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菩提札记散文

菩提札记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9W 次

在嵩山,丛林茂密,峰峦环抱,云雾飘渺。这里有座古刹,诗词云:“松涛竹风未老。秀登封、武术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达摩传道。功夫技艺,渐开创九州骄傲。弘佛法、百炼深修,盛隆古庙。”它就是嵩山少林寺,禅宗的祖庭。佛教初从印度传来,在禅宗史上,摩诃伽叶为印度祖师,而菩提达摩为中国祖师。此时我们不谈少林武术,只谈菩提,何为菩提?亦为人,亦为物,亦为一种心境。

菩提札记散文

当年达摩游历中土,南帝梁武召见,两人谈论佛法却话不投机,达摩便离开,后梁武帝后悔,派人追回。当达摩来到江边,发现有人前来,便折了一支芦苇,踏它过江,此为“一苇渡江”,也意为人武功高轻功好能力强。不得不说,菩提达摩,实乃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随后他北行,驻足少林寺。

提到嵩山少林寺、菩提达摩,便想到一个特别神奇的石头——“达摩面壁影石”。曾传说达摩在少林寺五乳峰的山洞中面壁,九年来从未间断,导致其声影印于石上。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中描述到,此石近看是看不出影子的,而往后退五六尺,石上渐显人形,退开一丈,“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问道达摩为何要面壁如此之久?就要提到菩提这词的意思“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禅是需要悟的,静心守志,可会志道,譬如磨镜,去日苦多。达摩需要的是就是领悟,机缘未至,困顿一时,九年等待足矣。

菩提此词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那是六祖慧能在成名前所写的。湖北黄梅东山寺,五祖弘忍已年迈,他需要找一个继承衣钵的弟子,他要求弟子们写一个偈子来描述他们对禅的理解,神秀乃是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当时还是樵夫的慧能看后觉得不对,便改写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为我对于禅学非十分理解,所以这两首诗具体区别与内涵并不能准确说出来,大致是实与虚吧。菩提意思是智慧,神秀将智慧固定于自身上,将自己的心境比作明镜之台,而智慧并非是个有形的个体,人的心也不是一个有形的台。准确的解释是慧能认为我们的身心并非实有,试图用拂尘扫去的“尘埃”也并不存在。对于我们而言,这太难理解,然后这种超脱凡境的想法,偶尔感受下,也能让固化的思想得到短时间的释放。如同庄子的那句话“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除了达摩能拥有菩提心境外,我认为还有很多诗人同样拥同样有“豁然开悟,超凡脱俗”之境。

其中一个便是陶渊明,不拘于官职权贵,一朝醒悟,归于山林,寻找自己的一片乐土。最能表现这种境界属他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陶渊明的诗“淡极始知花更艳”以致“素极而绚”。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的艺术至境是“从错彩镂空走向芙蓉出水”,世间错综复杂,里面充满着对于烂漫人生的追求,那种绚烂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顿悟菩提之境,显然陶渊明已臻化境。

菩提可以说是佛教的心境,然而其并不仅仅之局限于佛教。陶渊明便为一个代表。朱光潜《诗论》中说:“儒家所谓‘浩然之气’,佛家所谓‘澄圆妙名清净心’,要义不过如此;陶渊明心灵迸发,一语道破,我们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

这种心境大概也不难为人拥有了吧。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祖师,我们也只能领略其心境的'一二层,陶渊明是大家所熟悉的诗人,他的心境我们总能理解。再举了大家所熟悉的例子。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对于做官并无兴趣,后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洵、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这在《兰亭集序》上也有记载。

接下来我们不枉往更在嵩山,丛林茂密,峰峦环抱,云雾飘渺。这里有座古刹,诗词云:“松涛竹风未老。秀登封、武术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达摩传道。功夫技艺,渐开创九州骄傲。弘佛法、百炼深修,盛隆古庙。”它就是嵩山少林寺,禅宗的祖庭。佛教初从印度传来,在禅宗史上,摩诃伽叶为印度祖师,而菩提达摩为中国祖师。此时我们不谈少林武术,只谈菩提,何为菩提?亦为人,亦为物,亦为一种心境。

当年达摩游历中土,南帝梁武召见,两人谈论佛法却话不投机,达摩便离开,后梁武帝后悔,派人追回。当达摩来到江边,发现有人前来,便折了一支芦苇,踏它过江,此为“一苇渡江”,也意为人武功高轻功好能力强。不得不说,菩提达摩,实乃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随后他北行,驻足少林寺。

提到嵩山少林寺、菩提达摩,便想到一个特别神奇的石头——“达摩面壁影石”。曾传说达摩在少林寺五乳峰的山洞中面壁,九年来从未间断,导致其声影印于石上。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中描述到,此石近看是看不出影子的,而往后退五六尺,石上渐显人形,退开一丈,“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问道达摩为何要面壁如此之久?就要提到菩提这词的意思“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禅是需要悟的,静心守志,可会志道,譬如磨镜,去日苦多。达摩需要的是就是领悟,机缘未至,困顿一时,九年等待足矣。

菩提此词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那是六祖慧能在成名前所写的。湖北黄梅东山寺,五祖弘忍已年迈,他需要找一个继承衣钵的弟子,他要求弟子们写一个偈子来描述他们对禅的理解,神秀乃是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当时还是樵夫的慧能看后觉得不对,便改写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为我对于禅学非十分理解,所以这两首诗具体区别与内涵并不能准确说出来,大致是实与虚吧。菩提意思是智慧,神秀将智慧固定于自身上,将自己的心境比作明镜之台,而智慧并非是个有形的个体,人的心也不是一个有形的台。准确的解释是慧能认为我们的身心并非实有,试图用拂尘扫去的“尘埃”也并不存在。对于我们而言,这太难理解,然后这种超脱凡境的想法,偶尔感受下,也能让固化的思想得到短时间的释放。如同庄子的那句话“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除了达摩能拥有菩提心境外,我认为还有很多诗人同样拥同样有“豁然开悟,超凡脱俗”之境。

其中一个便是陶渊明,不拘于官职权贵,一朝醒悟,归于山林,寻找自己的一片乐土。最能表现这种境界属他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陶渊明的诗“淡极始知花更艳”以致“素极而绚”。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的艺术至境是“从错彩镂空走向芙蓉出水”,世间错综复杂,里面充满着对于烂漫人生的追求,那种绚烂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顿悟菩提之境,显然陶渊明已臻化境。

菩提可以说是佛教的心境,然而其并不仅仅之局限于佛教。陶渊明便为一个代表。朱光潜《诗论》中说:“儒家所谓‘浩然之气’,佛家所谓‘澄圆妙名清净心’,要义不过如此;陶渊明心灵迸发,一语道破,我们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

这种心境大概也不难为人拥有了吧。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祖师,我们也只能领略其心境的一二层,陶渊明是大家所熟悉的诗人,他的心境我们总能理解。再举了大家所熟悉的例子。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对于做官并无兴趣,后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洵、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这在《兰亭集序》上也有记载。

接下来我们不枉往更广阔的地方去遨游。佛语录中有句著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原语是“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后逐渐演变为这二句。佛教认粒沙见三千世界,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菩提叶就代表着一棵菩提树。以大见小,世界苍茫,花朵渺茫,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又有何区别,都是数不清的物质。一片菩提叶虽然不能和整个菩提树相比其外在的形状大小,但是它所代表的菩提智慧与一棵菩提树所具有的是没有区别的。

这就是微观和宏观的转换,有时你可以静静去想想那些琐碎繁杂之事,你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去计较许多事情。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宏观世界的花朵上的一滴露水,菩提叶中的一粒纤维。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那些小小的利益得失了。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洞天,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非亲临其境,道不得悟。

菩提是一个人,中国佛教祖师。菩提是一种树,相传释迦在菩提树下修行得道,因而菩提又意指觉悟的境界。可能它还有更多的意义需要我们去探索。用无门慧开的一首《平常心》来结束这个札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对于我们来说,心平气和便是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