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三年级作文 > 【精品】三年级大象作文四篇

【精品】三年级大象作文四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5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大象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三年级大象作文四篇

三年级大象作文 篇1

某天,小白兔家突然着火了,火势还挺大的,火苗直往屋顶上窜。

小白兔吓慌了,急忙跑到屋外喊:“着火了,大家快来帮我灭火呀!”这时,正在草地上玩耍的小伙伴:小猴,小熊,小松鼠,小鸟等听到呼救声,连忙找来水桶到湖边拎水,由于水桶太小里面装的水也不多,很难把火扑灭。这时,大象闻讯赶到了,对小白兔说:"别担心,有我呢!"说完,就跑到小河边用鼻子吸满水,又跑回来。它把鼻子高举过房顶,鼻子里的水像喷泉一样喷了下来,不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

小白兔的房子保住了。它非常感谢小伙伴们,尤其是大象。小白兔对大象说:"要不是你及时赶过来,恐怕今晚我就要睡在露天啰!"大象说:"别这么说,这是我的强项,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还是应该感谢你,你热心助人,值得我们向你学习!"小白兔满怀深情地回应道。

三年级大象作文 篇2

大象住在河边的草地上,他的梦想是去看更多的树。大象的家非常美丽,有红色的小花,绿油油的小草……可大象觉得树非常少,他想去树木非常多的地方看看。

大象不知道哪里有很多树,就在他发愁的'时候,他的朋友们来了,朋友们问大象要去哪里,大象说:“我想去看大树,但我不知道哪里有很多的树。”大家说:“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去问问别人。”

过了两天,朋友们又来了,对大象说,“河对岸应该有很多大树。”大象听了大家说的地方,决定要去河对岸看一看到底有没有许多树,就向河对岸飞奔过去。

偶遇鳄鱼

大象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了河对岸。突然,从水中跳出一只鳄鱼,把大象吓了一大跳,鳄鱼先生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来这儿干什么?”大象说:“我是来看大树的。”鳄鱼先生叫了两只鳄鱼,带大象一起去看树木。看到很多的树木后,大象还是觉得不够,又问哪里还有更多的树木,鳄鱼说:“天已经很晚了,要不就先在这里过夜吧。”大象想了一下,同意在鳄鱼的地盘过一夜。

第二天早上,大象又问,“鳄鱼,哪里的树最多?”鳄鱼说,“大山上的树最多。”听完,大象向鳄鱼道别,向大山走去。

偶遇小牛

在大山上,大象感到非常饿,突然从房子里出来一群小牛,小牛拿了一个果子给大象。大象吃了一惊,居然有这么多好心的动物来帮助我。大象看着一旁的小牛,小牛非常孤单,没有朋友。大象问:“我们能交个朋友吗?”小牛开心地答应了。大象对其它牛说,“你们为什么不和小牛一起玩耍呢?”其它牛听了大象的话,和小牛一起玩了。

过了一天大象问牛园长,“哪里的树最多呢?”园长告诉他森林里的树最多,大象还没等牛园长说完就跑了。

找到朋友长颈鹿

在森林里,大象真的看到了很多树。在看树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个长脖子的东西,大象走了过去,原来是朋友——长颈鹿,大象还差点把他当成了树木。大象和长颈鹿一起玩,到了晚上大家都玩累了,回家了。大象住在长颈鹿家住了好多天,一直在观察树木。

大象回家

大象让鸟把信带给家乡的朋友,告诉大家:“今天我要回来了。”朋友们收到信后很开心,大家办了一个聚会,欢迎大象回家。大象到家后,手舞足蹈地给朋友们讲起了他寻找很多树的故事……

三年级大象作文 篇3

狗熊拿着刚做好的裤子,得意洋洋地向大象家里走去。

狗熊说:“怎么样?裤子不错吧?是不是很合身?您给我的布太大了,我在家里给您裁了又裁,剪了又剪,可把我给累死了!”大象接过裤子试了试,裤子太小了,连大象的一只脚也放不下。“这裤子太小了,不合身。”狗熊说:“小?不可能啊,我在家里量了呀?”大象解释道:“你是按照你的体型做的裤子,而我的体型比你大多了,所以我穿起来不合适。”狗熊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大象没穿到合适的裤子,急得团团转。小猴有礼貌地问:“大象伯伯,什么事让您急得这样?”大象说:“我想要一件裤子,可我自己不会做。”小猴说:“那么就让我来为您做吧。”小猴从家拿来了一把尺子、一把剪刀和一块布,把大象的身体量了量,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大象做了一件合身的裤子。

大象笑着说:“谢谢你,小猴,你真是聪明的孩子。”小猴不好意思地笑了。

三年级大象作文 篇4

狗熊得意洋洋地把裤子给大象说:“兄弟,怎么样,这裤子可是我的心血哟”大象冷笑说:“哈,还几十年的兄弟?连一年都不够”狗熊说:“什么?这几年的兄弟没白当吧!”

我们是从20xx年7月12日开始交朋友的,现在都20xx年10月10日了,为什么还没一年长呢?“大象说”这几年的兄弟连我腿多粗也不知道,你的腿比我细,你做了你合穿的裤子,我不一定合穿呀!”狗熊傻乎乎地说:“哦,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