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人教版三上:《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及评析

人教版三上:《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及评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9W 次

  第一课时

人教版三上:《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十课(师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学生朗读课题。

老师:看到课题你想强调哪一个词?试着读读,最好说出理由。

学生:我强调“一次”,一次成功的实验,因为以前许多次实验都失败了。

老师:我们也来读读看。

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学生:一次成功的实验,我强调成功,因为这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老师:这两位同学课外一定预习得很认真,不仅能把自己的理 解读出来,还讲出了理由。我们强调“成功”也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老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 么?

学生:我想知道这次实验为什 么会成功?

老师:你想知道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吗?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板书:

原因?

学生:我想知道这位教育家为什 么要做这个实验?

老师:你想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 么,你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还有吗?

板书:

目的?

学生:我想知道实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师板书:

过程?

评价分析:“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基础。读题质疑,激活学生思维,营造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二、初读感知,评评议议

老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有了问题怎么办呢?

学生:读书,在书中寻找答 案。

老师:你真聪明。大家赶快读书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几个节是写实验过程的?最好能说出理由,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学生轻声读或默读课文思考。

学生:我觉得是第4、5、6节写实验的过程,因为这里写教育家开始实验了,一直到实验成功。

学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应该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教育家从包里拿出一个瓶子”说明实验已经开始了。第一自然段写实验前,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写实验中,后面的都是写实验后的。

老师:你们认为谁的理由充足些。

学生大部分都说:温怡。

老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我请三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三部分。谁愿意?

好多学生纷纷举手。

老师:温怡读第一部分,少琦读第二部分,豪士读第三部分。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认真听。

学学生朗读课文。

(当第二个同学把“系绳子” 的“系”读成xi 时,有位同学说:你读错了,应该读成ji。那个同学马上纠正过来。)

老师:这位评委听得真认真!“系”在这里应该读ji。

学生继续读完。

学生:老师,我有问题。“不假思索”是什 么意 思?

老师:有问题我们先来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 解。你把上下两句读一下好吗?

学学生朗读:“你为什 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学生:“不假思索”就是不讲假话的意 思。

学生:不非常正确,应该是想也不用想的意 思。

老师:你说得对。志勇,你是哪里人?

学生很快回答出来。

老师:你为什 么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学生:因为我早就知道了。

老师:佩燕,你几岁?

生很快回答:“九岁?”

老师:你为什 么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学生:因为我早早知道了。

老师:那小女孩为什 么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学生:因为她早早就知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老师:这句话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学生思考,想不出来。

老师:先……

学生:先人后己。

学生:这里的井字为什 么用引号?

生抢着回答:因为这里的“井”不是真的井,而是瓶子。

学生:老师,我要评少琦的读。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这里的“一”、“二”要读得快点,他读得太慢了。

老师:这里应该怎么样读呢?我们还是来轻声读读这句话吧。轻声读有利于思考。

学生:我也认为要读得快,因为有危险。

学生:我认为要读得慢。要是读快了,下面小女孩的话就来不及说了。

老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读真棒。

学生:我也认为要读慢。因为“一”、“二”后面都有省略号。

老师:一般情况下“一”、“二”之间用什 么符号?

学生:顿号。

[!--]

老师:用顿号,我们就要很快地读:一、二。用逗号呢,就要稍长一点。这里用省略号该怎么样读呢?

学生拖长声音读。

老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 么?

学生:表示说话要拖长。

老师: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这时下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嘀咕:“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呢。”

老师:同学们,还有两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解决好吗?先休息一下。

学生:好。

评价分析:初步阅读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评评议议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捕捉第一印象,做到有感而发,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解疑释疑

老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边说边檫掉过程后面的问号。)这节课我们来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再次感受一下这次实验的整个过程,看看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到底有哪里?

学生有感 情地齐读第二部分。

学生:我有问题。教育家为什 么要向井里灌水。

学生:因为他要做实验。

老师:这里的“水”表示什 么?

学生:表示洪水来了。

学生:表示有海啸。

学生:表示****冲来了。

学生:表示火烧起来了。

学生:表示****要****了。

老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示什 么来了。

学生:危险。

老师:对呀,教育家向瓶里灌水表示危险来了。

学生:我也有问题。“三”字为什 么用引号?

学生:“三”是教育家说得话,所以要用引号。

学生:“刚出口”是什 么意 思?

许多学生都笑了说:就是话从嘴里刚说出来。

看学生没有提问,我就顺势引领:现在该轮到我来提问了吧?(学生都笑了。)请听题:小女孩为什么等到教育家喊“二”时才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教育家在喊“一”的时候,小女孩在干什 么?

学生:在“一”的时候说,她怕同伴忘记了。

学生:不非常正确,那时她正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脱险?

老师: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她还在思考,你感受到了什 么?

学生:小女孩善于思考。

学生:小女孩在危险面前不慌不忙。

老师:对呀,从这里我们看出下女孩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当教育家说“二”时,小女孩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比较响读: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老师:你们都想让教育家听到吗?(学生笑了。)谁来试试?

学生轻声地读,读得较慢。

学生:他读得太慢了,要读得快点。

老师:那你来试试。

这位学学生朗读得又轻又快。

学生:不能太快,因为“你第一”、“你第二”后面都是逗号,再说要让同伴听清楚。

老师:你来试试吧。

学学生朗读得恰当好处,大家都鼓掌了。

老师:我们也一起来好好读读吧。

学生齐读。

老师:读着小女孩的话,你心里感受到了什 么?

学生:小女孩把危险留给自己。

学生:小女孩热心帮助别人。

学生:小女孩先人后己。

学生:小女孩合理安排。

老师:是呀,从小女孩的话里,我们感受到了在危险来临时,小女孩不仅有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行,而且有处事果断的能力。当教育家“三”字刚出口时,孩子们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地提了出来。你们知道“顺利”是什么意 思吗?

学生:表示没有遇到困难。

学生:也表示实验成功了。

老师:从“一个一个”中,你有感受到了什 么?

学生:瓶口小,不能一起出去。

生;小女孩对他们说了要这样做。

老师:也就是说他们听从──安排。

学生:他们很配合小女孩。

学生:他们合作得非常好。

老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是怎么样脱离危险的。

学生齐读:“三”字刚一出口,三个小女孩顺利地把小铅球一个一个地提了出来。

老师:如果教育家喊完了“三”,他们还没拉出铅球,将意味着什 么?

学生:意味着实验不成功。

学生:意味着他们有生命的危险。

老师:可是危险已经来了。

学生:意味着死亡。

[!--]

老师:多么可怕啊!要是喊完“三”还没出来,意味着三个小生命的死亡。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次实验的全过程。想想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小女孩有先人后己的品行。(檫掉问号在原因后面板书:先人后己)

学生:小女孩沉着冷静。(板书:沉着冷静)

学生:小女孩善于思考。(板书:善于思考)

学生:同学们配合得好。

老师:对呀,如果没有他们的密切配合,他们是无法安全逃生的。(板书:密切配合、顺利逃生)还有吗?

学生:小女孩关心别人。

学生:小女孩合理安排。(板书:合理安排)

老师:在危险的时候关心别人,先人后己。

学生:他们很好地合作。

老师:很好合作也就是密切配合的意 思。大家请看黑板,大家一起说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原因是什 么?是小女孩──

学生:沉着冷静、善于思考。

老师:是小女孩──

学生:先人后己、合理安排。

老师:是大家──

学生:密切配合、顺利逃生。

学生:老师,实验后,教育家为什 么要抱着小女孩好久才放下?(急着又说)我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也就是教育家被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品行深深地感动了。

老师:你这叫什 么?这叫自问自答,设问句,以后我们会学到。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后这部分,轻声读读,这部分你能读懂吗?

学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如实”是什 么意 思?

学生:就是诚实的意 思。

学生:是一五一十的意 思。

学生:就是把小女孩刚才做的事照实说了。

老师:对呀,就是照实说,刚才怎么做就怎么说。

学生:教育家为什 么要做实验呢?

老师:你们猜猜吧。

学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先人后己的品行。

学生: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合作的精神品质

学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险面前,是不是沉着冷静。

老师:(檫掉“目的”后面的问号。)看来你们也有合作的精神品质,三个问题都被你们解决了。现在我们一起再一次读读全文,感受这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实验。

学学生朗读课文。

评价分析:学生在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思维,但由于年龄小,认识、理解能力局限,很难明白实验成功的多个原因,在此,我以教育家说的“一”、“二”、“三”为切入点,加以引领、提升,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释放积淀,运用实践

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请赶快拿出你手中的笔,把你所想的写下来。

学生练笔。

老师:谁先来?

学生: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玩游戏,我们玩得正高兴,谢天佑来了,他也要玩。我叫他等我们玩完这局就让他参加,可是他不合作来捣乱,结果大家散了,都玩不成了。

学生: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位消防队员救出了屋里的小孩,自己却被大火烧死了。

老师:你所讲的多么感人啊!消防队员把生给了小孩,把死留给了自己。

学生:雷锋叔叔把自己省下的钱给了战友的父母。星期天,自己不休息,还去帮人家做好事。

这是有许多孩子都纷纷举手。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里,书上,有关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观察,关心他人,我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的事。由于时间有限,下课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说说,回家也可对爸爸、妈妈说。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

  评价分析: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在朗读、理 解、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有了充分的情感积淀,也有了一种想释放的强烈欲望,通过小练笔,既释放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