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语文名词解释怎么教?

语文名词解释怎么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

语文名词解释怎么教?

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蒙学教材:

1、综合类:《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伦理类:

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为命。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信,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学教材:

《昭明文选》,宋代谢仿得《文章规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等。

3、历史类:

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续千字文》;朱熹《小学》

4、诗歌类:《千家诗》

5、名物常识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6、工具类:《字学举隅》,《文字蒙求》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识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三)写作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1、熟读、精思、博览 1、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2、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 2、多读、多写、多改

3、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 3、从模仿入手

4、联系日常生活 4、先放后收

5、激发儿童的兴趣

科举制度:

起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举分两类:

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每年定期举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唐朝进士极盛时每年不超过50人,平常10到20人。进士及第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宋代极盛时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时也有上百人,进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试内容和方式:

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宋以后主要考经义。

经义: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作文阐明义理。到了元代,则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需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代中期以后要求文章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字数和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550字、650字后改为700字。

第二节 近现代语文教育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904年癸卯学制 ,标志语文学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并且明确了国文课的教学目标:“国文的要旨在于通解普通的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德志。”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第三节 当代语文教育

一、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

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

二、推广《红领巾教学法》

红领巾教学法的作用: 红领巾教学法的弊端:

1、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启发式和谈话法。 1、与中国语文有先天的隔阂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2、产生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 1、胡乔木提出设想(1951,3)

? 2、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1954,2)

? 3、叶圣陶具体部署(1955,8)

? 4、安排重点试验(1955年秋在北京天津上海济南广州等地79所学校,在初一试用分科教材,)

? 5、1956年秋季在全国开展分科教学。

? 6、1957年在“整风反右”运动中遭到批判。

? 7、1958年3月中宣部宣布停止使用分科教材。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实验研究。制定了大纲,编写了首师生欢迎的教材,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 1、文学课本分量重,难度大。

? 2、汉语课本内容呆板枯燥,概念术语过多,不能很好地与语言实际运用相结合。

? 3、没有找到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这次改革,其兴业勃也,其亡也忽也,以行政命令始,以政治批判终,

至今没有结论。

四、语文“工具性”理论的确立

? 基本内涵: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工具课。这种工具不是纯物质的工具,是有思想感情的内涵的,语文

教学中不能把他们认为的割裂开来。

? 这一理论叶圣陶开其先,吕叔湘继其后,张志公集大成。

五、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1958——1976)

? 影响全国的三个案件:

1、白卷英雄张铁生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试时,交了‘白卷’。“四人帮”一伙把张铁生捧为“反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

2、反潮流小将黄帅

3、反对管、卡、压的烈士张玉琴

三事件造成的影响: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师道尊严”的浪潮,一时无政府主义进—步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学生流传的口头语是:“反正下乡种庄稼,何必刻苦学文化”;“学会数理化,还得拿钉耙”;“日光大学地球系,读不读书没关系”;“城里都下来啦,还念书干啥”。在教学秩序混乱的氛围中,“有的教师实行无语教课法,上课不讲话,只在黑板上写,写完就走,因为太乱,没法讲课。”

六、改革开放以后的语文教学

(一)复苏阶段(1977-----1978)

1.我国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大家急于补课,提出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方针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理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编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显偏高,有80%学生不适应。

2.吕叔湘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批评。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改革的探索阶段(1979~1997)

1 .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 2 .大批研究语文教学的刊物出现。

3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呈现繁荣局面。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家、理论家和名师,出现了众多的语文教改流派和教改口号。

(1)以于漪为代表的情感派语文教学。

? 注重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情感性。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深情的语言

描述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2)吕型伟的“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

(3)钱梦龙提出“三主四式”教学理论。

自读课::“六步自读法”

① 认读。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

② 辨体。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

③ 审题。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

④ 发问。可就关于文章内容、关于文章表现形式、关于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

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

⑤ 质疑。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

问,“于无疑处生疑”。

⑥ 评析。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做出评论或分析。

教读课:要提高教读的实效,除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外,还得掌握各种启发思维的手段,值得重视的有三点: 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其推旧知新;

②善于发问,巧设情境;

③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

作业课、复读课

(3)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实验。

?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三)世纪之交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和反思(1997---2000)

1997年末,由“北京文学”发端,许多报刊先后发表署名文章,“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引发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现状与出路的大讨论。讨论的收获收集在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钟晓雨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江明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三本书中。这次大讨论促进和推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语文教育迎接21世纪大变革的前奏。

第二章 语文课程性质及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语文课程概述

一、课程和语文学科课程

课程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活动的总体。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进程和教育评价等。学科教育所说的课程,通常是指教学科目及其进程。语文课程。

二、语文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

1 .学校寻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目标)

2.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这些目的?(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

3.怎样把这些教育经验有效地组织起来? (语文教学途径和方法)

4.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正在接近这些目标?(语文教学评价)

三、语文课程标准

2.基本内容框架:

? 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的建议;课程实施(教学)的建议;评价建议)

? 附录(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3.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在学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

(1)程标准是课程实施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它所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对教材编写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制约作用。

(2)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它所提出的学科课程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对我们正确把握教

学方向,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课程标准还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它所提出的“评价建议”,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实施评价提供了指导。

三、语文课程目标

(1 .定义):2 .作用: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

3 .层次结构: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对语文的含义的不同理解:

“语文”名称出现之后,就有了各种解释: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话语+文章、国语+国文等。为此,叶圣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说明,其大意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可见,“语文”是一个多义词,它能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

二、语言和言语统一的语文观

(一)语言和言语的分立

所谓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所谓言语,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1、语言是社会性的,言语是个人性的。

2、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在形的。

3、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时时间性的。

(二)语言和言语的统一

1.言语是语言的历史前提,语言是言语的逻辑前提。

2.语言和言语互相推动发展。

3.语言潜存在言语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总结:语文是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上,可概括为:通过言语让学生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发展学生的言语。

三、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就个体的言语活动而言

(1)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正是人类的外部的语言活动和内部的语言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人学会话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因为在语言中积淀了历史、文化、传统,在你接受某个词汇或句子的同时,你也接受了它带给你的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接受了它带给你一定的做人的规范。

(3)“言为心声”,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其中包含了你对世界的认识,包含了你的心灵、精神,你的主体意识、个性要求和个性体验,话语权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力,不会说话通常指的就是不会做人。

(4)语文是文化的地质层,语文就是思想,就是存在,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它包含了人类对对历史、对传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为我们建构起主体的精神世界,建构起我们的精神家园。 2 .就民族语言本身而言:

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单从其外在的`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字,讲究端正方直,追求字形的和谐,汉语的音节,声韵调配合,形成了相互映衬的韵律,富于节奏变化,反映了我们民族擅长形象思维特点和倡导和谐、和睦、方正、讲究礼仪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追求;词语多同义、反义对举,反映了汉民族倾向于辨证思维的心理习惯;汉语的语序则表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伦理秩序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我们民族向来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体现在汉语上,则表现为“言在所意,得意而忘言”,自有其以内在的意为其结构的本位语法,因此,许多语句是无法用西方语法体系解释的。即使单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学的内容、目的等也无不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3 .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发挥言语作品的文学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功能。同时要充分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务必要使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简介

一、语文课程价值的转型

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追求教育民主,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追求多元价值观,达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学会生存的人;

关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的两个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际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两者的统一,目的在于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人文性表现在:1、语文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容,2、语言本身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意识,3、语文学习中的态度和情感。

三、建立三个维度课程目标体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是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课程目标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的维度。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这些教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学习的倾向。

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突破了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语文素养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课程理念

?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六、课程目标的表述:

? 总目标(10条)-----阶段目标(四个学段)

? 三个维度(纵向隐性目标)------五个领域(横向显性)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价值。

(二)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1、应用能力

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审美能力

促进知、情、意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