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赏析

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6W 次

  《草原》赏析

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赏析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一、动静结合绘美景

课文首先抓住色彩写静态,突出碧绿。作者首先写草原的主色调──“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接着具体写出它绿得有层次──“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得浓烈──“到处翠色欲流”;充满了生机──“像无边的绿毯”,像“中国画”。在这万绿丛中还点缀着白色的羊群、明亮的河流、棕灰色的马群和各色的衣裳,真可谓美丽迷人,充满生机,让人心旷神怡,激情满怀。

其次,抓住声音写动态,突出热闹。初入草原,偶尔有“忽飞忽落的小鸟”声;接着“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后来“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声音由低到高,由稀到密,使草原变静为动,为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欢乐。

二、马跃人欢显真情

写马群,突出一个“快”。快到目的地时,“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了客人,“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群马疾驰,远迎客人,足见主人心情之急切,欢迎之热烈、真挚啊。

写宾主,突出一个“亲”。蒙古包外,宾主相见“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进了蒙古包,“奶菜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干部和老翁都向“我们”敬酒再敬酒。宾主们还一起联欢,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唱起来。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载歌载舞,骑马奔驰。这些都充分说明主人热情好客。这盛情待客,蒙汉人民情谊深厚,亲如兄弟,团结互助齐向前的气氛,表现得特别浓烈,充满真情。

三、矛盾手法见奇妙

老舍先生在文中故意将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深刻、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啊!然而,既写“一碧千里”,为什么又要转接“并不茫茫”?一般说来,“茫茫”有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却不是这个解释,否则将与上面“一碧千里”的描写产生矛盾。原来作者初入草原,感受新鲜,心情激动,用上“并不茫茫”则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紧密关联:草原一派碧绿,漫无边际,放眼望去,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有模糊不清的朦胧感受。因此,“茫茫”应理解为模糊、朦胧。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活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突出了草原空旷辽阔的特点,传达了作者的忘我之情。“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和草的生命,洋溢着无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相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由于汽车在前进,所看见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呢;“想坐下”,是因为眼前美景沁润着心田,内心涌动着一股勃勃诗情,想借诗歌来抒发。正是这矛盾的手法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境界里的复杂的内心感受,多么的自然得体啊!

4.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粗读起来,似乎有一点矛盾:草原真的静寂,“听不见一点儿声音”?草原真的一无所有,“看不见什么东西”?如果真的这样,“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难道不是一点些东西?难道它们没有一声鸣叫?或者叫声低得让人听不见?其实,作者在形容草原的静谧,在形容草原的空旷,给读者传达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受。这样以声写寂,以动衬静,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四、诗句作结意无穷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诗句写在结尾起什么作用呢?首先,结句照应全篇。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辽阔,一碧千里,令人陶然欲醉,于是 “可爱”“愉快”“惊叹”“舒服”这种种感受油然而生,“境”与“情”融为一体,结句的“天涯碧草”恰有概括与遥相呼应之妙;而“蒙汉情深”“话斜阳”则与上文所写蒙族牧民纵马疾驰、远道迎客、盛情款待、歌舞迎宾的内容相关联,同样具有照应之效。其次,结句揭旨传情。作者一行刚刚踏入草原,就从心底升腾起热爱之情;待到牧民们远道迎接,欢呼,握手,敬酒,唱歌,表演,宾主双方亲如一家,,真是深情厚谊感人心哪!结句“蒙汉情深”正是概括揭示,明白畅达。而 “何忍别”“话斜阳”,一来突出了主客双方不忍离别的内心世界;二来展示了主客双方的动人情态──夕阳西下,恋恋难舍,心中的话儿简直说不完。关键在于 “情深”,兄弟之情溢于言表!然后,结句启迪想象。蒙汉两族人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娓娓而谈,直到夕阳西下。这犹如一个特写镜头,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他们的惜别之情,而且生发了联想:他们究竟在“话”什么呢?或者感谢主人热情接待,或者希望客人不久再来,或者互相鼓舞、交流看法,大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道上携手并进……结句当如撞钟,余音缭绕。老舍用诗句结尾照应全篇、揭示题旨、传达深情,的确让人感受到了悠然难尽的韵味啊!

  《草原》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是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学习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课文,引导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草原》疑点解析

1、第一自然段中哪句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我们认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因为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翠绿感到惊讶,总想久久站在那里把草原景色看个够。为了抒发自己当时的感情,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小诗来抒发。这里作者想低声吟诵,充分表现他当时愉快的心情。

2、作者快到目的地时又看到了哪些景象?

作者除看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美丽外,还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同时看到了牛羊马群。再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

3、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如:“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迂回,有点曲折,不是直线。用玻璃带来形容河,非常生动、形象。“河”后用的是感叹号,说明在草原上河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河,才能有人家,才会有牲口。再例如:“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小丘地势比较高,疾驰马群飞快跑过来容易发现。主人们穿着民族服装,骑在疾驰的马背上,衣襟、绸带迎风飘舞,远看确实如同一条彩虹。这样写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充分说明了主人的欢迎是多么隆重而热烈。

4、你能简要地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充分展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面?

我认为下面几个场面最能展现蒙古族和汉族的深厚感情和不忍心分别的情景:第一,主人们来到几十里外隆重而热烈地欢迎远道的客人;第二,蒙古包外,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第三,蒙古包内主人热情款待:倒奶茶,摆奶豆腐,端上手抓羊肉,相互敬酒;第四,主客们竞相歌舞,特别是蒙古族小伙们套马、摔跤表演,姑娘们民族舞蹈。

5、课文哪些内容是静态描写,哪些内容是动态描写?

课文中作者看到草原秀丽景色是静态描写,主人远道欢迎客人,蒙古包内外的热情款待是动态描写。

  《草原》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社员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