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热门】说课稿汇编9篇

【热门】说课稿汇编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64K 次

【热门】说课稿汇编9篇

【热门】说课稿汇编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效果、活动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背景

古训云:“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占第一位。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呵护。致使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并结合学校正在开展践行的“感恩”德育教育活动,我决定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倾听、习作及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采访记录、调查问卷、拍摄视频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感悟到父母之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主题确定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一)主题确定阶段

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时间一课时。

(二)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按照兴趣、特长自由构建合作小组,并给小组命名。

制定活动计划,探讨活动方法。安排时间一课时。

(三)活动实施阶段

各小组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分小组制作家庭手册、父母寄语录像、歌曲小品,以及相关PPT。

共安排时间2个星期。

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我始终用灵活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热情和信心,快乐地去实践,去活动,鼓励小组同学团结合作。

(四)总结交流阶段

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安排时间一课时。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成果汇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 引发话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恩情怀,活动之前,我播放了最近融化众人心灵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为实践汇报活动创设动人情境。在这情境之中,让同学们一起朗读小诗《家》,带他们进入感恩之家,自然而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2.感恩交流 真情互动

在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快乐地忙碌着、体验着、探索者、收获着。终于可以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了,孩子们心里肯定特别激动。

说一说

知恩组同学准备了有趣的《家庭手册》,手册里有家里的每个成员,他们的爱好、工作、生日等等资料跃然纸上,那是一本本制作精良的图画名片,蕴涵着孩子们对每个成员满满的爱。听着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家里的父母,讲述着每个感人的点滴,大家顿时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感同身受,有时便是如此。

问一问

颂恩组同学在活动期间进行了《我对父母知多少》、《父母对我知多少》为题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他们总结出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太少,而父母却知道自己的每一个细节,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却得不到孩子的一丝体谅。这其中满是无奈与伤感,当他们把调查分析图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同学们唏嘘不已,不禁想起自己,想起辛苦养育他们长大的父母。

演一演

忆恩组同学顺势表演了小品《唠叨的妈妈》,讲述平凡生活中妈妈处处唠叨,却又处处关爱的小事。他们深入生活,观察妈妈的每个唠叨瞬间;记录生活,写下自己的小品台本;展现生活,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准备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对生活的体验,对父母的感恩。小品结束时,全体演员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全班引起共鸣,大家不禁大声合唱,那歌声动听而感动。

看一看

感恩组同学把一张张儿时和现在的父母与自己的对比照,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分明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少年越发俊俏挺拔,而父母脸上却悄悄爬来了皱纹和几丝白发,起先大家还会为同学儿时的稚嫩捧腹大笑,“瞧,这也太逗了!”紧接着便停了下来,此时他们终于明白“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们就老了。”

当事先录好的“父母寄语”爆笑登场时,大家已再也笑不出来,“你健康长大,是妈妈最大的愿望”,“要多吃饭,正长身体呢”,“爸爸陪你慢慢长大”......一句一字都震慑的大家的心,什么是爱,便是如此简单平凡,却深入人心。

3.感恩留言 唱响感恩

活动汇报课上回荡着动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旋律舒缓而感人,同学们在这感恩的氛围中写下对父母的心里话,此时的他们心中一定满盛着对父母的爱。当他们大声的念出自己的留言时,早已热泪盈眶。

四、活动效果。

最后,同学们彼此交流着此次活动的体会和感受,并填写了活动收获卡,孩子们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懂得了要多关心、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有人说“我的胆子变大了!”,有人说“我养成了查阅资料的习惯。”有人说“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说的最多那句还是“我们感谢爸爸妈妈!”……家长也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交流中受到了教育。而我们做家长的也在这一过程中知道了孩子的心声,更明白了自身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填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星级评估表》,通过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中,给予孩子实践能力的肯定。

五、活动反思:

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着孩子们那一颗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他们真的懂事了,真的长大了!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科整合并不难,而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如:收集有关的资料,撰写心得和调查报告等,这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上网查资料,这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还有的学生统计调查各种数据和绘制统计图表,得出有用的信息,这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吟咏、歌唱,又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制作贺卡、心语卡,又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当然,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不太受小组同学的欢迎;有的小组的展示形式太过单一……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空中一定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活动结束后,一位孩子送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敬爱的老师,谢谢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我要学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是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于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以生成新的课题。感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感恩,生活中的智慧,它是爱的别名。在感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能力,收获了责任、收获了真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心存感恩,与爱同行!让我们一同携手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更广阔的天空!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人口的迁移》是人口机械增长的表现,是引起人口增长的另一种原因。本节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掌握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的能力和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角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人口迁移的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培养和情感培养目标,教学中通过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四个人口迁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并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故教学重点在案例分析,难点在于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课标分析

课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活动建议:

1.运用比较法,对比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方向、迁移路线、迁移原因等方面的差异。

2.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3.结合其他案例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进行探究。

4.举行小型辩论会,加深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理解。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利用资料或图表,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运用比较法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具有的不同特点。

3.联系当地及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3. 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四、说学情

在讲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时会涉及历史知识,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可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本课的学习要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学习时我会将相关资料准备好,让学生分析。另外对于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比较,要引导学生看图,对重点的迁移流向及迁移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说教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

六、说教学程序

1.教学用具:

多媒体展示;人口迁移的视频。

2.设计思路:

本课没有完全按照教材顺序走,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讲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知识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基本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直接用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导入时,用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情感。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然后换位思考,可能会引起人口迁移。结束时,再让学生观看这些图片,并进行情感的升华。

3.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放映两组图片,一组是天津的美好生活图片,另一组是西部贫困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感触。

提问: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住所,你会选择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站在西部这些贫困孩子的角度,你们会选择什么地方呢?

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就可能发生人口迁移。

多媒体展示: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讲授新课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提问: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板书]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提问:旅游、购物、出差等属于人口迁移吗?为什么,请简单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出符合“人口迁移”的3个要素:(1)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区界限);(2)居住地变更(迁移目的是改变“定居地”);(3)时间限度(一般在一年以上)。

多媒体展示:超越行政区域界限的判断。

学生活动: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并说出判断理由。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由于不同的缘故、特点,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人口迁移”,请大家看书本,找一下 “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型?(永久迁移、季节迁移——这是按时间划分;自发迁移、有组织迁移;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这是按迁移方式划分;国际迁移、国内迁移——这是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类型的划分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按地理范围(也就是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是主要的分类方法。

多媒体展示:为什么要迁移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下面的学习。

问卷调查:家族人口迁移的过程及原因,分析图表,结合现实举例、分析回答问题。

问卷结果可能有两种时期的人口迁移,一个是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的,让同学们总结人口迁移的的方向和原因。

(投影显示: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路线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20世纪50年代支援边疆建设有组织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的迁移路线,得出结论: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改革开放前

让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的同学结合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提问 1:当时人口迁移的路线是什么? 迁出地在哪?迁入地在哪?

提问 2:哪类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哪类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好?

提问 3:当时人口这样迁移的原因何在?

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图把迁入区和迁出区总结一下。

[板书] 迁移特点:人口自由迁移较少,国家大规模有组织的迁移

迁移方向:从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由沿海向内地迁移

净迁出区:上海、四川、浙江、江苏等地

净迁入区:东北、内蒙古、青海、西*等地

迁移原因: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内地和边疆(国家政策)。

老师简介当时人口自由迁移较少的原因。

2.改革开放后

探究活动:

材料1:截至20xx年年底,本市常住人口为1075万 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

计算人口增长率:

材料2:本市20xx年人口出生率为7.67 ‰ ,死亡率为6.07 ‰

计算自然增长率:

以上两个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3:天津市流动人口快速增加,从1987年的3.03万人,迅速增加到20xx年的89.14万人。流动人口年均增加速度达到25.19%。

说明我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新的特点?

观看民工潮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流动人口确实在增加。

课外调查:

选择一个建筑工地走访和调查:

1. 建筑工地人员数量、年龄和性别比例

2. 建筑工地人员收入和居住情况调查

3. 建筑工地人员子女生活状况调查

4. 建筑工地人员外出打工的原因

5. 建筑工地人员家乡所在省或地区

让学生汇报调查的结果,并进行整理,总结人口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

从性别构成看:流动人口以____性为主

从年龄构成看:流动人口以____为主

从迁移方向看: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迁移原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前两个特点,几个工地可能不能完全概括出这个特点,这样,就选择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春运时民工返乡的图片来反映。

观看春运图片,让学生体会图片中反应的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特征等。

针对人口流动的方向,让学生观看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流向图,概括总结。

强调: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国内人口迁移的一种重要形式。

课堂活动:

组织一个小型辩论会,让学生体会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部分知识算是对课标的延伸,让学生正确认识民工潮,产生尊重民工的感情。

由于课时有限,所以辩论会要限时3分钟,并让学生在课下充分查找资料,从民工潮对迁入地和迁出地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辩论。共计6人,3人作为正方,辩题是: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另外3个人是反方,辩题是: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

同学们辩论的真是很激烈,说明课下真的下了不少功夫,查找了大量资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目前,我国正进行西部大开发,人口流动出现了新变化,谈谈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并说出西部大开发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政策移民(政治因素)

结合以下案例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案例一:三峡移民的图片和资料

三峡移民的原因:生态环境因素

案例二:巴勒斯坦难民图和资料

分析迁移原因:战争(政治因素)

案例三:印巴分治的图片和资料

迁移原因:(民族歧视)社会文化因素

最后,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人口迁移的例子,并分析原因。

总结:经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其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板书]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结束语:再观看图片引出结束语:再次看图片大家又有什么感触呢?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如果大家都进行迁移,谁来开发自己的家乡。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热度;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与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与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一下几方面教的:

1、 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找出说明文在结构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规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抓住课文中语言,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文第一段为了讲清楚太阳的三大特点,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目了然。但是为什么要引用传说,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了解了学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再比如说,太阳非常大,会发光,会发热。为什么又提到了地球与钢铁呢?这就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课文,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有个别学生可先背诵课文。自学完以后,能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加注在书上。按照分门别类的方法把全文分为两大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这样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 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子了解这样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总结每一段的写作方法,掌握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举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练、明晰、具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太阳与雨、雪、风形成过程的关系时,制作了课件。利用幻灯放影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风、雨、雪形成的过程。知道太阳和气候的关系确实非常密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经验,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太阳的三大特点,二是使学生知道太阳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即能力目标。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好坏,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45分钟内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怎样,学生能不能按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都能合理运用,该讲的就讲,不该讲的少讲,甚至不讲。在自己预先想好的导学提问的指导下,启发让学生思维,用板书直观地再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让学生手脑并用,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最后的达标测试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理解得怎么样,也就是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通过让学生做这些题目,可以验证出教学效果是良好的。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材(必修2)》中《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第二课时《苯》

  一、教材分析

苯是化工生产与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原料和溶剂,它具有烃类物质的典型性质。从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正是化学经典结构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这也使得本部分内容在方法论层面上具有了广泛的借鉴意义。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甲烷、乙烯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碳碳单键、双键所具有的性质,初步意识到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间存在一定联系,苯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加深他们对这一联系的认识并形成探究有机物性质科学的方法,为下一步继续学习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提供理性基础。可以说本节内容无论是从知识还是方法的维度上,都在教材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中将苯的内容放在必修课本中讲授,而将具有更高统摄性的同分异构等理论知识改放入选修课本,体现了本节内容的基础性、广泛性,说明它是大多数将来即使不从事化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也应具有的必备知识。从这一观念变革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突出苯的实验教学以及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上,而不是以更深奥的结构理论为基础建构教学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认知结构应将发生以下变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用以解释苯在试验与生活中的用途;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对苯分子结构、可能具有的性质提出多种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证实或证伪;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方法:在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的合理运用,并能提出具有意义的探究性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实质。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中应注重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历了一段时间高中化学学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物成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经验认识,这样本节的教学重点应不在于单纯的物质性质研究或分子结构的认知,这种二元分离的研究方式也无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从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形成和后续内容学习的角度分析,本节重点放在通过探究的方法掌握苯的性质、结构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更为适切。鉴于高一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尚不成熟,不能灵活应用演绎、归纳、类比等科学方法,掌握学习有机物的规律和研究方法并上升为理论水平将成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法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本课的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设计,而是以探究苯的物理性质为切入点,以苯的研究史为线索并加以适当取舍加工、以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用途为顺序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具体设计思路是:以苯的研究史为线索,通过创设情景产生问题,让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实验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并进一步沿着科学家的历史轨迹探究苯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关系。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不断发现与解决为框架,学生在其中达成知识、方法、价值观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程序

学习任务一、通过对实验装置及数据分析,得出苯的分子式

教师展示李比希测定有机物组成的装置图(见演示文稿——定量分析碳氢的仪器示意图)及相关数据,学生解释各装置的主要用途并选取合适的数据推演出苯的结构式。

{阐释]较之通常的由古代或现代的石油工业中苯的用途引入课题,本方法似乎较为学科化,不能引发学生兴趣。但对于逻辑思维渐渐形成的高一下半段学生而言,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蜻蜓点水似的情境引入;同时在前一节《乙烯》的教学设计中已经应用了相似的日常生活引入课题方法,再次使用会出现重复。而由化学实验复演引入,既突出了实验的学科意义,又反映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下面本课的实验探究方法作铺垫,这就使情境更具全程性意义。

学习任务二、通过生活常识与必要的化学实验,归纳总结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苯的样品,请同学叙述苯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推测它可能的物理性质并设计必要的实验加以验证。

学生活动1:观察苯的样品并描述其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

学生活动2:将苯与水互溶并再分别加入液溴、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总结出苯的水溶性和密度比较、对其他一些常见溶质的溶解能力。

{阐释]通过这一环节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以系统方式了解苯的物理性质,更在于为以实验探究化学性质的活动做好思想上、方法的准备。即教学中不但知识的获取是由易到难的过程,科学方法的形成也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根据苯的化学式,推测它可能的结构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学生活动1:将苯分子式与乙烯等比较,预测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实验证明;

学生活动2:根据化学式和结构理论设计出苯分子各种可能的结构并写出相互交流;

学生活动3:在各人提出的结构式基础上试图用实验对自己的假说提供证明或对他人的理论进行证伪;

学生活动结果1:

学生运用已有的经典结构理论设计出多种苯分子结构图:(演示文稿中以立体图显示)

(a)链状结构1 (b) 链状结构2

(c)立体结构1 (d)立体结构2 (e)环状结构1 (f)环状结构2

学生活动结果2:

利用苯与水分层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实验证明苯环的非极性;

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中不能使两种溶液褪色证明苯环中没有单纯的双键。

{阐释]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关的化学键初步知识、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前面教学设计活动中体现出的实证思维,这里的学生自主探究过程既是知识获取的迁移,也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d)立体结构2 和(e)环状结构1上。

学习任务四、教师提出新的矛盾——苯的邻位二卤代物仅有一种;教师展示现代公认的苯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1、对上述两种结构再次提出异议并阐述理由;

学生活动2、对现代苯分子结构进行描述、并对其科学性提出论证证据;

学生活动3、观看隧道扫描、x射线衍射等现代技术下的苯分子结构图。

{阐释] 这一部分属于完善性质的学习任务,由于学生缺乏相应同分异构知识,教师可提供适当帮助并以使教学停留在较浅层次上,仅仅作为一种介绍性方法和必要的了解知识。这样也使得教学构成显得张弛有度,激发、调节学生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五、结合具体实例——苯的溴代、硝化、加氢(演示文稿动画演示)——学习苯“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通过预测、观看模拟动画、完成化学反应等方法学习化学性质。

{阐释] 尽管这一部分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但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直观性、上述学习过程中的关联性以及这部分内容本身的教学要求较低,故不必花过多时间,可在后续的知识应用中加以完善。

学习任务六——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1、预测苯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以小块钠,会有哪些现象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2、观察一个苯溴代反应的装置图(演示文稿动画演示),说明各仪器的用途、整套装置的优点。对有兴趣的学生,本节课的作业可尝试设计更好的苯溴代装置。

[阐释] 由于新教材的编排特点,使得本节课的巩固训练重点不应再放在苯化学反应前后结构变化、同分异构等内容上。故我设计一组以实验为主的练习,既弥补了苯的溴代、加成反应中缺少实验的遗憾,也能体现本节内容基础性的特点。同时通过这种具体实例渗透,对将来选修《化学与实验》模块的学生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六、板书设计展示即可

总之,本节课我准备突出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以次完成教学任务。

说课稿 篇5

对于本课《磁铁有磁性》的教学设计,我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深挖教学内容,调整探究顺序”。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探究活动1——磁铁能吸引什么?

让学生先猜测,然后在一大堆物体中用磁铁找出能被吸引的物体名称,说说他们的制作材料。我改变书本上原有的对比式实验记录单而设计成现在的强调主题的样式,主要是要把学生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制作材料上来,而减弱其他材料的负面影响。

在实验后让多位学生来回答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从而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接着用磁铁吸引里面装有回形针的信封,设置疑问:“老师的磁铁怎么能吸引纸做的信封呢?”从而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二部分

探究活动2——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

让学生上讲台演示磁铁隔着木片、塑料片、玻璃和铁片能否吸铁,发现磁铁隔着铁片却不能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科学概念,并强调“一些”的含义。

我要深挖的教学内容,就是磁铁隔物吸铁的现象。其实学生对于磁铁有磁性和磁铁能隔物吸铁的现象早就有所了解,停留在这个粗浅层面上的探究,对于学生和我们科学教学的发展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我深挖磁铁的吸引能力与隔开物体的多少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倒叙的方法,用实验记录单和照片来引导学生对于本实验的设计和假想。

通过这张实验记录单,第一要让学生明确需要选择实验的器材——磁铁,回形针和40张纸片,并让学生解决纸片的问题——利用科学书本。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操作顺序

——依次是隔开10张、20、30、40张纸片进行实验,并把最多能吸引的回形针数量记录下来。

通过这张实验照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纸要拉平拉紧,要注意页数与张数的区别,回形针要挂直不摇晃,要逐步减少,以减小实验误差等。还要让学生比对照片,在小组内分好工作,2人拉纸,1人挂针,1人记录。

这样,经过选择实验器材、掌握探究顺序、注意操作要点、有效分工合作4个步骤,就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并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实验计划了。

学生运用自己的实验设计,得到实验数据,并综合各组的数据,共同得出“隔开纸片的张数越多,磁铁能吸引回形针的个数越少”的实验结果。

当然本环节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得到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直观、简洁和有效的引导下,形成实验的思路和设计方案,增强学生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借助身边事物进行探究,能抓住实验要点并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的素养,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要调整的教学内容,可以认为是本课的第三部分——就是用磁铁识别铁制品的环节。

教材原来把此环节安排在学生验证磁铁能吸引铁的实验之后,但是教材提供的材料——硬币,其成分显然要比铁这单一成分复杂的多。我们知道,制造1元硬币的材料主要是铁和镍,而铁和镍都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引1元硬币并不能说明1元硬币就是用铁做成的;5角硬币有两种,均为黄色,学生直觉为铜。虽然老版的5角硬币材料的确为铜,但新版的材料为铁心渡铜。所以看似一样的两个5角硬币,被磁铁测试却有不同的结果——一个能被吸一个却不能。磁铁怎么能吸铜?所以容易对学生刚树立的概念产生冲击,而且磁铁能吸引铁心渡铜的5角硬币,不仅需要磁铁能吸铁这一概念的支撑,还需要磁铁能隔物吸铁的理论为基础,所以我调换了此环节的教学顺序,在得出了两个概念之后,并利用学生课外去查阅资料,才能让学生理解本环节的教育内涵,才能理顺学生的思维,沿着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认知规律而逐步前进。

前备后拓、深挖细磨,我力求呈献给大家的,将是一节平实而不是浮夸的,平时而不是刻意的,平视而不是俯视,不是凸显教师的科学课。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是以培养品德良好的、乐于探究、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再是追求道德与生活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原本就综合在一起的少年儿童社会出发,以少年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习不在从事不关己的符号中进行,而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校园》,它选自第一册《品德与生活》中的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这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生活充满无限乐趣,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并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做一做,尽早适应小学健康、安全的生活,能愉快、积极地生活。这一单元有四个主题《美丽的校园》、《老师,您好》、《学校里的一天》和《我是小学生》。《美丽的校园》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小学生进入小学生活才几天时间,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充满信心,但又感到陌生感到拘束。始业教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小学生是否热爱学校,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喜欢成为小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校园的美丽,感受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同时,要及时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在小学校园生活必须注意的安全。

2、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2)、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区分错误的行为。(3)、能感受到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美丽的校园”,主要是通过参观校园、出示图片、情境说演、儿歌,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校园的美丽并喜爱自己的校园。活动的重点: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活动的难点是:了解设施的作用;注意安全并区分错误的行为。我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形象生动而有趣味的动画课件和图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落实人员:在参观学校各室的过程中,有几个室我安排了那里的人员专门向学生作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专业人员的介绍下,能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校园;(3)情境表演:师生合作模拟情境表演,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安全的重要性;(4)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接受得会更快。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我在这节课中创设了学生上学的情景,学生校园活动的情景,学生做危险动作的情景。

2、互动教学法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沟通交流,启发补充,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3、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是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学校有了好感。

2、交流讨论法

当学生参观完美丽的校园后,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交流自己所读的幼儿园与现在所读的学校有什么区别,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

在观看后图片后,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对于在校要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会感受得更深刻。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观看录像——参观校园——了解校园——情境说演——识记儿歌——实践导行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就用电脑动画出示小兔贝贝也和我们一样上学的画面,并且用录音播放小兔贝贝和我们打招呼。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小兔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动物的它也能背着书包上学,会令学生感到新奇而又有趣味。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的眼前一亮,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录像

观看新生入学的录像,回忆自己第一天上学来的情景。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重温一下来到新校园的欣喜。图片出示幼儿园的校园和学校的校园,让学生把校园与幼儿园的校园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出我们的校园也有很多与幼儿园的校园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揭示课题。

3、参观校园

老师作为导游带领学生参观美丽的校园,在参观之前老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的是明确学生参观的目的。在参观的途中除了老师随机介绍外,还安排了医务室的老师、电脑室的老师、实验室的老师和食堂阿姨作简单地介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有了专门负责的人员作介绍,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就更全面了。参观完了后,通过学生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一角画下来)、展一展,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动起来,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4、了解校园

这个环节主要是结合课本第四、五页的内容,通过观看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了解学校里除了环境迷人,你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很多的奖励,从而使学生对校园里的生活充满的期待,更加喜爱我们的校园。

5、情境说演

小故事加图片引入,丁丁很喜欢蝙蝠侠,你看他又学着蝙蝠侠的样子在到处玩。从丁丁的玩耍过程出现的不安全现象让学生进行行为辨析。再结合课本第六页的内容,说说如果在你的身边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说完后再来师生演一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单纯书面讲解理解不多,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容易接受。再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现了品德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6、识记儿歌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把安全守则藏在儿歌中,既易学又易记。

7、实践导行

这是活动的延伸,品德学科提出了“品德生活化”理念,就是要把品德课所学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相通、相连。所以教师建议课后我们组织一支“啄木鸟”小队,专门对不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帮助和爱护校园环境。

教师小结: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在这里我们学习很多的本领,校园为我们快乐地成长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要感谢她,热爱她!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美丽的校园!(结束课文)

  结束语

总之,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手段,以体验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字字入情,句句含意,使学生感受美的情感被激发,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与校园对话,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爱校护校自然之行也一定会在延伸的活动中养成。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分析

首先我从教材分析说起,“平均数”作为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一个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先总后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平均数的概念与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达成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要求,一是统计的初步知识,二是平均分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原来的知识中学过。

(2)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而且,学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学生经历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数据从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练习题中点题达成目标。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较用)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是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平均数。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师引导—学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识巩固与提高的教学主线,为学生的知识生产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教师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并采用课件和说教同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和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借机渗透法制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与学生对话,引出一项同学们喜欢的比赛活动,并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此项活动,然后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怎样比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比较最大数和最小数也不合理,因为一个人的水平不代表总体水平。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套中的个数,在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用“移多补少”方法。这里要先让学生多想,让后多动手,老师在最后在采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这种方法,来求平均数。接下来在移苹题目中,由于数据多,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要采用一种简洁的办法—引出平均数的算术算法。这时倒回去算原来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赛,结果和原来“移多补少”是一样的,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实质和算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并反复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总后分,就是先算总数后平均分(这里强调为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最终使学生学会怎么求平均数。

第三步:谈话交流明晰平均数的概念。老师启发学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数是每个人都实际套中7个吗?在这里通过用平均数与最大数和最小数比较,了解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量,从而使学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数所代表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出这个平均数就是这几个同学套中的平均个数,即平均数的概念。在小结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之后,让同学对两个队的平均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中一个班级的总体水平高一些,使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可以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第四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练习题中,我由浅入深的设计了几道练习题,巩固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并在练习题中巧妙设置练习题引入我国森林的现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意识;此外设计的水深这个题目,是生活与理论的一次运用,既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又是学生通过知识了解生活,增强安全意识的一次运用。

平均数并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之后,它还能反映很多社会问题,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平均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第五步: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作业设计:

自已归纳进几次的测验成绩,算出平均成绩。

这个作业的设计,意在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且简单容易操作,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说课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优美地写出了黄山松的奇特与千姿百态,其中具体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突出显示了黄山松的“奇”,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之情。

二、 说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黄山松的“奇”。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二点为教学重难点。

三、 说教法、学法

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阅读法,讲授法。学法则有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四、 说教学过程

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整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奇松是四绝之首,今天,我们就登上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去欣赏一下黄山的奇松。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精读课文,体会松“奇”

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先快速浏览一遍第二自然段,说说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哪几棵松。在学生回答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之后,让学生默读一遍第二自然段,分别用直线、波浪线和虚线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在划对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棵松来读一读。

读完之后,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黄山的松被称为奇松,而且作者在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里挑了这三棵来写,想必这三棵松肯定是最奇的,那么这三棵松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迎客松奇在哪里。

这时,我会把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出示在PPT上,让学生仔细阅读,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写了迎客松的哪些内容。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归纳出这几句分别写了迎客松的姿态、名字由来和地位。关于迎客松的姿态奇,我主要引导学生注意“虽然……却仍然”这一句,让学生从这句带有转折意味的句子中感悟迎客松的姿态奇。

而迎客松的名字由来奇,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加上看课文的迎客松插图,让学生通过图文直观感受迎客松长成欢迎客人的模样,这本身就是一奇。至于地位奇,我会引导学生看“乃至整个黄山的代表”一句,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能代表一座山,这也是奇。

至于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奇,我就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着迎客松,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亲近文本,自读自悟,在阅读、思考与交流中感悟黄山松的奇。

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所以在学生感悟出黄山松奇的基础上,我会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从开头到“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一部分。我首先会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隐去其中一些重要描写(如下),先让几位学生试着填一填,再全班试着填一填。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_______称为“黄山绝胜处”的________了。楼前悬崖上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名松。迎客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_______,却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丛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词析句,探究修辞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和比喻,还有排比。正是这些修辞手法,让黄山奇松更加生动传神,因此对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很有必要。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让学生试着分析一下这个句子,说说这个句子里包含哪些修辞手法,并点评一下这个句子好不好。我会做适当的提点,让学生感受到修辞的奇妙,仅仅只用了短短29个字,就把黄山松千姿百态的特点写活了。同时,我也会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总结升华,运用训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登上了玉屏楼,看了黄山三大名松,感受到三大名松的奇。现在,如果你是个小导游,你能把黄山奇松(选取一棵)介绍给游客听吗?请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一人演游客,一人演导游,自行组织对话,注意要把黄山松的奇表达出来。这样设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除了课文介绍的黄山奇松,黄山还有三绝,课后选择其中一绝搜集资料,看看它到底绝在哪儿?明天课上交流。

六、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姿态

奇 名字由来

地位

黄山之松 比喻

千姿百态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简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本第二册的第11课《奶奶的白发》。

课文主要通过一个小孙子天真的语言和神态以及奶奶的慈祥和疼爱孙子的感情,表现出浓浓的祖孙之情。课文主要通过“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含义深刻的话,让人体会到奶奶为子孙操劳一辈子的辛苦,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

二、设计理念和目标:

1、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解疑中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2、通过想象、描述、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的课堂, 让学生产生朗读的激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三、设计特色:

在趣味盎然的朗读中激发学生的真情;

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

四、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部分生字,第二课时为学文,第三课时为复习巩固课文内容,学完剩下的生字,今天,我具体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个过程,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 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课前,我请学生搜集一些和奶奶有关的故事、歌曲,讲一讲,唱一唱,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活跃气氛,增添趣味,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

2、 直观展现,启动情感。

上课伊始,我就出示奶奶的图片,让学生跟奶奶热情地打个招呼,并简要讲述“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 揭示课题是《奶奶的白发》显得顺理成章,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就读得犹如在呼喊自己的奶奶。

(二)走进文本,体验情感。

1、 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这种方式是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方式,在学生自由读第一节后,先结合图片说一说,问:奶奶的白发白得怎么样?通过直观图片,能得知奶奶的头发很白很白,接着让学生从第一小节中找到一个词语就表示这个意思,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雪白雪白”,读好词语就不在话下了,继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读好“黑黑”一词,接着比较:为什么是雪白的,我的头发是黑黑的,你觉得怎么样?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好奇”一词,激活学生情感体验,实现情感迁移,帮助孩子用已知来认识未知,在体验的基础上读出孩子好奇的语气,还可以演一演,将读、演融为一体。最后问“你知道奶奶雪白的头发的头发是哪儿来的?”这一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联系生活解读文本。

出示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一句是本课理解的一个难点,我设下疑问,“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他给的呢?”以此唤起学生深入思考,引起共鸣和关注。引导学生看看图,充分利用插图,文中的插图是老奶奶在陪孙子读书,旁边还放着剪刀和布料,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自己,为自己操心的。以此来理解是奶奶为了自己操了不少心,头发都白了。理解了后半句话后,再来说说奶奶还要为爸爸操哪些心,在回忆生活小事中明白奶奶为两代人操心,自己的头发却一天天变白了。就词解词,就句解句,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紧接着抓住“奶奶笑着说”体会奶奶虽然为了我们操碎了心,可是她一点儿也没有抱怨,读出奶奶慈祥的样子。这样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关注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3、引导想象,体会情感。

想象可以激活孩子的思维,可以丰富孩子内心的情感,可以此帮助孩子动情地朗读。我引导学生想象:听了奶奶的话,我知道奶奶为我们全家操了多少心啊,奶奶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理解“我低下头,没有吭声”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再次想象:他看着自己乌黑漂亮的头发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从另一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小孙子也非常关爱自己的奶奶,学生就能读出孩子美好的愿望“希望奶奶重新拥有一头黑发”。此时,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能体会到奶奶对他的疼爱,从而把这种回报奶奶的情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之中,读好“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我第三次引导学生想象:你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吗?那只能让奶奶少操心一些。你准备怎么让奶奶少操心呢?再次从课堂走向生活,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四个一”活动,把学生的这份感恩之心延伸到其他长辈的身上,也应该让父母、老师少操心。

4、读演结合,内化语言。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轻松完成在课堂上背诵重点段落的任务。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光积累不行,还要学转化、学表达。为此,我运用多种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读演结合,多感官参与,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三)走出文本,升华情感。

新课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因此,让学生在不断朗读和演读中体会课文意境的基础上,我还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想想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准备回家为奶奶做些什么,并到讲台前表演给大家看看,我自己也参加表演,做一回“奶奶”,当学生说出一句句真挚的童语,流露出对奶奶的关爱之情,而作为“奶奶”的我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这样一个情境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孝顺老人是我们做子孙应该做的,从而将陶冶人情和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完美的结合。我想这样一个环节远比向学生讲述一百遍、一千遍“要孝顺老人”效果要来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