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月寄思抒情散文

秋月寄思抒情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75K 次

今晚,天是那般寥廓深远,愈发衬托一轮皓月高洁。

秋月寄思抒情散文

秋月默默无言熠熠闪亮地映照天宇,让人有一份可拥入怀可握于掌的温馨的感动。尤是这圆盘似的圆,已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案。它诠释完好和美满,梦寐与企盼;又涵蕴着心与心的相印,爱与爱的交融。

在我芳香四溢的如花年月里,我喜欢在正午的阳光下,昂首仰脸,感受着阳光的热情热烈和浩大。因为,我刚从八九点钟的霞光里走来,梦想在如日中天的辉煌里飞翔和飞跃。

如今,几度寒暑春秋,月圆月缺,已和青春分手,韶华不再。闲适恬淡的生活里,会盼着月儿升月儿圆。独对秋月,心里最柔软的情弦会拨动,喜欢用心去倾听月中流泻的天籁之音,也喜欢用心去感受“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的难以释然的情怀。

秋月寄思。我又想起远在异国他乡的年老的姑母。我明明晓得,此时此刻,地球的西半球正是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不可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在同一经纬线上,环球同此凉热。走过一个圆钟盘的时差,姑母也会在秋天的深蓝穹苍中,见到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明月将一个朝东凝望望月嗟叹的孤独的剪影定格在欧化风格的栽有西域花草的空旷花园里。

九十余岁的姑母说过,她记得很清楚,那一年,她是在一年中月儿最明的中秋节后的第二天离家出门的。祖母在老家深深庭院的高大桂花树旁放置白木小圆桌,桌上放着自制的桂花甜米糕,番薯烧桂花圆子。晶莹的月光映着祖母脸上的泪花。祖母叮咛她:这是自家做的粗食,日后出门在外,很难再吃到了。姑母离愁别绪,勉强吃几口。抹去泪水,朝着月光,深纳一口桂花馨香,提着藤葛箱篮,跟着伯父,先在镇上亲戚家候船,然后,就到了上海。姑母从一个乡村女孩,刻苦奋进,读至震旦大学毕业。后又随留美的姑父,在解放前就去了美国。

在美国又艰苦创业,开办医院治病救人。事业有成,定居在纽约长岛。带有大花园的别墅、劳斯莱斯香车,优裕的物质享受,却难抵得上家乡的明月之光和幽幽桂花馨香。她常在电话中说,自从那年离家,就没在老家过过中秋节。年轻时,(六七十岁她还称为年轻),总想着忙过这一阵,把手头的事情歇一歇,回老家来好好过一个中秋节,也来尝尝久违了的家乡的番薯圆子和桂花甜糕。可是,事业家庭,身不由己,一年拖一年。现在想回来,已经力不从心了。自前几年,姑父和相住在一起的伯父先后离逝,更感孤独寂寥。“家乡的明月依然圆,依然亮,可我,何日能再来相见?”姑母的`话语透着无奈和惆怅。我们一直钦佩姑母是个坚强开朗不平凡的女性。可是,到了晚年,她也显露出一个华夏女子尤是江南女子多愁善感的柔弱的一面。

心有千千结。解不开。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从姑母思乡望月的情结中,我也诧异于她离开故乡半个多世纪,仍是一口稍带沪腔的石骨铁硬的宁波话。除了有一些名词和新式的形容词,她只会说英文。什么“老早之”、“铜钿”、“小娘头”、“油石鬼”(油条)等等。这些比宁波话还宁波的土得掉泥的乡土话,就是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不太年轻了的人也不常说了。姑母说,听到乡音就感到亲。早年间,多招沪甬一带出去的人在医院做事,家里也宁可化高价找沪甬的人做女佣。可惜,后来越来越难找。她就常拿着英文报纸,慢慢的,一句一句地用家乡话朗读,惟恐与家乡话生分了。

此刻,在寂静的月光下,我仿佛又听到姑母熟稔流利的乡音。忽然,思绪一跳,想起了刚去国外读书的侄女。

娴雅聪慧的小姑娘,以前在家里也讲一口圆润柔软的普通话,说是在外讲惯了。如用家乡话来表达心里感受和描述事情,已感吃力。说这样话的小青年我遇见过好几个。现侄女在外读书,住在外国人家里,其中也有着能更好更快地提高英语水平的意思。那就是说,要与家乡话更远离了。我心里泛起淡淡的哀愁。

姑母和我侄女,相距四代。虽然,都是飘洋过海,去奋斗求发展。但我想在乡土语言的持守和看法上,她们可能迥异不同。

姑母这个世纪老人,会讲标准的国语,会中英文同步翻译,又会说法语德语。可念念不忘的琅琅上口的仍是家乡的乡土语,土不拉叽的乡土语竟于她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而小姑娘们不会在乎和看重乡土语言的。还没离开本土,就已不喜欢说本土话了。现小姑娘乍离家乡祖国,根本用不着也没有如此水平对着英文报纸念及家乡语音。但是,过了一年半载,年年岁岁,她还会说地地道道的家乡话吗?如果,再过许多年,她是否也会萌发姑母一样的游子情怀?回望家乡路,对月思绵绵。

侄女来告别,我真想叮嘱她:金窝银窝不如家里草窝。学成后,早归来!但恐有燕雀鸿鹄之嫌,也恐让小辈笑话:“人老了,跟不上形势了……”还是忍住不说。

此刻,点点滴滴的情思,犹如涟漪漾起,浸浴在皎皎明月中。月虽无语,它已读懂我瞳仁里盈盈的清泪,是期盼天上人间千里共婵娟的激动之泪,或是祝福亲人的喜悦之泪。清风相伴,白云相逐,莹莹清泪,化作心香,融溶于天地间,银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