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九年级试题 >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2W 次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摘要】“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练习,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腼 ▲ (tiǒn)②蕴 ▲ (xù) ③鞠躬尽 ▲ (cuì) ④局 ▲ (cù)不安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钓鱼岛之争打破了中日两国几十年好不容易建筑起来的良好的外交关系,至使太平洋地区笼上了阴影,破坏了三月春日的详和,中国外交部长言简意概的发言,让中国人民相信人民解放军始终是我们的中流坻柱,我们有能力捍卫我们的疆土。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 (《论语》)
②潭西南而望, ▲ ,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秋风萧瑟, ▲ 。 (曹操《观沧海》)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竹外桃花三两枝, ▲ 。 (苏轼《 ▲ 》)
⑥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名著阅读。(5分)
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是什么让“我”对长妈妈“空前的敬意”甚至是“特别的敬意”完全消失?后来“我”因什么对长妈妈又产生了新的敬意?(3分)
②下面这首诗选自《水浒传》第四回,读后回答问题:
躲难逃灾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
只因法网重重布,且向空门好好修。
诗中所写的人是谁?他为何“躲难逃灾人代州”?(2分)
5.实现“中国梦”是新一代领导人的美好愿景,作为居住在姑苏天堂的市民,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苏州梦”,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用排比的修辞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实现“苏州梦”。(不超过40字)。(3分)
材料一:很多事故均来自于人们对常识的淡薄:就连三岁的小朋友都知道闯红灯是违反规则的,可是肇事司机就愿意跑侥幸的心理“勇往直前”;中医的常识是晚饭要少吃,
早饭要丰富,但我们大多数还是热衷晚宴的狂欢,于是身体的疾病接踵而至;明文规定高速公路上不能超载,我们常常认为这是教条,等桥塌路垮,却悔之晚矣。
材料二:当我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狂奔突进的时候,我们扬起了一路的沙尘,当我们喜欢挑剔食物的色香味的时候,我们也不清楚不知不觉间食用了多少化学毒素,当我们在制作一条条灰色新闻以博得观众的窥视欲的时候,我们还没觉悟正面的高尚的新闻已难得一见。我们失落了最为朴素的正能量。
材料三:没有大米,没有麦子,这个世界也许就要瘫痪,我们啃着面包,却认为面包房才是粮食的产地,我们喝着美酒,酒厂得到了丰厚的赢利,土地和农民都是我们的血管,但我们往往会辜负最基层的馈赠和劳动,对他们的创造给予浅薄的小利。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6~9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B. 舜发于畎亩之间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D. 人恒过,然后能改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7.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8.第①段作者一口气举了六个例子,说说这六个人物人生轨迹的共性是什么?(3分)
9.“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请从正面的角度阐述一下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且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夜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注】炳烛:点燃蜡烛。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年且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②炳烛之明,孰与夜行乎?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全部内容,相关内容请点击: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初三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