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9W 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杠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

《杠杆》说课稿 篇1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

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

1、引入新课

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哪些工具。再通过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情景,比赛拔钉子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并知道使用机械的好处。

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工具,用这些工具所能进行的简单操作,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认识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抽水机的手柄,拔钉子的钉锤等,总结它们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得出杠杆的概念。

(1)接着再以撬棒撬石头为例,介绍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提出问题:如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离,通过数理结合,作出力臂。

以跷跷板为例,要求学生画出跷跷板两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有比较典型的画法可以投影给学生看。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通过让学生画跷跷板动力臂和阻力臂,引出如果跷跷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时候,什么方法最有效?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如:重的人离翘翘板近,轻的人离翘翘板远。作用在翘翘板上的力大,力臂就短,力小,力臂就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果跷跷板要平衡,是否与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有关?杠杆要平衡,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满足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觉感受,引发学生猜想、

(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3)在学生实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可得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的长度。

分别在杠杆两端悬挂钩码,多次测量,取得实验数据。并让学生保留最后一次实验钩码悬挂在杠杆上平衡的实验情况。让学生观察,最后一次平衡时悬挂的钩码各不相同。但都能使杠杆平衡,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4)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猜想。在此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能力。

各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能力。

4、杠杆的应用

请同学们思考: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

九、布置作业

1、P169 第1、2、3 题。

2、利用筷子、塑料盖、细线和小重物制作一架小杆秤。通过制作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

《杠杆》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 教材分析: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找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对三类杠杆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展示我国古代的舂和桔槔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3)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4、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全过程,并体会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

(一)思维基础:本节内容位于教材的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在以前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基本知识以及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们已经接触了一些探究过程,可以说对于实验探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初二学生知识有限,思路不够宽,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考虑。因此,对于本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习惯。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储备: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

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难点:

(1)怎样找到杠杆的力臂;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

四、 教学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我注重体现两个理念。一是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二是希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肯定、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二)、情景体验,抽象概念

(三)、课中练习,突破难点

(四)、趣味实验,引入问题

(五)、合作讨论,探究实验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对于杠杆的概念,我让学生通过撬重物、拔钉子的小实验,来自己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这些工具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杠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有用的。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是一个难点,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当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相同时,动力的作用效果确不同,从而引出力臂的概念,在通过演示、图解来突破这个难点。分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按照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步骤,

即一: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二:实验收集资料和数据;三: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和数据;四: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我采用“从引导提出问题---利用撬书包的活动实际体验---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数据间的规律并得出结论”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这样,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探究能力。

另外,还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

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

本节课学生可以采取观察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发现学习法及讨论法等学习本节内容。观察归纳法主要用于杠杆概念的建立,实验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讨论法是学习讨论试验结果,发现学习法是发现生活中的杠杆及学习其内容。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征,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如何去观察实验,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请思考:

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

作业:

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架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

《杠杆》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为学校六年级的新生班设计的一堂课——《杠杆的科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的预测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

“杠杆的科学”一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2课时。通过前一课“认识工具”教学,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金砺实验小学座落于宁乡县城,因学校规模发展很快,不断有来自宁乡、长沙、望城、益阳及安化等地的学生进入我校就读,本学期,六年级增加了三个新生班,因本节教学设计是针对这三个班级,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我对新生的科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孩子有85%来自农村,40%的学生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经历,55%的学生没有做过科学实验,70%的学生没有做过科学记录。农村孩子的生活动手经验和动手能力不比大多数的城市孩子差,但科学学习经历、科学学习的素养与城市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教学目标:

经过学情调查,因新生班与老生班的差距,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表现出差异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难点:分析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说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一)导入:

故事导入新课,借助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借助图片(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杠杆。

(二)认识杠杆:

学生通过自学认识杠杆及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尝试找出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的三个点(课件)——引导学生识别课本上图片出示的常用工具是不是杠杆。

(三)杠杆的秘密:

提出“杠杆类工具一定省力吗”的科学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尺进行实验,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二、教学方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规律。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记录和分析数据。

三、课前准备:

教师:杠杆尺、勾码、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小组准备杠杆尺和一盒勾码、教材附带记录表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以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引入新课。讲述故事前,通过简略介绍阿基米德的成就,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接下来结合图片讲述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并请学生评论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长长的棍子,我就可以撬起地球”,这样一句匪夷所思的话却出自一个大科学家的口里,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同时“一个支点、一根长长的棍子”以及撬地球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地初步感受杠杆,从而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

(二)认识杠杆

1、什么是杠杆:“阿基米德要用棍子撬地球,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用棍子撬东西吗?”从情境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所见过的撬起重物的例子,发掘学生生活经验中见到过的杠杆类工具的实物,建立杠杆的表象。接着我直接揭示:我们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科学概念衔接起来。

2、杠杆的三个点: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教材1、2、3自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交流、归纳,让学生认识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找出杠杆类工具(摇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上的三个点:学生先观察图片,用铅笔尝试标出三个点的位置,再小组交流。在汇报时我适当指导,要求学生把每个点的位置叙述清楚、准确,尤其是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我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要以跷跷板上的同学脚站的位置为点,而且两边都可以看作用力点和阻力点。在本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并初步渗透在杠杆中用力点和阻力点是相对的。

4、识别常用的杠杆类工具:由学生先观察,小组交流,再集中汇报、讨论,说说理由。农村的孩子的表现欲望与城市孩子同样强烈,但表达能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想的意思说清楚、说完整,逐步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

(三)杠杆的秘密——探究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通过实验和整理分析数据,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是本课时的重点,而对于这群缺乏科学实验经历孩子来说,如何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并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怎么样指导他们设计实验,并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动手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些问题都是本课教学中需突破的难点。为此,本环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提出问题:“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杠杆类工具,那杠杆有什么作用呢?”联系生活实际中撬棍的作用,学生大都会认为:杠杆可以省力。我接着提出问题:“那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要怎么做才省力呢”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撬起重物的情景和教材上撬起箱子的图片,让他们发现支点一般靠近阻力点。“如果支点离用力点近一些,离阻力点远一些,杠杆还会省力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猜想。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敢于猜想。

2、介绍杠杆尺,让学生了解怎么样使用杠杆尺和钩码来做一个杠杆。并作出规定:(1)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勾码看作要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勾码看作是用的力(便于在实验中对杠杆是否省力进行判断);(2)每次实验两边只能各选一个点挂勾码(目的在于将实验控制在学生可研究的范围内)。

3、集体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因为这是一个随机组合收集数据的实验,所以挂几个勾码、挂在哪个点上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选择,制订计划时,只需明确用杠杆尺做实验,怎样是省力,怎样是费力。根据学生分析数据能力还不太强的实际情况,为便于学生能较容易的,从实验数据里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我规定每一次实验要使杠杆保持平衡,便于实验后分析数据,并鼓励学生多做几次实验以收集更多的数据。最后提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分好工做好记录。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没有经历过科学实验的学生初步体会怎样制定一个实验计划。

4、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时我到各组指导学生操作,并提醒学生作好记录,实验完成后训练学生迅速整理器材的习惯。

5、整理、分析数据,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学生得出结论后以激励性语言肯定在实验过程、整理分析数据过程中做得好的小组,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和被肯定的喜悦,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6、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提出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为合理?”让学生集体讨论,分享各组在收集数据时的一些好的做法。通过活动,教师再适当渗透收集数据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时的良好习惯。

7、提出问题:“了解了秘密,你们对阿基米德说的那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呢?”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尝试用新发现的知识来重新解读阿基米德的假设,引发新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板书设计

杠杆的秘密

省力:

费力:

不省力也

不费力: 左边(阻力点) 勾码个数 阻力点到支点距离 右边(用力点) 勾码个数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

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1、学生能识别常用的杠杆类工具,大多数学生能找出一般杠杆类工具的三个点;知道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2、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表述、动手操作、数据的整理分析等方面能力能得到提高,

3、学生能感受科学课堂学习方法,逐步形成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初步体会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杠杆》说课稿 篇4

一、情景导入:

通过一幅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但又感到罐盖很难打开的情景,以及主题人物的对话,探讨打开罐盖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杠杆:

(一)初步认识杠杆

开展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先让学生直接动手试一试,在利用使用工具打开。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把盖子打开的最佳方案写下来。使学生体会使用杠杆的感受。

开展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讲台上放置俩个罐子,一个没凸起边缘,一个有凸起边缘,让学生比赛把盖子打开,小组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凸起的边缘即支点,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打开的。对杠杆的结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结合资料卡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杠杆的科学定义,认识杠杆中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二)开展活动三,研究杠杆的作用

用杠杆做个起重机的活动,其实就是研究杠杆支点的活动。 小组总结交流实验结果,配合学生演示,共同总结我们的发现。得出结论。学生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并发挥想象力,利用得出的规律揭示阿基米德为什么会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归纳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运用了 “猜想、实验、论证、交流”教学模式。

(三)探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清生活中,哪里用到省力杠杆,哪里用到费力杠杆,哪里用到等臂杠杆,找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活动:

了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杠杆情况。理解杠杆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一)、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杠杆》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4节。下面我分四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引入,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包括发现法、讲练法、探究、合作等。辅之其他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实现。并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分四个环节

⑴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教师以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为话题,提出疑问。展示最简单的是杆,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⑵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通过两张图片来认识杠杆。第一张是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第二张是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的时候,他们就利用杠杆来搬动巨大的石块。两张图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你会用杠杆吗?杠杆会省力吗?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用多媒体展现跷跷板、船浆、抽水机、撬棒等文件,直接告诉同学:他们都是杠杆,让同学们观察并讨论它们在工作中的特点,教师借助洪恩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与学生交流,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同学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进入问题教学。

列举生活中你熟悉的杠杆?教师点评。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将屏幕上的撬棒撬石头的事例仔细观察。介绍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力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让学生拔钉子,知道当支点O到动力作用点A的距离相等时,动力F1和F2的作用效果不同,引出力臂的概念。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这个例子很简单,但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我觉得应该充分运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借此让学生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接下来进入练习。教师监控屏幕,予于指导。

通过练习1让学生知道: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练习2让学生明白动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力臂有关。带着力的大小与力臂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进入第三个环节。

⑶课堂实验增强体验

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会用到本节课一半的时间。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得到很多种方法:只用一种工具或几种工具的组合。让学生明白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杠杆可以省不同的力。

探究活动二:我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长的杆,请两位同学做体验撬书包的方式和感觉,预测:书包和肩很近,学生感觉轻松;书包和肩很远,学生感到吃力。让学生明白杠杆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力,还可以费力。不同的方式达到都把书包撬起的相同效果,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再观察刚才同学的表演并猜想,学生的回答的结果可能会很多,这时要正确引导,让学生猜想到可能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接下来让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探究活动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将教师到不同的小组了解学生的设计方案,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通过尝试,,参与并指导实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杠杆没调平衡?始终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力臂与刻度尺并不完全重合?不管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导、指导,对于没有设计完成实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教师监控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F1与L1的乘积与F2与L2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教大。教师要对不同的结果分析。

最后得到结论:F1×L1=F2×L2

运用结论解决前面设置的问题。

(4):变式训练发散思维

采用电子举手与学生互动,检验学校效果。而第四题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蜡烛在铁丝上的运动情况。现象:蜡烛在铁丝上左右晃动。让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杠杆的平衡是由四个物理量共同确定的。

第四部分反思与小结

在学生谈体验和收获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总结如下

1、概念建立

2、转化思想

3、(反思)学习方法

4、(反思)学习表现

布置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课外题是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

教学设计

接下来我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设计时,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1、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由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合作者。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杠杆》说课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杠杆》,《杠杆》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面力知识的延伸,又为下节《其他简单机械》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计划达到的目标,使学生认识杠杆。知道杠杆平衡条件。经历认识杠杆及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并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本节重点是:

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难点是:画力臂。

学情与教法、学法、分析、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我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但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应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先找一位大个子男同学和一位小个子女同学如图进行推门比赛,意外的结局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也就油然而生。然后启发为什么大力士会惨遭失败?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引入了新课、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了疑问和猜想,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

1、什么是杠杆?

2、杠杆有哪些要素?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请观看图片,想一想它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小组讨论分析并结合课本概括出"杠杆定义和杠杆的五要素"。看哪小组完成的更快、更好!学生通过讨论与分析抽象出杠杆的特征。通过该环节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见物思理的习惯,提高了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析概括的学习能力。

如何找杠杆的力臂?护眼仪是本节的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先出示一种、动力、阻力、支点都给出的杠杆让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画力臂,你做对了吗?使学生对如何画力臂的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是怎样做出力臂的,加深理解。再来一个,这次成功率会非常的高。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最后给一个实物,需学生自己抽象出杠杆的特征,找出支点、动力、阻力,然后做力臂,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我深入学生之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根据需要给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组织交流从而突破难点,学生强弱互助、优势互补,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友好的展示与评价中增进情感的交流,达到知识的增益、能力的拓展、心理和情感的升华。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由于新课标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就应该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布满设想与实践的探究世界,因此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合作探究来完成。一、提出问题,请大家回想我们玩跷跷板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对此你能提一个让我们探究的问题吗?创设了问题情景,。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思考,尽情的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活实例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我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张扬了个性、掀火了和谐课堂的气氛,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渐进了各自的理解深度。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完善方案、进入下一环节。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我参与其中。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提高操作能力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在这里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关爱他人的精神,都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加强,无论是成功与快乐、还是失败与烦恼,都有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组织学生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从而完成了整个探究过程。整个探究经过小组成员的精心的准备、仔细的观察、科学认真的分析、再加上激烈而友好的争论,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探究都有成就感,这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播放正确结论让学生再一次品尝成功的喜悦。

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积极发言、说一说你见过或用过的杠杆,看谁知道的更多?对生活观察的更仔细!让知识回归生活。物理就是这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列举了许多的杠杆,引导分析进行分类得出杠杆的种类。播放视频让知识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形式留在学生的记忆。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另外我在板书中留下了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让理性的知识留在学生的脑海。起到此处无字盛有字的妙用。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努力地去做教学的有心人。

这些都是课前的设计,而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谢谢大家!

《杠杆》说课稿 篇7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此,我们来探究一下他的梦想究竟能不能实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九章第一节《杠杆》。

一、教材分析:

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物理的课程改革中从生活走进物理的要求,并且之前我们学习过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内容也是前面力学内容的延续,是学习滑轮和滑轮组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重难点分析:

1、由于同学们对杠杆的认识和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使用杠杆的重要知识储备,因此作为本节内容的重点。

2、另外对于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对于三类杠杆的区分稍显困难,因此可作为本节内容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十分熟悉,有一定的使用杠杆的经验,对杠杆省力的印象比较深刻,但是对于使用费力杠杆的原因不明确,所以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是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追其根本是杠杆使用中遵循的规律是未知,所以杠杆平衡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铺垫。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力臂、为什么要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还存在疑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布置合适的任务,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三、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和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受到的动力和阻力,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和创造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德育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对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情况的认真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结合几种杠杆受力平衡的图示实例讲述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引导学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能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显然教上述概念时适宜采用观察法和讲练法。教杠杆平衡原理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卓有成效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把发现法作为一种学法进行渗透是可行的。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课题引入: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羊角锤、核桃钳、镊子等,引入简单机械的认识。教师以复杂机器都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成的为话题,提出质疑,引出本章课题。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用幻灯片放出的几种杠杆,让学生找出几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杆概念,引出本节课题——杠杆,使杠杆概念的建立与课题的引入并行。

力臂概念的建立:

初中物理教学中“力臂”概念,历来都被物理教师看作是一个难点,“力臂”作为教材内容的呈现,只是单单给定了物理概念,而后面我们所探究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为了方便地从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大小,都是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后,杠杆左右添加钩码,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力臂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的定势思维。因而“先入为主”在以后画力臂等有关问题中常常出现失误。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也做过思考,尝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近走径”模型。

如图1所示,a为一条公路,A为公路外一点上的人,想上公路的最小距离为,建立模型。关于这一生活经验都是学生所具备的常识。将这一知识与杠杆知识有机结合赋予新的意义。如图2所示,将力的作用线b类比为公路a,支点O类比为公路外一点A,力臂OC类比为上公路的最小距离。这样将寻找力臂的问题转化为上公路时最短距离的走径问题。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模型进行教学,学生在较复杂形变的杠杆中能够准确地作出力臂的图示。

在教师完成上述概念的建立之后,引导学生画出幻灯片所示的几幅图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进行训练强化,基于前面的观察,针对杠杆的形状,支点的位置进行总结,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进行上述内容,遵循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创设的物理图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与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作为滑轮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处理过程中,首先演示杠杆在水平位置的静态平衡,引出杠杆的平衡概念。让学生,依据教师的形象点拨,找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四个因素,然后质疑: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做探究实验。这样进行引导,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的目的性,对学生的探索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分组探究杠杆平衡问题,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对比,综合和概括,总结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正确的给予肯定,不完善的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写出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由一组实验数据引发的思考

这是学生测量的一组数据,在得出实验的阶段学生就产生了上述的疑惑,到底是哪个结论正确呢?

有些同学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比较迷茫,但是当教师将他的问题对全班同学提出之后,有些同学自告奋勇的帮他解决了。

同学方法:首先将杠杆调制水平平衡。然后在杠杆左侧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竖直拉动杠杆右侧的每个拉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得到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这个错误的实验结论,最终也正式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另外教师针对此次错误结论进行分析归纳,启迪同学们,必须进行多次测量才能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在进行物理实验当中,遇到需要自己给出数据进行实验时,不能取特殊值,这样不利于普遍规律的得出,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在物理当中,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

依据杠杆的平衡原理,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力臂的关系能不能分析出动力和阻力的关系?这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这样也可适时的活跃课堂的氛围,使每个同学都能充分的开动脑筋,更加符合高效课堂的标准。讨论完成之后,汇报成果,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从物理走向生活。

3、课堂小结

在进行完实验探究之后,为了保证课堂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小结由动画组成,首先让学生观看动画,教师提问由动画学生可以找到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是什么?学生自然想到杠杆的定义——围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之后让学生从动画中找出杠杆的五要素,再次提问,杠杆不平衡,那么如何使它平衡呢,学生自然就想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教师举出几种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中找到三类杠杆。这样的设计符合本节的学习理念,能使学生将本节的知识形成体系,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后面的习题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层层推进,更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清晰的思维表象,形成深刻的印象,更加难以忘怀。

堂清及作业处理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挑选了以下五道题目。第一题中考察学生对三类杠杆的分类,题目较为简单,由于小结中最后处理三类杠杆,这样的设计更容易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第三题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本课难点力臂的把握,并且在画力臂中穿插考察学生对五要素中支点的理解,从更广范围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后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培养了学生系统分析能力,通过反馈,最终也使教师从学生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

总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本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将本节课中,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理想化,将理想问题模型化,将模型问题具体化的设计思路,本着以高校课堂为依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效,爱上物理,爱上学习。最后,可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若将学生比喻成客人,那么留有余味,自然客盈门。

《杠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和谈学生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杠杆平衡》是小学自然科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杠杆与平衡》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教材的编排思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通过利用文具制作一个简易跷跷板,初步感知杠杆;第二部分:通过观察跷跷板的运动,从而认识什么是杠杆;第三部分:利用杠杆尺进行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使杠杆平衡的方法。

2、学生实际: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跷跷板”等杠杆,对杠杆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自然课上学生已经习惯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但学生对进行复杂实验比较薄弱,同时对复杂的实验数据的整理和从中找寻规律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这节课,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较为复杂的探究杠杆平衡实验,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实验中自主探究出杠杆平衡的规律是本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再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通过实验发现当左右两边钩码数相同,且所挂位置相同时,杠杆可以平衡。

3、通过实验发现当左右两边钩码数不同时,适当调整钩码位置,杠杆也可以平衡。

4、培养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并总结规律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亲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了解使杠杆平衡的方法,尝试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和总结规律。

二、教学设想

“杠杆平衡”这节课是学生初次在课堂上接触简单机械——杠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找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究能力,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了四个主要活动环节:

①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象与猴子是否能够一起玩跷跷板,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和探究的兴趣;

②利用文具制作简易“跷跷板”,并观察其特点,从而认识杠杆;

③实验探究杠杆平衡;

④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再次讨论猴子和大象玩跷跷板的问题,并简单介绍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为下节课做铺垫。

其中第三个活动环节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一个是钩码的位置、一个是钩码的数量。这是比较复杂的实验。如按照自然课本配套活动手册中的表格来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给定学生杠杆一侧的钩码数、距支点的格数,以及另一侧的钩码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格,来确定另一侧据支点的格数。这样的实验设计的确很简单,但将学生框得比较死,学生的实验是一致的,得出的实验数据是一致的,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帮助,也就是把实验设计得太简单了。而如果直接让学生尝试进行杠杆平衡的实验,而不做任何实验要求规定,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会特别多,也特别复杂,对这些实验数据的汇总和整理会相当费时,学生也不容易从这些数据中得出规律,这又把实验设计得太难了。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能力,我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决定把这部分实验活动具体拆分为两个小实验。第一个实验规定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有了这个前提,学生在实验后的交流不难得出结论,他们发现杠杆尺要平衡,左右两边钩码数相等时,钩码所在位置也相同;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发现了左右两边钩码数相等,如果钩码位置不同,哪边的钩码离支点越远,那么杠杆的哪边就会向下倾斜。在第一个实验基础上,我们再进行第二个难度稍大的实验。第二个实验规定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不同。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学生对杠杆的平衡也有了一定直观的认识,因此第二个实验也比较容易成功。在实验二交流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杠杆尺两边钩码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导他们发现规律。这两个实验难度递进,我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实践,从实验到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参与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提高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在学习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三、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观察现象,构建新知

(三)进行实验,自主探究

(四)联系生活,进行拓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课件演示播放大象与猴子玩跷跷板,引导学生思考大象与猴子能否一起玩跷跷板,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缘由:由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跷跷板作为导入点,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大象与猴子一起玩跷跷板,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动学生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励他们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探究的内容是从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的。

(二)观察现象,构建新知(4分钟)

学生用文具制作跷跷板后,教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直尺代表什么?”“橡皮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跷跷板是怎样运动的?”指导学生观察,并自主构建杠杆的定义。

设计缘由:教师将所需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问题的设计贴合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依据问题进行观察并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进行实验,自主探究(2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又可以分为两个实验:①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相同;②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不同。

设计缘由:面对的这些具有一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四年级学生,这一环节主要采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亲自参与。从实验到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参与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提高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在学习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四)联系生活,进行拓展(3分钟)

再次让学生讨论大象与猴子玩跷跷板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缘由:自然科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学生运用自然课堂中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说教学特点

本节课教学注重了以下四方面。

1、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开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跷跷板的引入,到玩一玩跷跷板并观察其特点自主构建杠杆的定义,到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始至终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注重学生观,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维空间。

我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我并没有简单地运用教材配套活动手册中的表格,来进行实验设计。但我认为,过于简单的实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维空间,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提升。所以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简单划一的实验改成两个较为开放的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活动,让他们自主探究感知杠杆平衡的规律,并让学生自行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归纳实验规律。

3、注重活动内容的层次性。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实验层层递进,从易到难,整个活动的展开过程契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每个活动之间紧密联系,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螺旋式上升。

《杠杆》说课稿 篇9

【说教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是继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工具后的第一类工具的研究课,是后续课程的引导课。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杠杆,并找出三个点;会使用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

能够记录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说教学过程】

一、学生体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带钉子的木板,启发学生将钉子取下来(选择工具);

2.出示开瓶器和饮料,学生体验使用开瓶器开启饮料瓶的过程;

3.结合以上两个体验过程,和剪刀、钳子等工具,以及跷跷板等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认识杠杆

1.通过其中一张图片,描述“杠杆”的概念(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并介绍撬棍上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学生尝试找其他工具上的三个点。

3.让学生区分杠杆类工具和非杠杆类工具(螺丝刀拧螺丝,擀面杖等)

三、研究杠杆的科学

1.出示杠杆尺和使用说明书,演示组装杠杆尺。

2.介绍实验方法(杠杆尺左边看成阻力点,右边看成用力点)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4.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记录,并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5.总结实验结论:

(1)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四、小结本课内容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以及杠杆工具的作用,并能找出杠杆的三个点。下节课我们将用本节课的知识将我们见过的和使用过的杠杆类工具进行分类,请同学们下去搜集整理杠杆类工具。

【说教学反思】

教学借用动画片人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模仿者里面的人物进行学习,给课堂增添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实验中学生基本能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还有待培养。

《杠杆》说课稿 篇10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寒料峭,却阻挡不住我们业务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大方面,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讲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七章、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本节内容编者意图是体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体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文并茂,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钓鱼竿等等,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熟练使用实验所需测量工具,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这就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科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新知探索课模式是以“实验探究”为引领,“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部分

教学设计

⒈、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教师通过让学生捏粉笔头的比赛,提出疑问,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⒉、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结合教材中的几种杠杆示意图,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跷跷板的杠杆示意图,引导学生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杠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食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几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及阻力臂。对于动力臂及阻力臂作图,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地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在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⒊、探究活动 增强体验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F 与 的乘积和F 与 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的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 × =F × 。

⒋、拓展分析 发散思维(实验结论推出部分 5历时)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看出,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力再大,力臂若为零,则对杠杆的平衡不起任何影响。

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白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优缺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5、深化概念,拓展思维(小结部分 历时3)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6、夯实基础,巩固提升

课堂同步,找出几个针对性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不同杠杆的分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深入认识大好基础。

板书设计:

杠 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O表示。

⒉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里,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⒋动力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⒌阻力作用线: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表示。

7阻力臂:从纸雕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表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 =F

三、杠杆的应用

四、课堂评价

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评价表格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从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实验技能,观察描述能力,处理实验结果能力,基础达标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学生本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作出评语给出等级,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栏目来开辟一些新栏目,例如:本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个身边的生活用品—杠杆的统计,并分别对杠杆进行分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课外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例如我会让学生们上网查询在生产生活的杠杆有哪些应用等。还有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学习物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富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最后送一句警言与大家共勉:一千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千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杠杆》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以及斜面等简单机械。在前一节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及特点。教材从两个部分安排设计: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2、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和理解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理解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亲历实验过程,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二、说学情

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丝,用镊子夹棉球,等等。我们的学生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原理。同时,本节课的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的工作特点,从而认识杠杆。

三、说教学方法

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知识的类比迁移:在教学杠杆有三个点的基本概念时,先让学生感受用撬棍撬动讲台的必要条件,再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杠杆的三个点。这样的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实验操作:科学学科的知识都是从无数的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的出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是本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杠杆的省力规律时就让学生利用杠杆尺来反复验证,在收集并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合作讨论:合作讨论是在学生都积极参与,保留个性并能充分表达见解的学习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小组都有一台杠杆尺,,但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景:

师: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搬讲台)

生: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

师: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二)、认识杠杆

1、学生观察教材P4插图,结合文字解决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等概念。(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学来理解知识要点)

2、教师示范画杠杆结构示意图。(从直观的例子中引出抽象的知识)

3、教师展示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三个点的位置。

4、判断教材中的六种工具是不是杠杆 。(是为了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学生说明理由时不一定非要学生标出杠杆工具的三个点)

(本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环节中对于学生自己看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边学边练,学以致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知识的落实。)

(三)、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1、学生猜想: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怎样做才能省力?

2、实验探究,采集数据:

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不进行提示,而由学生自主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比如,在实验中应该收集什么数据;在钩码的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上由学生确定,引导学生多次实验后,在一起来整理。

3、数据处理,分析归纳: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寻找和发现规律并得出结论的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向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学生亲历了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归纳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尝试了“猜想、实验、论证、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总结交流、取长补短:

由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谈在本次实验中的操作上的失误,设计上的失误,改进和完善的方法,得到的启示等。学生实验成功了固然可喜,但失败了也并不可怕,鼓励学生只要找出了失败的原因也是一种成功,所以评估交流是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杠杆的科学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粤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六章第五节内容,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从常见的简单机械中认识杠杆。

(2)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二、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也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法,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让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本节课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三、 重点和难点

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应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力臂不等于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画出力臂,因此,力臂的确定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法和学法

结合几种杠杆受力平衡的图示和实例讲述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引导学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能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显然,教上述概念时除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外,适宜采用观察法和讲练法。在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原理时,采用科学探究法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卓有成效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1、形象引题

教师以日常生活中觉的一些简单机械为话题,提出疑问,引出本章话题。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多媒体放出的几种杠杆,让学生找出几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杆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杠杆概念的建立与课题的引入并行。

2、 创设直观环境,建立物理概念

结合用木棒撬石头的示意图,建立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概念。继而在这个示意图中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建立它们的概念。展出描述上物理概念的文字,让学生看一遍,并且齐读上述物理概念,强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画出多媒体中所示的几幅图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突破教学难点。基于前面的观察,针对杠杆的形状、支点的位置进行上述内容,遵循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创设的物理图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 点拨、设疑、引导、探索、概括、应用

演示杠杆在水平位置的静态平衡的概念,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形象点拨,找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四个因素,然后质疑:杠杆平衡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什么关系?教师简略说明并提出要求,让学生按多媒体的图表依次进行实验,把各次实验的数据填在物理课本23页的表中,对比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并对比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揭示物理规律。这样进行引导,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的目的性,对学生的探索具有导向作用。

学生分组研究杠杆平衡问题,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对比、综合和概括,总结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对学生的汇报,正确的给予肯定,不完善的给予补充,在此基础上扼要板书杠杆原理,并引导学生写出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完成探索的过程,不但能学会知识和探索的方法,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还能认识到探索物理规律必须采取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刚刚知道杠杆原理,只有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理解。因此,要安排一个例题,引导学生去做。学生通过演练,能学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4、 回顾总结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5、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27 第1题

家庭作业:p27 第3、4题

通过实施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我班学生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效果比以往的各届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正确率都有上升。

《杠杆》说课稿 篇13

新课标倡导教师积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实验。日常用品来自我们的身边,来自我们的生活,学生对它有亲近感、熟悉感。日常用品具有简单、直观、经济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去创造发挥,去做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新课改下积极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本人执教沪科版教材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尝试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教具,改进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掌握杠杆平衡条件,根据一定的方法对杠杆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锻炼自己观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间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物理的方法和规律。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是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着手准备:

一、从日常用品中设计教具

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具有:

体验器材,带盖的铁桶、钳子、剪刀、核桃钳、镊子、天平等;

演示实验器材,跷跷板、大小不同的橘子等;

分组实验器材,改进的`杠杆和支架、钩码。

二、合理改进实验

1.实验器材的改进

改进教具所用器材:杠杆、塑料挂环、钓鱼的铅坠、钓鱼线、钓鱼线上的连接器。

杠杆做了三点改进:由单面有刻度变为双面有刻度,一旦分组人数较多时,杠杆前后学生都可以做实验;由固定的挂钩变为可移动的挂环,让学生移动钩码的范围更大;由直接挂钩码改为用两端带钩的悬线悬挂钩码,更好的体现出力的感觉。

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判定上,突破如下:在支架上固定一个白板,白板上标有互相垂直的横线和竖线。白板前挂有一个重垂线,当重垂线和竖线重合,说明白板是水平的。当杠杆和横线平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外,如果学生单独实验,可以在白板的上端距离杠杆不远处放两根小铁钉,限制杠杆的转动范围。

2.数据记录表格的改进

我在课本实验记录表格上,做了三点改进:

其一是实验数据表格设计的完整性。我将表格分为两部分,横栏是物理量,竖栏是实验序号。

其二是空白实验序号,让学生自己填写,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本实验要分析多组数据得结论,避免偶然性。

其三是添加了四列空白。

如果学生猜想的是F1l1 ﹦F2l2,那他们就可以在前两栏添加上F1l1 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从而比较得结论。

如果学生猜想的是F1/l1 ﹦F2/l2,那他们就可以在前两栏添加上F1/l1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若不相等,则可以在后栏上填写F1l1 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从而比较得结论。

特别是数据记录表格的第三点改进,为学生分析与论证数据带来了方便,也很有效的突破了实验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环节。

三、精心设计实验,寻求实验教学的高效率

教学中紧紧围绕 “一个载体——跷跷板”、“一个游戏----翘翘板上放橘子”、“一个改进——表格多四列” 展开教学,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个大盒子,盒内是什么,徒手打不开,大家想办法。在这样的场景中,让学生打开盒子,并展示用类似于棒的物体撬开盒盖,引入新课。

说明:在“认识杠杆”中,创设情景“开盒盖”。一方面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撬的一刹那,就初步建构杠杆的模型。

(二)合作探究,进行新课。

包括三大板块:

1、体验生活,认识杠杆:

经历三次体验:第一次体验生活中常用到的杠杆,讨论说出共同特征,并给杠杆下定义。第二次体验用棒撬动物体,自学杠杆五要素。第三次是在“认一 认”基础上对比分析杠杆,体验杠杆的平衡,明确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说明:在“杠杆的五要素”中,让学生体验用棒撬动物体,加深对杠杆五要素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倾斜静止和水平静止的杠杆,体验杠杆平衡,并比较发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为探究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2、科学探究,杠杆平衡:

我认为此处可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一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在“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

先让学生认识水平平衡的跷跷板的五要素,特别是明确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再让学生在体验游戏过程中,认识到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影响杠杆的平衡。最后提出探究的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满足怎样的关系?”

说明:此外为了更好突破杠杆平衡教学,我设计了“在跷跷板上放橘子”游戏,其目的是:

在放橘子游戏中,学生可以学会规定动力和阻力,可以归纳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生在放橘子的过程中,在改变力或力臂或力、力臂同时改变,学生可以清醒的感受到实验的操作过程,那就是先固定某端的力和力臂,然后改变另一端的力或力臂,使杠杆重新平衡。而这种感受恰恰是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困惑点。

而且,学生在放橘子的过程中,仅仅是停留在感性上,没有理论的支持。正因如此,也给实验的深入开展埋下伏笔。在实验结论出来以后,再让学生来比较橘子的重,那时候学生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分析问题。这样的设计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

提出问题—学生独立猜想——展示猜想——排除不合理的猜想——介绍实验器材——小组设计实验——展示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实验——分析与论证实验——异组交流合作———评估实验———应用实验结论。

3、感受生活,杠杆分类。

从“跷跷板上猜橘子重”入手,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给杠杆分类。并向学生说明分类只是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日常用品设计教学,通过对日常用品做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由于用到的是身边的器材,又是学生自己设计出的实验,这样也消除了物理学习中的神密感,增加了亲切感。

运用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让学生比较清楚的观察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反复地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也有利于学生课内课外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要想充分发挥实验对物理教学的独特作用,就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一味的等和靠,要学会自我开发和设计实验资源,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去创造更好的实验资源,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乐在其中、乐得其所,让学生每一个实验都能研究的淋漓尽致。

《杠杆》说课稿 篇14

一、教学设计

1.知识性

科学课的首要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除知识目标以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也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达成的。就本节课而言,关于杠杆的五要素需要必须了解的。任老师结合生活中实际的杠杆例子,请学生从中抽象出杠杆的模型,在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对杠杆的五要素加以很好的落实。

2.技能性

本节课的重要技能是对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和杠杆五要素的识别,以及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板演,师生评价,生生互动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都有基本的掌握。

3.教育性

科学课虽不是思想教育课,但科学与情感(德育)的结合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通过引入我国古代劳力人民对杠杆的利用,提升爱国思想教育,以及埃及人民在建金字塔时对杠杆的利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

二、课堂组织

1.情景鲜明

本节课以用棍棒撬石块,开饮料瓶、订书机等贴进让学生身边的例子,同时让学生用笔和书本、文具盒模拟棍棒撬石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主线突出

课堂中所有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寻找杠杆的五要素这条主线展开。

3.活动多样

本节课堂活动包括了“学生模拟棍棒撬石头”、“读图思考”、“小组站起身讨论”、“现场打开饮料盖子”、“动上臂体验人体上的杠杆”、“学生板画力臂”等环节,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学习。

三、课堂评价

1.及时

课堂上,任老师几乎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评价,最后还有教师的评价,用及时的评价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面广

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看出,一般学生的知识面是比较广的,相互之间的评价内容往往能挖掘出更有深层意义的内容。如“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寻找的的评价,学生几乎提到了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两个力在支占同侧是方向相反,不同侧时方向相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组织学生对评价进行评价以及反思。

3.欠实

但在此节课中,特别是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过程中,任老师也往往为了追求“预定目标”,即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是自己预定的答案时,在评价上就缺乏客观性和明确性,没有给学生一种明确性的答案。如关于阻力臂和动力臂的概念,第一位学生的答案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不错,当然从答案的完整性来看没有第二名学生照着课本念好,但第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值得表扬。这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分析,而不是“不同意见”再让学生回答。

四、改进建议

1.本节课的难点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寻找,能及怎么突破学生的前概念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的距离,为什么要引入力臂这个概念,教师的设计上没有挖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很好的突破难点。

2.课堂上的科学用语需要进一步规范。如“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绕支点的转动方向相反”不能说成“动力和阻力的转动方向相反”,石头对撬棒的阻力是石头对棒的压力而不是石头的重力。

3.在时间的安排上,课堂前面部分太“紧”,学生思考、讨论的余地和机会太少,而课堂后半部分的时间又太多了,分配时间可以更合理一些。

《杠杆》说课稿 篇15

今天我很荣幸观摩、评析—这位最优秀的物理教师的课《杠杆》。首先我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总体感觉。

总的来说,在听完王老师的课后,自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我觉得这是一节成功的新授课,这节课有科学的学习方式,王老师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学生中间,适时地进行点拨;其次王老师有十分高超的教学艺术,组织、引导、合作、激励都很到位;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这节课有真实的学习过程,王老师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学生,课前学生并没有做很多的准备,但是课堂上王老师凭借个人的高素质、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把学生调动得非常好,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但收获颇丰,所以这节课因为真实而美丽!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一、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由生活中用到的弹簧测力计,老师提出用它测出大象重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的欲望,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的学习兴趣中。

2.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整节课围绕着用弹簧测力计测大象重的问题展开,老师留下悬念,用小小测力计可以测出大象重。在认识了杠杆之后,老师设疑: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为什么用杠杆可以搬动巨大的石块?从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老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到各个小组,参与其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面向全体,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最后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了用测力计测大象重的问题以及小白兔分萝卜的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了:认识了杠杆,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让学生会学了:用科学探究方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让学生爱学了:小小测力计,居然能测出大象重,物理真有用!

3.大胆创新,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在大屏幕上展示出的各种器具比如撬棒、跷跷板、钓鱼竿、抽水机的手柄等等,还自备了羊角锤、剪贴的剪子、瓶起子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而且让学生现场撬钉子、起瓶盖,通过这些设计,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4.作业设计新颖。王老师摆脱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行车上有哪些杠杆,学生会觉得作业有趣,而且让学生经历观察自行车的过程,再次认识杠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这样的作业也符合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教师素质评价

教师的学科基本功扎实,教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在找钓鱼竿的支点时,亲自演示;在介绍杠杆平衡时拿着铁棍演示转动和运动的区别,学生看一眼就都理解了),口语流畅、幽默生动,教态大方亲切,情感丰富,多媒体手段熟练(遇到突发状况不慌张,冷静处理)。

总的来说,王老师应用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大家诠释了一节生动的物理课,但我还是有点儿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与大家交流,说的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1.板书设计稍加改动,就更完美了。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对力臂的概念的理解,它也是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个人认为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生活中的杠杆,然后老师用彩色粉笔标出杠杆中的五要素,既起到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力的作用线及力臂的画法,更好地认识杠杆及五要素。

2.在某些细节还可以再改进。

(1)大屏幕打出一些知识点时,王老。

(2)学生画完力臂时,老师问画对的举手,有些学生没举手,说明有错误,如果此时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该同学的答案,大家一起纠错,学生对力臂的画法会掌握得更好。

3.小组交流可以再多些,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

整节课,教师用时大约25分钟。在总结杠杆的定义时,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再提示,学生总结,用时2分钟,如果老师给学生1分半左右的的时间小组交流总结,可能效果会更好。在找杠杆的五要素时用时4分钟,如果教师明确目的,放手让学生来完成,相信他们也能完成得很好。总之,尽管这节课有些小的瑕疵,但瑕不掩瑜,这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杠杆》说课稿 篇16

5月27日,我们培训班一行人来到美丽的凤凰初级中学,潘益虎、张志荣和肖浩峰三位老师在这里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杠杆》。下面是我对这三节课一些个人的不成熟的意见。

一、整体感觉

潘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张老师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流畅,,多渠道多角度调动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注重教学过渡与转承,教学环节自然一体。肖老师从生活中引入杠杆,语言逻辑性强,注重对现象和知识点的深入挖掘和理解,现代教学技能应用熟练,突出教学多元化及辅助功能。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众所周知,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出现在复杂的机械中,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这节课也很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课堂掌控能力。

1.潘益虎老师

(1)能将“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新方法,把快乐带给学生;运用评价,把信心传给学生”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整堂课学生都是在一种创造的,愉悦的,不断成功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如请学生到前面用螺丝刀起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等。

(2)在实验过程中潘老师能始终与学生一道,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指导学生怎样成功的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如:提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学生实验探索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不是在学生实验室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东走走,西看看。

2.张志荣老师

(1)引入通过钓机器人视频,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提出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进而引入杠杆这种最简单的机械,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开始上课时张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黑板上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然后移动点A再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L需要延长)。这样不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为突破本节课画力臂这一难点铺垫。

3.肖浩峰老师

(1)实验器材和设计简单有效。在拔钉子实验中肖老师只给学生螺丝刀、小木块、订了图钉的木板,让学生思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除了书本上有的那种方法以外,还引导学生想到向上撬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2)ppt使用灵活恰当。在请学生测量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后,对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是请学生直接在ppt的表格中填写,不用再黑板上画,也不需要退出ppt,处理数据也非常流畅。

三、建议

本节的内容较多,三位老师后面杠杆平衡条件讲的或多或少有些匆忙,我个人认为如果剩的时间不多,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讲也可以,因为3、5分钟根本完不成这部分教学,利用这几分钟再让学生画一些力臂,从而进一步突破画力臂这一难点。总之,这三堂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

《杠杆》说课稿 篇17

一、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新颖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基于小学科学六上《杠杆》的课后延续探究课。这节课由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经过钱老师的精心设计,设置了3个挑战项目,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浓厚的课堂氛围。

二、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1、在学习的方法上看,钱老师在学生研究杠杆的平衡时,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从时间的分配上看,对实验的猜测和讨论5分钟,验证猜测3分钟,挑战第2关10分钟,本课交给学生探究的时间长达18分钟,教师在这堂课中仅仅起到了一个主导者的作用,她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引领者、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和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

三、教法得当,学法扎实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本堂课教师的着重点落在如何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一些简单浅显的知识。所以,钱老师引导学生在这节课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实验——数据——规律——验证五个环节。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

《杠杆》说课稿 篇1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数据、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的指导。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镊子夹东西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认识,借助学生的经验,以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合理解释身边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带的工具:剪刀、开瓶器、木棍、铁榔头等。

2.分组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杆秤、石子、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杠杆尺、钩码、科学记录表、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引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块大石头和一根棍子,请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块石头吗?(指名演示撬石头)

2、为什么棍子能撬起这块石头呢?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师: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

实验1: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物重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2: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3: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板书设计:

杠杆

力点支点重点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不省力`不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省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杠杆》说课稿 篇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动手,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学生自制蜡烛跷跷板:长蜡烛1支,大号缝衣针1根,杯子2个,薄铁皮(或塑料板)1块,小碟2个。

教具准备: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幻灯片1、2

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出示幻灯片3、4。

三、展示收集的杠杆,出示幻灯片5、6,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分组讨论:什么叫杠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7,杠杆的定义,学生齐读。

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展示撬石头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什么叫支点?什么叫动力?什么叫阻力?。

出示幻灯片8,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

出示幻灯片9—12说明做图过程。

六、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你想探究的问题是XX。

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XXX。

提示:

杠杆要平衡:

1、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2、只与力臂的大小有关;

3、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4、只与力和力臂的乘积有关。

制定计划: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装置(出示幻灯片15)和实验步骤(出示幻灯片17、18),让学生分小组实验。

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数据是XX,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结论是XX。

展示学生的分析结果,并给以评价: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幻灯片17。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趣味小实验:自制蜡烛跷跷板

目的:证实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设计:

1、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象顶端一样露出烛芯。

2、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

3、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

4、点燃蜡烛两头,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

做出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出示幻灯片18。

七、比拼台:出示幻灯片18(通过超链接和19—25相连),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答题,竞赛。学生竞争选取题目,抢答题。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课堂教学,并颁奖鼓励。

八、小结本节内容:出示幻灯片26。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九、作业:。出示幻灯片27。

课堂作业:课本193页题目2、3

板书设计:第一节杠杆

一、杠杆

1、定义:一跟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

(5)阻力臂

二、探究实验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说课稿 篇20

课时:

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

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知识

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

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

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

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

板书:二、杠杆的应用

二、讲述三种杠杆

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

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学生回答)

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13-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13-5中的橇箱盖为例.

四、天平和秤

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杠秤为什么用质量较小的砝码可以平衡质量较大的物体.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略)

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杠杆》说课稿 篇2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从而抽象出杠杆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师)铁架台、杠杆、钩码、大剪刀、钳子、大镊子、羊角锤、起子、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学生)铁架台、杠杆、钩码(50g,8个)、弹簧测力计(5N 量程)。

《杠杆》说课稿 篇2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杠杆》说课稿 篇2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信息反馈】

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第二,让学生体验杠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两点都有较好的体现。

针对第一点,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更多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的探究活动,并将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种挂法记在记录表上。由此,学生就有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可供后续的分析研讨之用。在分析数据资料时,考虑到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没有采用"撒大网"式的研讨模式,而是采用"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师生共同研讨模式。在研讨过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状态和费力状态的两张记录表,通过简单的研讨认识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区别,并让学生将手中的记录表分成省力和费力的两类。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也有利于后续研讨的深入。接着,我组织学生在省力状态的记录表上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并进行比较。由于记录表上线段的直观性,学生很轻松、准确地推导出杠杆省力的原理。最后,顺着直观教学的思路,我利用“反证法”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杠杆费力的原理。在这个师生共同研讨过程中,学生手中的信息是在自主探究中记录下来的,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研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针对第二点,我注重突出“体验”,即让学生实际体验杠杆工具的效用,从而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例如游戏“以弱胜强”中,通过支点位置的移动,一名弱小的女生战胜了强壮的男生;通过铁丝在老虎钳钳口位置的变化,学生感受到老虎钳作为一个省力杠杆工具的强大;通过手拎铁块和用火钳夹铁块的比较,学生马上感受到火钳是一个费力的杠杆工具等。正是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头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化为现实具体、活泼生动的应用实例,巩固了概念的记忆,并反过来加深了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中来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学得既开心,又有效率。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这个环节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体验,但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就事论事”,拘泥于一件工具的认识,而是追求“举一反三”,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再认识。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分析老虎钳的省力原理之后,教师提出“铁丝放在钳口的哪个位置最省力?”这个问题,学生正确地利用科学理论指导了生活实践;学生在理解杆秤的工作原理之后,教师设计情境“如果称量要扩大10倍,秤砣不变,怎样设计杆秤?”,学生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增加秤杆长度、在靠近重点处增设一个提纽,而这第2个方案我在课前也没有预想到。正是由于科学概念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这个应用环节的学习,对于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与近期所听的科学课相比,本课的预设成分比较多,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其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探究教学中,较多的预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