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模式及技巧有哪些?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模式及技巧有哪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1W 次

你好!下面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模式及技巧有哪些?

1.记叙文: 主要是要抓住文章的主题。主题这个词在记叙文中可以看作是中心思想、议论文中可以看作是论点、说明文中的说明目的。 抓住文章的主题主要有两句话: 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以记叙文为例,一般用下面的形式进行思考: “本文通过写……故事(过程、经过)”,在删节号部分嵌入内容。嵌入的内容则用“谁(或什么)怎么”的句式比较好。这样实质上就已经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 二是文章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仍以记叙文为例,一般用下面的形式进行思考: “表现了……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性格等)”,删节号部分嵌入或作者的、或读者从文中读出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性格等”。这样的句式,可以很好的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当然用的时候要灵活一些才好。 这是回答内容方面的技巧。

2.议论文:1、找论点 中心论点的提出一般有五种方式: 第一种,文章的题目本身是个明确的判断,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的题目往往不是论点就是论题,如果是论题,就从文中找出能对题目涉及的问题有明确看法的句子) 第二种,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第三种,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 第四种,在文章的中间提出总论点。 第五种,原文没有明确表示论点的语句,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少数议论文)。 2、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事)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原理、定律等。(引的话) 特例:事例中有话某人说了一句什么话。 这种要看这句话的用处,如果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则属道理论据, 如果是在事件中表明一定作用的,也就是为事件服务的,则属事实论据中的一部分。 3、论证过程: 要诀:采用什么论据,通过什么论证,证明了什么观点 格式:举……例子,证明了…… (事实论据) 引了……的话,证明了…… (道理论据) 不可忽略的:在论证过程中如出现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也要在论证过程中提及。最后写出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如: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4、从什么角度(方面)证明作者观点的? 如果是几段文字,要分别概括出每段的中心, 如果是一段文字,则要看这段文字可以分几层,每层的中心是什么, 每段或每层的中心,就是作者论证的'方面或角度。 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答题要点:文章内容,生活实际,自己感受,缺一不可。 要诀:正如文章所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 生活中(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 + 我认为(对以上两点的自己的看法) 6

3.说明文: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