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5W 次

据说贴春联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大家看看下面春联主题手抄报内容,解一下吧!

春节手抄报春联内容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第2张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第3张

春联主题手抄报的内容 第4张

春节手抄报春联内容2

据说五代时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一个叫辛寅逊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住室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第一句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

第二句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桃符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桃符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祈福、祝愿内容。这就成中国最早一副春联。

到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

王安石《元日》诗中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盛况。

同时,随着门神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负驱邪避灾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在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

春节手抄报春联内容2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候,夜晚出去游荡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大门坐落在桃树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伤天害理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美好心愿。

为祈求一家福寿康宁,一些地方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人往往具有神奇禀性和不凡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以往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