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W 次

在教学这篇文章的主题时,理解本文的对比特色很重要。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哪些地方有对比,作用是什么,这样对主题的理解就会相对容易一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设计

  【《挖荠菜》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叙中有议,叙议结合的写法;

2、继续培养速读的能力;

3、懂得不忘记过去老一辈的苦难日子,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学习边叙边议,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我"对养菜的特殊感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流传着。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地菜就是荠菜,在很多年纪稍大的人心中,这是一种很好吃的菜·现在吃过的同学不多。这是我国的一种民俗。养菜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草本植物·以我们今天的口味,这是一一种有苦味的草,但在几十年前的旧中国,它却是穷人的救命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挖养菜》,就反映了这种生活。

作者简介。

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从小被父亲遗弃,靠母亲抚养长大,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之初,她发表了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尸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思想解放在文学界的反映。她的《森林里来的孩子风谁生活得更美好风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8年、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总之,这是一位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读出感情,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自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3.通过叙述这几件事,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4.我们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答案(或提示):

1.线索是"挖芥菜"。

2.写了三件事:童年的悲惨遭遇;童年挖芥菜的美好时光;解放后与孩子们挖芽菜、吃芥菜。本题允许学生提出更多的答案,如四件事、五件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主题是要了解上一代人的心情,珍惜身边的幸福生活。

4本题应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切中一点,不计其余。

五、组织讨论。

围绕"代沟"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作者的感情可以理解,但儿女们的做法亦无可厚非,可以选中一个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理解当代学生的心态,要知道,这一代人恐怕连迁就的筷子都不会伸出去,但这未尝不是好事,我们不应该总想着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强加给下一代。

六、找出文章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目标1)

张洁的散文自成一体,很有风格,语言清新、流畅,富有表现力,情文并茂。

1.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可以以文章第一部分中的"不敢回家"和第二部分中的"儿女们不愿吃芥菜"为例.指导学生体会其中叙议结合的写法。

2.学习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可以以文章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为例,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作者高超的写法技巧和语言能力。

七、写作训练。

根据自己的体验,联系课文,围绕"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这一中心,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的指导,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

八、教师小结(思想教育)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夹叙夹议,写一位关心儿女成长的母亲。回忆她童年时代的苦难,向孩子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全文以"挖荠菜"为线索展开广泛而充分的联想,希望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消除两代人的隔膜,与孩子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并希望他们能珍爱生活,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九、布置作业

A、完成练习四。

B、完成练习二(揣摩语句)

D、 围绕"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这一中心,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十、说课精要:学生解答问题时,让他们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指导,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

十一、教学结构:导入--简介作者--范读--提问--交流--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写作训练--小结。

  【教学总结】

本课教案设计的得意之处,首先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了解“馋丫头”的故事中,体会“我”所经受的生理和物质的苦痛;通过被追打一事,体会“我”所经受的精神的苦难,从而进一步理解精神的苦难甚于生理和物质的苦痛。其次,对于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句话的理解,遵循作者写作的思路,充分体会完前文的铺垫,再去体悟,这样,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才更加到位和深刻。不足之处是:文章对比的写法,夹叙夹议的语言,在课堂上没能够透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