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文言文《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文言文《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09K 次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

《兰亭集序》叙写兰亭美景,写景妙趣天成,抒发人生感慨。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想象兰亭胜景,鉴赏写景手法的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人生悲慨和其中蕴涵的积极的人生观为教学难点。我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切合教学需要的视频和杂志引领学生入境,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在美和感动中理解文章。学生难以体味古代文人聚会时高雅的活动,也就难以真正把握作者情感。影像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同时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文情景的能力。请同学在文中行与行之间做出批注,标示作者的写景手法,学生还可以注上以前自己学过的也用过这种手法的诗句。要求学生作批注,训练学生用旧知分析文本从而获得新知的能力,达到传播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同步。用文言说理的文字对学生来说既不吸引人又抽象难懂。用电子杂志配上精美图片来展示中外作家同类的议论文字帮助学生横向联系,找出中外文人对人生的相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王羲之。教师自己制作视频用强烈的感官冲击和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有益社会”的人生观,达到情感态度教育与价值观引导同步。

文言文《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富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古文,《兰亭集序》中的议论文字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读懂,读透。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是间接经验,信息技术则是沟通书本间接经验与学生直接经验的桥梁。我自己甄选资源、设计制作的视频和杂志在学生理解的障碍处适时地、恰当地加以引导,突破了教学难点。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2

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3

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出现许多“意外”。这“意外”实在也能够给人更多的意外收获。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执教《兰亭集序》时,对此感触颇深。

作为古文,学习重点应在文句的疏通和文言词汇的积累;而作为本文,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及由此体现出的旷达积极的人生观,应该也是一个重点。如果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兼顾,时间太紧促。所以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文言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疏通课文环节时间缩短,可由学生质疑文句疑难点,加上教师择重讲解,把重点放在作者情感和人生观的把握上;基础差的班级,重点放在诵读、疏通课文,掌握文言知识上,课文体现的情感变化及人生观略微点一下。这是对课文整体设计的一个考虑。

而到一个陌生的班级执教,首先要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拘束感,只有在放松融洽的氛围里,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之前,执教者先在黑板上用篆书写下课文标题。而学生也把原先集中在陌生老师身上的注意力转移到黑板上,并在下面猜测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字。特别是当执教者写了一半停下,回过头看讲义时,就有学生在猜测老师也不会写,而教室里的气氛因此活跃少许。上课后,由篆体课文标题导入,引出书法艺术,引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进而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除了书法成就外的突出之处,也就较为顺理成章。

第二个环节,听课文朗诵,目的一为正音,二为熟悉课文,三为导出一个问题——录音朗诵有无不足之处?在提示学生注意课后思考题后,学生意识到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而录音则是一平到底。于是因势利导,推出本课设计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是因何而产生变化?这两个问题贯穿了整篇课文,也将整堂课的教学贯穿了起来。

文言文教学,首先解决文字障碍。本节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师生共同解决文字上的问题,注意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与文本对话,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

课文分析,抓住关键词“乐”“痛”“悲”,理出情感变化线,在通过具体语句解读,把握作者人生观特点。继而不为课文束缚,跳出课文,迁引拓展,联系学过篇目,利用其他可用资源,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最后以老狼的歌《关于现在 关于未来》结束教学,留下思考与回味。

然不足之处也实在不少。

失败之一,在课前未与学生沟通交流,对班级学生根本不了解,导致在方案选择上无法及时把握,结果既想疏通课文,又想分析人生观,导致两者都未抓好。虽然作者情感与人生观分析清楚了,但过程不够自然。而文字的疏通虽事实上花了不少时间,但实际未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实间虚耗了。

失败之二,方法选择不够恰当。学生预习基础上课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学生预习充分,二是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而这个班的预习工作虽做了,然不是十分充分,虽然配合很积极,但所提问题大多只要查阅工具书或稍加思考就可解决。提问质量不高,也造成了时间的虚耗。

失败之三,不能做到机智教学,对课堂的处理能力不够。虽然备课时对课文的解读分析,包括文字和思想,都花了一定时间,可以说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但对于课堂如何处理,还是考虑不够,或者说临场应对能力还不够。特别在疏通第一段时,当发现学生提问质量不高致使时间虚耗时,未能及时改变策略,以致贻误战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二十五分钟已悄然逝去,给后面的文章处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对执教者的心理也是一个考验,可叹未能经受得住,惜哉。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开头结尾尚有新意,中间部分以两个问题贯穿,思路清晰,然在具体细节处理上,尚嫌粗糙生硬,不够圆润自然。而综合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备课的不够充分。教学设计未真正落到实处,教学实施过程未能灵活把握,对学生课堂上所透露出的信息未能及时把握,多个环节出错,导致整堂课失色不少。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够备好一节课。我们所要做、所能做的是将这一条路缩得短一点,铺得平一点,走得稳一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的道路最关键的永远在于将来,那就在教育的路上,摸索着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