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三语文《杨修之死》课后题及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初三语文《杨修之死》课后题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8W 次

  《杨修之死》习题

人教版新课标初三语文《杨修之死》课后题及答案

1.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3.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4.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5课文中写曹丕要请吴质入府密谈时,非常谨慎“乃用大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而杨修得知这个秘密后“迳来告操”请你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6.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同意哪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

(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

(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7、 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8.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9.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为什么?

  答案:

1.概括地说,一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件”、“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

2.杨修:才智敏捷,聪明过人,而又自仗才高,放任不羁;曹操:奸诈忌才,阴险狠毒,刚愎自用。

3.一方面由于杨修自身原因,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凡事不考虑利害得失,任意为之。另一方面是由于曹操的嫉贤妒能,阴险奸诈。

4.对于杨修能猜透他的心意,曹操起初时心里非常嫉妒他的才能,后来是厌恶。

5对比,充分表现曹丕的狡猾,杨修的机智、坦爽,但有些大意。

6.这四条原因,以第四条的说法较全面且符合小说的叙述,以第二条的说法较为简单、片面,不可取。第一条是直接原因,第三条是次要原因。所以第四条更有说服力。(如果同意第一条、第三条的分析,强调这两方面的原因的重要性,也不为错。)

7、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8、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了试探儿子的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代价。

9、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答案

1、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

3、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4、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条文来回答。

  《杨修之死》课后题及答案

1、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下令来日进兵。……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答案

1、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曹操决不会杀他的爱将夏侯,但也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下令“厚葬”杨修,则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买人心。

2、曹操追杀匈奴使,表现他复杂的性格和心态。对于曹操的作法,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必然对他们分析曹操的性格带来多样性。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