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件中心 > 高一课件 >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3W 次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一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

[教学目标 ]

1.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金属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 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 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 SPACE PREFIX =O />;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 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 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 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和氯气的反应

播放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播放动画:离子键

播放动画前提出要求:

1.钠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仅仅存在相互吸引力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作用力?从中你能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吗?

3.哪些元素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通过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离子键。

板书:

一、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讨论:如何理解静电作用?

教师分析:除了静电相互吸引的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讨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教师小结: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两点说明:

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与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元素周期表中ⅠA、ⅡA主族元素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 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板书: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说明:(1)ⅠA、ⅡA主族元素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 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讲解:电子式

1.用电子式表示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2.以氯化钠、氯化镁和氧化钾为例,讲解物质的电子式和物质的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两者的区别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

1.用电子式表示 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钙、氟化镁、过氧化钾

讲解: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4.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概念:

2.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3.电子式

4.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和本教案配套的ppt文件教师可以之间使用。其中关于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这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舍。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