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3W 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是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猴王出世》是本组最后一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作为略读课文的古代白话文小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在预习时查字典或结合注释理解,教师略作讲解。

帮助学生感受猴王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写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教学目标】

1.以“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圈画重点、做批注等多种学习方法,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

3.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起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读几遍,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标段落,画生字新词重点句子;思考问题,写一写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西游记》就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老师也喜欢《西游记》,因为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孙悟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讲述了一只神奇的石猴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我们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二、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说一说本课重点问题。

2、学生回答:(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过程及石猴的形象。

1、指名读、齐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板书:花果山 石猴出世)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2、第一段中哪一句介绍了石猴的生活?指名读。赏析句子(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指导朗读。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合作朗读,读出石猴的自在、快活、友善、可爱。

5、小结过渡:这只快乐、自在、可爱的石猴是怎么当上猴王的呢?

  四、自主品读感悟,了解猴王出世的经过,感悟猴王形象。

(一)思考:石猴怎样成为猴王的?指名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板书:水帘洞)

(二)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语文精妙之处。

1、石猴成王这一经过写得非常精彩,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写批注。

2、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文章三次写石猴跳水帘洞,反复写石猴“瞑目蹲身”、“跳”。引导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及语言的个性化。可加以动作读。

(4)众猴……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前后呼应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神态、语言。感情朗读。

(5)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齐读,体会石猴登上王位时的荣耀。(板书:“石猴”更改为“猴王”)

4、我们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石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个性使他当上猴王的?(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机智,身手不凡……)

  五、回顾拓展,激发课外阅读《西游记》等名著的兴趣。

1、整体回顾:全文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将两个内容联系起来了,你发现了吗?

体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妙处: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因“芝兰相衬”、“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成为“福地”;石猴成王在水帘洞,洞内有“天造地设的家当”,真是“别有洞天”!(补充板书:福地 洞天)

2、拓展:在《西游记》中,一只出生神奇的石猴当上了美猴王,后来又成了唐僧最得力的徒弟孙悟空。孙悟空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3、总结:《西游记》是名著,《史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名著。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总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愿同学们一生与名著相伴!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水 花

帘 果

洞 山

洞 福

天 地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㈡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㈡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㈢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㈠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㈡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㈢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㈣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㈤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㈥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