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3W 次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够破例不戒严,准许老百姓观看。下面是欢度元宵节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1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2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第2张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3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第3张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4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 第4张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5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内容1: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内容2:元宵节灯谜

1)写的真牛 (《三国演义》人名一)文丑

2)一生巧安排 (《水浒传》人名一)牛二

3)与牛僧儒作对 (《红楼梦》人名一)马道婆

4)面对丑妖主 (《西游记》人名一)牛魔王

5)一来四处皆生意 (电影演员一)牛犇

6)自有傲气在其中 (《水浒传》人名一)牛二

7)人已白首还在干,了不起!(说岳人物一)牛皋

8)奉献一生为人民 (相声演员一)牛群

9)犇(人名一)牛群

10)到江东了此一生,了此一生(电影人一)吴子牛

11)且退让一时,宁鼠辈居首耳(《水浒传》人名一)牛二

12)一生离别君未归(人名一)牛群

13)枕畔槐安一梦,梦尽似解庄生(《西游记》人名一)牛魔王

14)彩笺妙笔赋牛年(三国人名一)文丑

15)大人执牛耳(清朝人名一)朱耷

元宵灯谜:成语

1.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2. 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3. 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yín吃卯mǎo粮

4. 照相底片——颠倒黑白

5. 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

6. 桁héng(打一成语)——行将就木

7. 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8.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9. 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10.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

11. 初一(打一成语)——日新月异

12. 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皂白不分

13. 并重(打一成语)——恰如其分

14. 八十八(打一成语)——入木三分

15. 超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16. 打边鼓(打一成语)——旁敲侧击

17. 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18.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19. 皇(打一成语)——白玉无暇

20.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

21. 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22. 美梦(打一成语)——好景不长

23. 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24. 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

  欢度元宵节手抄报内容3:欢度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挂着大红灯笼……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家属院照的如同白天一样。

傍晚,我来到外面,已经有好多小伙伴了,每个人都拿了许多烟花。

不知是谁放了一个飞毛腿导弹,“咚”一声,吓了我们一跳,随后,在天空散开,好看极了。

没多久,秧歌队来了,人们穿了各种服装,举着花灯,有的人脸上还化了妆。在秧歌队进院子的时候,我站在屋顶上,点燃了一个飞毛腿导弹,可谁知道,总是点不着,无奈之下,我将它扔到了一边,点燃了一个小礼花,等到秧歌队出去了,再去点它,点着了。这回,它不向天空中飞,开始乱窜,我赶忙把它按在地上,可谁知道,它还不乱窜了。“咚”一声,向前飞了出去,撞在了对面的墙上,我再一次把它捡了起来,它不再捣乱了。

逗得秧歌队的人,都心不在焉的扭秧歌,看我放的礼花。我又拿了一个飞毛腿导弹,这次一下就点着了,可它还是和我作对,我这回毫不客气的教训了它一顿,它开始学乖了。

秧歌队走了。大人们都要回家了,可我们这些小朋友,却还在放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