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4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所写内容为回忆散文。文章详细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用鲜明的语音讽刺当时社会的恶相。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先生晚年所作,童年的回忆到了晚年执笔回忆录,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也是我读后的唯一感想,让人回味无穷,在先生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鲁迅先生用最平淡的文字写出最不平淡的话语;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写出可强有力的话语来批判和讽刺当时社会的种种不满,抒发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书中的十则散文最让我感慨的是《藤野先生》,也最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精神的。文章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这篇散文深刻体现了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与敬重之情。在文章中作者轻描淡写描画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着重十分不重视,而对教育工作却尤为重视。从侧面的角度说明藤野先生对教育工作负责的态度,文章又写老师对作者讲义的圈改,更说明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当时的背景下藤野先生不歧视中国人,而许多麻木的中国人却在自相残杀,更鲜明的与藤野先生产生了对比。文章片尾多次写作者多次想给老师写信却无法下笔,更说明作者对老师的思念,对老师的敬重。

这部散文集中最让我折服的一篇文章是《狗·猫·鼠》。这篇文章不得不让我对作者的“骂人术”倾倒。生动形象的描写猫的猫的种种罪行。首先是猫对它的猎物的折磨,不停玩弄直至玩到厌倦了才把猎物吃掉。用最平常的文字给与当时社会像猫一样的人最有力的抨击与批判。在当时的环境下种种的不公平到处可见,这是人吃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先生不畏强权,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无知的青年。提倡解放思想,捍卫主权的思想。《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他们对“弱者尽磨”、“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回忆童年时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厌恶与嘲笑。《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文艺青年。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极富文字色彩的《狗·猫·鼠》让人领略的不仅是文字的功底,更是对现实批判的精神。

接下我便要谈谈我对《父亲的病》这篇文章的感想。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儿时父亲被庸医所治,而耽误病情。最后从小励志学医。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这也就有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作者由于儿时对庸医的痛恨,而后留学日本学医,最后而又弃医从文,因为鲁迅先生曾认为学医可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但是当时中国人的思想麻木了,学医是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救人”,而真正的“救人”却是通过文字来唤醒无知的国人。这正体现了鲁迅先生从小伟大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

这篇文章不但抒发了作者对庸医的痛恨,更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读《父亲的病》,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个“早”字。儿时的他,因为父亲的病迟到后,就在课桌上刻下了“早”字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从此不再迟到。读了《父亲的病》后我觉得,鲁迅刻下的“早”不光是惜时的早,更是警示当时的国人:事事都要早,思想、科技、国力,都应该领先于它人,最后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也许医治鲁迅父亲的病在当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鲁迅的父亲难逃疾病的魔爪。表面上看,是因为当时医生水平的低下,但实质上应归咎于医学的落后,导致鲁父病程拖延,最终撒手人寰,最后留下鲁迅“父亲!父亲“!”一声声悲哀的呼唤,不禁叫人潸然泪下。

《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而上述三篇所感是另我感想最多的,也是我认为最具代表意义的。上述三篇内容上下呼应,表现的也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国人的呼唤。要求国人就放新思想,不断自强,也正是有了鲁迅的“文字”,唤醒了沉沦的青年,有了前进的旗帜。为解放思想解放中国注入了新的文化思想。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2

老师曾说过:“阅读《朝花夕拾》时,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颠沛流离的中年男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

作者在文中所提及的那些童年时期的喜和悲、爱与憎,实际上已被当下一种成熟的、融融的爱意所包围;相对于自己“离奇”的现状而言,这种留存于记忆当中的“意味”备受心灵的呵护。

这种爱意是单纯的、流动的、温柔的,它不仅出现在作者对长妈妈的回忆裡,也出现在对“五猖会”的怀想中,还出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途。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3

四五个月的缠绵。是我的天真,亦是我的过错。

早点说破也好。免得继续和你无谓的纠缠,免得继续安心地沉浸在你编织的梦境里。那个突然之间想到的例子,形象得让人悲戚:我和她站在你两边,你的刻意遮蔽让我不看不见她,我正对着你,你正对着我,而你选择正对我背对她的原因,是因为她一直背对着你。

这个比喻我认为可以解释清楚很多。比如为什么你会为我的即将消失而难受。原来我的存在,于你,仅起着安慰的作用。阿,还有学习上的促进作用。

感触良多。或许你对她,称得上是爱。他们说的那种爱。以前我一直鄙视那些轻易用“爱”这个字眼的男男女女。他们表情生动,溢于廉价而虚荣的爱情之上,无疾而终,无关痛痒。

我清晰地记得那些不眠又不醒的日子。像是一幅塞尚的油画,灰暗而斑斓,凌乱又很优美。没有定义只有展示出来的伤口和甜蜜。可是我现在以晦涩的口吻把它们展示出来的时候,记录变得苍白无力。那些花朵一样摇曳的过去,像时光一样没有办法库存。

忘记,如果没有忘,何以记。

关于你,其实我想说,我没有骗你关于我说的那些最字。

我想说,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过你。

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我心疼不已但是缄默。

想到一句很经典的话:若没有离别,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4

《朝花夕拾》初看这书名便让我觉得奇怪,《朝花夕拾》,是早上的花到傍晚再去把它捡回来吗?

翻开书,我想看看作者到底是如何朝花夕拾的。一目十行地,一会儿书便看完了,我看不懂。作者写的到底是什么?哪有什么朝花夕拾,里面可是连一朵花也没有啊。心中的失望感使我把书扔到了一边。那时的我还小。

再翻开《朝花夕拾》,现在的我明白了。作者的确是朝花夕拾,的确是在傍晚捡起了早晨的花,只是这花有些特别,这花是作者童时的记忆。

其中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了。百草园在我们眼中除了杂草什么也没有,是枯燥的乏味的,三味书屋则更是无味,可这些在作者眼中却别有一番滋味。百草园是作者童时的一片乐土,那儿有着作者无尽的欢乐,美女蛇的传说更是让作者喜爱百草园,三味书屋固然无味,可其中的孩子却也天真可爱,寿镜吾老先生也算是位明理的老师吧,但这些都是身处二十一世纪,整天呆在电脑与电视前的我们无法体会的。五猖会是一直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一场盛会,但父亲的一句“背书”却使作者失去了一切看戏的兴致,不禁令人叹息,我们恐也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吧。

作者写这些文章虽是别有深意,可我最深的体会却是要珍惜童年,比起那个时代,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伴随着朝花夕拾,当我们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

窗外桂花已谢,拾起一小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为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写的回忆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是里面的一篇文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书塾。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就是鲁迅的百草园。鸣蝉,黄蜂,叫天子,云雀都为百草园增添了鸟语花香的气氛。

冬天的百草园,下了雪,小鲁迅就喜欢在雪地里捕鸟,虽说没捉到几只,但小鲁迅依旧乐此不疲,在雪地里快乐的折腾。

三味书屋是当时最严厉的书塾。鲁迅和他的同学们每天上学进门就向一块匾和一幅画上的鹿行礼。第一拜孔子,第二拜先生。鲁迅的先生非常严厉,也很有学问。当小鲁迅跨入三味书屋的大门,他将不能常常在百草园里玩耍,“只读书,习字,对课……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无言,终于到七言。”

《朝花夕拾》里我最喜欢这篇文章,鲁迅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回想起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还有那些成长中的压力和收获。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6

《朝花夕拾》是一部很好的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散文集,因此还有另外一个书名——《旧事重提》,一共十篇小短文。鲁迅先生生平写过许多本书,可是我却觉得只有《朝花夕拾》这本小说最好,也许是因为更贴近生活吧。我是很羡慕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的,尽管生活有些艰苦,却有着一些我们不曾拥有的东西,比我们这些所谓在城市里吃香的喝辣的小孩好过百倍有余。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朝花夕拾》中,我只喜欢的一篇文章是《阿长与<山海经>》,觉得保姆阿长是个真真正正的好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像这样善良又朴实的人真的很少了,并且鲁迅先生也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这位长妈妈,字句之间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让人对这位长妈妈十分有好感。长妈妈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很是愚昧迷信,但她身上保存着最朴实善良的爱,这是现代人,城市人没有,也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令人永生难忘。也只有那些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才会拥有这些,这是我最羡慕的一点,我羡慕鲁迅先生曾经和这位长妈妈相处过。现代社会中,已然忘记了这些,我想,也永远无法记起并拥有这些了吧。这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不幸。

关于《二十四孝图》我也有很多话语要讲述,读完后总觉得有些什么涌了上来,是悲哀。

《二十四孝图》中讲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本身,“孝”是传统美德,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这本书中却把“孝”变得封建,变得不可理喻,变成了一种坏习,让小时候的鲁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坏记忆和感觉,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封建孝道充满了虚伪和残酷,在磨灭人之本性的时候,在揭示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之后,我们是否也该反思?

“孝”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多好的一件事,却让人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中国古代到底有多腐败?古代人类到底有多腐败?更让人气愤的是,在现代,更有甚者,完全不尊重父母,不守孝道,不做孝子,甚至殴打父母,败坏现代美德。

守孝道,做孝子,封建,虚伪;不守孝道,不做孝子,败坏美德,更是于理不公。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我相信总有最好的做法,也总有好人。鲁迅先生写的每一篇文章中都包含了一种感情,读完之后我都会沉思一会儿,想想其中蕴含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也许不是多么惊天动地,但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就像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一般,虽然只是一些回忆慢慢拼凑起来,情节并没有多么跌宕曲折,但那些人物却栩栩如生,会永远流芳百世,令世人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7

《朝花夕拾》是作者写关于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回忆性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

故乡的自然风物,童年生活中的人和事都给作者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睡觉时,保姆长妈妈会讲美女蛇吃人的故事,还能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童年的“我”买来带图画的“三哼经”;小伙伴闰土的父亲善于在雪地里捕鸟;另据衍太太又圆滑又阴诡……坐上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关东看“五猖会”,正月十四夜等着看花纸上画的老鼠成亲那样尖腮细腿的仪仗队的出现,事实使他“极其神往”的。他津津有味地讲述看目连戏里无常时的种种情形,并由衷的喜欢那通人情的“鬼面人,理而情可爱而恐怖的无常”。

对童年的描述最为详尽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他童年时代的乐园,里面有菜畦、皂荚树、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那是他的整个世界。冬天,闰土的父亲还教他如何在雪地里捕鸟。最终,作者还是要告别他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去最严厉的书塾也就是三味书屋念书。三味书屋的先生是及方正、质朴、博学的老人,但先生似乎很不高兴他问“怪哉虫”的事情。在三味书屋,虽然要认真读书,却也仍然可以在后面的小园里折腊梅、寻蝉蜕,也可以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画画儿。

《朝花夕拾》中也通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感受,对封建习俗的和封建思想文化给予尖锐的讽刺和批判。童年的鲁迅是热爱图画的,当他收到长辈赠给他的《二十四孝图》时,先是高兴极了,接着便是扫兴和反感,因为封建孝道是违背人性的。鲁迅十分同情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郭巨为了奉养母亲却要把亲生的儿子埋了,这委实使童年的“我”感到可怖。不但自己不想再做孝子,而且怕“我”的父亲去做孝子。家景正在坏下去,倘若父亲去学郭巨,那埋下去的岂不正是“我”么?甚而怕见“我”白发的祖母,总是觉得是与自己势不两立的人。

《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是怀念师友的两篇文章。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对其甚为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更是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他一一纠正作者笔记上的错误。在异国土地上,藤野先生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真挚无私的爱给了青年鲁迅极大的鼓舞。“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瞥见他黑瘦的外貌……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范爱农是友,是鲁迅在寻找别样的人们的路途中遇到的。作为一个普通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遭遇是有典型意义的。他耿介、偏激,革命后,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很,却最终在那个社会受到排挤,溺水死亡。作者对此充满同情和愤慨,且又无奈。

《父亲的病》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父亲的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说白了,其实那时的社会就像父亲一样病重了。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的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二十四孝图》则明确喊出“只要一切反对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该灭亡”!他立志要寻求一种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碍白话者,即使是堕入地狱,也绝不悔改。作者斗争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鲁迅对风俗民情是很感兴趣的。《五猖会》、《无常》中他对浙乡的迎神赛马会做了甚为详细的描述,赛神会上的“塘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都是鲁迅爱看的。他津津有味的讲述着无常的形象:浑身雪白,戴着白纸的高帽子,拿着破芭蕉扇。劳动群众所创造的花纸、活无常、目连戏和迎神会等民间艺术,是他们追求美的一种表现,虽然是在套着迷信外壳的某些宗教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却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美好的愿望,算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这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的爱民的一面。

《朝花夕拾》以《范爱农》结束,说明了鲁迅是重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的。通过范爱农的遭际,作品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范爱农之死,便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做的形象的批判。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8

《朝花夕拾·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朝花夕拾》中既包含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生态人情,民俗文化的观察,又展现了他对自己家人师友的真挚情感。而《呐喊》则写出了对民族存亡以及社会变革的愿望。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百草园里虽然只有些野草,但在作者心中,却是他童年的乐土。作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同样还是充满感情的。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鲁迅先生的一字一句都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书中所描写的画面,无一不令我们浮想联翩。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9

今天,我读到了《父亲的病》,《父亲的病》是鲁迅用文章去责骂那些庸医,就是他们把鲁迅的父亲治死了,让鲁迅非常气愤。

《父亲的病》是讲了鲁迅的爸爸被几位庸医治死,第一次治的时候,是叶天士医生来诊断病情,吃了他开的药后却没有见效。第二次是被本领高的陈莲河医生所治,用药也不同了,最后还是没治好。最后是著名的西医凡国手,他用的药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鲁迅的父亲死了。

读完后我心想:他们这些医生,光想着赚钱,这么多人也治不好一个病人。在鲁迅先生的资料里曾经介绍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学医, 我又猜测,鲁迅先生学医是不是和他父亲的死有关系呢?当我把这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点头说:“很有可能。他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这也许是他学医的原因之一吧。”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篇10

鲁迅是个时代的领导者,他弃医从文,不失高尚的名族节操,在那个混沌不堪的时代,给予了国家一丝丝曙光。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旧事的回忆,但却同时夹杂着其他情感,他用尖锐的笔触去抗击封建社会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二十四孝图》一文,它本为古代人民宣传“孝心”的故事集,但是其内容却又透露出封建时代人民思想的无知,愚昧以及对儿童的压迫和残害。鲁迅幼年时期也是抱着“百善孝为先”思想,但是成年之后的鲁迅也明白的“孝顺”太难以达成,也慢慢接触到了封建社会愚孝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在写“郭巨埋儿”时给我的触动很大,孝是中国千百年的文化思想,生为子女,回报父母本是理所当然,但是郭巨埋儿却显得及其无知。就算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也是惨绝人睹,他的妻与母也没有阻止他的所作所为,试问这是孝心的表现吗?显然不是,相反,这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甚至说不定郭巨以后买能埋掉妻子与母亲。

荒唐的闹剧在郭巨得到了上天的赏赐后结束了,不得不感慨,郭巨是何等的迂腐,纵然自己贫穷,但他扼杀的确实祖国的花朵,换句话说,他自己生为一个男人,不能养家糊口,反而以这么极端的手段,这不是他卑鄙,阴暗的一面吗?不会去努力,依靠上天的赏赐去生活,他这一生还有什么可以被人传诵的呢?说不定,等到他的儿子长大以后,回忆起当年父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难否定他不会实行一些极端的手段,而其后果难以想象。

再说到当时的孩童,鲁迅也为他们充满了怜惜和担忧,生活在动乱的年代,没有精美的书本可以阅读。和欧美的孩子相比确实很可怜,但是不得不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愚孝没有了,代替的确是无孝,孩子的困顿感没有了,但是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使得他们开始空洞,如果《二十四孝图》所反映的孝是一种过分的孝,那么现在的这种思想让其一去不复返,因为追名逐利的人忘记了孝的存在,这又是古今思想的矛盾。

作为2世纪的人,我认为我们既不要做一个无孝的人,也不能做一个一味模仿《二十四孝图》的人,理智的去对待孝,相比才会最自然的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