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粤教版选修《牡丹亭》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牡丹亭》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6K 次

 《牡丹亭》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牡丹亭》教学设计

 导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风丝雨片,烟波画船。”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花园时的唱词,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汤显祖,东方的莎士比亚。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之一,著有“临川四梦”,他自己曾说,四梦之中,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2005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盛大演出,主流媒体好评如潮。

《牡丹亭》何以历四百年而传唱不衰?今天,就让我们捧读其中的经典《闺塾》,或许能找到答案。

  教学目标:

1、品读个性化的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2、体味人性的复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大家预习过课文了,课文文体属于——(戏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性格的矛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杜丽娘、春香、陈最良)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特,要更深入地认识“哈姆雷特”,还需要借助对个性化语言的感悟,因为戏剧主要是借助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品读语言

(一)品读春香“闹”语

《闺塾》又名“春香闹学”,这一改动在文中是有依据的。同学们默读“素妆才罢”到“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这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春香的“闹”。

诵读指导:借助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1、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2、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

3、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4、(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

小结:品读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我们借助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刚才指导的诵读方法,选出班里朗读最好的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从“(末)书讲了,春香取文记四宝来模字。”到“(旦)师父,看他初犯,容学生责任一遭儿。”

小结:什么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通过品读个性化的语言感受到了。这个闹是直接围绕谁和谁展开的?(板书:春香、陈最良)

(三)解读潜台词(品读杜丽娘的语言,揣摩心理)

经典台词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内有意,话外有音,极少的文字蕴含丰富的内容。文中杜丽娘的语言不多,让我们从这不多的语句中来解读她的心态和性格。

学生分组讨论,选一个代表发言。

1、依注解书,学生自会。

2、这经文偌多。

3、敢问师母尊年?

4、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

小结:看来丽娘也在“闹”,(板书:丽娘)杜丽娘出于名门宦族之家,长于深闺之中,从小受到严格管束,她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决定了她不可能像春香那样诨闹、大闹,但是她和春香一样厌烦说教,向往自由。她们的“闹”体现了她们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四)解读为什么“闹”

春香、丽娘为什么要闹课呢?陈最良到底错在哪儿?

学生阅读老先生讲经一节,思考回答。

小结:初中我们学过《关睢》,这首诗习惯上认为是爱情诗,可先生偏要抽去诗中活泼的人情、人性,只灌输陈腐的封建礼教,这不是胡闹吗?这课不闹行吗?该闹,而且闹得有情,闹得有理。陈最良这个被封建礼教视做道德文章最良的人,在“一身儿爱好是天然”的春香丽娘看来,其实是最最冰凉人情人性的人!(板书:凉)他们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应该是的真情天性和封建礼教的矛盾(板书:真情天性、封建礼教)

  三、结语

三个人一台戏,春香诨闹,丽娘心闹,先生胡闹,再加上外面春光喧闹,这次第,怎一个“闹”字了得!在这纷纷闹闹中,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香,这春天里的一缕馨香,解冻了丽娘禁锢的感情,唤醒了丽娘憧憬青春的生命,复苏了世人渴盼个性解放的心灵,让我们也呼吸到了自由快乐的气息,这大概就是《牡丹亭》历四百年而青春常在的魅力之所在!

  四、拓展研究

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语言、形象、主题探究汤显祖为何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板书设计:

春香

(真情天性 ) 闹 陈最良(凉)(封建礼教)

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