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万古江河》读后感(精选14篇)

《万古江河》读后感(精选1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6W 次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古江河》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万古江河》读后感(精选14篇)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

帝王将相、皇家贵胄以及诸如此类的成功人士,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了太多的位置,他们的强势使得平民大众在历史中难以有一席之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老百姓说过话的人很多,但是为他们书写历史并且传诸后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由是观之,许倬云先生和他的《万古江河》一书实在是殊为难得。

先生论史,追求的是将艰深的学理用平和温婉的笔触娓娓道来。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读史之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而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未必都是帝王将相的后裔,我们并不能从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谱的历史中了解自己究竟从何而来。因此,许先生所做的,正是为老百姓立传,留存整个社会的记忆。

在《万古江河》中,许先生以长江黄河比喻中国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讲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从源头的涓涓细流蜿蜒而下,逐渐包容各种文化,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许倬云先生得益于梁任公《中国史绪论》的启示,将这一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这种划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国传统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断代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将叙述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从社会史的角度透视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这种气魄与视角,非大家不能为。

千秋历史,万古江河。在许先生看来,历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将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响远远不能与后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所说:“自然是长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似乎将这句话颠倒了过来。最近出版的诸多史学著作,仍然摆脱不了以政治史为纲的旧习,日常生活少见着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论。现在的历史畅销书《品三国》、《明亡清兴五十年》也不能脱离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补了中国通史的某种空白,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2

记得特朗普访华时参观故宫,特朗普问到中华文明没有断过吗?一边手指着故宫的地面,好像在提示这是外族清朝的皇宫,不是你们汉族政权的皇宫。

其实国人中也有崖山之后无华夏这样的论调。

中国一向以来的正史多是基于汉民族的文化观和历史观,所以我以前读中国历史也只喜欢看诸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景之治这类盛世华章,这是汉民族作为天朝上国的高光时刻,我们看到了文化的输出,汉文化主导的普世价值和社会秩序在国际社会确立传播,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这样的历史片段上的。而对于汉民族盛极而衰的那些低谷时期,诸如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安史之乱,土木堡之变这些则不想看只想翻篇,更不用说清末以来的苦难历史。

但是万古江河的作者却提醒我们,看中华文化不能站在汉文化的单一角度,而且汉文化本身也是一直变化发展的。虽在先秦时期主要思想大咖都已为我们奠定基础,但是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比如后来佛教加入,儒释道的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内核,比如胡服骑射我们向北方民族学习,如此等等。北狄西戎东夷南蛮,这些最开始并非蔑称。战争是交流融合的一个极端手段,是激烈的碰撞,那些汉人的低谷时刻恰恰是文化对撞最激烈象揉面一样产生新的变局时刻。这种吸纳和融合在盛世输出的时候往往很少,没有这些变局,中华文化不会象今天这么丰富。南宋偏安一隅,胡化严重的中国北方反而因为少了儒家功名入仕的理想渠道而滋养了数学,医学等等科学的发展。元朝大批士族文人没有做官,所以元代文人画反而空前发展。

中原向东和南的融合较为温和因为都是农耕文化,向西和北的融合则存在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不断反复。到了近古时期的明,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和外贸海运在南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将南北经济差距拉大,日后就一直保持了南北差异的格局。近代工业的开展又进一步带来了巨大城乡的差异。

北魏,元,清这些朝代看到的统治阶级汉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中华文化和人口结构有了改变和新的成分加入,单纯的只讲汉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汉化是自大和片面的,汉文化在汉化别人的同时也一直在吸纳变化。

我们不但要正视正史中北魏,元,清这些在汉民族看来是异族的统治时代作为中华的一部分。本书在讲明朝时期的时候提出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正史大纪年表元之后是明,此时元统治者的后代退回草原成立的后元我们一般都不关注,我们通常不把辽,金,后元这些草原民族政权纳入中华正统历史,但这是狭隘的,和崖山之后无华夏一样是狭隘的。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其实可以被看成是中国近古时期的又一次南北朝,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历史的一部分。虽然后来反清复明或者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有其历史的重要性必然性,但对于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如果不把这些北方草原政权纳入正史,那么就还是以汉民族的眼光在看历史,这个不符合多民族的价值观。

本书最后一章对晚清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变革这些写的很客观,有不少我以前没有想过的视角。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我们的戊戌变法会失败?为什么我们在西方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环境下会错失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遇?这些以前在学历史的时候都讨论过,许先生则给我带来了新的反思。

感谢许倬云先生,为我带来很多新的视角。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3

近日读了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颇有所得,遂记下几笔。

我赞同许先生把文化发展比喻为江河汇流、奔流入海:中华文化犹如长江、黄河,发轫于雪山之巅,汇集千百条河流,激荡、冲突、对抗,而后融合、消化,奔流向东,最终汇入世界文化组成的大海。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圆润贯通、包容圆融,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就是在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不断冲突、融合而成的,进入近代之后则是在与西方文明的剧烈冲突中,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蜕变。

中国文化发轫于石器时代的涓涓细流,夏、商、周初步将北方文化汇聚成流,并开始与南方文化开始交融;至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第一次大交锋、大融合的时期;至秦汉帝国建立,中华文化也归为一统:儒家思想和二元动态互补哲学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和中国人的思考方向,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模糊的系统论则把儒学推升到宗教的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开始兴盛,并且与儒学汇流,成为中国人思维模式的三块主要基石;尤其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是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北方的羌、氐、鲜卑等民族不断汉化并融入中国;隋唐帝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放、多元、包容的时代;五代时期政治的分裂,导致了在宋代朱熹开始探索内圣外王之道,由此开创了程朱理学,也是中华文化开始内敛、封闭的发端;元朝短暂的统治使得蒙古进一步汉化;明朝时代早期,表面荣光,其实程朱理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桎梏,延至末期,这个僵化、封闭的文化体系已积重难返;自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挟近代工业文明,中华文化不堪一击,由此痛定思痛,五四运动斩断传统,学习西方成为主流:渐进温和的改革(实业救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立宪运动)失败了,激进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也不成功,帝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美国模式纷纷破产。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有史以来一次最伟大的革命获得成功;中国奋发图强,中国文化义无反顾的抛弃过去,同时中华文化如饥似渴的吸收、学习西方文明,建国前三十年学习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试错、不断探索,也走了不少弯路。建国后三十年在经济上学习美国,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征程的途中,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中华文化的重构方面,我们还在路上,而且中国人应该有信心,并且也一定能够完成这一伟大使命。这个使命绝不是简单的学习美国,学习它以及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是为了丰富自己、强大自己,最终是建构自己,同时在中华文化的历史纵深中汲取营养,在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中重塑自己,并且承担起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

自19世纪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势不可挡的趋势,先由贸易全球化开始,而到现在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经济殖民、武装侵略、种族灭绝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冲突和对抗,其实也就是强势文明征服、同化弱势文明的过程,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法则是这一进程的推动力——残酷但高效。同时,弱势文明虽然被边缘化、甚至被消灭,但它们作为世界文化的分支,对主流文化起到了一定补充和涵养的作用,或多或少的汇入了世界文化体系当中。毫无疑问,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政治优势,美国的自由主义自然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与世界其它文化不断冲突、涵化和融合。美国的自由主义虽然风头正劲,但与之伴生的霸权极大的伤害了它的普世价值,所以,美国在全球成功建立了货币秩序、经济秩序和军事秩序,却无法建立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秩序,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霸权永远缺少容纳之量和消化之功,也无法承担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

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拥有这样的容纳之量和消化之功,而今新生的中华文化亦有涵盖世界的容量。看到这一切,幸甚!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4

许倬云先生大家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叙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很多论点放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反思。

这本《万古江河》,立意就已经高出一般历史类书籍一头。人类历史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独立的,中国也不例外。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这个大舞台上进行剖析,对读者来说,不啻是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的体验。

回顾往昔,再看今朝,诚如许先生所说,19世纪前,中国人民用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自信,被西方国家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打得到现在还没回过神。如今社会流行的两种对待西方文明的心态:一种是热爱,鄙夷国内一切;一种是仇视痛恨。然而这两种都是病态的心理,根源都是不自信。

反观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后,心态逐渐放平,对待欧美不卑不亢,对待非洲爱护有加,主权问题绝不含糊,金融、科技、文化可以交流,这才是大国心态。虽然国内问题依旧很多,但我们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接近一个伟大复兴的国家,汉唐盛世,也不过尔尔!

许先生最后提出的“天下大同”的理念,呼应儒家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关怀,个人认为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治体都没有的。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5

这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虽然作者的观念也许是很个人化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不客观的人文学科,只要能够合理的解释人类历史,就是一本好的历史读物。

洋洋洒洒这么厚一本书,许倬云真的知识太丰富了,寥寥几笔带过的知识点可能需要我们私底下读很多本书才能够觉察考证的,读这本书真的惊叹作者的知识面之广,无所不包。

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远古人类说起,直到中华民国结束为止,洋洋洒洒的把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化的总体论述,无论多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本书里可能都不超过一段文字,能够在一句话里解释来龙去脉的人物和事件都算是顶顶重要的了。每一章的末尾还横向对比了同时期存在的其他文明帝国,根据他们总体的特点和得失,来让读者了解同一时期世界的其他人类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兴亡史又是如何。

许倬云竭力想让读者跳出狭隘的中国历史观,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其他人类的发展共同看待,以一个更具有人类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发展与特点。

他成功的做到了,起码我了解到青铜器的发明是从西边,中亚地区传过来的。至少是因为我们了解到了有青铜器这么一种东西,才能够启发自身发展出自己的青铜技术,在短短的时间内赶上其他文明的发展。这种文明技术的交流至关重要,没有旁的刺激,闭门造车,会有现在重新焕发生机的新中国吗?

连同佛教也是一样,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在佛教一千年的本土化中,中国人不但完全内化了佛教,也因为佛教的传播启发了道教的形成。儒,佛,道三家文化的互相影响,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方式。现在我们还会觉得佛教是外来的文化入侵吗?不,它早已浸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潜意识之一。

后来的中国人,因为科举制度的僵化,陷入了对经典典籍的无休止的疏证和注解当中无法自拔,不论我们多么的严谨认真,都无法启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思想。正因为这种保守主义,丧失了对自然对世界的好奇心,我们的文化差点完全毁灭。

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好奇心,不盲从,怀疑精神,以及包容心态的可贵之处。唐朝的人完全没有华夷之分,那些在斗争中丧失了土地和家园的胡人部落可以被唐朝统治者安置在境内,而谁也打不过的宋朝却特别在意华夷之论,女人裹小脚的风俗也是宋代开始普及的。正是因为处于弱势,所以才格外需要区分你我,而唐朝确是普世价值下的帝国,这才是中国文化普世性的代表。现代的中国因为民族主义才幸免亡国,奋起抗争,但是也错把西方的民族国家价值观学来了,搞得四不像。中国的文化是普世性的,只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一样的.,不管血缘如何,都被接受为中央帝国的属民。而现在就算是刘亦菲也理应是美国人,可是如果刘亦菲真的把中国当做他国,我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无法接受。

明长城连成了一片,却无法阻止北方民族的入侵与征服,而且划分了中国内地与北方部落的心理界限。秦汉的长城是堡垒据点式的,不打仗时汉地与北方游牧民族互通往来,并没有什么界限,反而可以把彪悍的匈奴打跑。

这部讲中国历史的书,反而让我对其他文明产生了兴趣,原来不止是中国有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古代的中亚,印度都有让人敬佩的改变人类社会的思想与技艺,而中国从来不是独自发展的,我们从远古起就受惠于其他人类的发明创造,而这些基于商业贸易的交流活动刺激了本土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以前700-1000年的人类历史可以化为一个时期作为整体论述,而之后的一百年就是一个大变局,人类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6

许倬云这本《万古江河》从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写至近代中国,可谓是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读完这本书,我对于中华文化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在这疫情之中,充满希望。

秦汉之前的历史在历史课上讲到的较少,我也是着重读了这一部分。我们中华文化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给了中华文化以粗犷与豪放;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而位于南方的长江则让中华文化增加了温婉与细腻。让我们的文化不单一,更加多元。如许倬云所说,“黄河与长江,一硬一软,一方一圆,一相对一绝对,这两条线相互交织,使得中国思想既能谨守规则,又能应付时代的变化。”再从地理上讲,东南沿海因临近海洋,发展出玉石文化,西南高山地区,因为马帮盐客云集,是以造就马帮文化,天山青藏,牧人驱赶牛羊,逐水草而居,也形成了游牧文化。

在看这本书之前,作为北方人的我一直以为,北方文化的出现早于南方,但其实,人类茹毛饮血时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生活不安定,也不能组织聚落,这时是不能用文化来形容人类的活动的,而实际上,长江流域出现文化系统早于黄河流域,我自己猜测,或许是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更适合农业种植?但不管是哪一个更早,按照苏秉琦的分法把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这六大区系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相交叉,在上古时期区系间的文化交叉融合,奠定了中华文化繁荣丰富的基础。

从进入青铜时代开始我们便渐渐有了史书的记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历经春秋战国的战火,诸子百家的争鸣,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即将成为世界东方的雄狮。秦汉时期我们的帝国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同为世界大国,但最终我们以较为完善的郡县制,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固定的交通与经济网络形成了持久的凝聚力,绵延至今,而罗马帝国早已消逝于列国。

当然我们中国也并非一直是统一的,也并非是汉人统一天下,但最终所谓的“蛮夷”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我们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称为中国人,当然我们近代蹒跚百年,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但作为唯一幸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我们融会贯通那么多优秀文化,既说明我们有足够的胸怀,又说明我们不惧挑战,我们谨守时代的规则,也能应付时代的变化。我们有着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科学家的国士无双,有着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奋不顾身,有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持久凝聚。我们的四大发明展现我们有智慧研究出对抗新冠病毒的方法,我们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拳拳之心注定我们可以战胜这次疫情。这次的病毒将会被战胜,甚至灰飞烟灭,而我们的江河依旧万古流淌。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7

踏一条幽径,观柳绿花红,听爆竹声声,享春光满面,清风徐来,风用纤细灵巧的手,穿引着一缕缕阳光,悄悄为春天织了一张翠绿的地毯。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被歌声濯洗的一尘不染;每一瓣娇艳的花,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微风牵着诗人的衣角引到畔头,他会被一种缠绕的清香灌醉吗?一束抵达心灵的阳光足以释放人生的美好。他也有一双渴望和发现美的眼睛,在悲苦黑暗的命运中,去寻求美、欣赏美。他不管雨丝杂乱无章地横在心口,不管尊严被命运的车轮碾得支离破碎,他会依然选择坚强。

那写下“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的卢照邻。这个18岁中进士的才子,年少得志,何等风度翩翩,但因自小患病,不得不退官。后来又因诗入狱,原本身拖重病的卢照邻,更是雪山加霜,那些凋零的月光,遗失在凌乱的梦里,清冷的雨丝打湿了诗人的心,却无法透凉心底仅存的一缕温暖与希望。

他曾双腿与一只手残废,也曾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街上乞求施舍,日子漫长得就像找不到岸的大海,让夜里流浪的梦,再也找不到温暖的归宿;让一颗漂泊的心,不停地沉浮。

卢照邻后来又得到孙思邈的照料,病情好转,但孙思邈被皇帝召进皇宫做太医后,他的病便日益加重,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眠,病痛缠身,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但在现实的中,谁不有凄凉与忧伤,所有的记忆,都已被岁月的雕刀剥落了模糊的美好。他得知孙思邈的死去,便已绝望,等着死神掠走他灰暗痛苦的心。每天他卧在为自己埋的坑里,仰望着天空,绿叶、红花、屋檐、尘世的风雨,让一颗碎了又碎的心再也找不到一丝温暖与慰藉。

古今中外,那么多人感叹人生易老,盛衰无常,但怎能比得上卢照邻的伤心绝望!又有谁能想象他写的《曲池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面对万古悲凉,他仍选择站在命运身旁微笑。谁也不曾知道,即使被生活踩在脚下,他仍会含着微笑掠过四季,去挖掘美、审视美。黑夜能携走他已如死灰的心,却拾不去他寻觅光明的眼。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8

中国的历史丰富多彩,我读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之后了解到了许多人、文、事、物,让我大开眼界。

两千七百多年前,中国那时候的朝代是周朝,最高的头儿不叫“皇帝”,而叫“天王”,那个时候的“天王”叫“周幽王”。他国家大事全都不管,他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去找美人儿。他找到一个叫“褒姒”的美人儿,最后因天王骗了诸将,诸将也不在理烽火了,最后就跟《狼来了》一样因玩乐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觉得令尹权利太大,即位三年都不管理国家大事,等到自己的翅膀硬了,就训练兵马,打败了晋国,与晋国争做“霸主”(“霸主”不是指横行霸道的意思,而是诸侯首领的意思)。而且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而汉朝的第一任皇帝是沛公刘邦汉高祖,接下来一代代都是好君王:汉景帝、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到汉朝的最后一代君王汉平帝就灭了。王莽把国号改为“新”。而老百姓被当官的人受尽欺负,都组织起了“农民起义军”,被大家称为“绿林好汉”。

齐国的桓公,鲁国的孔子,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很多人在历史上留名,我都对他们俯首称臣。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9

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观察,人人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见那头巨象身强体壮,四肢粗壮,十分罕见。为了想知道这头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众大臣一起来商议,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拿个称来称一下。”有的就说:“这要造个多大的称,还是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吧”。当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争执不下的时候,曹冲走了过来。他弯腰低头靠近曹操的耳朵,轻声细语地说了一通。只见曹操听了点头称是,连连叫好。

曹操按照曹冲说的方法,叫家丁们准备好一条船,把巨象带到了河边,赶上船,当船下沉稳定后在船舷齐水面的地方划上一条线。然后宰把巨象赶下船,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那条线的位置才停止,最后用称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样巨象的重量就测算出来了。

曹冲的这个办法不仅不用宰大象,而且还很轻松的量出它的体重。这个办法“啧啧”让大家称赞,众人们立刻竖起大拇指直夸曹冲的聪明。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典故,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冷静地分析,多动脑。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0

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三十年前,当中国还处于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之时,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犹如一声龙啸,昭示一条巨龙的崛起;三百年前,当中国还沉浸于康乾盛世的梦幻泡影之时,工业革命的轰然狂潮,已将中国席卷到无底的灾难深渊;三千年前,当中华文明还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之时,“舍我其谁”的心胸气魄,更是铸就了那个时代令世界仰望的灿烂与辉煌!

时光荏苒,当这千年的印迹伴随着起伏的沧桑迤逦而来时,我们更激动地发现,一个民族,在经历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之后,正抖落着历史的风尘,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历史高度行进,而神舟七号的发射,更是将这行进的速度与高度推向了一个高潮!

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前进脚印,激励着我们学生振兴中华科技文化实力的民族进取心,共同推进世界航空事业壮大的雄心壮志。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太空遨游,历数着中国谱写自我文明进步与向世界学习的坚定决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不知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播下过漫游太空的美丽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神一”到“神六”的顺利升空,中国人这一世世代代的梦想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一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又将作为人类太空求索的新起点,向全世界展示这千年古国不可磨灭的魅力。此次神七的发射,中国航天员将历史性地出舱太空漫步,这是整个人类航天史的进步与胜利,也预示着人类终将把美丽的祝福带给深邃的宇宙。

作为一个炎黄子民,我深深的为之感动与自豪,从神舟一号到七号,这一路走来,我看到的是中国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国力一步步稳定的提高,我看到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巨大魄力与魅力。回首中国的科技发展路线,我们更能看到,一穷二白??自力更生??融会贯通,这条路线,也正是一个民族自强、自立、和谐、和睦的崛起之路。“神七”,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词藻,更是带有标志性的符号意义,更是富有民族性的腾飞梦想!

今夜,当神舟七号的熊熊烈焰,在万众瞩目之中成功升天时,中国这条千年巨龙,亦已在这一声声呐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腾飞!他,终将神游于层云之上,长啸于九天之间!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1

沿着绵长的小道,细碎的脚步紧跟着细碎的雨声,一点一点走进的你的故居。

然而,最终还是只隔了河相望。长久以来一直期盼可以到这个更接近你的地方,如今到了,我却忍不住退却了。

几番犹豫,咬咬牙,还是决定离开。——题记

成都的雨,细柔如女子的腰身,摇曳飘转的姿态之下洒落一地无人可懂的忧愁。

我缓缓摊开宣纸,抬头,双眸透过飘摇的风雨,似乎于迷蒙中重现了你的茅屋。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江边,你缓缓走出茅屋,佝偻着苍老的身影,用深沉的目光凝视远方。

耳畔悠然响起一声不知谁的叹息。心狠狠一震,这时才明白为何昨日迟迟不肯踏近你的故居。

因为没有颜面,面对你沉重的灵魂。

因为瘦弱的肩膀,还是无法承担起一个后人的责任。

因为,你虽千古垂青,我却不愿万年不朽。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手下是空白的宣纸,我望着窗外包裹了整个小镇的细雨,目光幽深,灵魂却不知所措。

结束了多年的放荡轻狂后,你恣意纵马至繁华之都。而从这时开始,一个文人的宿命齿轮,缓缓转起。你背负了一个家族的宿愿,用一个文人瘦弱的肩膀,承担起几代不得推脱的责任。与李白的相遇,对于今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相逢,而于你而言,却是一份搔进心底的绊念。世事悲苦,奸臣当道,政治黑暗,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你无法用一颗赤心换得君王的回顾,只能苦苦挣扎于俗人的门前,以求继续存活的资本。残杯冷炙,是混着文人高傲的鲜血吞咽下的。李白纵马驰骋于山水间的时候,你在隐忍,等待重新崛起的时候:李白挥毫泼墨,满意地笑望一片锦绣文章问世的时候,你收拾起嫉羡成狂的心思,漠然抬眸凝视屋外飘摇的风雨。正如此刻的我,暗自滚动喉咙,掩藏起心底的一片苦涩,同你,在千百年的时空差里,共同凝视这一场绵延的风雨。

外族入侵的步伐屡屡逼近,你一路奔逃,到不可求知的未来。一路凄苦,你见证了太多的妻离子散,骨肉分离,听过了太多的悲恸哀嚎,苦求苍天。你踉跄之中,老泪纵横,跪问大地,为何前因今果不轮回,为何无罪的,要受熬心煎骨之痛,而罪恶滔天的,却仍在过着金车玉堂,富贵奢华的生活?然而这个谜题,千古无人可作答。这是每一个时代的悲苦,是每一个时代人民的血泪。我遥望你的质问,只能垂头默默不语。

精神的伟大,从物质的匮乏开始塑造。我抿唇思虑过你此后的生活,明明是如此波折,我却只想一笔带过。因为,你之后的生活,我只能敬崇,却不能认同小镇的细雨,窸窸窣窣,开始愈下愈大,我的思绪纷纭难理。千百年来文人的宿命,如出一辙,被贬谪被奚落被诬陷,一世漂泊,孤苦无依。你几十年来,为家为国为社稷,却从不曾思虑过自己。我仰天愧叹,一个人格的伟大,大致在于此。我敬佩你的灵魂,然而身为你无数后辈中的一者,我却难以承受起你曾背负过的重量。不踏入你的故居,或许是我深埋的灵魂一份变相的拒绝。因为,你虽千古垂青,我却不愿得个万年不朽的功名。

年少时,谁不如你一样,也曾恣意狂荡,大袖一挥,拒了何家丞相。只为心中一尊佛,万世不肯放荡,只为今后他日,笔墨纸砚,小生一句,便要教我万世子民,代代吟唱。

而如今,又亦如当年初入长安的你一样,苦苦挣扎之后,还是向世俗垂下了文人骄傲的头颅。只因两个字,责任。你有为家族重新振兴的责任,我亦有不能言语的悲苦。你将这责任,延伸了百年,直至身入泥土,仍然背负。而我,口口声声说只忍十年,又哪能预测,十年之后,我是不是会将这责任,延伸上一生一世?千百年来文人的苦苦追寻,在哪一代可以终止?我又能否找回这一颗明珠,照亮前之古人后之来者一直迷惘的去路?千百年前,你为国为家为社稷,不能去过如李白一样的生活,于是写下万千诗篇,以悲天悯人的心肠,撼动了万世人民。而今世的我,不求千古垂青,不求万年不朽,只愿守着一份文人的傲骨,过完一世的浮世清欢,细水长流。然后不知上苍,又是容不容得?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2

千古的诗词,不朽的文化,思想相撞而碰出绚烂的火花,时光如梭,岁月如水,人生哲学的交融方为真正的和谐。

踏雪寻梅

飞雪连天,不知是怀着何般心情仰望苍穹。是心无渣滓、剔透空灵之超然,还是沉郁顿挫、欲言又止之深忧?

天依旧是苍白的颜色,独自在雪地里轻轻踱着,积雪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吱声,正欲感叹唯余莽莽之际,眼前竟闪现一树嫣红。它便那样静谧地开着,那般飘逸不羁,却又隐隐然一份寂寞开无主的寥落,吟咏着零落成泥香如故的忧思。(这两段文字融情于景,为本小节的推进作了铺垫。)

人生跌宕中,他狂饮江湖日月,傲视大唐山河,柔尽相思苦泪,烈酒销尽愁肠。淡看了世俗的纷扰,青莲天马行空、洒脱豪迈。

世事浮沉里,他慨叹山河豪迈,忧思世间疾苦,空赋白发更短,吟咏鸟泪花惊。深谙了苍生的艰辛,少陵忧郁顿挫、深思忧国。

太白出世超脱,花前月下,他自斟自饮。烟波浩渺,他直挂云帆。时而高举青樽,仰天大笑,时而投箸提笔,沉吟中一挥而就。子美入世耿介,丞相祠堂,他叹老臣之心。草堂萋萋,他心系大庇天下。时而俯览群山,小视天下,时而仰天长叹,哀民生多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太白一杯浊酒,芬芳了整个大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子美一汪清泪,触动了万千民生。(深刻的分析,是作者对诗人颠簸人生的领悟。)

远望李白,近看杜甫。二者文风迥然不同,然而,青莲大笑中含着几多无力大济苍生的血泪,少陵沉吟中又蕴着几多空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却无力相扶百姓的悲歌。

一如傲雪之梅,李杜二人在大唐纷乱中凌寒独绽,傲于世外却又难舍苍生,皑皑白雪,一树寒梅,给人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是道家的李白与儒家的杜甫共同追寻的,精神的大同。

空谷幽兰

空谷寂寂,人迹不至,这里是与世俗相隔的,这里是不染凡尘的。流水潺潺,空山鸟语,万籁和谐,拨草取道,循溪而上,只为寻那一丝能令人魂牵梦萦的兰香。汀兰岸芷,幽幽兰心,依稀寻到了那一份情深似海、那一份侠骨柔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年前的哀怨透纸而出,究竟有多少的感慨才能写出呢?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柳三变的多情,元稹的痴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那个浅唱“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一往情深的义山,那个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愿为情殉的义山。吟咏“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时,他的心里有多少爱情的甜蜜?轻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之际,他的心里又有多少失去所爱的心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千年的豪迈力透纸背,究意是怎样的男儿才可以拥有此般豪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岳武穆的光环下,稼轩的为国为民似乎已被淡化,我却一直赞他的戎马生涯。高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他尽洒豪迈,低唱“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他阅遍烦忧。

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白首非为功名故,豪迈本自有稼轩。

古语有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是,义山终究是义山,七分深情,三分忧郁。稼轩终究是稼轩,几多豪迈,几许忧伤。

侠骨、柔肠,前者赠与稼轩,后者赋予义山,也许人生有所不同,但稼轩与义山,却都是令人神往之兰,任世人如何不解,我自追求心中的那份和谐宁静,任由百花相妒,我自在一片纷扰中自散清辉。心灵的安详,才是真正的曲谐。

心隐绿竹

竹巷幽幽,但闻琴孤寂,世外梵音。自来是最爱竹的,爱其涤荡人心的清幽,爱其不食烟火的脱俗,轻轻踏入青青竹巷,竟便可就此醉了。虽是看尽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却仍忍不住想,倘若拥一园翠竹,抚琴赋诗,实已是人生至乐。

大唐的江山浓妆艳抹,王维却是水墨,在唐的歌舞升平中,摩诘,径自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这一停,便是千年。摩诘,究竟是何许人?是那个啸“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豪侠?是那个吟“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的失意者?是那个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痴情人?是那个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挚友,是那个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隐士?还是王维只是王维,不需要任何诠释,他是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是读书人渴望被伯乐识的情怀,也是世外隐者的恬淡娴静。看惯了世人尊其“诗佛”,却总执拗地认为他的内在不过一介儒生,他只是一个平常人,非仙非圣,他走了一个读书人最平常不过的路,怀才,入仕,贬谪,失意,隐居,他用佛家的恬淡为自己作衣,却难隐内心那一份儒家的情怀。

大宋山河几多绚烂,苏子却是超然,在宋的繁华纷扰中,东坡,在悠悠黄州孑然而立,远眺,心已与绵山相连。大江东去,他踏歌而来,笑吟烟雨平生,孤鸿归来,他翩然而去,独赋拣尽寒枝。苏堤一线,说不尽对百姓之亲;孤坟千里,道不完对亡妻之念。但最心仪的,还是那一份处世的潇洒,那一份笑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人生领悟,那一份虽只可渔樵于江渚之上,却仍能醉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洒脱。仕途的不顺并没有使之沉沦,而是给了他一种新的生活、新的人生观。尽管有人不喜东坡,但却无法不对这一份达观悠然神往。文采飞扬的东坡以儒家的入世出现在世人面前,可道家的空灵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他。

儒、道、佛,本出同源,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当文明的冲撞、交融尘埃落定,当唐的奢华、宋的繁盛已沉淀入历史,诗的翩然与词的清雅却历久而弥新。悠悠翠竹中,让我们静静地寻一个安宁的地方,越发近距离地审视这思想的完美和谐吧。

东篱采菊

东篱把酒,悠然采菊,一切恬然而淡雅,一切似与官场纷杂无关,有的只是归于田园的淳朴与释然,但,这般恬静中,却也总挥不去那一份心系百姓的关切。

纵观古代文人,欲隐归避世者不在少,但真正做到的,怕只有陶潜一人,心远地偏的那一份恬退,采菊东篱的那一份超然,会意忘食、既醉辄退的潇洒,那是多少人所追寻的生活与思想情态啊!只是那毕竟是一种理想的高度,无元亮此般风采者,却是万难企及。轻轻吟着“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诵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似乎方才懂了渊明之心,悠悠天地,渊明一袭布衣傲然而立于其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赞,唯授之他,方始实至名归。他的心中,没有闹市纷杂,他所企盼,唯有百姓安居,唯有天下大同,唯有世外桃源尔。

一个被公式化的历史人物,一个被定格了的道义说教者。与同时代的欧阳修、柳永、包拯、狄青等人相比,希文实在是缺少一种鲜明的个性魅力。如果没有那篇《岳阳楼记》,恐怕没人会认识他。但一时间脑海中却无法抹去这样一个似乎已经被盖棺定论又从来没有多大疑义的人物。大约是岳阳楼成全了希文,而希文也成全了岳阳楼吧,这一人一楼在后世者心中似乎已融为一体。而当前人、今人乃至后人一代代传颂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吟咏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又有几人专注地审视过希文的内心呢?一曲《岳阳楼》,包含了太多太多,但通观其文,希文却将对百姓之心融会字里行间,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叹希文,一世却有几日不忧?他没有似元亮一般选择淡泊,他的一生都在仕途奔波,但与渊明相同的,却是追求的那一份大道之行也,外户而不闭的和美。

东篱欲摘菊赠君,天下大同唯吾心。

当历史的硝烟,滚滚的红尘都终归于平静,悲欢离合尽皆成为文字的沉淀,回首往昔,那些似乎相悖的思想,竟然皆出同源,那些仿佛对立的文化,竟然终归于同一个终点。万古的悲欢,在这一刻,尽归于谐。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3

说到胜芳,人们都会想到“胜水荷香,万古流芳”的美传。而我却想到的是霸州四中(原胜芳高级中学)的花园胜园。

胜园的南面是南教学楼(大约1998年建成),经过岁月的洗涤,依旧熠熠生辉。绿、白两色,有荷叶之姿,典雅敦厚。走进楼内,好像能感受到荷叶的清凉。胜园的北面是北教学楼,红、白两色看上去充满朝气,装修巧妙,细节之处显示出现代建筑的精妙与庄重。

胜园的中部有一个南北贯通的人工湖。记忆中一到夏天,湖中有莲,大多是小小的白莲,绽开如水中的白衣仙女,微风拂来,她们在水面随风飘逸,真有点江南水乡的风致。湖底是蓝色瓷砖,所以湖水显得格外清澈,蓝天上的白云也落在湖面上,水中的鱼儿们仿佛在空中游弋。阳光也来凑热闹,一跃,一猛子扎到湖底,和花鲤鱼玩耍去了。颇有《小石潭记》的感觉呢!孩子们的笑脸时常映在湖面上,惹得小孩儿笑呵呵地抓湖中的自己呢。在这炎炎夏日,这美丽的园子让人愉悦,蝉声也不聒噪,蛙鸣宛如名曲。

最喜欢冬季,等到湖面的冰冻结实了,孩子们便撒欢地玩去了。孩子们很天真,竟怕鱼儿们在冰下憋坏了,想着拿竹棍把最外围的冰砸开。就这么一个“游戏”,可让他们度过一个下午的时光,也不管天气冷,不管在冰上摔了多少跤。他们依旧开心地做着“游戏”。因为他们爱这个“游戏”,爱这个能带给他们欢乐的湖。

今天,一场雨过后,来到胜园,湖里的水呈浑浊的土黄色,浑浊得已看不见鱼儿了。昔日水上盆栽被这酸雨一敲打,花儿凋零,叶子变得枯黄,也不精神了,耷拉在一旁干瘪得可怜,凋谢的花瓣,在水中泛起浑浊的涟漪。

游荡在胜园,思绪万千。听着夏日的蝉声和蛙声,没有以前的欣喜欢愉,多了些许的感伤和忧虑。愿未来的胜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环保,重现荷香百里飘,芦苇万里飘的景象。

希望我可爱的胜园,重回昔日的美好。

《万古江河》读后感 篇14

时时揣摩,刻刻思索,绘不出他的丹心一片;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写不尽他的热血满腔。时光辗转擦不掉他的报国志,风云变幻盖不住他的爱国心。

他本一副铮铮铁骨,却生不逢时,偏偏遇上了无力回天的南宋王朝;进士第一,他却因一身凌然正气在为官路上倍受排挤。官场似战场,面对皇权,他可以弃之不顾,可国难当头,他选择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国家危在旦夕,众人唯恐避之不及,推他出使敌国,换一时安乐。他义无反顾,淡定从容。可,是非曲直岂能与敌军争论?他义正严辞,被扣留的结局便早已注定。当被押解北上,他仍心系江山社稷,无辜黎民。九死一生逃脱后,依旧领兵抗元。不为朝廷的“少保”、“信国公”之位,只为飘零破碎的大好河山可早一日统一;只为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能早一日安宁。当兵败被俘,他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当元军劝降,他宁死不屈,青史垂名。

有人说他傻,既当权者无道,又何必保他稳坐江山?何不像陶渊明,寻一片净土,安度余生!可谁知道,他心系百姓,既为官,便要做个能为百姓撑起一片天的好官。又有人说他笨,元军爱才,南宋无门,何不学秦桧,为生,屈尊受降,保一家平安。可谁又知道,他浩然正气早已入骨,即为南宋领将,便誓死不降!

国家已无望,死,也许是最好的归宿。惶恐滩头兵败,零丁洋上受辱,也许他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终于,他倒下了,却为史册留下了一抹暗香。

千年也不过弹指之间,几多轮回,生死也不过须臾片刻。文天祥!千变万化,唯抹不去那汗青之名!他的丹心一片定能万古长青,他的满腔热血,必会世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