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文言文《推敲》教学设计(鲁教版七上)

文言文《推敲》教学设计(鲁教版七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1W 次

 文言文《推敲》教学设计

文言文《推敲》教学设计(鲁教版七上)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言文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材分析

<<推敲>>是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课。它是记叙古代诗歌创作中“炼字”情况的诗话,文章通过贾岛苦吟和大诗人韩愈帮他推敲诗句的故事,说明写诗要反复推敲,要专心致志。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故事很熟悉,没有理解上障碍,主要是有使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养成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的学习习惯;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代诗人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创作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了解“推敲”的由来;

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

对诗句中“敲”字的赏析,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教法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课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积累。今天上课之前,我们照例先请一位同学来讲成语故事。不过,今天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这个故事的内容要与“学习”有关。哪位同学来讲一讲?

师:讲得真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有这种精神。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也与学习有关――<<推敲>>。(师出示课件①并板书课题)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胡仔(出示课件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位同学读一读?

  二、学习目标:③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读。

  三、课文诵读:

师: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为了准确朗读,下面请大家一起听读课文,并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和语调。(师放录音,学生听读④)

师:课文听完了,哪位同学愿意来评价一下这段配乐朗读?

师:老师再作进一步的检查,听好了,看好了——尹、辔(读音)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朗读才能展示一下?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现在请大家合作一回-----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师:《推敲》是一篇诗话。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诗话”?

生:“诗话”是古代随笔的一种,是评论诗作、诗人、诗派并记录诗人言行的著述。

师:回答得很好。这则诗话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为了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师: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师:大家的交流很有效,现在我们再一起重温一下本课的重点字词。⑤

师:老师知道大家并不缺少才华,缺少的是展示才华的舞台。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师出示课件:创造性地复述课文⑥)哪位同学来有兴趣尝试一下?

师:这位同学复述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五、研读探究:

师:《推敲》这篇课文短小精悍,却能给我们许多启示。请大家再次小组合作,研读探究,质疑问难。

师: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小小知识问答竞赛,男生组有不懂的问题或是自认为重要的问题可以向女生组提问;反之亦然。比比看,哪个组提问深刻,回答精彩。

师:男女两组的提问和回答都很精彩,可谓旗鼓相当,不分伯仲。老师也准备了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课件⑦)

师:“敲”字的运用一下子把诗中静谧的气氛表现出来了,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推敲”一词正是由贾岛吟诗炼字而来,后世人们把咬文嚼字、遣词造句、揣摩等叫做“推敲”。“推敲”从此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写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六、拓展延伸:

师: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代嬗,但诗圣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望凤来仪的一面艺术旗帜。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经得起推敲且流传至今的千古佳句。

师:哪位同学来列举一个这样的诗例?你写作时有反复推敲的经历吗?⑧

  七、课堂小结:⑨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宋诗人胡仔的《推敲》。相信你一定收获不少吧!哪位同学愿意来谈一谈?(师也可根据板书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