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36K 次

百善孝为先,这句从古流传至今的老话也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孝道的看重,不论如何,一个不孝的人永远是让人诟病的,一个孝顺的`人才是值得人们去交往的人。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孝主题手抄报十幅,希望对你有帮助。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2张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3张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4张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5张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6张

孝主题手抄报七幅 第7张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