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九篇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九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3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九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高考作文导写教程

话题作文

高考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所谓“话题”,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此外,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再从结构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一般应放在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无所谓。这种开放性作文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熟悉的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 + 提示语(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 + 话题 (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要求(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

2、在文体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考生可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

3、不限定文题,考生可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的文题的个性。

二、 话题作文的类型

(一)材料型话题

材料型话题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择取材料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概括成一个话题。如20xx年的天津卷: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型话题作文题目一般包含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由于材料占据主要地位,所以不少考生往往只关注材料,而忽略写作要求。其实,写作要求直接体现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它对考生的思维方向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材料型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是确定话题或立意的凭借,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反复阅读。抓准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可以快速、准确立意。

(二)关系型话题

关系型话题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如并列、对比、条件、因果、从属关系。面对关系型话题,审题立意时就要首先辨析话题中出现的几个概念间是什么关系,审题的着眼点和立意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如面对多个核心词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考生必须具有整体把握各个核心词及其彼此关系的能力,丢掉任何一个核心词,或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作文都难以切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xx年高考全国卷“忘记与铭记”,都属于关系型话题作文。

(三)解析型话题

解析型话题作文,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理解话题的含义,以拓宽思维空间,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在话题推出之前先来一段解析话题的文字。如20xx年的安徽卷作文命题:“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感悟,读是品位,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四)寓意型话题

寓意型话题,命题者并不出示具体话题,而是出示一则材料,让考生或以“材料的寓意为话题”作文,或根据自己阅读材料的“启发”作文。

如下列材料:某人喂了两只鸡,一只爱唱,一只喜静。每天,一听到“咯咯嗒”的叫声,主人就从爱唱的那只母鸡旁边拾到一个鸡蛋,因此主人喜爱它,喂它精致的饲料。一天,主人从鸡笼旁经过,刚好看见那只喜静的鸡在草窝里产蛋。蛋一落地,它便起身不声不响的离去,而那只爱唱的鸡却大摇大摆地走到蛋旁,“咯咯嗒”地叫个不停,主人至此如梦方醒。请以寓意为话题,写一篇。寓意型的话题材料是用来说明道理的,语言简约,意旨隐蔽。在行文构思时,应当把思维发散开去,联系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这样才能写出切合话题而又立意深刻的。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所以说,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这几年的话题大多数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简洁的句子来表达,我们要准确弄清它的中心词,它的修饰语,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注意吃准题目要求中的关键信息,尤其要准确把握引出话题的材料并认真研读提示语。最后,尽可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和联想,再现一些有着个性特征的生活例子,使自己的与话题整体契合。话题作文审题要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话题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话题的引子,是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对提供的材料,要善于通过抓修饰、限定成分来抓命题者要强调的意思,要善于透过分析材料本身的详略来抓命题者的意图。

2、仔细阅读提示语,弄清材料内涵。提示语的作用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帮助考生理解材料,启发思考,拓展思维。借助提示语,对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及话题内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扣住要求,全面获取信息。高考作文试题中的“要求”或“注意”,是整个试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譬如对文体、字数的限定,我们都要严格“照章办事” 。

4、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要读懂材料的意蕴。一段话、一段文字的内涵,在文中总会有最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来体现。

【精例详解】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他们的父母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后来三个儿子都过得很好,衣食不愁。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步骤一:整体感知——材料、话题、要求

1、审材料,理清材料关系

父母: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

三个残疾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

父母为残疾儿子择业: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

2、审话题,把握命题意图

爱的智慧是一个偏正短语。其着重点在智慧上,范围不能超出“爱”的限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爱的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3、审要求,全面获取信息

话题作文写作要求一般遵循“三自原则”:(1)题目自拟:不能用原话题直接做题目。(2)文体自定: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3)立意自定(略)

步骤二:抓关键词语或句子

关键句: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由此可见:审题,就是指仔细研究材料和话题,通过分析和综合,达到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在写作体裁、选题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精细思维,抓住“三要”原则,即一要审清材料。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其实也给写作者作了提示;二要分析话题,话题具有定向功能,因而需要认真分析;三要重视要求,搞清具体要求,所有要求都要在写作中体现。

(二)话题作文的立意

1、关于“立意自定”

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段引言,在形式上与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这段引言并不是用来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是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

写作时的立意倾向、主提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如20xx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话题“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有时,常识易知而难行”,很多常识性的东西,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点应该体会很深,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就拿学习来说,记忆、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又有多少同学在这种基本功上下足了功夫,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呢?没有大量的积累,没有基础性的知识支撑,学习复杂性的知识就很难。这就是“易知而难行”。做人更是如此,诸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助人为乐”“持之以恒”等等品质,谁个不懂,但就是很难做得到,这也是“易知而难行”。其实关于做人、求知这两翼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由此观之,这道作文题可写的东西实在很多。

“有时,常识又须推陈而出新”,真理是不断发展的,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宗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对人类自身和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之中。这都是“推陈出新”。中国社会的进程,由前苏联的“高度集中”模式到如今的“市场经济”模式;由民主法制不健全,到如今法制比较健全;由过去的比较闭关,到现在的改革开放30年……那一次社会进程的更替,不是对“常识”的发展和扬弃?

2、关于立意“符合题意”

(1)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

仍以20xx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话题“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为例。作文的立意都要符合题意,都要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而这个作文的核心词语无疑就是“常识”二字。但题目没有对常识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这个领域就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也是区别学生认识高下的地方。这类的题目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因此,在考生的作文里面,这个“常识”内容要具体,这是行文的关键。那么“常识”都是有哪些呢?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常识写出对人生的感悟,例如“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交通安全常识,这样的常识也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在生活当中还难以做到呢?于是深层次挖掘“知易行难”的根源,写出一篇颇具个人观点又有一定深度的。再例如食品安全是生产常识,而三鹿事件却严重违背了这一常识。然后考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为何如此简单的常识却“知易行难”,同样可以写成非常深刻的,也体现了考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应该比较受青睐。

第二个关键内容就是对“常识”的态度:知易行难或推陈出新。这两个内容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对常识的介绍肯定是不行的,而是应该落实到对“常识”的态度上,而这两个内容就是对考生的最有力的提示。既可以写“知易行难”,也可以写“推陈出新”,或者二者都兼顾到。关键是要分析的透彻,有一定的深度。无论怎样确立的主题,都不能离开“常识”这一话题范围。

(2)注意作文题本身的提示

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对写作有一定的提示,这是在动笔之前应认真研究的。

20xx年全国高考卷话题作文提示有: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这些都是对写作的一种提示,可以以提示中某一点为写作角度,再结合这一角度来确立的立意。

3、关于“立意深刻,思想健康”

“意在笔先”,“意者,一身之主也”,“文以立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立意深刻、高远,的质量才高。立意是思维的深度和厚度的体现,是思想的提炼和升华。说穿了,是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

立意深刻,就是要能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过现象触及问题的实质,深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深刻的立意无疑会使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进而能在众多的中脱颖而出。要使自己的立意深刻,就要注意理性的思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如20xx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要求考生以“倡导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江苏一考生以“绿色生活”为题目,立足于作者眼中平民百姓的“人间烟火”,无论是中年妇女手中的小煤炉,还是端午节的粽子,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绿色生活”的韵味。 最后写道:

“无论是绿色蔬菜,还是绿色粽子,总是让我深处绿色生活中,正是这样残败古老的红墙绿瓦中包容了一切绿色,那些友善,那些真诚,那些热情,总让人们时时生活在生机勃勃的绿色中。依然用景仰的神情仰望高楼,依然用享受的姿态拥抱绿色生活。”

虽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时代气息。在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友善的心态;在主旨上,要体现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要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意识相一致。

4、关于审题立意新颖

立意是作者思想境界、认识水平的体现,也是衡量一篇作文思想深度和认识价值的标杆。立意新颖说白了就是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立意最忌跟随人后,“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再好的地方,去的次数多了,也会失去新鲜感的。考生应力图在别人的观点上挖奇掘新,写出具有个性的东西来,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xx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试题,要求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一考生以“相信自己依然优秀”为题,写一个中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从小学的门门优秀,到初中的勉强保持,再到高中的力不从心。内心世界的展示真切感人。文中大量的笔墨写自己上学过程中经历的心理矛盾,结尾处写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使表达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最优秀是有条件的”,这种充满着思想光芒的人生思考,不但让考生本人从痛苦中解放出来,也同样给大家(包括成年人)以人生的启迪。

四、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1、审题要准。要吃透题目或所提供的材料,毫无差错地把握旨意;立意准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否则即使满篇珠玉锦绣,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2、立意要新。“新”是指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立意最忌跟随人后,再好的东西,如果说的人多了,也会失去新鲜感的。

3、挖掘要深。“深”就是要能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过现象触及问题的实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深刻的立意无疑会使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进而在众多的中脱颖而出。

4、开口度要小。话题作文是一种很宽泛的作文题,写作内容及文体选择都非常广泛,加之题目大,限制少,写起来容易面面俱到,杂而无味。从小处入手,才能把问题谈深谈透。把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以小见大”,才有个性、有特点。

5、要紧扣话题,中心要集中,所写内容要紧紧围绕话题所限定的范围,不能打“擦边球”。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明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物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不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系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或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谦虚,不仅应成为一种学习态度,更应该成为一种做人原则,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也。在《易经》六十四卦里,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谦”卦六爻皆吉,这是为什么呢?《易传?谦?彖》对此有一个精妙的阐释:“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译成一句白话,那就是:谦虚,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塑造一种“虚怀若谷”的品质,都要有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吧!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人类是怎样来的呢?我们知道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在人类的进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我们的古人就非常重视劳动,伏羲氏、神农氏被尊称为农事劳动的始祖。天子率领诸侯大臣亲自耕田,劝事农桑,不劳动便被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人们深知劳动的重要。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除了近代100多年的历史,中国几乎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跟中华民族的勤劳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人民由忍饥挨饿、解决温饱到小康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好奇,有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发现了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勤劳。他说,看到凌晨在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我就知道了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是啊,正是由于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才有了国家今天不凡的成就。没有辛勤的劳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我们渴望美好的生活,我们期盼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所有这些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作为祖国接班人的青年学生,我们能担当起祖国复兴的大任吗?

有的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不干家务劳动,到学校打扫卫生袖手旁观,非但不热爱劳动,而且还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的学生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殊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劳动获得的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在书本上学到的。参加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体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良好的劳动品质,体验劳动的艰辛,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能够掌握劳动技能,密切我们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树立服务家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所有这些都不是你背几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起到作用的。

国家决定在大中小学校各学段设置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恰逢其时。让我们认认真真地接受劳动的洗礼吧!让我们为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上好现在的每一节劳动课吧!让我们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合格的接班人而辛勤劳动吧!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孩子们转动地球仪,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两三通发言之后,一个穿灰夹克的孩子举手说了一段有些含混的话:“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是先迎来黎明的。(地球)每转到一边的时候,另外一边就不是(向着)太阳了,而另外一边转过来它又变成向着太阳了。它又成了第一个。又转一回后,反方向那边又迎来了。最开始它是第一次,这回也是第一次。每一个都最先迎来黎明。”

这孩子说得很快,跟绕口令似的。他的“绕口令”没有得到老师的任何回应。他刚说完老师就叫了另一个学生回答。当然,多数学生的答案一致而正确:北京先迎来黎明。

使我感动的事发生在教师们的评课活动中。在同事们称赞和提建议后,上课的老师自评说,学生基本上都懂了,但也还是有个别糊涂的学生,比如说“每一个都最先迎来黎明”的那个。

校长就是在这时接话的。

“这个孩子已经超越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他的发言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发言。他的发言正好可以解释这节课以后的内容——北京和纽约哪个先迎来黎明?他在讨论一开始就预感到了。他已经认识到了循环,认识到了周而复始,这边是白天那边是晚上,那边是白天这边是晚上,这边再到了白天,那边又是晚上,那凭什么说谁先谁后呢?他已经站在空间(太空)看问题了。”

我要是那位女教师,也要苦苦修炼出一对校长这样的耳朵,并且要在无论哪节课上都记得用心筛选那些有价值的“杂音”,不糟蹋学生超越了本节课目标的“真懂”信号。我仿佛又看到我的导师组长戴维,一位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犹太裔教授,美国科学教育的重量级人物,正举起一根手指,笑眯眯地、第一万零一次地重复他最心爱的名言——“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在拥护而繁忙的都市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疏松舒适的地方,让自己喘一喘气,舒一舒心。

蓦然发现,林立的高楼挤满了整座城市,连楼与楼之间的空隙都摆满了小摊,堆满了小物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找到所谓“疏”之地呢?

现实的“疏”地可能找寻不到,灵魂的“疏”地可是待我寻找!

在静谧的午后,不妨闭上双眼,感受来自觉中,我在这节律的停顿间找到“疏”的意韵,感受到不紧不慢的“疏”,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音有尽而意无远古的清音。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下,我知道,我的满腔烦恼,会被清音带走,让我无所牵绊的上路。想象那泉水叮咚的山涧,怀想那水流潺潺的小溪,想象那嶙峋奇异的山石,在这舒缓的节律中流连,在优美的音韵中徜徉,在不知不限的“疏”。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想象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半个月亮爬上了窗棱,轻启久闭的窗扉,让夜的寂静游走在小屋的角角落落。告别了一日的喧嚣,轻轻舒一口气,吐出连日来的压抑,不禁开始羡慕隐士的生活,不禁开始渴望那疏而不散,疏而不悲的闲适。深秋的夜风吹来淡淡的菊香,跟前浮现出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悠闲场景。且看远处一提壶老叟跌跌撞撞地走来,吟着诗,哼着曲,赏着花,不经意间的拂袖,带走了一缕缕花香。这种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恰恰诠释了何为疏而不散,何为疏而不悲。以自己找寻的生活乐趣填补心

灵的空白,就那么不牵不挂、不紧不慢地生活,找到自己的一块“疏”地,情意缱绻,乐趣无限。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感悟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又若那轻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陆游,又像那无惧风雨的李白,还有那浅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人,无不是活在心灵的“疏”地,以心灵的坦然面对世俗的拥挤,以心态的淡定直面有几分悲苦的人生。

现实的拥挤算不了什么,现实的残酷算不了什么,找寻自己的一块心灵疏地,任由自己放声欢笑,任凭自己深深呼吸,也许这块心灵疏地是一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唯美地带,也许在这片疏地,我们找到心灵的慰藉,汲取着无限的生命能量。

【简评】本文从追寻心灵的疏阔之地的角度立意,表达一种高远的人生志趣,立意有高度、有浓度。文章联想丰富,题材广泛,意蕴丰富,语言优美,颇为耐读。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表达欠妥。评为一类下64分。

高考话题作文 篇6

色彩是丰富而蕴藉深厚的,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我们往往能够把我们的情感与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中,但你是否关注了简单但同样丰富的黑或白?请以黑或者白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还可以发表议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考话题作文 篇7

有一位年迈的富翁,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财产会害了儿子,为此,向儿子讲述了他白手起家的故事。儿子很感动。他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能散发一种浓郁的香气。他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集市上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他为此深感苦恼,后来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很好卖,就决定把这种香木烧成木炭来卖。结果被抢购一空。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竟不由得老泪纵横。原来,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小块,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沉香“,只是往往不懂它的珍贵,反而对别人手中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自己智慧的眼睛。

----题记

不知不觉中,我从漫无边际的黑里探出了头,竟被乍到的阳光刺痛了双眼,一个红色的圆盘悬挂在上空,四周静悄悄的。

我是一棵生长在热带雨林的沉香树,这是我来到新的世界的第一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新奇而又那么的平淡无奇。树们都在拼命地攫取那圆盘的光芒,疯狂地向上生长着,变粗,变长,变的更香,变的更珍贵。

时间匆匆地向前赶,我还来不及哭,来不及笑,来不及体验这个世界的一切世态炎凉,就一不小心的长大了。当然还没有大到魁梧的地步,因为周围的树们都在用浓郁的香气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相比那些香气,我的确是微不足道的。

虽然我很卑微,但我知道我并不平庸,我也在努力地生长着。总有一天,周围所有的树们会感到会感受到我的存在,我一定会成功的!在某年某月某日圆盘的照耀下。

我也有妈妈,这是当然的。像所有的妈妈一样,她一直在用爱灌溉着我;但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我不理解她的那份沉甸甸的心。因为她总是让出一片天地,那红艳的光芒从圆盘上直刺我幼弱的枝叶,很疼;可我分明地看见别的妈妈都是用浓郁的树阴庇护着她们的孩子的,小心翼翼。

有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我终于见到了人,我看到了人的眼睛,坚定而又悠远。树们沸腾了,拼命招摇着粗壮

的枝叶,那人来到妈妈面前,满意地点点头,拿出一把斧子,开始砍树,别的树纷纷开始叹息,妈妈笑了,对我说:

“孩子,咱们沉香的幸福就是有人发现并赏识我们……"然后妈妈被带走了,带向了远方,我知道她是幸福的。

在一个个平凡到窒息的日子之后,我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我遇见了他,同当年那个人有着一样的眼睛,却不是同样的眼神,凌乱而急噪。他发现了我,我高兴极了,以为

属于我的幸福终于来临了!那耀眼的光芒!

我被他拉到集市上出售,却无人问津,可我知道,我是属于他的,只要他坚持。但是,急于求成的他终于禁不住

了,在一个安然的午后,他用一把熊熊的火焰点燃了我,望着那一点点黯淡下去的圆盘和我的残体,我哭了,我一瞬间明白了许多的无奈与苍凉。

原来那圆盘并不是我所以为的太阳,而是他那一颗红艳滚烫的心!原来我一直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生长,

长大最后毁灭的啊!

我失败了,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的心里。

高考话题作文 篇8

1.我才相信原来流光真的不会有再现,人也不会一尘不变,原来我们真的变了,即使人是可物已非;假如有一天你忘了你的记忆,假如有一天我的世界终于完整,,假如我们的停靠点能重叠在一起,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微笑以对呢~我想这个世界大的有限,只要我们能够彼此遇见。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请以“绝境与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一位父亲在冬天砍掉了一棵枯树,但到了春天却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绿绿的嫩芽。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现在才知道,它确实还活着。孩子,千万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别在冬天砍树。”

请以“别在冬天砍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15名应届毕业生到国家某部去实习,当部里秘书给他们倒水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说声“谢谢”,等到部长来看望他们并亲自送发纪念册时,绝大多数表情木然地用一只手接,导致尴尬的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期间,唯有一个叫林晖的同学态度截然相反。实习完后,部里点名录用林晖。林晖自己都觉得偶然。但偶然背后有必然,这个必然恰恰是他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礼貌素养。

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自己打败。

请以“偶然与必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向著名书法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回答:“一字最难写。”乍一听,不解其意,然后沉思,方解其中的奥秘。

请以“成功的奥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5.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数字:4和2。然后问学生:“答案是多少?”学生争着回答:“6、8、2……”可老师一直摇头,脸上感到一种悲哀,学生也是一脸困惑。老师为何悲哀?学生为何困惑?

请以“悲哀和困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6.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7.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周国平《智慧与人品》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请仔细揣摩划线句,请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这样的评论:“花之绝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非名花。”

请以“牡丹和荔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9.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颗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被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被杀之,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专寻特型树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当下砧板伺候的,只怕是会报警的鹅了。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总之,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请以“环境、条件与结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某市森林公园决定公开招聘一名高级管理员。几轮测试之后,1000名应聘者中有三人因分数相等同时进入复试,总管招来他们说;“有一只小山羊跑到了三号林区,你们一齐出发,谁抓住了这只山羊,谁将被录用。”三人奉命来到三号林区,甲首先发现了山羊,已用物击伤了山羊,丙抓住了受伤的山羊。

请你预设一下招聘结果,然后写一篇文章。或依材料写招聘故事,或引发联想写成散文,或阐发观点夹叙夹议……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高考话题作文 篇9

乘梦的航班,踏理想的阶梯,面对挫折的崇山——迎难而上!——题记。

一颗花生蕴着怎样的哲学呢?你捏捏她,散落一地的碎壳。你再搓搓它,红色的衣衫随风飘洒。这时,你在捏捏它、搓搓它。只能是徒劳无功,这不正告诫我们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的心头之肉。但始终要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如花生一般,在挫折中淬炼一颗坚强的心,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但有些人一时间失意,受到了挫折了,或者丢失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就如无助的纸片随尘世中的风波起伏,随波逐流。弗莱克这么正如那些纸片,在金融风暴后,他的公司被迫接受破产,这位曾经是媒体评选出的最有潜力的年轻富翁,风暴碾碎他所有梦的果实,他无法接受挫折,便纵身一跃,坠楼身亡。悲兮惨兮只可怜他不懂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相比之下,美国纽约医科大学植物学不姓在意外中患病的玛丽显得如此的坚强及耀眼,就连空气也能使她的气管发炎。在许多人认为玛丽会自暴自弃的同时,玛丽却创办“环境伤害研究网”为所有因化学污染而受到伤害的患者争取权益。不仅如此,她还微笑着说:“既然不能哭泣,那就微笑吧!”同样身处逆境,玛丽迎难而上,而不是自暴自弃,扑朔着梦的翅膀,坚持着不屈的信念。

路遥在《人生》中挥笔写道:“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智者说过,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的。由此可见在挫折中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还是勇敢地迎难而上。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软弱的人是一道深渊。”乔布斯始终能抓住自己的命运。在面对人生的一系列打击时,他都能做到“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而安德烈·波切利面对双目失明的压力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终于通过努力让全世界都看到了自己。刀削的脸庞,带着金属质感的嗓音,以及野性的胡须,如此的他不在沉默中消亡,迎难而上,注定他在黑暗中爆发!这两者,在逆境中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尼采道出了迎难而上的真谛。

迎难而上,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描绘的郑燮之不屈,显露铮铮铁骨;迎难而上,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书写的李白之雄心,言表凌云之志;迎难而上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勾勒的陆游之英姿,侃谈破困之喜。他们都没有悲观,只是在挫折中迎难而上,更上一层楼。

当我们,收起历史长卷,那之前地道道身影,凝成了:愿我中华儿女,迎难而上,勿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