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3W 次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1.师: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1)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

(2)交流品味。教师预设:

①这一段话中作者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静的,又有着无限的生机。(从内容的把握上去评价)

②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把雪峰比作白缎,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多么形象,多么生动,我眼前的这些景物变得栩栩如生了,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写法的理解上去评价)

③这一段话中有许多好词,用得很巧妙,很准确。如“抛”这个词就直接写出了天山的凉爽;“飞泻”这个词写出了雪水直流而下的气势;“汇成”这个词又写出了溪流的湍急。(从用词造句的感悟上评价)

④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有条理,从高处的蓝天、雪峰写到低处的雪水和溪流;从远处的戈壁滩写到近处的饮马溪边。(从布局谋篇的发现上评价)

2.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不但把课文读懂了,还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与天山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相信大家同样能学好第3、第4两个自然段。现在各小组围绕下列要求展开学习: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

(1)学生按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并指导。

(2)分组展开交流;点评合作学习情况,作如下归纳。

①第3自然段:内容——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写法——比喻;用词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谋局布篇——从近到更近。

②第4自然段:内容——天山深处的野花;写法——比喻、排比、反问;用词造句——“柔嫩”、“柔美”、“矫健”、“精神”;谋局布篇——从更近到深处。

 (二)、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学生诵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展示读。师生评价。

3.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①从重点词中感受。如“抛”、“飞泻”等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②从重点语句中感受。如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

③从段落、全文上感受。作者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从高到低,由远及近来写景。

  (三)、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

(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七月的天山》运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精当的比喻描绘出了天山之夏的独特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赞美之情。

2.拓展阅读:《三峡之秋》或《迷人的夏季牧场》。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都是名家笔下的“天山”,多么令人神往啊!

3、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教学板书:

  七月的天山

  雪峰、雪水、雪水溪流 (水)

  移步换景 密林 (树)

  天山深处 (花)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节选自碧野先生的《天山景物记》,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文中用词很优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读来让人回味无穷。但是这些词又有一定的难度,如:矗立、断壁悬崖、饮马、洄水涡、白皑皑,有些音容易读错,经过课下的自己备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这些词,课上我重点检查学习程度弱的同学,让他们认真读,反复读,把读错的再多读几遍,经过这样的重复,这些同学的生字词障碍总算扫清了。在交流中学生们对于这个交流问题讨论得很激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有说按时间顺序写的,有说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最接近答案的就是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这个答案不够准确,确切地是说由远及近的顺序,学生们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说由远及近呢?

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总结了一个答案,在封闭的建筑物下适合说由内到外,在不是封闭的情况下适合用由远及近,经过这一讨论我想学生在今后用词时会更加细心更加准确了。


1.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

2.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3.《中彩那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4.四年级下册《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5.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板书、反思)

6.四年级下册《到期归还》教学反思

7.《永生的眼睛》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8.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9.四年级下册《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

10.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