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1W 次

 【2014大兴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祖逖

《资治通鉴》

①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⑵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⑶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⑵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4.结合选文,从言和行两方面概括祖逖力主北伐的表现。(2分)

答案:

12.⑴醒⑵残害⑶他的(共3分,每词1分)

13.⑴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⑵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共4分。每句2分)

14.示例:⑴大胆进言(击楫而誓) ⑵铸造兵器(招募兵马)(共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2014房山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5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之景不同 士以故归之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

C.佳木秀而繁阴 言和而色夷 D.醉能同其乐 其喜洋洋者矣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⑵杂然而前陈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5.从②③段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欧阳修的“乐”不仅在于 ,而且在于 。(2分)

答案:

12.C 评分:本题2分。

13.⑴命名,取名 ⑵摆放 评分:本题共2分,每小题1分。

14.⑴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消散,云气聚拢,山谷就昏暗了。⑵老人小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百姓在郊游。评分:本题共4分,每小题2分。“开”“暝”“伛偻提携”“者……也”翻译正确即可得分。

15.山水之乐 与民同乐 评分:本题共2分,每空1分。

  【2014门头沟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读<孟尝君传>》,完成第12—14题。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2.下列句中“以”字与“士以故归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⑵擅齐之强

14.真正的士不归附孟尝君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案:

12.C(2分)

13.⑴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而已。⑵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4分)

14.鸡鸣狗盗之出其门(2分)

 【2014平谷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出师表》,完成第11—13题。(共10分)

出师表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下列语句中“以”字与“以彰其咎”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告先帝之灵 C.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以伤先帝之明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13.选文①②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是 。目的是 。(6分)

答案:

11.B(共2分)

12.只求在动乱的年代保全性命,不求在群雄割据中显达扬名。(共2分,意思近即可)

13.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目的: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共6分,每个事件1分,目的每个要点1分,意思近即可)

 【2014密云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由是感激 ⑵察纳雅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 ⑵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表现。(3分)

答案:

12.⑴感动激奋(或“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⑵正确的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3.⑴先帝不嫌(或“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或“出身低下”)。⑵早晚忧愁(或“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14.示例:平定南方叛乱,备足武器装备,主动承担讨贼兴复的责任,劝谏陛下听取忠言并采纳正确的建议。(共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14怀柔期末】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12-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