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2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2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66K 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2篇

今天我到区实验小学听了林晓春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好学为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整堂课老师就抓住课文的两个片段来组织教学 A 教学片段: 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B教学片段: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下面我就以教学片段A来对这节课做一个评析。

A教学片段学生反复的朗读,一次又一次,当然一次又一次的朗读的目的和要求都不同,老师始终以学生的见解来组织教学。密密麻麻什么意思?通过密密麻麻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仿佛看到了叶老在灯光下为我修改作文。教师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感受到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教师将叶老修改的文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叶老是多么认真,多么仔细的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在这时适时的介绍叶圣陶。此时的介绍选择的时机真好,相信听课者在这个时候了解了叶老,是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教师的聪明之处,我们要在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时候,予以解惑,那掌握的才是永久的。接着是练笔肖复兴愣住了,那他会想写什么呢?写下来。林晓春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是完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可以在反馈中得到证实,学生写下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可见学生已经走进课本,走进肖复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林老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处处以学生的见解,学生的理解来组织教学,这是我们课改的追求。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今天林老师就是这样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就是教育智慧的体现。综观林老师的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的,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一句话,在这堂课中展现了林老师的智慧,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课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我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在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引领下磨课的课文。文中叶圣陶老人院墙上落日余辉映照下的一墙爬山虎,就如同叶老用爱洒在大作家肖复兴孩提时代的一片浓浓的绿荫,并在少年的肖复兴眼前铺开了一条绿绿的文学之路。而这次走进崇文感受了王燕骅老师“重学生所需”的教学理念之魅力,蓦回首,却发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悄然爬上了我的心田。

“重学生所需”在王燕骅老师那里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它被王老师在教学的细节中实实在在地演绎着。现仅摘取磨课时的几个片段,和大家一起共享王老师带给我们的浓浓绿意。

一、为学生接受水平所需,割舍过量的课外拓展

“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是《课标》精神。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设计时,就企图把自己课前查阅的大量和课文有关的自以为精彩的资料,在40分钟里全部倾倒给学生,想让课堂有“档次”。

然而,教后评课中王老师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这么多的内容全部进驻课堂,四年级的学生能消化吗?而且,拓展过量,课文感悟就成了蜻蜓点水,探究品读也是匆匆走马。这样的拓展,非但没有起到反哺文本、夯实课堂之功效,只能是累了学生。”王老师的最后几个字特别有力度。让我实有惭愧之意,确实这堂课学生太累了。

“累了学生”了,即使是好东西也不能硬塞啊!这是王老师的第一次提醒。

之后,王老师毫不含糊地帮我把多余的拓展资料一一砍去。在这一次次的删除中,王老师让我明白: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文化背景,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学生的情感需求。一切“重学生所需”。

二、为学生主体地位所需,割舍过度的课堂教师语言

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充满着浓浓的诗意的。创设诗意的课堂当然不能缺少教师的充满诗意的课堂语言了。因此,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为了把课堂演绎得精彩纷呈,我就组织了大段的所谓的诗意的课堂语言。

评课了,王老师却给了这么一个评价:“老师一段又一段文绉绉的过渡语在课堂上挤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老师每一次在学生发言后的总结提升又挤掉了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看法的机会,使课堂少了生成的可能和未知的精彩。学生的思维、感情在老师的‘强势引导’下,不断得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得到确立。我不反对教师精心设计过渡语,也不反对课堂上教师的表演,但我觉得表演要在恰当之时进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心理。”

尽管王老师也理解我的用心良苦,但却毫不动摇孩子在课堂中的地位。最后把我颇为得意的过渡语言一一砍去。是啊,“教”为“学”服务,这是不变的教学原则,我却忽视了。是王老师让我找回了教学本原。砍去我精心准备的,尽管有点心疼,但我相信我为学生留出了展示的时空。一切“重学生所需”嘛。

三、为学生的实际学情所需,割舍过虑的课堂环节

在第一次预设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叶老的一处具体修改事例,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2.师:修改在什么地方?

3.师:这样改你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质疑,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包”这个动词为什么说“删掉了”,我看并没删,知识换了一个位置。)

4.教师引导解疑,从而使学生明白前一个“包”是动词,后一个“包”做动词。

5.师:为什么要这样改?

6.师:第二个改动在哪?把“书皮”改为了“包书纸”

7.师:从这个改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

课后王老师建议把这一环节改为: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2.师:读一读这两句话,不同在哪里?做做记号;交流。

3.师:叶老为什么会这样改?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这样改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更确切。叶老的用字的准确、规范、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谨,更好得还能体会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要花大力气,要一丝不苟。)

很明显,删改后的环节显然比原先干净了。

王老师删改的理由是:学生其实在这里根本不存在疑问,一读就懂。我的教学结果反而是教师把这一内容想得复杂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犯的错误是不了解学情。王老师考虑的依旧是学生所需!

在崇文就磨了一堂课,感受到的王老师也只能是点点滴滴的,但就是这点点滴滴却染绿了我“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之理想。与其说现在是磨课活动的结束,不如说是教学之路新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我心中长得葱葱茏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