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锦4篇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锦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5W 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话题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集锦4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高考作文导写教程

话题作文

高考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所谓“话题”,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此外,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再从结构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一般应放在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无所谓。这种开放性作文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熟悉的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 + 提示语(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 + 话题 (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要求(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

2、在文体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考生可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

3、不限定文题,考生可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的文题的个性。

二、 话题作文的类型

(一)材料型话题

材料型话题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择取材料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概括成一个话题。如20xx年的天津卷: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型话题作文题目一般包含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由于材料占据主要地位,所以不少考生往往只关注材料,而忽略写作要求。其实,写作要求直接体现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它对考生的思维方向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材料型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是确定话题或立意的凭借,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反复阅读。抓准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可以快速、准确立意。

(二)关系型话题

关系型话题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如并列、对比、条件、因果、从属关系。面对关系型话题,审题立意时就要首先辨析话题中出现的几个概念间是什么关系,审题的着眼点和立意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如面对多个核心词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考生必须具有整体把握各个核心词及其彼此关系的能力,丢掉任何一个核心词,或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作文都难以切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xx年高考全国卷“忘记与铭记”,都属于关系型话题作文。

(三)解析型话题

解析型话题作文,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理解话题的含义,以拓宽思维空间,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在话题推出之前先来一段解析话题的文字。如20xx年的安徽卷作文命题:“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感悟,读是品位,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四)寓意型话题

寓意型话题,命题者并不出示具体话题,而是出示一则材料,让考生或以“材料的寓意为话题”作文,或根据自己阅读材料的“启发”作文。

如下列材料:某人喂了两只鸡,一只爱唱,一只喜静。每天,一听到“咯咯嗒”的叫声,主人就从爱唱的那只母鸡旁边拾到一个鸡蛋,因此主人喜爱它,喂它精致的饲料。一天,主人从鸡笼旁经过,刚好看见那只喜静的鸡在草窝里产蛋。蛋一落地,它便起身不声不响的离去,而那只爱唱的鸡却大摇大摆地走到蛋旁,“咯咯嗒”地叫个不停,主人至此如梦方醒。请以寓意为话题,写一篇。寓意型的话题材料是用来说明道理的,语言简约,意旨隐蔽。在行文构思时,应当把思维发散开去,联系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这样才能写出切合话题而又立意深刻的。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所以说,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这几年的话题大多数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简洁的句子来表达,我们要准确弄清它的中心词,它的修饰语,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注意吃准题目要求中的关键信息,尤其要准确把握引出话题的材料并认真研读提示语。最后,尽可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和联想,再现一些有着个性特征的生活例子,使自己的与话题整体契合。话题作文审题要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话题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话题的引子,是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对提供的材料,要善于通过抓修饰、限定成分来抓命题者要强调的意思,要善于透过分析材料本身的详略来抓命题者的意图。

2、仔细阅读提示语,弄清材料内涵。提示语的作用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帮助考生理解材料,启发思考,拓展思维。借助提示语,对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及话题内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扣住要求,全面获取信息。高考作文试题中的“要求”或“注意”,是整个试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譬如对文体、字数的限定,我们都要严格“照章办事” 。

4、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要读懂材料的意蕴。一段话、一段文字的内涵,在文中总会有最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来体现。

【精例详解】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他们的父母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后来三个儿子都过得很好,衣食不愁。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步骤一:整体感知——材料、话题、要求

1、审材料,理清材料关系

父母: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

三个残疾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

父母为残疾儿子择业: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

2、审话题,把握命题意图

爱的智慧是一个偏正短语。其着重点在智慧上,范围不能超出“爱”的限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爱的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3、审要求,全面获取信息

话题作文写作要求一般遵循“三自原则”:(1)题目自拟:不能用原话题直接做题目。(2)文体自定: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3)立意自定(略)

步骤二:抓关键词语或句子

关键句: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由此可见:审题,就是指仔细研究材料和话题,通过分析和综合,达到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在写作体裁、选题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精细思维,抓住“三要”原则,即一要审清材料。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其实也给写作者作了提示;二要分析话题,话题具有定向功能,因而需要认真分析;三要重视要求,搞清具体要求,所有要求都要在写作中体现。

(二)话题作文的立意

1、关于“立意自定”

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段引言,在形式上与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这段引言并不是用来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是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

写作时的立意倾向、主提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如20xx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话题“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有时,常识易知而难行”,很多常识性的东西,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点应该体会很深,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就拿学习来说,记忆、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又有多少同学在这种基本功上下足了功夫,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呢?没有大量的积累,没有基础性的知识支撑,学习复杂性的知识就很难。这就是“易知而难行”。做人更是如此,诸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助人为乐”“持之以恒”等等品质,谁个不懂,但就是很难做得到,这也是“易知而难行”。其实关于做人、求知这两翼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由此观之,这道作文题可写的东西实在很多。

“有时,常识又须推陈而出新”,真理是不断发展的,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宗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对人类自身和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之中。这都是“推陈出新”。中国社会的进程,由前苏联的“高度集中”模式到如今的“市场经济”模式;由民主法制不健全,到如今法制比较健全;由过去的比较闭关,到现在的改革开放30年……那一次社会进程的更替,不是对“常识”的发展和扬弃?

2、关于立意“符合题意”

(1)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

仍以20xx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话题“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为例。作文的立意都要符合题意,都要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而这个作文的核心词语无疑就是“常识”二字。但题目没有对常识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这个领域就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也是区别学生认识高下的地方。这类的题目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因此,在考生的作文里面,这个“常识”内容要具体,这是行文的关键。那么“常识”都是有哪些呢?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常识写出对人生的感悟,例如“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交通安全常识,这样的常识也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在生活当中还难以做到呢?于是深层次挖掘“知易行难”的根源,写出一篇颇具个人观点又有一定深度的。再例如食品安全是生产常识,而三鹿事件却严重违背了这一常识。然后考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为何如此简单的常识却“知易行难”,同样可以写成非常深刻的,也体现了考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应该比较受青睐。

第二个关键内容就是对“常识”的态度:知易行难或推陈出新。这两个内容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对常识的介绍肯定是不行的,而是应该落实到对“常识”的态度上,而这两个内容就是对考生的最有力的提示。既可以写“知易行难”,也可以写“推陈出新”,或者二者都兼顾到。关键是要分析的透彻,有一定的深度。无论怎样确立的主题,都不能离开“常识”这一话题范围。

(2)注意作文题本身的提示

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对写作有一定的提示,这是在动笔之前应认真研究的。

20xx年全国高考卷话题作文提示有: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这些都是对写作的一种提示,可以以提示中某一点为写作角度,再结合这一角度来确立的立意。

3、关于“立意深刻,思想健康”

“意在笔先”,“意者,一身之主也”,“文以立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立意深刻、高远,的质量才高。立意是思维的深度和厚度的体现,是思想的提炼和升华。说穿了,是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

立意深刻,就是要能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过现象触及问题的实质,深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深刻的立意无疑会使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进而能在众多的中脱颖而出。要使自己的立意深刻,就要注意理性的思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如20xx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要求考生以“倡导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江苏一考生以“绿色生活”为题目,立足于作者眼中平民百姓的“人间烟火”,无论是中年妇女手中的小煤炉,还是端午节的粽子,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绿色生活”的韵味。 最后写道:

“无论是绿色蔬菜,还是绿色粽子,总是让我深处绿色生活中,正是这样残败古老的红墙绿瓦中包容了一切绿色,那些友善,那些真诚,那些热情,总让人们时时生活在生机勃勃的绿色中。依然用景仰的神情仰望高楼,依然用享受的姿态拥抱绿色生活。”

虽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时代气息。在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友善的心态;在主旨上,要体现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要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意识相一致。

4、关于审题立意新颖

立意是作者思想境界、认识水平的体现,也是衡量一篇作文思想深度和认识价值的标杆。立意新颖说白了就是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立意最忌跟随人后,“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再好的地方,去的次数多了,也会失去新鲜感的。考生应力图在别人的观点上挖奇掘新,写出具有个性的东西来,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xx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试题,要求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一考生以“相信自己依然优秀”为题,写一个中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从小学的门门优秀,到初中的勉强保持,再到高中的力不从心。内心世界的展示真切感人。文中大量的笔墨写自己上学过程中经历的心理矛盾,结尾处写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使表达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最优秀是有条件的”,这种充满着思想光芒的人生思考,不但让考生本人从痛苦中解放出来,也同样给大家(包括成年人)以人生的启迪。

四、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1、审题要准。要吃透题目或所提供的材料,毫无差错地把握旨意;立意准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否则即使满篇珠玉锦绣,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2、立意要新。“新”是指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立意最忌跟随人后,再好的东西,如果说的人多了,也会失去新鲜感的。

3、挖掘要深。“深”就是要能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过现象触及问题的实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深刻的立意无疑会使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进而在众多的中脱颖而出。

4、开口度要小。话题作文是一种很宽泛的作文题,写作内容及文体选择都非常广泛,加之题目大,限制少,写起来容易面面俱到,杂而无味。从小处入手,才能把问题谈深谈透。把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以小见大”,才有个性、有特点。

5、要紧扣话题,中心要集中,所写内容要紧紧围绕话题所限定的范围,不能打“擦边球”。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我成长中发生的事好比天上的繁星,多得数也数不清。它们酸、甜、苦、辣,四味俱全。但每一颗都明亮夺目,然人难以忘怀。其中,有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在那一个傍晚,我们吃过晚饭,便准备去外婆家玩。可是,我一看时间,便皱紧了眉头,大叫了一声:“呀,已经6点35分了,还没等我们到外婆家,我喜欢看的电视就要演完了!我还是明天再去吧。”刚说完,我便只顾着自己的电视,急急忙忙地跑进了房间,把爸爸和妈妈扔在了一边,自己开始等待着看似漫长的广告。爸爸妈妈见了,叹了口气,便只好带着失望悄悄地离开了,而我却在房间里看电视看得不亦乐乎,早就把爸爸和妈妈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第二天傍晚,我们又吃过晚饭。爸爸好像早就料到今天我会请他带我们去外婆家,便故意早早地溜到了房间里,玩起了电脑。果不其然,才过了一会儿,我便走到了爸爸身边,来跟他说好话了。可没想到爸爸竟然学我的样,只顾着他的游戏,看都不看我一眼。过了老半天,他才紧皱着眉头,漫不经心地对我说:“待会到了你外婆家,我就玩不了游戏了我还是明天再去吧!”虽然爸爸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谁叫你昨天不去,今天我就偏不带你去,哼!我见爸爸玩游戏玩了一盘又一盘,看不出有要带我去的意思,顿时眼急了,连忙撒起了娇,非要爸爸带我去。平时,只要我一使出这招,爸爸便会“投降”,可今天却不知怎么回事,这招不管用了。爸爸不管我怎么说都不带我去,我一气之下跑进了房间,认真反思,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

在成长中,还有许许多多面镜子等着你。你对它怎么样,它就对你怎么样。你只有好好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些镜子才会对你露出笑脸。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20xx伦敦奥运会,每一位选手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每个传奇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对于步入新高三的同学们来说,他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学习的动力,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诉他们的励志故事。

最美的维纳斯独臂女神帕蒂卡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

今年23岁的帕蒂卡又一次站在了奥运会上的舞台上,其实早在北京奥运会上,这位乒坛独臂女神就被人熟知,当时她就代表波兰出战女团,成为既参加奥运会又参加残奥会的首个乒乓球运动员。虽然首轮就遭淘汰,但帕蒂卡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观众。在伦敦奥运会上,她的成绩取得较大突破,除了代表波兰队参加奥运团体赛的争夺外,帕蒂卡还站在了女单的赛场上。出人意料的是,她在前两轮顺利过关历史性闯进奥运会女单32强。虽然没有闯进16强,但帕蒂卡已经很满意了。

7岁开始练习乒乓球的帕蒂卡,在乒坛创造了许多奇迹,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xx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一、话题作文的表述篇──记叙经历

记叙经历,除非命题中有特殊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既可也写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编述故事。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

首先,要学会描写。①学会观察对象。描写是把事物的状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所以描写之前必须细致观察对象。②学会选择细节。描写再现事物的状态,不是把一切感受到的东西都写出来,而是要有选择地描写,作者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以此再现事物特征。③学会安排结构。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合理地、有序地安排文字,一层层写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形象。④学会修饰语言。讲究修饰的最好手段是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

其次,避平铺直叙。①在材料组合上: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②在结构安排上,可用设置悬念或运用倒叙来增加曲折;③在人称使用上,可以第一人称为主、兼用第二人称;④在表达方式上,可用日记或书信去代替一般化的记叙。

再次,要合理虚构。在记叙经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应该进行合理虚构。①移花接木法。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②添枝加叶法。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

二、话题作文的创新篇──语言求美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句等。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三、话题作文的立意篇──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有“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还要树立“化大为小”的观念。

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如20xx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再如,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这样“化大为小”,文章才会“出彩”。

总之,写话题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笼统而缺乏具体内容,那就只会大而化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只能列入“基本符合题意”的一档,最高得42分;如果大话、套话太多,文句也不够通顺,则很可能只拿个及格分(即36分),甚至更低。

四、话题作文的思路篇──时空联想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发展着,在一定的空间存在、运动着。而反映客观现实的作文当然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范畴。要拓展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进行联想。

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如20xx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将计划经济的一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时代相比较,也可以将封建时代的一人独尊与现在的民主政治比较,等等。

空间,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领域方面进行拓展:在文学创作上,要提倡百花齐放;在科学探索上,要寻求多种可能性;在哲学界,百家争鸣;在艺术界,流行着各种风格;在教育界,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等等。

五、话题作文的创新篇──构思求巧

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并没有一个死的条条框框,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如记叙文的“总—分—总”式,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材料议论文和读(观)后感的“引—议—联—结”式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现中心思想,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适当变通,制造波澜。

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创新。①角度求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立意的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顺序求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等等。③方式求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④结构求活。记叙文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激起文章波澜的技法常见的有: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悬念法。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此外,还可以运用“误会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澜,从而深化主题。

议论类文章要特别注意论证求新。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

(1)举例新。举例的来源:

①身边的新鲜事。

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和各地电视专栏节目中所谈的内容。

③《报刊文摘》每期第3版上的小故事。

(2)引文新。引文来源:

①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报刊上的最新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