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反思 >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2W 次

《冬阳童年骆驼队》其中有一段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其实,在语文教学何曾不是这样?文本只有“慢慢地咀嚼”,才能品味出语文的味道出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反思

一、应花时间让学生“咀嚼”

昨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他们觉得有趣的片断进行学习,让他们反复去咀嚼课文。因此当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都把各自的体会说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后来评课的曾老师说这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是在于我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进行咀嚼,他们会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也证明了他一定程度上读懂了课文。因此,在这环节的时候,自己也很兴奋,因为我的兴奋被他们的出色发言激发了。

二、应让学生懂得“咀嚼”的方法

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发言交流很广泛。但很多的回答都是表面的东西,并没有直接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从这节课当中,我发现,课堂是活了,但是,怎样让学生去养成“咀嚼得更有味”的习惯呢?很多学生惯于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这段话的内容,其实,这只是很初步的一个体会。那么如何把这样浅的体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感悟呢?需要我们平时贯彻给学生咀嚼的方法。“抓关键词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像”等等理解句子的方法,在课堂中要常期落实,这样学生的咀嚼就不会只停于复述句子意思的层面上。这样,学生读书才会更加有味道。

三、应在学生“咀嚼”的时候给一定的训练

朗读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我这节课也是充分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所以课堂活了。但是,在课堂活了之余,自己想想:这节课语文味是不是淡了一些呢?想到这里,我就会想一个词,就是“训练”。语言学家张志公提倡语文要多多进行“语文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训练。虽然在课堂上,并不是机械地去为了训练而进行训练,毕竟那样是很枯燥。但是,如果在感悟上训练得当的话,往往会可以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智慧的启迪。一位老师在上《我不是最弱小》这篇课文,老师在教学中,大多是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中感悟到什么,学生感悟往往流于表面,这节课跟我的课差不多。但另一位老师却是在进行这一段话教学时,从语文训练的角度出发,出示:“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然后问:“你觉得在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学生很快地填上了“立刻、迅速、轻轻地”接着,在学生的交流中品味到了这一段文字的思想内涵。这个环节,老师从揣摩词语的精当入手,实则在语言训练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世界,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正确使用词语的技能,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比单纯让学生说一说体会到什么要深透得多。同样,在这一节课中,作者林海音的文字是很朴实、生动的,四个片断都写得很真挚。如果我在某些重要的片断中,插入一些语文训练的话,学生对作者的童年生活特别是学驼咀嚼的时候的画面会理解地更加的透彻、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