艰......

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没精打采地走进那个让我一进去就感到苦闷压抑的教室,蜷缩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开《余秋雨散文》,就在这时,一张卡片出现在我的眼前,"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根据笔迹,我知道这是好友飞写的,透过卡片,我仿佛看到他友好的目光向我投来。那一刻,我释然。

的确,既然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便不能把人生设想得阳光灿烂,风平浪静,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放弃。没有奋斗的艰辛,又怎会有胜利的前程?那些能正确看待人生,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遭遇和挫折的人,往往会取得成功。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曲啸蒙冤而作《犯罪心理学》......古今中外无数杰出之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又怎能对人生抱有侥幸的幻想?

人生之途是曲折的,人类历史是曲折的,可这决不能说明人生前途的黯淡,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景却风光无限;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在飞跃。无论人生,无论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挫折,低谷,只是前进中"小插曲"而已。因而,事业上的巨人们,在受挫时是决不会消沉的,因为他们透过暂时的风雨能窥探到未来的阳光。

而我们,立身创业的时代,处于创业的年段,对理想,有美好的追求;对未来,有瑰丽的憧憬。因此,对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么?

教室里的灯还亮着,有飞蛾不断地扑向日光灯,不惜被撞的遍体鳞伤,也许那就是它们的希望和最终的归宿。那么我们,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也是灯是火吗?站在独木桥的这端,虽然我看不到河的对岸,但我知道那里一定是草木皆兵,平静下有暗流涌动。为了心中的那个怀揣已久的梦,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一直一刻不停到走在路上,虽然我不知道我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我甚至有时也会看到上帝牵引着我的那根线,尽管我不知道他要将我带向何方,但是那句"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已成为我前进的不竭动力。是的,我愿意,在路上走好我的每一步。

生活中有七彩的阳光,我已不再沉沦于往日失败的痛苦中,微笑着面对每一道题,每一个困难。我相信,风雨后会有彩虹,在挫折中,我一定会邂逅阳光。

高考话题作文 篇7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候,一位圣人周游各地,途中碰到了一位哲人,圣人感叹世风日下。哲人指了指旁边问:“那是什么?”圣人说:“那是用砖砌成的一堵墙。”哲人笑着说:“不,那是抵风御寒,给人以安全感的外物。要知道,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

这句话引起了圣人的一阵思考,他点点头又摇摇头,自语到:“世界怎样,人就怎样,不也正确吗?”

请以“人与世界”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衣食无忧却仍感到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因为年轻,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也必然会面对种种困惑。在生活中也许不是人人都会遇到这种疲惫和困惑,但人们却常常听到、见到一些有关疲惫、困惑的言论或事情。有的人用精神战胜疲惫,想方设法解除困惑,有的人无奈于疲惫、困惑。那么,你如何面对疲惫(或困惑)呢?

请以“面对疲惫(或困惑)”为话题,联系时代发展的现实,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

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干了,舌头也疲劳了,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鸡狗蛤蟆都要叫,人也是每天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最普通的现象,也是最复杂而耐人寻味的现象。请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两劫匪跳河相救,事后对女子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下钱却把她的身份证、名片等寄回;陕西一位司机开车肇事,连撞三人,在驾车逃逸的同时他拨打120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某重量级媒体就此发表认为:抢劫、偷包和开车撞人后驾车逃逸都是不道德的,而救人、寄回证件和打120救人又是道德的,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次道德”,因而认为“次道德的出现也是社会的进步,承认次道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对所谓“次道德”,你怎么看?请以“次道德”为话题写一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如写议论文,试题的材料,考生在中可用也可不用;如写记叙文,考生不得再使用试题的材料。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高考话题作文 篇8

现在,离高考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如何搞好作文的备考,这成了考生们正在思考并因有所迷茫而担忧的问题,20xx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这里,我想给考生们出一个点子,除了按语文老师的指导进行备考外,自己也应积极主动地备考。其中,阅读“美文拔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美文拔萃”,顾名思义就是对当今众多报刊上发表的时文进行选拔,将其中最为精粹的美文汇编起来,以飨读者。这些经过编辑慧眼选拔的美文,文质兼美,时代气息浓,生活体验新,思想内涵深刻,表现形式灵活,或侧重叙事,或侧重抒情,或侧重议论。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拓展视野、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还能在写作上悟出一些门道。另外,这些美文的最大特点大都是千字文,有的更短,而我们的高考作文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两者正好相合。毫无疑问,读这样的文章大有好处。

那么,怎样来读这些美文呢?

我说三点,以供参考——

其一,分散性地读。高考复习时间非常紧张,不允许也不可能抽出整块的时间来阅读,那么,我们可以零散地读,灵活地读,见缝插针地读。你把“美文拔萃”放在手边,下课时用一二分钟,可读个短篇;吃过中饭休息一下,又可以读上一篇较长的;晚上临睡前,也可以读上一二篇。这些文章,可读性都很强,你阅读时会兴趣盎然,因此也可消除你的疲劳呢。

其二,有选择地读。“美文拔萃”版的文章,也不必篇篇皆读,你可以先浏览一下文章标题,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读,或选择题材比较新颖的读。你还可以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文章写得特别精彩,你不妨反复读,仔细品,思考作者如何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感人,一件事情如何挖掘出其中包蕴的人生哲理,精读细想,定能从中获益。

其三,动笔墨地读。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借用此话,我们也可说:不动笔墨不看报。在读这些美文时,我们手中不妨拿枝笔,一边读,一边画画写写,作些批注。如看到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你可把它画出来,旁边写上一二句赞赏的话,甚至可只写一个“妙”字,这样做,印象就更加深刻,对自己将来的作文拟题也会有启发;如看到写景的优美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旁边写点批语,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的,用什么方法写景的,这样写景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如看到文中一些感情丰富又充满哲理的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明确这些句子对表达文章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特别精妙的句子也不妨背一背,写作时可作借鉴。

高考前,语文老师总是提醒大家做好必要的素材准备,我想,“美文拔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素材库。你如果时间宽裕的话,还可把每期报上的文章剪下来,分专题或分类别粘贴在一起,就是一本极好的《素材手册》,说句趣话:一册在手,高考不愁。

08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每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备受各方争议和责难,一方面不断摸索改进命题方式,进行得好不艰难。实行了多年的命题作文,被认为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形式灵活,既规定了一定的写作范围,又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考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创作才能。但是这两年,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一些地方又滑向应试窠臼,陷入八股泥淖,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高考作文怎么改革,什么样的方案才能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可行,争议、批评、探索和改革恐怕还得进行下去。

检索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自由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高考话题作文何时兴起?在其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话题作文应时而生

话题作文何时兴起?语文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具体言之,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已初露端倪。从1999年的“记忆移植”话题到20xx年的“答案丰富多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诞生期,内容要旨为思维品质(想象);从20xx年的“诚信”话题到20xx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发展期,命题思路着眼于现实,关注道德品质;从20xx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开始进入话题作文的活跃期,命题指向情感品质,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表真意。特别是20xx年实行“分省命题”之后,大多数省市的作文命题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高考话题作文,由此风靡一时。

话题作文何以兴起且风靡一时?我以为由两大因素所促成:

一是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知识增长和社会变化的速度空前加快。人类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有鉴于此,创新教育呼之欲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命题作文是训练和考查作文能力的主要形式。但命题作文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较大的局限,他们难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难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人格个性,难以具体表现自己的创造潜能。因此,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宽松的写作自由,充分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创新,灵活性大的话题作文的兴起就成了作文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话题作文的独特优势。

如果说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话题作文兴起的背景,那么,话题作文本身所具有的鼓励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成为话题作文兴起的动因。

话题作文较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其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第二,创新的导向性。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思维的发散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

第四,文体的多样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而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老师笔记《20xx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

第五,行文的自主性。材料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话题作文则不拘一格。立意自定,考生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标题自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话料、话引、话题和话框4部分构成,对作文起着定向、定位、定性的作用。其中话引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话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话料与话题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话题作文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尽显创新魅力,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高考作文命题指向,体现了新课改的写作目标要求。

两大不足逐渐显露

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在刚刚兴起时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显露无遗。话题作文亦莫不如此。

其一,开放性不足。

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并以其开放性著称,其创设初衷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允许、包容不同意见的争锋,真正做到让考生自主立意(从话题作文的评价看,人们是欢迎作文题目的开放性的),也就是允许考生对事物的认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实际并非如此。如20xx年的“诚信”话题,根据话料提示,学生只能正面肯定诚信美德,而不能反弹琵琶,提出不同意见。这就导致学生不敢提出异议,怕被阅卷老师扣分。虽是话题作文,实则话题有限;虽云立意自定,实则立意早定;看似开放,实则封闭;暗示立意,窒息思维;已有定论,禁锢感情。

又如20xx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话料对话题“心灵的选择”的审题也是早有暗示,因此,审题时一定要像话料中的“选择”一样选择真善美,而不能有所变通。只能选择崇高,不能选择平凡。所谓的“选择”也变得无可选择,因为它把“不能见死不救”的伦理底线摆在了人们面前。在此情形下,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只能是唯一的选择,这也就等于取消了选择。但这样的是非选择在生活中显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其二,规范性不够。

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文字表达都要规范通顺,杜绝语病。而表达不通顺的,如20xx年全国卷的“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前后两个短语的中心词不对应,构成并列不合理,有学者建议应改成“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或是“感情与(对事物的)认知”才算规范。不仅如此,话题作文整个题目的文字表述也应该规范通顺,如1999年全国卷题目中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这句话就是一个病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只能作为写作的前提条件,而不能作为作文内容的范围)。

此外,由于作文命题过分偏重思想道德考量,片面追逐时政热点、宣教重点,话题作文“思想多样性和表达个性化”的特质在无形中被取消。命题紧跟形势,配合政治,把“政治性”凌驾于“言语性”之上,实际上作文就变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很难真实地检测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及语文素养水平。再者,文体意识淡化,题型实用性差,抄袭、模仿现象严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如何正视话题作文日益僵化的“八股”模式以及不堪道德重负的现实,应该是每一位参与高考的人员必须面对的“话题”。

一元为主多元并存

高考话题作文从兴起到如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它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它所代表的宽松作文较好地体现了当今作文命题放开束缚、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改革趋势。至于今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可以用“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这8个字概括。

所谓“一元为主”,即以话题作文为代表的宽松作文将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作文命题的首选方式。

话题作文作为中学语文教育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产物、高考作文命题创新的成果,它必将在良好愿望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走向成熟。话题作文的“话题”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标志性信息,话题作文在选材、立意、表达上都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在限制上是相当宽松的。如果我们把严格限制的作文命题形式称作严格作文,把较少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宽松作文,把不加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自由作文的话,话题作文显然就是一种宽松作文。严格作文由于限制过死,不利于考生的发挥,容易造成“假大空套”的流弊。自由作文则会由于放而无当,极易产生虚构、套写,根本考不出考生的实际能力,不为命题者所取。话题作文的宽松、开放、灵活,既能发挥学生所长,又能考出学生水平。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低估。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因而在话题作文的主导下,今后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具活力、更为广阔的天地。它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对中学作文教学、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只不过从内容取向上,话题将更加广泛,从改革趋势上,形式将更加灵活、开放。

所谓“多元并存”,即多种命题形式依然存在。传统的命题作文出现回归,材料作文将以新的姿态呈现。

20xx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又延续了命题作文形式: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应该是在未寻找到更好的命题形式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从前年开始,从全国到各省市,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全国卷(Ⅰ)的“乌鸦学飞”等,这种“新材料作文”,有人称之为“后话题作文”。

“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限文体,进一步突出了高考作文的三自政策——“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放开了学生手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文体优势。“后话题作文”尽管是给考生提供材料,但材料容易读懂,立意只要从材料中得出即可,不必引用原材料。同时,立意要求更为宽松——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减少考生写作的障碍。

“后话题作文”又克服了话题作文的一些缺点,材料立意多元化,不明确设置话题,但明确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范围。拿全国卷(Ⅰ)“乌鸦学飞”举例来说,乌鸦的行为既有其盲目的一面,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从牧羊人的看法入手,可写乌鸦不了解自身情况,妄自尊大,好高骛远,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失败,从而要求人们要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逐步取得行动的成功。写作者既可从乌鸦行为的盲目性方面立意,也可从乌鸦行为的合理性方面立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否定其盲目性,肯定其合理性。这样,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视野,真正体现了高考作文立意的多元化。如果这个题材用于话题作文,任何一个话题都会限制考生的立意角度,缩小了考生的写作范围。

总之,“后话题作文”的出现,无疑给高考作文命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克服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弊端,既能让学生把握材料,又能让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发挥自身特长,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来。在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审题难度逐渐降低,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不会给考生留下狭窄的写作空间,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学生有话敢说。关注人性、人生,关注时代,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同时个人禀赋、气质、风格以及擅长领域在高考作文中也日渐受到重视。注重文化品位,抒写个人情感,凸显理性认识,注重人文思想,展现真实自我,倡导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考生个性,将会成为高考作文发展的新趋势。

高考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等特点,倍受中考的青睐,大有取代“话题”作文的势头。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作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材料作文的写作亦是如此,因此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写作时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希望考生能在平时不断练习,把上述“三招”综合运用,养成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你就可以轻松下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