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热门】说课稿三篇大纲

【热门】说课稿三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1W 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说课稿三篇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长方体中的长方形面,能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

2、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

3、紧密围绕生活实际,通过动手实践,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课件一段,各种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及包装箱、包装带、剪好的12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的卡片,围好的长方形铝丝框架一幅。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至两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一把剪刀,一段线,尺子,剪好的12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的卡片,一块泡沫塑料,一盒火棍,一张相片,一段及时贴切纸。

教学设想:

1、新课的引人,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长方体的盒子、实物等人手,紧密围绕生活实践,指出在立体图形上存在平面,通过把立体图形的剪裁,得到长方形的平面图形,揭示出"体中有面,面中有体"。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为主导思想,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做一做等实践活动,学会求长方形的周长,并以此提供给他们施展技能的机会,让他们挖掘说理的论据,体现论辨的才能,展示自己的创新精神。

3、关于长方形周长概念的教学,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推导方法,得出长方形周长的意义,进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理解层次的差异,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由学生自主选择。

4、在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辅以多媒体电脑课件的演示,再现知识的认知过程,以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5、练习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全体师生的全员参与精神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

从立体图形导人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平面图形的周长。

看!今天老师带些什么东西?噢!有牙膏盒、肥皂盒、粉笔盒、积木块等。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外观。:牙膏盒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的呢?(变换角度)这个面又是什么形的呢?你们能给这个长方形的面画出它的周长吗?(在实物上描画)试试看!再把另一个长方形面的周长用彩笔画出来,(在实物上描画)之后,把这个面剪下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展示的这个长方形面,它的周长你能用手指划出来吗?周长我们都理解了,那周长的概念是什么呢?(生答:周长就是围绕该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而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又是怎样才能知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板书)。

二、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出示长方形的铝丝圈。

老师照你们画好的长方形周长围了一个铝丝圈,铝丝圈的全长便是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铝丝圈的全长呢?大家分组讨论。(讨论结果:把铝丝圈剪开拉直来量一量它的长度便是长方形的周长。)

2、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需要先围成圈再剪开拉直来量周长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求长方形周长的其它方法。

(1)有的小组采取测量长方形实物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求周长即求长、宽、长、宽四条线段的总和。

(2)有的小组采取测量画好的长方形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进一步指出,长方形的一周就是长、宽、长、宽四条线段的总和即两条长与两条宽的和。

(3)有的小组指出,两条长与两条宽的和也就是长与宽和的2倍。

(4)有的小组果用了用线把牙膏盒围了一圈,之后把线拉直,放在直尺上测量出线段的总的长度便是长方形的周长。(教师在此要示范指出:沿着牙膏盒围的时候,必须是它的垂直纵切面、竖切面或横切面,并且纵围与横围、竖围的面不同,得到的周长也不一样,要提问学生:你所围的是哪个长方形面的周长,待学生确定后再去量它的长度)

3、教师还要提出同样的问题,所有的长方体的盒子、积木块等东西都要用线来围一圈再测量长度吗?这种方法是否普遍适用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呢?请你们向老师推荐。

4、由此我们得出,在一般情况下,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现在我们来应用公式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5、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求它的周长是多少?

(提示:先测量所需数据,再计算,测量的长度单位自定。)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

1、我们现在拿出自己的相片,用漂亮的及时贴纸(宽5毫米)做一个简单的相框,至少需要多长的及时贴纸呢?

2、同学们现在用你们手里的12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成一个长方行,求出它的周长是多少?

(可以先拼出实物平面图形,量出组合到形的长与宽进行周长计算;也可以通过拼成的长方形各部分边的长度和来计算等,总之拼图方法不限,求周长的方法有限。)

3、老师现在有满满的一箱苹果,要给这个苹果箱打上两条宽约2厘米的包装|带,问大家至少需要多长的包装带?(每个接头部分各约占1厘米)(教师要注意横围、竖围、纵围的不同)

4、我们学校的操场是什么形的呢?围着它跑一圈约是300米,操场的长约是300米,宽大约是多少米呢?

四、创新实践,深化新知

1、出示"长方形的周长"电脑教学演示课件。

(1)动画效果的长方体的立体实物图,其中的一个面闪烁并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来,围绕这个长方形的平面图的一周画出线段并闪烁,教师指出线段的长度和便是它的周长。它的周长包括有两条长、两条宽,(长和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闪烁)也可以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2倍(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以红色闪烁,另一条长与另一条宽以蓝色闪烁)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2)利用公式求周长时,可以用尺子分别去测量一条长、一条宽的长度,(屏幕上出现一根动态的尺子分别测出长、宽各是多少)再把数字代入公式,求出结果。

(3)演示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围绕长方体的一圈画一条线段并闪烁(垂直纵围、横围或竖围)指出线段的长度和便是该长方形的周长。(3种情况分别演示)

2、加强实践操作,深化新知,培养创新意识。

(1)请你画出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的图形。(可以讨论长、宽分别是整厘米数的几种情况)

(2)我们班的教室里用瓷砖贴地角线,采用的瓷砖规格为200x200(单位:毫米),地角线的高度为10厘米,问至少用多少块地砖?与我班的实际用砖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合,简述原因是什么?

(3)张大伯退休后,在郊外租了一块长38米、宽25米的地,他要在这块地里种蔬菜,考虑到这块地有可能被牲畜践踏,要在四周围上篱笆,每1米栽一根篱笆桩,则该地的四周应栽多少根篱笆桩?(在泡沫塑料上画出缩小的模拟的长方形的周长,在四周插上火柴棍当作篱笆桩。)

(4)老师这里有一桶罐头(长方形的、没有贴商标纸的铁桶罐头),请你为厂商算一算商标纸的长、宽各是多少?并请你说出理由。

(5)学校二楼的楼梯上铺了一条宽约1、2米的地毯,这条地毯有多长呢?这个任务请同学们课下完成。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⑴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⑵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⑴自由记生字。

⑵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

  一、说教材

本课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在本课中学生要对水、洗洁精、油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液体的流动的快慢速度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比如受力的大小,流过的物体表面的状况、液体自身的黏度等。本课的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滴流板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体多少一致、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本节课只有一个活动,就是通过在滴流板上比赛三种液体流动得快慢,得出结论,内容比较简单。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毕竟这类的知识有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液体流动速度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学好这节课的基础。还有三年级学生的探究习惯还不规范,需要老师在每节课都要注意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到液体都是会流动的,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对比实验进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赛。

难点:设计一个控制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实验。

这个难点也可以说是重点,要花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想办法,打开学生的思维,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比赛方法。这个难点解决好了,后面的实验就水到渠成了。

  五、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赛激趣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以比赛激趣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的办法,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要注意它的公平性,也就是要学会设计一个控制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实验,这是今后实验科学性的保证。

  六、说学法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力,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为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和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液体的流动速度与其本身的黏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会设计一个能够科学探究的实验。

  七、课前准备

每个小组:一小杯水 一小杯油 一小杯洗洁精 1块滴流板 三个滴管 毛巾一条 实验记录单

教师:三根吸管、三根木棒、三个底部打洞的杯子、一块大的玻璃片

  八、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课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为了比赛公平,乌龟和兔子要怎么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在自己的跑道上跑)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特殊的比赛,参赛选手是(实物展示)洗洁精、食用油和水。(板书并课件出示)

(意图:我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是希望能在课的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这三种都是液体,它们都会流动。

(二)设计流动比赛

1、猜测:水、油、洗洁精流动的速度一样快吗?谁会流得更快一些?为什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

2、学生猜测,要求学生说出猜测的理由(你为什么这样猜?)。把学生的猜测板书,并且说明用序号1、2、3表示。

(意图:科学课注重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我不仅让学生进行猜测,还要他们说说猜测的理由,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理由,这样还可以测一测学生的前概念。)

3、设计实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看来我们要设计一个比赛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还要公平。(板书:比赛 公平)这个比赛该怎样进行呢?(课件出示思考题)(或:可以把这三种液体放在什么器材里进行流动比赛呢?)

4、学生自由发表,预设如下:

(1)杯底打洞,看三种液体谁先流完。(出示杯子。给你三个杯底打洞的杯子,你会怎样比?)

(2)让他们从倾斜的木板或者玻璃片上流下来(这里要引导出让液体流动)。(给你一个大的玻璃片或者木板,你会怎样比?)

(3)通过一样长的吸管时间长短(估计这个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出示吸管。给你三根一样长的吸管,你会怎样比?)

(4)搅动杯子,看水和油的流动快慢。(给你三根木棒,可以搅拌液体,你会怎样比?)

(5)把杯子倾斜,看谁先从杯底流到杯口。

(6)……

(意图:这里要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比赛方法来。我只预设了以上5种,谁知学生能想出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方法。比如有的学生说,把液体滴在三根绳子的上端,比较谁先流到绳子的下端。有的学生说,把它们都滴到三个杯子口,看谁先流到杯子的底部。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老师就要适时引导,比如拿出相关的器材如玻璃片、吸管等来提示学生,给你这样的材料你会怎样比,学生就会设计出比赛方法来了。这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出公平的比赛,贯彻公平原则,严格控制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的相同,强化公平意识。所以当学生没有涉及到比赛的公平性时,老师要及时提示,三根绳子的长度要怎么样,要不要同时滴等。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就会想出很多方法,这个环节就会成为本节课的精彩之处。)

(三)确定在滴流板上流动的比赛方法

1、评价过渡:刚才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棒!今天,我们就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滴流板进行流动比赛。

2、既然是比赛,肯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刚才同学们也都提到了。让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在滴流板上比赛,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3、组内交流,讨论后再集体交流,完善比赛规则,同时教师可以随机做实验演示。预设如下:

(1)同一物体的表面上(其实这个在前面条件是统一用滴流板已明确)

(2)液体的多少要相同——怎么做到相同的液体(强调只滴一滴或2滴,不要滴太多。)——引出滴管使用(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帮手,就是滴管。课件出示滴管使用方法。教师同时演示。)(提示:滴管用完后要轻轻地放入杯子里,滴管和杯子上贴的颜色要对应。红—水;绿—食用油;蓝—洗洁精。同时板书)

(3)同样的高度、同时流动。怎么做?——(课件并实物出示滴流板)观察滴流板,怎么比赛?介绍凹槽,就像我们跑步比赛中的跑道,我们将液体滴在凹槽的顶端,一拿起来,就可以让它们同时流动了。液体滴在同样的位置,保证了同样的高度。一共有9道,一次用几道?可以做几次?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次?引出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多做几次,排除偶然性,使结果更准确。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只要求同学们做2次实验。(第一次用前面三道,第二次用接下来的三道。)(提示:滴液体的时候滴流板该怎样放?平放在桌子上,滴完了开始比赛时再把它拿起来。)

(意图:提醒多进行几次实验,培养了学生排除偶然性,提高科学性的意识。)

(4)同一倾斜的角度。(教师可随机故意演示侧倾斜)(提示:把滴流板垂直竖起来更明显)

(教师随机板书要点:同样多的液体、同时流动、同样的高度)

(意图:虽然在设计比赛方案时已经提到了比赛要注意公平,但那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当老师引出用滴流板比赛时,就有必要再让学生详细讨论怎样做到公平,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同样多的液体、同时流动、同样的高度,课后他们也可以学会设计一个公平的实验进行研究了。)

4、分工:小组里有六个同学,怎么来分工呢?课件出示:(小组分工建议:1.一人负责滴液体;2.一人负责喊“开始”;3.一人听到“开始”,轻轻扶起塑料板一头,让它垂直,使三种液体都流动起来;4.每个人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意图: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还不善于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所以老师要强指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5、课件出示“实验建议”:

(1)把滴流板平放在桌子上,用滴管各取一滴或二滴液体。

(2)把液体滴在凹槽的顶端,保证三种液滴在同一起跑线。

(3)把滴流板垂直拿起来,三种液滴同时进行比赛。

(4)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记录单。

(5)实验完成后,整理材料,准备交流。

(意图:实验建议能帮助学生整理刚才大家已经讨论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起先没有听清楚的学生,使学生接下来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实验探究。)

6、观察实验记录单,介绍填写方法。先填写好时间和小组、猜测一栏。

(意图:记录单是老师设计起来的,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些学生会看不懂记录单的意思,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记录,所以老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这次记录单的填写方法。)

7、材料员领材料,开始实验验证:小组实验,学生同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教师巡视。

8、汇报结果:你们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每次结果都一样吗?(老师板书结果,课件演示。)(机动:为什么会出现不同?)

(意图:如果有些小组出现不同的结果,老师要留时间让学生思考原因,从而使学生区别出来到底是自己操作不当引起的还是这是液体本身的性质引起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9、思考:为什么水流得比较快,而洗洁精比较慢呢?

11、观察水、油、洗洁精,思考液体流动的速度与什么特点有关?(引导:你们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摸摸这三种液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预设:黏黏的。师:这种黏黏的程度叫做黏度。(师板书)水不黏,我们说它的黏度小,洗洁精很黏,我们就说它的黏度大。这样我们就发现了黏度越大,流动速度越(慢);黏度越小,流动速度越(快)。 (师板书)

(意图:液体的黏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的黏度是不同的,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但同时老师要提示学生,对于不知名的液体我们不能轻易去摸。)

12、小结:液体流动的速度与黏度有关。(课件出示)学生“我们的发现”填写完整。

(四)巩固运用

思考:胶水和水比赛,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为什么?(课件出示)

(五)课外拓展

厨房里的老酒和酱油,你认为谁流动得更快一些呢?为什么?回家试一试。

(意图:先让学生当堂比较胶水和水的流动速度,是为了检测学生这节课对目标的掌握程度。因为学生都有生活经验,胶水很黏,所以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而对于厨房里的老酒和酱油,它们的流动速度谁快谁慢,学生是没有生活经验的,提出让他们回家试一试,做到了科学的后续探究,注重了科学探究的连续性。学有所思,学生才能学得更有目的,更有动力。)

板书: 谁流得更快一些

红 绿 蓝

水 食用油 洗洁精

猜测:

实验结果:

比赛 公平 : 同样多的液体同时流动 同样的高度

小 快

黏 度

大 慢

(意图:这样的板书我认为抓住了这节课的重点,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概念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