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打醮散文

打醮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1W 次

我的老家每个大年过后,都要隆重举办一种神事。往往正月初六,老少爷们就在大街当口架起大棚,引得三乡五里的小贩们,早早就在微醉的年味里起了贪欲,稀稀拉拉把摊子铺摆在大棚两边,我们当地人把神事叫做打醮。

打醮散文

这种几乎折腾着大半个村子人的神事,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今年恰巧遇上,好奇心起,一路溜达过去看个稀罕。

因为前几天的两场小雪,村里的街道异常泥泞,醮棚只得搭建在了街口的一块空地上。靠棚口是几个上岁数的老人,坐在长板凳上登记着布施者的名字,棚内四周挂满了神像的画布,从韦陀、财神、药王、土地爷、太乙真人、元始天尊、玉皇大帝到各路菩萨、地藏王、弥勒佛、罗汉、释迦牟尼再到阎王、送子娘娘,孔圣、关公、周仓等等,天上地下,道释儒家,一应俱全,这些都被称之为全神。让人颇感奇怪的是,众神之中唯有玉皇是用布、竹、木架材料扎起的,打听一些人才知道,我们这里每年打的是玉皇醮,自然该尊神圣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最热闹的`当属晚上,送子娘娘神像前是成群的妇女,当然先要请好附近一带有名能通神的老嫲嫲,要在这里举办一件“拴娃娃儿”祈祷仪式。仪式开始前,十岁以下的孩子,会被大人们严厉训斥着离开,那些已婚不生孩子或想要孩子的妇女们,穿着崭新的花花绿绿的衣裳,扭扭捏捏拈了香点着,按顺序跪在送子娘娘那花花绿绿的画布前,祈求神明施与自己男娃女娃或双胞胎,并在神前虔诚的许愿,一旦得到神明垂怜,必还敬神九尺或丈二红绫,几百或上千钱物。老嫲嫲会根据个人不同的祈愿,向神表功,恳请神灵恩赐,她细眯着眼,扭动起佝偻的腰肢,嘴里冒着白沫,念叨着口授相传难懂的咒语,拿一个红布条,向画像里送子娘娘怀中小孩脖子上栓去,大多时候,红布条竟生生挂在画像小孩的脖子上,当此关头,老嫲嫲双眼暴睁,阴阳怪气地吆喝一声:神家显灵了。眼珠子便向四周扫看去,那些扒着布棚探进脑袋偷看的小家伙们,便会“嗷”的一声,把头缩了回去,惊叫着跑开,他们知道,这时候谁看见老嫲嫲的眼睛,谁就会被老嫲嫲栓去。而盼望得到娃娃的妇女们,此时也会站起,接下红布条,揣进怀里,不能回头,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把布条严严实实地放在被褥下面,心怀喜悦等待来年生上一儿半女。

当然,这期间也有请军乐队、秧歌队,舞狮班,道士班、尼姑和尚做道场法事,白日里也有人托老嫲嫲表功,向各路神人求平安求健康求财求官求升学求婚配的,但比较起来,这些都远不如拴娃娃儿来得那么神奇生动、朴实滑稽又具有喜剧性。

初九那天,日头落下之前,是打醮结束也是打醮最高潮部分。时辰已到,人们选取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把玉皇神龛从大棚里抬了出来,后面男女老幼,手拿彩纸剪粘的摇钱花树、黄罗伞盖、童男童女、金银元宝、铜钱灯笼紧紧跟随。乐队、秧歌、道士、和尚敲打着,蹦跳着,诵念着,前方开道,人们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走向村外的玉皇庙。庙前事前已摆好供桌,老人们把玉皇请下神龛放上供桌后,所有人手里持的神物,都堆放在玉皇周围,这时,炮手点响震天的鞭炮,黑压压的人群,则跪伏在庙前的空地上,在人们乱哄哄“南无阿弥陀”的祷念中,神像被点燃,供品被投入火中,带头的老人们,则高一声低一声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小孩子抢接着漫天飞落的纸灰,再放进嘴中吃掉,按祖上传下的说法,这些纸灰不仅能保强壮康健,还会化去身上的疾病。

在我家乡,现在的打醮,基本演变成了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忙了一年的人们,可以利用年初休息的时间,凑在一起,扎扎花,叠叠金银“元宝”,用纸张糊些车子、马,蒸上几笼屉供品,同时把一些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摆上酒宴,好好热闹一番,而后趁着酒兴,这些憨厚的乡亲,沿袭最原始最朴实最虔诚的这种传统方式,来祈愿着最美好的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