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七年级试题 > 木兰诗同步练习

木兰诗同步练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06K 次
木兰诗同步练习

第十课 木兰诗
Ⅰ课课达标我能行
一、积累?识记⒈给加点词注音。
可汗( ) 骏马( ) 鞍鞯( ) 溅溅( )
燕山( ) 胡骑( ) 啾啾( ) 霍霍( )
⒉根据拼音填汉字。
机_____(zhù) _____(pèi)头 机_____(zhù) 金_____(tuò)
赏_____(cì) 红_____(zhuāng) _____(bàng)地 云_____(bìn)
⒊选出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围棋大师常昊先生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应接不暇。
B.2003年初春那段时间,防止“非典”成为了当时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C.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运到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笑语。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可谓到了处心积虑的地步。
⒋选出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⒌下列运用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B.<<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⒍《木兰诗》选自 (朝代) 编的《 》,这是 (朝代)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⒎按原文填空。
⑴ ,惟闻女叹息。
⑵旦辞黄河去, 。
⑶ ,关山度若飞。
⑷可汗问所欲, 。
⑸文中使用互文手法写出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
二、语言运用
⒈说出漫画的含义

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
歌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⒊请用“树挂”、“冰雪节”、“太极拳”连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
三、课外双基
⒈4、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彝陵之战 D哓亭之战
⒉“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道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Ⅱ阅读拓展我参与
一、课内阅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度: 朔: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概括选文内容。
4.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
平分生命
男孩子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血液太贵,男孩子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医生忙完后,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孩子的无知,但转念又被孩子的勇敢震撼了:这个10岁的小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为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孩子,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了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抬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我就把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这不是孩子无知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当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的疼痛时,男孩为什么犹豫?最终他为什么答应为妹妹输血?
答:

2.抽血时,男孩一声不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这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理?
答:
3.医生的手渗出了汗的原因是:
4.文章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5.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答:

永远的遗憾
我们家只有一个妹妹。她小,倒数第二,其余四个都是男孩。父亲已年过半百,母亲则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在我们那还未富裕起来的小山村,我们家属贫困之列。
我们兄妹5个,都是读书勤奋的学生。而我们贫困的家庭,的确是无法支撑5个人的学习费用!妹妹仅仅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停学了。她默默地离开了学校,在家里帮父母干活,而让4个男孩继续读下去。妹妹几乎成了家庭的支柱。她12岁开始进山打柴。每次能挑回五六十斤干柴,当地的价钱是一元。然而靠的就是这一元钱,换回我们全家的油盐,还有我们兄弟读书的费用。终于,大哥考上大学了。一年之后,二哥又将踏入高等院校的大门。
我也读高中了。我是班上家庭最贫困的学生之一,经常吃不饱饭,更不用说吃什么菜了。有时饿得实在不好受时,就花两分钱,去水房打一碗开水,泡着粗粮拼命咽下去。在那些日子里,我唯一盼望的,是在校门口那条泥泞路上,见到妹妹的身影。
县城的中学,离家一百多里。为了节省车费,妹妹每次来送米、送菜、送钱给我,都是走着来又走着回去。而每次交到我手上的,总是沾着她温热的汗水的米,几罐子自腌的咸菜,还有皱巴巴的钞票;有时是5毛,有时是1元。从来没有过两元的,可是对于我来说,这是多少血汗的积累!
在县城的高中,我读了3年。妹妹就这样给我送了3年!每次,她总是在大门口站着,把东西交给我,重重地吁口气,向教室、操场的方向茫然地看上几眼,又默默地转身走上回程路。我知道妹妹也想读书,可我们家,实在是穷,实在是没办法啊!
有一次,妹妹来送米时告诉我,村里好些女孩子都到城里去了。有的去做工,有的去给人家当保姆。“你记得我们的邻居阿兰吗?哥,她也到县城去了。才两个月,回家一趟,穿了几件新衣,是主人家给的,还给衣服,还给钱,说给我介绍一家,也去当保姆。哥……”
我明白了妹妹的意思。可是,她一走,家里的活谁干?父母又由谁来照顾?还有读小学的弟弟又由谁来关照?
妹妹默默地低下了头。“哥,我知道……”她又朝来路默默地走去。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我当时心头一阵辛酸,妹妹,你是我们全家的支柱啊!
农闲时,我们放假回到家,妹妹却早一天出去了。她是和村里的一群汉子和身强力壮的妇女结伴而去的。她留下话说,哥哥们读书都要钱,这段时间田里家里活不多,我们兄弟都干得了;她要和大人们一道去卖苦力,好挣些钱,给哥哥读书、帮补家用……
我们这些当哥哥的,听了都默默无语。我们拼命做她留下的活,恨不得一天把一年的活儿全干了,更恨不得一天把几年的书全念完!
妹妹随着大人们勇敢地“闯荡四方”,连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哥哥听了也大为惊讶:她为了卖苦力,竟到过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挖土方、栽树、割麦、割稻,她都干过。妹妹曾用她那歪歪扭扭、错漏甚多的字体,给我写过一封信。说他这次给我的钱不多,是因为给那个林场老板干活前没讲好条件,结账时,吃亏了:干了3个月的活,栽树、挖土、除草什么都干,到头来每天只有7毛钱!她的吃、住用去了一些,现在只有15元了,全寄给我……她嘱咐我一定要读好书,一定啊!读了书不会再轻易受骗,读了书不用那么凄凉地远出卖苦力……
当我收到那几乎每一分浸透着汗水与辛酸的15元钱,又把它给弟弟和哥哥时,我真想捂着脸号啕大哭一场,我们的妹妹啊!
穿上庄严整齐的军装,我走进了大学。我这个高大男子汉,却禁不住泪水一行行滚落------我想起了妹妹。
1、自己的话概括妹妹为了维持贫困的家庭生活,让哥哥们读书的几件事?
2、文题中“永远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妹妹每次把东西交给我时,要向教室、操场的方向看上几眼?画线词句分别表达了妹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4、“妹妹就这样给我送了3年”中的“这样”指代什么内容?

5、如何理解“我们这些当哥哥的,听了都默默无语------更恨不得一天把几年的书全念完”这段话?
6、读了这篇文章妹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Ⅲ创新探究
一、综合实践。
花木兰被称为帼国英雄,你还知道哪些帼国英雄?请写出她们的名字及事迹。
二、木兰回家后,梳妆打扮后伙伴们都“惊忙”了,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伙伴们的心理,以《木兰回家后》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Ⅰ一、⒈hán jùn jiān jiān yān jì jiū huò⒉杼 辔 戎 柝 赐 妆 傍 鬓⒊B⒋B⒌B⒍略⒎⑴~⑷略⑸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⒈①习惯于束缚的人没有创新意识②过多的束缚使人失去个性③墨守成规只能止步不前④家庭教育不能束缚孩子的发展(任意一点均可)⒉批评家是个傻瓜。⒊略⒋三、⒈A⒉《红楼梦》Ⅱ一、1.过;北方2.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千百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3.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4.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二、㈠1他认为抽血会失去生命,所以开始犹豫。后来为妹妹输血,因为他是妹妹惟一的亲人,他觉得有责任照顾好妹妹,即使是用生命做代价。 2男孩意在安慰妹妹,不要害怕,病很快就会好的。 3小男孩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 4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5(略)㈡1、5件事:(1)12岁打柴,换回油盐及兄弟读书的费用。(2)走一百多里到县城,给哥哥送米、菜、钱。(3)为了支持家,帮助哥哥读书,自己想读书,不能;想进城做工,也不能。(4)农闲时,和村民闯荡四方。(5)给哥哥写信,嘱咐要好好读书,以免受骗。2、"永远的遗憾"指的是哥哥为没有尽到兄长的职责而遗憾;也遗憾妹妹本来应上学,然而却牺牲了自己,却照顾家,帮助哥哥念书,付出了巨大代价。3、妹妹渴望读书,也想上学。"重重地吁口气"表现了妹妹如释重负,完成了任务;"茫然地",表明妹妹心里也想念书,但生活不允许,不得不放弃希望。"默默地",妹妹的寡言、厚重、善良全都在不言之中,出于不可能上学,无言地离去。4、一百多里路程,每次都是走着来又走着回去。5、写出哥哥们沉重的心情,觉得哥哥应照顾、养护妹妹,可是却要妹妹为他们付出青春的代价,付出血汗,内心的负疚与遗憾交织在一起。6、写出人物特点即可。Ⅲ一、略二、略
文 章来源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