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余光中《乡愁》优质说课稿

余光中《乡愁》优质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92K 次

  余光中《乡愁》说课稿

余光中《乡愁》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盼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即“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诵读、品味、迁移”四个环节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新课标及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停顿、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把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爱国之情。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现实感”。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为必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停顿、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读诗必须包含感情才能生动感人。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因此,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境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组织教学

情境教学法: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于亲”作者胸中的境界具体表现在文章,文学作品的言语情景之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本课通过观看宋楚瑜在湘潭祭祖的录象片段,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

诵读法:这是本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本文我采取教师范读、男、女间读、指名读、自由朗读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读中感。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联想想象法:在语文学习中,联想和想象是最活跃的创造性因素。本文要求学生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并学会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诗歌。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比较分析能力,我又引入了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四、说资源

整合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习题精选、媒体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我的教学之中,从而优化了我的教学设计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的录象片段,让学生观看,营造氛围。(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认知积极性。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之情,欣赏乡愁之美。)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所以我将用课件展示提示学法 即: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环节:美美地听

播放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中下载的配乐诗《乡愁》让学生仔细聆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这时我将带领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美美地读

这是本节的教授重点。在美美地读这一环节中我采用范读、男女生间读、个别读(朗读水平较好)、齐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接下来以第一节为例,指导学生从节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几个方面处理其他几个章节,然后教师范读第一节,接下来就男、女生间读,学生点评;然后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明确: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二读:把感情加进去。三读:在二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争取读得更美。最后学生自由朗读,自己体会。经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后,就小组合作探究,讨论1. 每节诗用什么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2.每节诗中的具体形象各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3.四个诗节中的“乡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的抒情散文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然后要求学生练习:1、选取课文中任一节诗,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述自己读此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注意要突出原诗的感情,可借助景物描写。(5分钟)2、抽学生朗读改写后的散文片段。(设计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了分层推进式的教学方法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习题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第三个环节:美美地品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5、“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2、“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6、“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4、“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3、“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⑦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2.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以及结构相似的小节富有节奏美,这些又都有整齐美。而量词“枚、张、方、湾”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设计理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我们期盼这种乡愁不复存在的那一天,学了这一课,我们了解了此诗完美的形式,也学习了以形象写抽象的方法。现在让学生尝试着仿句练习,以“母爱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模仿展示: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母爱是一株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撑一树浓阴默默付出。

(设计理念:能力训练。教学如何将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东西,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深情朗读,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结构、情感、音韵等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然后全班同学再深情的朗读课文,最后在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下载的《乡愁》歌曲中结束课堂。(设计理念: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拓展与实践:

为了学生能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一些资源来开拓学生视野,我决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推荐给学生选做。1、习作园。请以大陆小诗人的身份写一首呼唤台湾归来的诗。2、收藏室。收集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收集有关台湾地理概貌、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3、三味书屋。课后阅读《余光中作品选》。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课是以四个不同的四个时间词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不可捉摸的乡愁,特别是诗歌的最后一节,他能将个人的思乡之情升华为对华夏的统一的深情呼唤,将乡愁升华为国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评价与反思:本课立足新课标,结合诗歌的特点,以读为主线,以品为深入,说为拓展,恰当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构建,通过实践的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也让我深信,在农村中小学,恰当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