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父亲与烟酒散文(精选12篇)

父亲与烟酒散文(精选12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55K 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亲与烟酒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亲与烟酒散文(精选12篇)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1

父亲的出身是典型地“贫雇农”,家境贫寒,童年凄惨。因从小倍受欺凌,使他养成了疾恶如仇、耿直有余的个性,说话一吐为快,做事不管别人的脸。托党的福,父亲得以读完初中,并被招工做了一名在那个年代让人羡慕不已的工人。我只比弟弟大两岁,母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从三岁起就被父亲带着,从黄龙电站工地辗转到丹江口电站工地再到葛州坝电站工地,直到上学的年龄才回家。所以,在七岁以前,我的记忆里只有父亲的形象,而没有母亲的形象,那时,母亲对我来说只是一团模糊的烟云。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父亲才有着比弟弟妹妹更深的情结。

听说,父亲年轻时不但人勤快,而且长得也比较帅,且烟酒不沾,这当然是外公心中最佳的女婿人选。外公看上的人,母亲又如何拗的过?纵有一千个不愿意,也只得委委屈屈地嫁了。父亲很勤快,在家里洗衣、做饭什么都干。村里要评模范老爹的话,依他的勤快,我们应该第一个投他的票;可是,父亲的缺点却又让我们生气,依他的缺点,我们弃权也不投他。谁让他爱酒如已、嗜烟如斯?

大约是我上初一的那年吧,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从外地调回了老家,在一家乡政府做事。偏偏那个地方家家会酿酒,人人能喝酒,是个名不虚传的酒乡,父亲这样爽直的人,很快就入乡随俗,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烟酒同行,父亲极其自然地成了烟民。李白斗酒诗百篇,那种酒后的豪爽和文采的飞扬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纵观今古,何人能及?我经常想,父亲要是喝了酒也能来点诗文的话,那我就天天给他买酒喝,可遗憾的是他喝了酒会变得自己差点不认识自己。他的亲情观念浓厚,喝了酒,就豪情万丈地把家里的东西胡乱送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但母亲却很恼火,并为此和他争吵。当然,这只是他酒后最轻的“罪行”。要命的是,平时听了让他生气的话,或是看了他看不惯的事,酒后都会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弄得别人措手不及,弄得家人尴尬不堪,尽管那些事与他毫无关系。我们经常列举他的“罪行”,以望他悔“过”自“新”,不想总是适得其反,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相反还振振有词地教训我们,说人活着不就是活的一份血性吗?长了嘴巴不敢说话要它干什么?我就看不惯那些动不动就欺负别人的人!呜呼,拿他毫无办法!酒是这样,烟也是这样。他最不爱听劝他戒烟的话,听烦了就会说:“你们可以让我戒饭,但千万别让我戒烟!”弄得你哭笑不得!

父亲退休的那年,母亲恰好病了,本该享受夕阳无限好的父亲却天天陪着精神有问题的母亲,那些漫漫的日子是如何走过的,我不敢想象。我不再劝父亲戒烟禁酒。六年来的寂寞岁月,父亲一直与母亲与烟酒同行,但烟酒并没有淹没他的寂寞、忧伤与无奈,甚至不能够漂洗他苍老的泪水。很多次,当母亲胡闹的时候,我看到他手上血痕的同时,也会看到他双肩的抽动,背对着我,父亲无声地哭泣……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父亲,只好拼命地给他们买衣服买吃的,甚至违备我多年的劝戒给他们送烟送酒。是的,一个人活着没有快乐,活的再久又有什么意思呢?

今年,送母亲去医院的那天,也把父亲送上了去妹妹家的火车。临行前,我又开始劝父亲戒烟戒酒,听着他说话都气喘我真的好害怕,他的气管炎已得了多年。出人意料地是父亲竟然同意了,他说你妈病好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妹妹报告父亲到达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她帮我监督父亲戒烟戒酒,我听到父亲在一边说:“也只有那个老大,整天操不完的心,我说过要戒的嘛,还不放心?”

我们都以为母亲不在的日子,父亲可以暂时解脱,不想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父亲在妹妹家呆了不到一个月,就吵着要回家,等他回来,我才发现他是因为思念母亲的缘故。不想让他太孤单,就让他和我们住在一起。有一天,我发现父亲又在悄悄地抽烟,很气,就不客气地指出来,还扬言说他如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有问题了别找我,否则我会累死在他们前头。父亲象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一样,手足无措地看着我,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他说:“我刚点燃,你就回来了!”父亲真的不再偷偷地吸烟了,可是,每次他帮我收拾厨柜,看着那里面放的两瓶酒和几包烟,总会呆呆地多看上两眼。我心里很酸,真想亲手打开它们递给父亲,但想想又忍住了。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2

父亲身体不好,在我记事的时候,经常听到他早晨起床时咳嗽一阵子。前几年,由于我和弟弟上大学,家庭负担沉重,加上我的鼻子动了两次手术,大学期间蚌埠三院我再动一次,父亲听到后,昏了过去,面部麻痹了一阵子。我劝父亲戒烟,说紧了,他回答我:“干脆让我把饭也戒了吧!”

父亲不喜欢说话,是个小学教师,乡亲们都说他教学严厉,教书好。但我看他不愿戒掉有害健康的烟不好。小的时候,我看见母亲阻止他抽烟也无济于事。母亲没办法了,总是让我劝父亲,可是小时候父亲很少和我说几句话,我不敢劝。其实父亲也真不对,祖父当年烟瘾也很厉害,那时,祖父用书纸卷土烟抽,偶尔也奢侈地给钱让我去小店买1毛钱1包的“大丰收”烟,而父亲让我买的总是2毛多的“春秋”烟。从孝道上讲,他该让祖父起码抽和他一样的烟。因为父亲从不和祖父顶嘴,这是祖父眼里看重的孝道。祖父感觉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戒掉烟快20年了,父亲为什么戒不掉呢?顶多就是表示少抽两颗。

小时候,看父亲醉酒。母亲总要骂他,要把他拉到茅厕里去。祖父来劝说,总是批评父亲十喝九醉。父亲在家不一个人喝酒,到别处喝酒就是一醉方归。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看到他像其他庄稼人一样没了严肃,与邻居小姑们开玩笑,小姑们捉弄他,给他帽子檐往脑后的方向戴,他用手当枪打小鸟。酒醒后,再也别想看到他的笑脸。

我不明白不顶嘴的父亲,为什么祖父不让他喝醉也无济于事呢?后来终于得知父亲在早年与下放知青有过一段恋情。家人反对,我弄不懂祖父们的思想为什么那么保守?我好奇地问祖父,他说人家是蚌埠城市人,早晚要回去的,在农村能过住吗?听祖母,大姑他们说阿姨对父亲真好,回城一趟就买来鞋,袜子给父亲。曾祖母反对,她一来找父亲,曾祖母就骂,甚至骂她不要脸,但还是阻止不了来往。后来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下,知青也要回城了。也就有了儿子关心老子的故事了……

家里的大站柜上有捆书,我总想看看,落满了尘埃。在我十多岁时站在椅子上搬了下来,发现正是阿姨写给父亲的情书,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父亲发现了,愤怒地训斥我乱翻。我从没有看父亲发过这么大的脾气。要是父亲的这种怒气用在反对恋爱自由上,他会成功吧!有点窝囊的父亲!

我明白了,祖父是读过些“四书”的人,他做到了让子女顺从,也不无故发脾气,十分随和,却做不到让我的父亲在我记忆中的十几年面带笑容。也许这才是父亲离不开烟酒的原因。

这几年看不到父亲醉了。我在外面打工,不希望父亲抽烟,但不反对他喝两杯酒。因为适量的乙醇,既让人享受芳香,又促进血液循环,而烟则含有尼古丁损伤肌体。烟有火,酒有水,太沉溺我称之为水深火热。在我初中后父亲很少使我买烟。是我大了,还是我有时咕咕哝哝反对?我希望父亲早日也能脱离火热之中。

父亲有个心愿,有一天到我打工的地方看看,到时我愿敬上两杯酒。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3

每当饭罢酒酣只有酒瓶和阿离同他对坐之时,父亲总爱讲起他第一次吃辣椒泡酒的经历。

那时,父亲二十出头,满脑子的雄心壮志和稀奇古怪的打算。听说邻县的M村是个很出名的民间故事村子,便简单打点一番,带着草鞋上路了。谁知老天不与人便,走到半途,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父亲的干粮全部湿透,草鞋也磨得一双不剩。第二天,村里人家没起床,父亲就跺着脚等,一趟又一趟直到碰上一个早起倒便盆的老人。老人一把把父亲拉进门自己屋里,自己则猫腰进了内屋,半晌,老人出来手上多了一把没盖儿的酒壶。

那是一壶开水温过的辣椒泡酒毒!你不知道它有多香。父亲总是这样结束同阿离的谈话。

阿离出生时有些不情愿,闹腾了72小时,总算姗姗降临。看起来粉嘟嘟的好一个可人儿,可到了五岁还说不了一句完整话。妈妈也因为生下阿离得了一身病,当教师的父亲一月32块钱支付完医药费,再也买不起其它东西,万般无奈一咬牙开起了业余字画(店)。父亲憨厚直爽,有钱给一点没钱几杯酒下肚,照题不误。一来二去,乡人摸清了他的脾气,送酒的居多,送钱的一天天少了起来。望着一排排不能下锅的酒瓶,掂一掂墙角露底的米袋,父亲两道眉头皱成了一条线。

阿离6岁了,6岁的阿离依然不会说一句整话,放罢女儿6岁生日鞭炮,父亲搬出一坛老窖“柿子红”,一口气饮了三杯,喘着酒气亲亲阿离,然后头也不回地只身北上了。北上的父亲揽了一份小工,没日没夜地工作,累了,乏了;看一看怀里女儿笑得甜甜的照片,灌一口大曲接着挥起锄头……父亲的荷包一天天鼓起来,人却一天天瘦了下去,动不动就犯胃疼。

父亲决定禁酒。

父亲第一天开戒,阿离已出落成一个口齿伶俐的少女。事情发生变故,为那张阿离顺手带回家的报纸。阿离带回它随手搁在一边,眼睛就没离开正在播放的电视。爸爸却把这张阿离不要的四开方报当了宝,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特地让妈妈摆杯炒莱,阿离好生好奇,偏头一瞅,爸爸加了框的报角新闻短讯跳进眼里:《伍家沟民间故事集》近日出版……后面的字被爸爸的胳膊遮住了,阿离没看完,阿离知道书作者不是爸爸。几年前,爸爸的书稿已成风中的黑蝴蝶飞了。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4

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

我的父亲,是很喜欢喝酒的。每天饭点,总喜欢从柜子里取出他的酒杯,倒上二两酒,享受的喝着。父亲有一个专门拿来喝酒的杯子。说是杯子,其实只是一个陶瓷做的小碗,上面只是有些许小小的图案,是他很久很久以前从一个小摊贩上买来的。他是一个很节省的人,酒杯已经很久了,可还是舍不得丢

父亲喝的酒,只是很便宜的劣质白酒,二十几块钱就可以买上很大一坛,够他喝上一个多月。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父亲只得喝这样的酒,喝了十几年,也便习惯了。长大以后,姐姐与我便经常给父亲带酒回来,有很知名的,也有小巷子里特意去打的陈年老酿。父亲只是浅尝一小口,便放起来不再喝了。也不知是不习惯,还是舍不得。等到来客人的时候,又兴冲冲的把这些酒抱出来,给客人炫耀是家里儿女孝敬的,眼里嘴里都是笑容。手上的酒杯,也仿佛有着光。

因为喜欢喝酒,又不曾拘束,父亲的身体总是不好。母亲在他喝酒的时候,总会碎碎念叨很久,从饭前,吵到饭后。父亲虽也不耐烦,但每次从坛子取出的酒,也愈发的少了。母亲很是清楚,要让父亲完全不喝酒是不可能的,便只让父亲在吃饭的时候喝上一小杯。

这样子维持了很久,直到有一天,父亲在一次酒席喝多了,胃出血去了医院。母亲便不让父亲再喝酒了。

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他总是在沙发上坐着,看着装酒的坛子发呆。有一次他实在是忍不住,便从酒坛里打上一杯酒。然后又坐回他的沙发,没有喝,只是痴痴的看着他的酒杯,酒杯因为岁月的侵蚀,已然黯淡无光。父亲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把酒倒回坛中,然后捧着他的酒杯,仔细的擦拭着它,再把酒杯放回了柜子里。

再拿出来的时候,已是快一年了。过年吃年夜饭母亲准许父亲喝上一杯,父亲笑了笑,嘴巴动了动,却又什么也没说。他小心翼翼的把酒杯从柜子里拿出,上面已经堆积了很多的灰。母亲想帮他清洗一下,父亲摆摆手,执意要自己洗。他洗的很慢,很慢,眼中闪着光,仿佛对待的是什么值钱的宝贝。这是他出院以来,第一次喝酒。父亲把酒杯清洗干净后,便盛上了一杯满满的酒。他小心的把酒杯挪到嘴边,小小的嘬了一口。感受着嘴里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他皱了皱眉,他的脸色终于还是变了。一声叹息声从父亲口中传出,母亲很是纳闷,却只见父亲把酒倒回了酒坛。那顿年夜饭,父亲只是吃了很少的菜,很少的饭。

等我再次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不见那个酒坛。父亲真的不再喝酒了。那个小小的酒杯,已经不是用来装酒了,因为年代太久远,已经不适合拿来装东西了。母亲多次想把它扔掉,却又被父亲阻止,只能又放回柜子里,许久许久,再也没拿出来过。

父亲已经很久没再喝过酒了。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5

父亲好酒,从我记事起,每天吃晚饭时,不管有没有好菜肴,就是就着咸菜疙瘩,父亲也总是要喝一两盅的。

记忆中父亲的酒都不是什么好酒,早期喝的大部分是供销点用端子打的散酒,只有少部分是瓶装酒,除了本乡酒厂出的狼山曲酒,上点档次的就是县酒厂酿的三友二锅头。

那年月能喝上瓶装酒的机会不多,往往家里来了亲戚或朋友,父亲才会从供销点买回一瓶两瓶的瓶装酒,记得小时候放学时,要是遇见父亲提着酒,我和哥哥就欢快的飞一般向家里跑,在灶间一定能先吃到妈妈捯来的一小块肉或一块鸡蛋菜。那时候我和哥哥就一直盼望着父亲能天天喝上瓶装酒,因为喝瓶装酒的桌子上总会摆上四五个我们平日见不到的好菜肴。

后来,日子好过了,父亲能天天喝上瓶装酒了。可也是些廉价的三四元钱的劣质酒。哥哥和我先后结婚成家了,逢年过节都会买上一箱好些的酒送给父亲。平日里父亲依旧不舍得喝,等到家里来了客或是我们去了才肯拿出来。

大妹定亲的那年,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哥哥就搬了一箱酒送过去,母亲就说我妹婿已经送了两箱好酒,叫哥把酒搬回家自己喝吧。哥没搬,母亲自作主张把酒送了回去。父亲回家听说了,说女婿送的是女婿的心意,儿子送的是儿子的心意,逢年过节的,这酒还是要收的,今年不收,来年他就不送了。这个规矩不能改。没想到哥哥认为自己送的酒不如妹婿送去的好,换了一箱更好一些送了过来,父亲的脸上喜滋滋的。

现在父亲老了,我和哥哥也都已人到中年了。隔三岔五的,我常请父亲喝上几盅。哥在省城打拼多年,终于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每次回家来他都会带上几瓶好酒。妹婿在贵州开车,过年回家也常捎几瓶茅台镇的酒。我们都希望年迈的父亲能喝上点儿好酒。

可是,去年我们带着父亲去体检,父亲的血糖、血脂、血压都很高,医生建议不要喝酒了。父亲急着问医生:“少喝,少喝点,行吗?”父亲怎么能不喝酒呢?

哥听说喝红酒能降血脂血压软化血管,每次回家又开始捎些价格不菲的两三百元一瓶的干红回来。可父亲每每倒出那酒,抿上一口,砸吧砸吧嘴说:“洋人喝的酒,什么味儿。”母亲这时总是说:“愿喝你就多喝点,别再想那辣酒了。”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6

父亲很爱喝酒,水煮花生一把,米酒一杯就够他打发很久。有时候母亲也会与他小酌一杯,但只限于比较劳累的时候,通常都是父亲一个人独自喝酒。有时候我回家,便会坐在他对面吃下酒菜,讲学校或工作的趣事。父亲不爱回话,都是咧着嘴笑着,听着,一口一口地喝着小酒。

父亲酒品很好,喝酒会有限度,可是我们却一再压低这个限度。有时候他急了,拉高酒杯说“还有半杯,再半杯”,母亲和我们便不再强求。当然他很少喝醉,他属于一喝完酒,就会乖乖睡觉的类型,因此很少看见他发酒疯,除了我小时候。

我小的时候,父亲对酒的喜好属于在家稍有节制,出外就胡海胡天的那种。母亲总央我去劝他回家,可每每我都成叛徒。我总会坐在父亲身旁,听着听不懂的人情世故,看着眼花缭乱的划拳,开心吃着下酒菜。那时喝醉酒的父亲很可爱,会手足舞蹈地唱歌,话特多,对着我这个女儿说着听不明白的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男儿膝下有黄金”等等,高兴时也会陪我们玩,他会蹲在床前与仅7岁的我玩抓石子、拍洋画,嘴里胡乱地夸着“厉害不?”。那时侯的他因常年在外开拖拉机,整个人黝黑黝黑的,黑中透着酒醉的红,像是烤熟的红薯,笑起来时,那整排的牙齿铮亮铮亮的。小时候我爱闹,总学着母亲的口吻说:醉鬼,叫你喝酒喝成这样。

上小学后,我喜欢写作文,偶尔拿些小奖。父亲很开心,嘴角会微翘着,却不说什么。只是有次他喝醉酒,对我说我那作文写得好,是得利于他的,是遗传他爱文字的喜好。他说他小学时,班级的黑板报都是他写的,他写的文章也是很好的。这点我一直相信,并且坚持下来。我总觉得这是父亲送给我的礼物,是会与我相伴一生的礼物。现在的我偶尔写些小文章,但总要改了又改,小心翼翼地拿与他看。他总会戴着他的老花镜,仔细认真地瞧着,不说任何话。我定然也不敢问他写得如何,可我想我会坚持写下去的。

父亲有一群很好的兄弟,那是逢年过节要大聚,平时要小聚的,一聚会便要换酒兄弟出来相伴,下酒菜哪怕几碟花生也能应付过去。喝酒的他们最喜欢送来送去,像一群孩子,送完这个,送那个,可总送不完,送来送去,没完没了,索性在路边或车上睡个囫囵觉,再各自回家。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越来越少喝酒,越来越没有参加聚会。应该是从初中开始吧,哥哥、我、妹妹都上初中,那时的父亲突然收敛,安定下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晚上,一个人喝小酒,喝的也不多,一小杯,然后倒床睡觉,第二天又早早上工。我们姐妹高中大学的那些年,他便开始开通宵车,喝酒便更加不敢。那些年的父亲眼睛总是布满血丝,浑浊发黄,话越发少。直到我和妹妹都大学毕业,父亲又开始喝酒,他像一匹老牛,突然卸下了犁,浑身轻松,眼睛也光亮些。再后来,我与妹妹都工作了,有时候周末,我们会带点下酒菜回家,他嘴上总说“以后不买这些,浪费”,可等到喝酒时,那开心的滋味从他眼角都溢出来了。

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亲戚朋友总开父亲的玩笑说:“以后就让两闺女养你,什么事都不用做。”父亲总说“只要有酒就可以了。”我和妹妹一直都记得,可就是挑不到好酒,合适的酒,也不敢买酒。现在父亲的身体大不如前,前年动个手术,酒也成了禁忌。当然我们还是扭不过他,他还是坚持每晚小酌一杯。

我一直不懂怎么去描述自己的父亲,任何语言在深厚的情感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可我想酒是相伴了父亲良久的朋友,他最懂得父亲的心。累的时候,他会一小口一小口地咂着缓解压力,伤心的时候,是一杯一杯地闷着喝,高兴的时候,是一碗一碗的狂饮。

父亲的情像父亲的酒,以粮食为原料,有着大地的厚实,用时间发酵,有岁月的雕琢,取高粱大米的精粹,浓烈而沉闷不语,通透却内敛含蓄。他不言,我们不语,但情会像酒一样,慢慢地发酵,溢满岁月的芳香。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7

父亲嗜酒。

在父亲的生活中,泡酒是他曾经的一项基本的乐趣。在我幼年时,他在房间中储存了大量的药酒,那时我便喜欢认药酒里奇形怪状的药品,觉得它们在那浅红色的液体中晃动着很是好玩。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他健健的放下了这项乐趣,改为和朋友们结伴一起出去喝酒。

每当看到父亲喝酒时,我便能想起东晋的陶渊明,他当时和同道之人不醉不归时会不会也是这般豪气?杜康酒曾是经历了三个人的三滴血才酿造而成的,那三个人分别是——儒雅的书生、豪迈的将军和慵懒的乞丐。而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正是代表了我们喝酒时的三种不同的状态。刚开始喝时,就像个儒雅的人一般再三推托,这是书生的血在起作用。然后喝习惯了就不在拘束,开始和朋友们豪迈的笑谈起来,这是将军的血在起作用。最后喝醉了,便慵懒的倒在桌子旁,说着胡话,双目迷离,这是乞丐的血在起作用。但是父亲喝酒从不再三推托,他从刚开始就一饮而尽,很是有着“举酒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但是母亲却不赞同他这样隔三差五的出去喝酒,没错,酒是伤身之物,酒喝多了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多少人在喝醉时做出不文明的事而被网络批判,多少人在酒后做出斗殴杀人的罪行而终生入狱后悔一生?

经过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父亲终于不在隔三差五的出去喝酒,但是喝酒依然是父亲生活中一大爱好。每到烈日炎炎的夏天,父亲吃饭时就会从拿出一瓶常温的啤酒,父亲说和冷藏的啤酒会伤胃,所以他几乎不喝冷藏的啤酒。有时他在酒杯里放入大洋刨冰,大洋刨冰加上啤酒,温度虽然不算凉但是顿时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仿佛将炎热的夏天抛到脑后,全身心的步入清凉的避暑圣地。有次他将放了刨冰的酒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喝一口,我端起酒杯就大口的喝了起来,虽然入口凉爽,但是酒却十分辛辣,我强忍着泪水才咽了下去并且发誓从此再也不喝酒了。

喝酒伤身,但却是乐在其中。

在菊花吐蕊和腊梅盛放的时候,父亲常喜欢和朋友们三五成群的去吃火锅、涮羊肉。父亲坐在餐桌旁与朋友们谈笑风生,他话说得多,酒也喝的多。每当父亲喝醉了他的记性就会变得很差,有一次我陪他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散席时,父亲依依不舍的拉着朋友们的手嘘寒问暖,看到这情景我便知道父亲是喝多了。在他陪着朋友们走出包间后我发现他的手机落在了餐桌上,我将手机拿起,放入口袋中,在服务员审视的目光中很不自在的走出了包间。最后我扶着父亲回家,小巷子中光线很暗,我走着走着竟不小心被一个石头绊倒了。当时我年纪尚小,磕了一下眼泪就不知不觉的流了出来。父亲见状,居然拉着我走到那块石头面前对着它一阵拳打脚踢。还扭过头来带着酒劲严肃的问我,还疼吗?

我当时便粲然一笑,冲着他摇了摇头,心底却是十分的温暖。

当我扶着醉醺醺的父亲走到家时,我忽然戏剧性的问他:“爸,你的手机呢?”父亲一愣,酒劲立刻醒了大半,赶紧将手放在衣兜里翻找,我在一旁暗暗的笑了笑,没了手机看你怎么和母亲大人交代!不过最后我还是把手机还给了父亲,父亲当时说了什么我忘了,但是我只记得他好像忽然松了口气。

父亲非常爱我,母亲说可能因为我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将爱几乎全部给了我,甚至很少再去这么爱我的弟弟。父亲望女成凤,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一系列的文学书籍,有时我犯懒,不想背了,他便很生气。这时候母亲就会在一旁唠叨说背这些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到了现在再回想起曾经那段背书的往事,我却要说,这些文学书籍对我受益匪浅,而并非没有多大的用处。《三字经》中,出现的历史常识而让我酷爱历史,我对《三字经》中出现的历史记录独有情钟。还有《唐诗宋词三百首》等文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有一次父亲喝醉了酒,他拿着一本曾经教我背的如今已经破损的文学书籍走到我面前叫我没事再翻看两眼,我看着曾经父亲最喜欢教我背的书籍如今破败不堪的样子,顿时一股失落涌上心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能好好的珍惜背书的时光,不再犯懒,不再和父亲因为背书而对着干……其实时光不会倒流,世上也没有如果。

时光已逝,唯回忆永存。

古人曾独自一人在月下借酒消愁,但是很多情况下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父亲在工作不顺利或者是吵嘴吵不过母亲时都会出去找朋友们喝酒。父亲的朋友有很多,其中有爷爷说的“狐朋狗友”,也有对父亲真心相待的。那些朋友会在父亲烦恼之时劝导父亲,替父亲排忧解难。爷爷奶奶总是抱怨父亲为家里做的事情太少,却总是爱听信于那些“狐朋狗友”们的话。可是在很多愁闷的状态下就想找一个可以听自己诉说心事的人,这个人不是家人便会是与自己亲近的朋友。而将这些话说给家人听,百分之六十的可能性会遭到家人的批评与反对,因为家人是真心对你的。但是那些亲近的朋友他们却能很细心的帮你分析,甚至出谋划策,鼓励你大胆的去做自己的想做的事,而恰巧你在矛盾和纠结的时候最想听到的就是这些话了。因为年轻的他们血气方刚,有着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觉得人生的路还很长,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就算做错了也可以回头再寻找正确的方向。但是父母都经过了一辈子的磨练,对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他们苦口婆心的劝导你要少走弯路。

友是健壮的臂膀,托起梦想;家是温暖的港湾,承载希望。

当然了,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果父亲您可以看到而有不同的意见当然可以推翻这个例子,我之所以写这篇散文是因为父亲节即将到来,真心的希望父亲能少喝酒,虽然父亲的酒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家人都很关心您的身体,所以希望您能听取我们的意见,适当的喝酒。

另外,祝您父亲节快乐,工作顺利!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8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劳累,一生清苦,酒是劳动之余最好的慰藉。酒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血液,成了身体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时父亲喝的是自家酿的米酒,正是这些白酒伴着父亲度过了无数艰苦岁月,也是这些家酿米酒使他能时不时地陶醉一回。

有酒的日子,父亲劳动回来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提上那把家中祖传的锡酒壶到酒潭里舀上一壶,往饭桌一坐,独自饮起来,他一般是先喝酒后吃饭,他喝得满面红光才去吃饭的,这是喝酒的大忌。不过,父亲喝酒时的豪爽,已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并牢牢地定格在心里,这份记忆就像陈年佳酿醇香四溢。

父亲喝酒也就是说只要有酒喝他不需要什么下酒菜,一盘黄豆,或一碗白菜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喝得痛快淋漓。

想起小时候父亲会像贫穷的孔乙己样,从衣袋里摸出几角皱巴巴的钱,满脸笑容地让我为他打酒,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对生活的知足常乐。

自从参加工作后,会买酒给父亲。一次一个朋友特意给父亲买了几瓶好酒,回到家我告诉父亲这是好酒,到吃饭时好好品尝,但我刚转身回到堂屋是时,看到父亲像我女儿喝饮料一样举起酒瓶直接倒进嘴里,而后砸砸嘴,回味无穷地说:好酒就是香。看到我时父亲有些不好意思,憨厚地笑着说,这个酒味道很好,没有我们自己做的那股焦味。

我的那个把全身力气都用在土地上的父亲,每每看到我买酒回家,他就眯眯地笑,那份高兴,那份满足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时我问他是不是想喝那酒?他问非所答:有饭吃就行了。

这就是父亲,我贫穷的父亲。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9

父亲从20岁开始爱上喝酒,一直到现在,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爱酒如命,酒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父亲小时候其实并不喜欢酒,看到我大伯父喝酒,总是颇有微词,看不惯他天天喝酒,觉得酒既不能当饭能吃饱,又不能当水能解渴,认为喝酒是一笔额外的开支,让原本不富裕的家,更加捉襟见肘。父亲第一次喝酒,是因为我大哥的出生,小生命的诞生让初为人父的父亲欣喜若狂,就和大伯父一起庆祝,喝点小酒。这一喝不要紧,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十多年来,父亲几乎天天喝酒,几十年如一日,除了因为胃病遵医嘱,中间停了六个月。在没有酒相伴的日子里,本来不善言辞的他,更加沉默寡言,简直是一言不发,让我们兄弟姐妹都提心吊胆,以为他得了什么病。六个月一到,他不顾我们的劝阻,独自一人去超市买了一箱白酒,一个人自斟自酌,美美地喝上了。父亲告诉我,没有酒的日子,觉得生不如死,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了。看到父亲对酒的爱恋甚至超过了生命,我们也无话可说,让他自己节制一点,少喝一些。

父亲喝酒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从不烂喝,也从来没有喝醉过。以前是喝黄酒,说喝黄酒胜过服补药,可以恢复一天劳作的体力,父亲真的从来不进补,唯一的爱好就是每餐喝半斤黄酒,每次都会喝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父亲不喜欢喝啤酒,说啤酒就像白开水,无味。也不喜欢喝葡萄酒,认为葡萄酒甜滋滋,酸溜溜的,不好喝。后来,父亲喜欢上了白酒,说白酒味道纯正,口感好,就一直喝到现在。父亲喝酒,对下酒菜从不讲究,花生米豆腐乳鱼生等都可以是下酒菜,从不挑剔,常常家里的剩菜也成了他的下酒菜。父亲喝酒,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每次开饭前,父亲就独自一人拿出酒和杯,倒上一小杯,慢慢的小酌一口,仔细的品一品,酒的品质好差,父亲一闻一尝就知道了。酒的醇香浓度口感都能娓娓道来,与不喝酒时的他判若两人。对于那些烂喝,一喝就要喝得烂醉如泥的人,父亲都不屑一顾,觉得这些人是糟蹋酒和钱,并非真正爱酒的人,喝酒本来有益健康,这么烂喝,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会有害健康,花钱买罪受,那是最笨的人。他希望喜欢喝酒的人,适量饮酒,像他一样健康长寿。

父亲一直想培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成为他喝酒的接班人。小时候,我们吃饭时,父亲在喝酒,他就饶有兴致地用筷子蘸酒给我们尝尝,要锻炼我们的酒量,说等有一天他老了,也和他一样喜欢喝酒的我们会买酒给他喝。遗憾的是,我们几个一点也不为他争气,没有一个人遗传他的喝酒基因,都不喜欢喝酒,并且一喝就醉,让父亲大失所望。我觉得酒量是天生的,无法锻炼,也不想去刻意锻炼。虽然我们都不喝酒,但对父亲的酒供应从不间断,让他十分满意。

父亲和酒,可以说是形影相随,彼此再也无法分离,生命不息,喝酒不止。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10

父亲生前是喜欢饮酒的,酒量不很大,但每天晚上都要就着点小菜饮一二盅,不喝醉,也至醺醺然,似有点规律。父亲饮酒从不讲究酒的好坏,有时遇上好酒也喝,饮后会发自内心地赞叹一番:这酒味道醇厚,香味绵长,喝下肚也平稳,真的是好酒。但在艰苦的年代,能喝上好酒的时候屈指可数,父亲长年累月喝的都是醪酒,但他从不嫌弃酒的质量差,有了点下酒的菜还会多饮一二盅。记得父亲饮得最多的酒是用红薯干在家自酿造的。请来酿酒师傅到家,将红薯干发酵一段时间后,装在器皿内放在锅里蒸,就能蒸出香醇的白酒来,多的时候,一次能酿出几十斤白酒,用小口大肚的坛装好封严,可以喝上很长的一段时间。用红薯干酿酒,原料虽然差些,但酒酿造出来仍散发着浓烈的香味。酿酒时父亲会用一个大海碗接些下来,深深地嗅着,饮上一小口道:这酒不差,味纯正,是真东西。边说边划上一根火柴,放入酒面,那酒便“扑”的一声窜起蓝色的火苗。父亲便说,这酒的度数还可以,别看入口味差了点,比商店买的酒要好。

父亲喜欢饮酒应该始于年青时代,尽管他从来没有同我们谈起过饮酒的经历和一次到底能喝多少酒。我们只知道他饮酒的性子好,不闹酒,不借酒发泄。从我记事起,没有看到过一次父亲喝得烂醉如泥的样子。父亲喜欢饮酒,还常说出一番理由来。他从不说饮酒对身体有不利的影响的一面,而是讲有好处的一面,说酒是活血的,少饮点对身体有好处;饮酒还能结识朋友,打通人脉,朋友多了遇到了点困难也有个照应,办事也放便些。言谈中是希望后辈们能饮些酒的。恰恰相反我们兄弟几个都不会饮酒。我对酒更是有一种本能的反感,那浓烈的酒多闻了都有些醉意。不过父亲也没有硬要我们学会饮酒,让我们在觥筹交错中攀上高枝,混出个出人头地来。

父亲后来耳朵听不到了,就很少到外面去饮酒了。缺少了同别人在酒桌上交流的机会,心中难免有些憋闷,但他从不借酒浇愁,只是孤零零地一如既往地在家中饮酒。若遇上过年或家中请客,人就多起来,父亲的酒兴也被激发出来,会开怀畅饮。他是一个极懂得礼道的人,在酒席桌上,会一巡巡地很有礼貌地对客人挨个敬个遍,不失一点礼节。如果桌上是至亲的晚辈,他受敬后,便会在回酒时对晚辈提些希望,让晚辈尽兴喝好。往往这样的场面,父亲会酣畅淋漓地多饮些,我们担心他喝多,提醒他不要过量,他只得不情愿地放下杯子。稍饮多了酒,父亲骨子里健谈的本性就显露出来,在人多的场合中自顾自地讲些个人曾经的辉煌和成就,顾影自怜地很有份自豪感。有时还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告诫晚辈应如何如何做人。

还有一种情况下,父亲会主动而兴趣高昂的畅饮。一季农作物收获完成了,果实都收回了家中,明显是丰收的年景,或者季节性的重要农活忙完了,有一个好的收官,他心里就有满足感或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的轻松,高兴得像一个得胜回朝的将军,坐到桌子上就会高声大气地叫拿酒来,这时我们就忙不迭地给他递上白酒。他往杯中斟上酒,哪怕是一个人自斟自饮,也比平时畅快些,自然要多饮几盅。边饮边欣喜地同我们谈农作物的增收情况或是农事比别的人家又好又快完成的开心的事。常常讲得喜形于色,几盅酒也在言谈中不知不觉地下肚了,仿佛这液体是挥洒他高兴心情的催化剂。

父亲是受过苦的人,从不暴殄天物,尤其对酒一点也舍不得浪费。有一次酒没有接上,他握着一个酒瓶,底朝天,往酒盅里让那余滤极缓地一点一点的滴下,直到再也没有酒滴下为止,才将那空酒瓶恋恋不舍地放到桌下。看到这一幕,我知道父亲断酒了,便要去给他买酒,父亲便拿起那空酒瓶,嘱咐道:打价格便宜的散洒合算些。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父亲再也没有饮过自家酿造的醪酒,也不愁没有酒喝。我们帮购的酒一般价格不会太低,但父亲总是嘱咐:酒不要买价格过高的,有喝就可以了。生怕多花费了儿女们的钱。

父亲到了晚年,因我们为了生计都离开了父母,他常常是自己弄点小菜,寂寞地自斟自饮。若遇到孩子们回家,就特别的高兴,还要张罗着要为我们做饭炒菜。看到父亲这一举动,我们的心情就特别地难过,觉出了父母生活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子女们的盼望,霎时,心中为不能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而感到内疚。

父亲最后一次饮酒,是在他去逝前不久,那时他快86岁了。因为到了老年,身体每况愈下,在此之前,不饮酒已经有好长的时间了。那天是双休日,弟弟回家看望父母。吃中午饭时,父亲出乎意料地提出要饮酒。家中其实有几瓶酒,弟弟看了个遍价格都较低廉,就急忙到商店买了一瓶价格不菲的好酒,打开给父亲斟上。谁知父亲并没有饮多少,就不想喝了,看得出饮酒明显不如从前了,对酒也没有了什么兴趣。父亲那天突然提出饮酒,我心里就愣怔了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饭后,我同弟弟在一旁谈起父亲的身体近况时,说他已经是风中的蜡烛,可能不久于人世了,今天想饮酒也许是回光返照。说到此,我和弟弟心里都很悲戚难过,一种无法言说的哀痛在心中漫延开来,久久无言。我们悄无声息地走到坐在冬阳中晒太阳的父亲身边,默默地抚摸着他消瘦如柴的手,感受到了一个劳累一世的生命已近垂暮,不禁无限悲从心生。此时此刻我们能做的只有紧握着那像枯树枝一般的手,默默地让一份最真挚的爱流淌在父亲的身上。父亲似感觉到了我们的用心和真情,老牛般接受着儿子们的摩挲,安祥地露出了一种少有的欣慰,他抬起头来,清癯的脸上露出了极慈祥的笑容。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11

自记忆深处,酒和父亲就仿佛浑然一体,密不可分,酒是父亲的命根子。

当我五岁时,便主动承担了为父亲买酒的“重任”。每逢黄昏时分,便抓着一叠零钱,顶着红扑扑的脸蛋儿,穿过小巷,踩着坑坑洼洼的青石板,一蹦一跳地跑到小卖部为父亲买上一听易拉罐啤酒凯旋而归。

久而久之,连小卖部的老板娘都认识我了,每次还未等我说要买什么,她便早把那一听啤酒摆在桌上等我的到来了。

我最喜欢看父亲喝酒,也喜欢偷喝父亲的酒。每当父亲喝完,准备将易拉罐扔进垃圾桶,我就会抢先一步,夺过父亲手中的易拉罐儿,闪身进了厨房,用舌头去舔余下的几滴酒,然后贼溜溜地顶着一张大红脸走出厨房。父亲立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亲昵地揉了揉我的头,嗔怪道:“丫头,那酒你可碰不得,会醉的哟!”我冲他吐了吐舌头,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逗得他喜笑颜开。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似往常一样,偷偷舔净瓶中的酒,却品到了血的味道。一股疼痛感袭卷全身,我手忙脚乱地蹿到镜子前,发现我的嘴唇被锋利的易拉罐边缘豁出了一道很深的血口,鲜血“咕嘟咕嘟”往外冒。我这才想起来哭,尖利的哭声让父亲闻声赶来,瞅见我嘴上的伤,顿时青筋暴起,眼中血丝密布,抱着我就冲出家门。

从医院回来后,父亲一直阴着脸,我为了证明自己没事,努力在嘴角边扯出一个笑容,谁知道用力过猛,刚包扎好的伤口又被挣裂了。我呆住了,不是因为疼,而是我看到了父亲的泪大滴大滴涌了出来。

父亲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喝过酒。

父亲与烟酒散文 篇12

每逢节假日回家,我都要给父亲带上两瓶好酒。父亲口头上埋怨太贵,但我知道,他心里头乐呵。父亲好酒,这是亲朋好友都知道的事儿。

母亲则是打心底里埋怨,不是酒贵的原因,而是压根儿就厌烦父亲喝酒。“又带酒,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喝了酒是个什么状态。”母亲只管埋怨,父亲只管心里头高兴,可作为儿子的我就两难了。远在外地工作的我,一年到头鲜有几次回家,只要回家总想着给父母带点东西,母亲好说,吃的穿的带几样便是,唯独父亲,平素只爱酒。

父亲好酒,但酒量不大,人又实在,抵不住劝酒,几乎逢场必醉。人家醉了酒倒头就睡,父亲则不然,言语、走动,一刻不停歇。母亲常常跟在他身后,随时打扫一地的呕吐物,又担心他摔倒,一直搀扶着直到他走动累了躺下睡着。小时候,每次看到父亲醉酒在家,我必定匆忙躲到外面去,既不愿看到父亲醉酒的样子,又不愿与母亲一连几个小时地围着他转伺候他。长大后,不再闪躲,也抢着去伺候醉酒的父亲,才知道,那是有多累。

因为醉酒,母亲不知道担心了多少个日夜,流了多少泪,与父亲吵闹了多少次。

我八岁那年,春节过后,姥姥家聚会。去之前,母亲百般要求父亲一定要少喝酒,亲戚都在,按照以往父亲喝醉后的状态,实在难堪。父亲显得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地敷衍着。酒桌上的父亲一开始很是收敛,但酒过三巡,一切就都放开了。母亲在一旁并无心与人交谈,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父亲的酒杯上。酒劲上头的父亲哪听得了劝,如母亲所担心的一样,醉酒了。醉酒后的父亲执意要骑着自行车回家,谁也拦不住,母亲只好也用自行车带着我一路跟着他回家,行至半路,父亲连人带车一起摔进了路边的浅沟里,顺势睡着,叫也叫不醒。母亲和我丝毫拖不动父亲,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母亲脱下了棉袄给父亲盖上,让我抬着他的头,以防着凉和呕吐物的堵塞,便匆忙赶回姥姥村里请舅舅帮忙。人最终是安然无恙地带了回来,可母亲说,这让她丢尽了颜面。

醒酒后的父亲自知犯了过错,心里过意不去,故意讨好母亲,连续一个周都是他亲自掌厨,不让母亲干一点家务活。更重要的表现是,桌前、角落里的酒瓶全都不见了踪影,晚饭前固定的一小盅白酒也取消了。可风波一过,酒又摆上了桌面,以此循环,屡试不爽。母亲常叹:“你爸啊,就喜欢跟我打游击。”

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按照常理来讲,这句话也应该适用于父亲喝酒这件事。每次醉酒后,父亲几天都缓不过劲儿,身体表现出异常的乏累。他也常常表示,喝醉酒难受的是自己,以后再也不喝醉。母亲听到这样的话,总是笑笑不说。

后来,父亲开上了拉货的拖拉机,整天忙碌于周边的城镇村庄。起初一年内,父亲从不在开拖拉机的时间里喝酒,都是晚上回到家后喝上一小盅解乏便罢。看到这样的情形,母亲心里高兴,每晚也都给他备好下酒菜,乐意地让他喝。可“好景”不长,一年后的一天让母亲惊出一身冷汗。

那一日,母亲像往常一样备好菜等着父亲回来,可直到晚上10点多仍没回来,母亲不停地拨打父亲的手机,可就是无人接听。着急的母亲骑上摩托车便沿着白天所了解的路线找去,最后在返家的一条小路上找到了仍亮着车灯但醉酒睡着的父亲。母亲说,她看到的一瞬间就大哭了起来,又气又心疼。那一次,父亲的手机丢了,在手机刚开始流行的日子里,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恼了很久。

之后的日子里,母亲与我都在寻求戒酒的好法子,诸如鱼血酒、戒酒宝等等都想到过,但大多数都是因为父亲的反对而放弃施行。

工作后,母亲为了不让身在异地的我担心,大多不向我诉说父亲醉酒的事情,有时实在气愤不过,也会哭着痛诉。我便打电话给父亲,说教一番,除此之外,并无它法。

几年前,父亲开上了汽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常规在他那里似乎并没有约束力,他亦常常用“我不出远门,就在附近村里喝点,没事的”敷衍我。后来,交通法规明令禁止饮酒驾驶,并有了严厉的处罚,也给了我比较好的说辞。每次回家或者通电话,我都要讲一遍“喝酒开车”的严重后果,日常的饮酒刹不住,但这方面他必须刹住。

后来,父亲果真不再酒后开车,日常的饮酒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控制,母亲高兴地将这件事告诉了我,她说父亲是不想因为醉酒这事给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毕竟我大了。

父亲控制饮酒这件事着实让我和母亲高兴了许久,可母亲的终极目标是让父亲彻底戒酒,这一点我与她产生了分歧,虽然之前我也是那样的想法。工作后,我也常有酒场,喝酒前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控制,可推杯换盏间总是打破了自己的极限,才知晓父亲当年经常醉酒的原由。每次回家,都要与父亲喝上两盅,唠唠家常,酒不多,但情最浓。于是才有了文头“每逢节假日回家,我都要给父亲带上两瓶好酒”一说。

可是,父亲还是彻底戒了酒。

去年的一日,父亲开车载同村人外出干活,回家的路上深感身体不适,立即把车停靠在路边,没过多久晕倒在方向盘上,被送往医院抢救。醒来后,医生嘱咐说:“早期冠心病,别干重体力活,戒烟戒酒,按时吃药。”这酒,便戒了。

今年中秋节回家,我没有带酒。家里桌前、角落的酒又不见了踪影,里屋的一箱酒上落了灰尘,父亲拿出了一桶果汁给全家人倒上。果汁下肚的一瞬间,我又想到了酒。父亲戒了酒,之于我与母亲,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