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精选扶贫工作日志3篇

精选扶贫工作日志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33K 次

导语: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以下是扶贫工作精选日志,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参考。

精选扶贫工作日志3篇

  【篇一:扶贫工作日志】

按照单位的安排,今天到城固县北山区双溪镇扶贫。我们扶贫的这个村子,是地处秦岭主脉的南麓。沿着大山的峡沟,朔河而上,大约距离县城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我们要扶贫的村子。看着两边的山脉,常青树夹杂着枯草,在大石山的身上,坚强地站在,我就想着这里的村民,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环境中和这些没有多少直接经济价值的杂灌共生?这里的生产条件太差了,大石山土壤贫瘠,不能生长可以换钱的经济作物,偏远和艰难的交通条件,贫困就是自然的事情。

走了一个多小时崎岖的山间羊场小道,进了一个大山沟,总算看到了几台狭小的畦田,带路的村民组长告诉我们,这个组现在就十一户人家,有几户已经搬走了。沿着山路继续,看到了在山坡上住着的人家,零散在各个稍有点平台的坡中,没有一户砖瓦房,全是土墙房,很旧,而且年代久远。贫困,单从一眼望去,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连续走访了多户人家,看到的是土墙屋黑暗的光线,床铺上很旧的衣被,没有几样像样家具。各户人家都有着不同的情况,但是贫困却是相同的。好几户都是光棍户,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到这里。各家都没有多少经济作物,没有几颗果树,只有生长不大的山林树木,也都不是换钱的东西。土地面积人均也就几分地,而且产量不高,能填饱肚子也很不易了。

原来的小学也不存在了,这里没有学校、医疗、商店等等,社会化服务在这里没有任何踪迹。就是买一袋盐,到山下的河道路边商店去,来回几个小时。更别说有个什么急病,无从及时的救治了。

看着这样的贫困状态,怎么扶?这真是一个问题。

  【篇二:扶贫工作日志】

XX县XX镇XX村,一个美丽而偏远的小山村。在来此之前,自己从未想过能为它的脱贫攻坚奉献一份力量。细数来此扶贫的日子,已有近一年时间。近一年来,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走,虽疲惫不堪,却也收获不少,尤其是近一个多月以来。

按照局三年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规划,局组织机关干部驻村蹲点推进扶贫工作小分队分批次陆续进驻XX村开展扶贫工作。四五月的XX县,正值雨季,村里昼夜温差比较大,空气湿度也很大。每天,局领导带队,我们脚踏自行车走村串户,马不停蹄地奔走在乡间田野,详细了解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情况,倾听群众诉求心声,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白天走访调研,晚上汇总研究。从村落民情摸底到产业扶贫规划,从项目前期论证到督导项目进展,从慰问困难村民到送医支教下乡,扶贫小分队真情的扶贫举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村民,更感动了我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被单位选派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能够与这样一群辛劳勤勉、作风扎实的扶贫小分队队员们一起共事,一起成长,是我的荣幸。在这里,我能学到在机关里学不到的知识,见到在办公室遇不到的事情,尤其是跟随扶贫小分队,让我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对如何改进工作作风有了切身的体会,对地矿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安静下来,自己惟有克服所有困难,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嘱托找准自己的定位,融入角色,安心做事,静心学习。并牢记扶贫的责任和使命,工作尽量主动些,思考问题尽量全面些,困难估计尽量充分些,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虚心向小分队成员学习,向乡村干部了解工作,尽可能做到多听、多看、多干。把青春和汗水,把激情和希望洒在XX村。因为,来到这里,不是让大自然来洗涤我的尘垢,也不是让幽静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而是,如同一把火,一盏灯,让这黯然的乡村明亮起来,活跃起来,如同一双力量之手,希望之帆,用向往来抚摩这里沉重的呼吸,打开一扇扇通往外面,连接发展的大门。

  【篇三:扶贫工作日志】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工作日志:“基础先行,是XX村脱贫的首要途径。”

“你们看嘛,自来水通了,路也修到门口了,屋头住起比城头还方便哟。”贫困户杨文华提起村上一年来的变化,硬要拉着记者到他家去看看。

帅XX进村第二天,刚吃过早饭,就带着本子到贫困户家中调查研究。

到杨文华家时,得知他家没有通自来水,出门还要走上一段泥泞路,帅XX心想,像这样的贫困户,只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就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脱贫。综合走访情况,帅XX在本子上记下:“基础先行,是XX脱贫的首要途径,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改变XX全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与村干部商量后,XX村全面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帅XX协调争取县级等行业扶贫资金400余万元,完成了1处安全饮水工程改造、3.5公里毛渠衬砌、4处生产便桥建设、6公里产业路建设、2处山平塘治理、75户危房改造,对全村旱地水田、农渠塘堰、组道便桥等进行了系统整治。

“当前,全村已形成田成块、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的局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老百姓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帅XX说。

电商平台拓展群众致富门路

工作日志:“发挥好电商驿站在产业扶贫上的孵化器和催化剂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群众提起村里的电商驿站。

“传统产业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一定可以发挥1+1>2的效果。”帅XX向记者介绍:“XX村产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群众热情很高,又是省级重点贫困村,经过评审,我们获得了西充县电商驿站项目建设资格。”

帅XX在自己的《驻村日志》上记下:“XX村就是要敢于在网络大市场上亮剑,发挥好电商驿站在产业扶贫上的孵化器和催化剂作用。”

今年4月,位于XX村五组袁家湾的电商驿站正式上线,通过网上平台销售本地土鸡、土鸭、土蛋,进一步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XX村电商驿站负责人袁利告诉记者,原本她在上海工作,帅XX主动与她联系,介绍家乡的电商扶持优惠政策,于是她放弃了在上海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家自主创业。“下一步,我计划把家中的绿豆、黄豆、干豇豆等绿色食品通过网络渠道推销出去,还可以帮助村民网上购物。”袁利向记者说。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运作,老百姓托卖的东西通过电商驿站出售,群众不用出村就能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XX村党支部书记杨思保说:“仅电商一项,每年可为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这个电商才好哦,豇豆一斤最多卖3块钱,煮熟了晒成干豇豆每斤可以卖到20元以上,那多划得着,明年我要把菜地都种起,你们要帮我卖哈。”贫困户杨XX兴高采烈地对帅XX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