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6W 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1

一、题目:

写自己参加学校或班级举行过的一次比赛,要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观看录像,学会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

2、通过观看录像,认识什么是场面。懂得描写场面的一般方法。

3、由录像片断的视听丰富想像,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表情等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具体。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一活动过程教案教学设计

2、在习作评析中指导学生处理好适当描写环境,概述全体人物活动,详写主要人物活动三者的关系。

四、电教软件:

投影片(内容为作文要求)

⑴根据这个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把习作写完整。

⑵根据自己文章的重点,定合适的题目。

⑶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

五、录像资料:

1、拍摄一个拔河比赛场面。一位老师当裁判,周围同学当观众。拍摄整个比赛过程(包括环境、全体人物活动,选手的比赛情况等。)

2、编辑比赛选手特写镜头,包括表情、动作等。

3、录制全体观众助威,欢呼时的声音片断或采用录像遮像留音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场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精彩吗?现在我们来观看比赛录像,好吗?

2、播放录像片断。

3、观察场面:

刚才同学们到这个比赛情景就是一个比赛场面。在这个场面中,包括哪些人物的活动呢?除了人物的活动还包括什么?

4、引导学生议论。

5、小结:

场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生活中,有比赛的场面,劳动的场面/article/,庆祝会的场面等,这堂课就想让同学们写刚才看到的拔河场面,好吗?

(二)再出画面,写作:

1、确定主要人物,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谁?想一想,你准备以谁为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懂得主要人物可以是一位、两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确定。

2、写好主要人物的活动是写好这个场面的关键,那么你准备怎样把主要人物的活动写具体呢?

引导学生明确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到方面去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时的特点。

3、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一遍刚才比赛实况,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与众不同之处,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4、播放录像片断2、3,学生看录像定格画面,慢镜头画面,学生边看边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能正确书写结构易错、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所”字,请学生说一说去过哪些带有“所”字的地方。

2、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3、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馆”,认读“馆”,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带有“馆”字的地方。

5、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馆是干什么的。

6、同桌互相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7、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8、去掉词语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9、小游戏:我说你指。(出示带有这些场所的模拟地图,一个同学说要去的场所,另一个同学指出相应的地点。)

10、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只要我们用心想、用心记,就一定会有发现、有收获。

二、字词句运用

(一)我会写

1、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说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理笔顺。

2、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顺。

3、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书写姿势。

(二)猜词意

1、出示: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指名读。(配图)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测词意。“暗示”: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泄露”: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2、填一填。

(1)“迎”是结构,“辶”里面是,不要多写一点哟。

(2)“荡”是结构,“敬”是结构。

三、写话

1、播放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图片。

师:大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大自然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用心感受大自然,比一比谁最会向大自然提出问题。

2、课件示范,启发思考。

(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想要问的问题吧!

(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一读,圈出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

(3)指名说一说这个小朋友都提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你感兴趣的问题。

(4)过渡:这个小朋友提了好多他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有的是关于动物方面的,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现象。

3、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尝试用上刚刚圈出的疑问词。

4、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5、指导写话。

(1)如何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呢?大家看看书上的示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讲解写话要点。(要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一个问题的末尾应该用问号,一个问题是一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6、出示问题卡,指导学生在问题卡上写话。

问题卡

蚊子冬天到哪儿去了呢?

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

鸟儿为什么要唱歌呢?

是谁给彩虹穿上漂亮的外衣?

7、带着自己的问题卡,向小伙伴请教,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8、小结: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精彩的“问号”。4、根据所学内容,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卡片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导入: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精心制订了《图书借阅公约》,完善了我们的图书角。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成果。

2、小组推选图书角小顾问。

3、小组交流,明确交流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管理班级图书角,展示图书角建立后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自己是如何借阅图书的,阅读了哪些书,自己有什么收获。

4、全班成果展示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大家一起背一背。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板书课题:悯农)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配相关视频、背景说明)(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诗句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秋天丰收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积累的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爱阅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有多大?今天,我们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时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自主阅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标出自然段序号。(一共有13个自然段)

3、教师: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4、交流:文中写了岩石“书”的哪些内容?岩石这本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作用?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集中在第10、12自然段)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5、出示“刨根问底”。教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6、教师: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读了这本书,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了。你们想去找宝藏吗?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学生自由读短文)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一个要点。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3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体会在不同情境下,利用时间长短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复习修改符号的运用。

4.积累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词语古今义的不同,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这三篇课文,请同学们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如何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

2.全班交流。

预设:学习《自相矛盾》时,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可是,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诫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1小题

1.(出示课本中的6组词语)学生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下面加点词语,第1、2、4组词语的古今义相同,其余意思不同。

2.指名说说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1)吾盾之坚:指坚硬、坚固。坚固:指硬、牢固。

(2)弗能应:回应。应答:回答。

(3)道旁李:指路边。道路:指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4)问其故:原因、缘故。缘故:原因。

(5)冀复得兔:再的意思。重复:反复。

(6)守株待兔:等待。守卫:防守、保卫。

3.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义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词语。

(1)剩余:指多余之物。余尝谓:指“我”的意思。

(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陷子之盾:刺穿。

(二)第2小题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下面的句子对时间的描述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2个句子)

预设:对于时间长短的判断与常理不符。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你觉得长吗?这里说“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矛盾呢?

明确: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的,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

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你觉得长吗?为什么作者说是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呢?

明确:以一种夸张、递进的手法突显出时间过得非常快。

4.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老师还没把我的作文看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你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写句子,体现时间过得快或时间过得慢。

二、学习病文修改

1.下面的材料是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一读,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这篇作文的。

2.小组交流。

3.学生分析每条句子的病因。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如,将“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

(2)把长句断成短句。如,把“说完走回讲台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讲起课来。”改为“说完,就走上讲台又讲起课来”,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3)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儿女英雄传》里的“黑老蔡”,“我越看他和像”没有必要,叶老也删去了。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

(4)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作文中写“于是我便马上在几何书皮上画起来。”,叶老改为“我拿起铅笔在几何课本的包书纸上画起来”。因为“画了起来”也可以理解成用圆珠笔、钢笔画,加上了“拿起铅笔”四个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5)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作文中有将“象”写成“像”,叶老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

4.说说你从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修改作文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指名朗读。读准字词。

2.说说词语的意思。

豆蔻(kòu)年华:是一个成语,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满了十五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弱冠之年: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古代仪礼。

而立之年: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不惑之年:四十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之年:五十岁。

花甲之年:指人六十岁时。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的时候。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期颐(yí)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3.再读,达到熟读能诵。

4.拓展积累。

(1)垂髫(tiáo):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3)束发:男子十五岁。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对本单元的学习要素进行了梳理总结,即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语句段运用板块,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还通过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作文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复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能迁移到自己习作中常常出现的错误,这一点令我很欣慰。在学习日积月累过程中,学生交流推选与年龄特点有关的称谓环节表现十分活跃,课下仍在积极背诵。我想今后应该多尝试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而不是我自己选出一些与年龄特点有关的称谓让他们积累。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2、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3、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4、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能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①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②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2、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含义的呢?(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

3、除了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这两种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理解阅读中难懂的词、句呢?(查资料、向别人请教)

师小结: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用相同的方法。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注意把“缆、锚”读正确。

2、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通过词语看到的画面,增强海洋意识。

4、你能将这几个词连起来写一段话吗?将你想象到的画面呈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1)指名说说“熟”和“味道”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熟:

A、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B、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练,表示程度深)

味道:

A、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舌头接触某样东西时的感觉)

B、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比喻某种感受、情趣和滋味)

(2)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了解“熟”“味道”这两个词还有其他意思。

例如:他们认识5年了,彼此非常熟。(熟悉)

玩了一天,他太累了,睡得很熟。(程度深)

(3)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词语的某个意思练习说话,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自由读,借助拼音学会生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哪个人能没有过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3、教师小结: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有过则改,在一次次错误中,不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们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4、拓展其他关于“改过”的名言。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5、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句,课外积累更多的有关名句。

[教学反思]

在“交流平台”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在全班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拨。“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只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名句的意思,重在指导学生背诵积累,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学生对自己积累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感悟,同时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8个生字。

2、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和同学分享。

5、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6、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用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识字认识“棍、汤”等8个生字。

2、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到》。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介绍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出示课件1: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语文园地六》,学习一组和夏天有关的词语。(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回忆已有生活经验,丰富对夏天景物的感受,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分类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

2、给词语分类。

教师过渡:现在请四位同学来读词语,一人读一行,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1:它们都和夏天有关。

预设2:有夏天的水果和用品。

预设3:还和夏天的天空有关呢。

教师出示幻灯片小结。

出示课件2

3、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连一连。

出示课件3:

教师过渡:夏天还有什么呢?找一找,说一说。

出示课件4:

4、借助图片、扩词识记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教师过渡: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边读边圈出8个生字。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这是根据字的结构来识字的方法,看看下面这两个字有什么识字好方法。

出示课件6:

教师引导:我们接着来看下面两个生字,看看它们是怎么构成的,你能给它们组组词吗?

出示课件7:

教师导入:这两个字会读吗?读一读,认一认。

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还有最后一个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出示课件9: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让学生自主发现词语的特点,感受到识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识记生字。)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例句。

出示课件10:

教师引导:请你读一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预设1:第一句告诉了我们“谁在干什么”,小兔子割草。

预设2: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在山坡上”,让我们知道了小兔子割草的地点,小兔子是在山坡上割草的。

预设3: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弯着腰”,我们知道了小兔子割草的姿势是弯着腰。

教师引导:这三个句子里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

预设:我喜欢第三句,我觉得第三句说得更清楚。

教师小结:是呀,第三句说得更清楚,也更具体。

3、照样子完成书上的填空,写完后集体交流。

预设1: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小鸭子在池塘里快乐地游泳。

预设2:小鸭子在水里游泳。小鸭子在水里自由地游泳。

4、根据图片试一试。

出示课件11: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启发想象说一说,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说清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并正确抄写句子。

2、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和同学分享。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1、自读句子,说发现。

出示课件12:

预设1:通过朗读,我发现这些句子表达的语气不同。

预设2:第二句是问句。

2、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第二句表达了疑问的语气,是问句。再来读一读,哪一句是感叹句?哪一句是陈述句?

预设1:“小鸟飞得真低呀!”表达了强烈的惊讶的感情,用感叹号,它是感叹句。

预设2:最后一句是陈述句。

教师讲解:陈述一般事实的时候,一句话说完用句号,中间有停顿用逗号。

教师小结:小小标点作用大,写话的时候用到它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情感。

3、试着写一写。

教师引导:你会使用它们了吗?我们试一试。

出示课件13:

4、指导抄写句子。

教师引导:抄写句子的时候注意什么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这句话,再看老师是怎样抄写的。

出示课件14:

预设1:开头空两格。

预设2:每个标点占一格。

预设3:字要写工整。

教师过渡:现在我们按照抄写要求,在书上的田字格里抄写最后一句吧!

学生练习抄写,教师巡视并相机加以指导。

5、拓展积累。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学习了“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的使用方法,除了这些标点符号,你在读书时还见过哪些标点符号呢?

预设1:我见过“《》”,它里面是书的名字。

预设2:我见过“、”,它叫顿号。

教师过渡: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它们。

出示课件1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读书经验交流自己见到过的标点符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展并积累标点符号。)

二、展示台

1、教师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这些夏天中的事物,认识了很多生字词。其实,生活中识字途径还有很多,比如商品广告、食品包装等,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16:

2、教师引导:这些商品包装上的字你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图片上的字,不认识的同桌帮忙读一读。

3、教师引导: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认识的字。思考:这些字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预设1:我在广告牌上见过“牛”。

预设2:我在动画片上见过“巧”。

教师评价:你们真是识字小达人呀,看来认识生字宝宝有很多途径呢!

4、教师过渡:经过一星期的准备,你在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识字卡,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出示课件17:

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识字卡,说说自己是从哪儿认识的,读音有误的互相纠正。

5、再次齐读展示台上的生字词。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展示台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比较多,大大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2、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知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现在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呢?

预设:天气预报。

教师讲解: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大自然中的现象推测、判断天气情况,还总结出很多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们叫做气象谚语。

二、学习气象谚语

1、教师范读谚语。

出示课件18:

教师过渡:我们还可以观察动物活动来判断天气。

出示课件19: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

4、结合图片说说每句谚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20:

师生共同交流。

预设1:朝霞是指早晨的云霞,如果早上有云霞,说明天气不好,今天不适宜出门。晚霞,指的是傍晚的云霞,是说如果傍晚天空有云霞,第二天就是好天气。

预设2:如果山顶有云就说明要下雨,如果云在半山腰说明没有雨。

预设3:如果是早晨下雨,一般来说当天就能晴天。如果是晚上开始下雨,雨一般会下一整夜。

预设4:如果看到地上有成群的蚂蚁在搬家,蛇在白天出洞游走,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下大雨了。

5、老师指导背诵,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6、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判断天气。

出示课件21:

7、教师指导:这些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讲述了天气变化前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动物的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快来分享吧!

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多种形式的诵读为主,使学生熟读成诵。并能借助图片感悟谚语的意思,鼓励学生去搜集积累更多的气象谚语。)

三、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

出示课件23:

2、教师启发: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1:漂亮的花朵、闪闪的星星。

预设2:小蜻蜓、小蚂蚁、萤火虫。它们很开心。

3、教师引导: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美景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播放朗读视频。

5、练习朗读:谁来试一试,看谁读得好?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6、教师提示:课下和大人读一读、演一演这个故事,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夏夜美吗?美在什么地方?只是风景美吗?

预设1:夏夜很美。

预设2:夏夜的景色很美。

预设3:夏夜不仅景色美,小伙伴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更美。

(设计意图: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不能很好整合文本传递的信息,通过朗读视频,学生既可以感知故事的内容,又可以体会到故事的语言美,加上图画的直观作用,学生很容易走进故事描写的意境中,积累语言。)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注重生字的识记和运用,本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借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进而进行模仿练习。气象谚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引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判断天气,并拓展其它气象谚语,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学习猜谜语。

课前准备

1.“苹果乐园”图及“红苹果”粘贴纸。

2.“房子”图。

3.本课第二题中的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香香甜甜的果子真诱人啊!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在园地的深处有一座苹果乐园,在那里,智慧老人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棵苹果树。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苹果树上就会结出一个个有香又甜的红苹果。(出示苹果园)

(二)我会说

1.出示题目。(出示“房子”图,上面写着偏旁)同学们知道这些房子里都住着谁吗?(房子里住着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2.小组学习。

A.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拜访谁的家?(如:我们要拜访“走字儿”的家)

B.请找出你们拜访的主人,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好。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哪个小组说的最多,就在哪组的苹果树上贴一个红苹果。

4.口头组词:这些字自己住在房子里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5.扩展练习:你们能帮他们找一些新邻居吗?(学生交流课外认识的汉字)

A.在老师分的“房子”图上写上其他偏旁,并说说谁住在里面。(小组合作学习)

B.集体交流,给说的好的小组贴一个红苹果。

(三)我会连

1.小组合作连线,派代表汇报。

2.游戏“找朋友”:老师将词写在词卡上,分给学生,学生找到对应的词,然后读出来。(找对了就贴一个红苹果)

3.看图铁词语。(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把词贴在图下)瞧!这些图片也来找朋友了,谁来帮帮忙呢?(找对了就贴一个红苹果)

(四)读读说说

1.过渡:看,苹果树上的红苹果越来越多,小朋友高兴吗?(高兴)那就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2.小组讨论:每组前后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3.集体交流。(谁说的好就给他们小组贴一个红苹果)

4.你知道还有哪些词也能这样说吗?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五)我会猜

1.过渡:同学们真聪明,每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不相上下。怎么办呢?智慧老人准备了两则谜语来考大家,看谁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2.先自己轻声读一读,读会了就悄悄告诉自己的好朋友。

3.集体交流:分组读谜语、猜谜语,猜对的同学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4.扩展活动。

A.在小组里互相猜谜。

B.小组挑战:以小组为单位向其他小组挑战,胜利的一方可以得到一个红苹果。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2、理解“生计、拮据、精湛、迷惑、馈赠”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生质疑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五)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

(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

(六)讲读三、四、五、小节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一起到父亲的中彩现场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联系前两个小节,试着提出问题。

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②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③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②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二、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二)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三)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④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 今 乌 鸟 广 厂

⑵ 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⑶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 今 厂”比“鸟 令 广”少了一笔。

⑷ 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 白 田 目 电 旦 旧 由 甲 申

⑸ 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⑹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⑺ 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⑻ 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⑼ 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⑴ 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⑵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⑶ 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出示词语卡片。

⑵ 学生自由练读。

⑶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⑴ 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⑶ 连线。

⑷ 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培养语感。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zu) 岭(ling) 盛(sheng)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⑴ 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⑵ 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⑶ 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⑴ 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⑵ 练习找页数。

⑶ 学习音序查字法。

① 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② 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具准备〗

1、提前布置同学想一想,班里怎样迎接“六一”儿童节。

2、准备小礼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

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篇10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7个生字。这三组字用绿、红、蓝三种颜色表示,分别显示了“减一笔”、“加一笔”、“加个部件”三种识字方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其规律,再让学生说说探索的过程,自编识字儿歌,认识7个生字。教师要多鼓励,增强其成就感。如:

1、“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2、“日”字中间上一竖,由由由;

3、“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4、“日”字中间穿一竖,申申申;

5、字形小魔术: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这一项是通过“我会读”让学生积累15个词语;通过“我会连”辨别6个平翘舌易错字;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1、“我会读”是通过学生自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积累词汇。教学时,可以采用“乘坐语言快车”的游戏来认读。方法:分小组开火车横着、竖着、倒着几种方式读书中的词语,看哪组读得准,认得快。

2、“我会连”是采用连线的方式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时可先读字,再连线,最后同桌互读。

3、“读读背背”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准“祖、岭、盛”三个难音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可以四大组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分两个层面练说。一是交流在幼儿园时是怎样过“六一”的;二是设想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教学时,可创设以下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给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创设情境一

1、播放录象,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象,启发提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何怎么快乐?

2、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想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向大家交流交流吗?

〖设计两种方式

“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前准备好“六一”留影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享受他的快乐,并对他的解说作出评价。态度是否大方,说话是否有条理,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如果是,奖励他一个“优秀解说员”奖章。

“我是优秀采访员”:给愿意当采访员的学生戴上一个记者证,拿上自己做的小话筒,到同学中采访,还可以采访老师,然后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活动告诉大家。学生评比最佳采访员。

〖创设情境二

1、情境引入,激发参与欲望。

实物投影本校近年“六一”活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学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播放活动时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谈谈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设计两种方式

1、个人:自由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过小学生的第一个“六一”,让大家给你参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商量,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2、小组:和同学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 内 容

四、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书上认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拿课外书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同学听;事先把认识的字用电脑打印出来,展示在“识字角”中,给同学交流;把认识的字组词说话,让同学知道认识了哪个字。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在同学都会了的时候比比谁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