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关于“自负”——《新新狂人日记》

关于“自负”——《新新狂人日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8K 次

不知从何时起,常被一些人冠以“自负“二字,留言也难免刻薄,我相信他们也并非恶意之心,毕竟这些人是一直在关注我的文字,(有的几乎读遍了我的所有文字),还是要感谢对十一少的关注

关于“自负”——《新新狂人日记》

试猜想“自负”的由来,曾格言式的标榜“为了自信的嚣张,桀骜不驯的去努力”,也经常会用一些激烈锋利的词入文,或者语句中表现出的对自己文字的自信、狂狷;这些也许是造成被别人错觉的原因之一吧,往往文字和私下是会有差异的,平时我是偏内向寡言的,在十一少自定义的剖析中有写到“内心世界里的自大狂,外在世界里的谦逊者”,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创造者必须内心强大、精神上富有,创作上自信。正如《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中被主持人问道:刚才评价您的书法是您自己给以的评价,有没有中国书法界的同仁对您的评价呢?范老回答说:“这个我不关心,因为写字是自己的事情,我丝毫不关心!……一个人能消除烦恼,做一个真实不虚的人,做一个痛快淋漓的人,你再写书法那你的书法会自然而然地带给你无穷尽的快乐!”字如其人,(“字”是说的书法,并有一定造诣的人,而非文如其人之类)范老的字和为人风格是一致的——清新俊逸

“一出来就是十一少的文字,搞得跟个大师大家似的”网名也被算作十一少“自负”的例证之一,也是很有趣味的。那在这里说下,我的网名来源,也曾写文《十一少的庐山真面目》来注释:“十一”拆解于“士”字,有三层意思:第一是化十为一的'人,“十”代表宇宙之中、大千世界之内的千变万化,“一”是规律,就是道。从千变万化的现象当中提炼出规律的人就是士人,就是读书人。读书人能从现象中提炼出道,提炼出规律,这就是“士”的第一层意思。第二是守十为一,就是在人生的众多诱惑面前,能守住自己本心的人。这里“十”指代各种诱惑,“一”代表人的本心。第三,以一抵十,一个抵十个的人,因为他能从现象中提炼出规律,因为他有道德、有境界、有智慧,所以他一个能顶十个。读书人、士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五千多年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士人、读书人,每当有国难的时候,就有很多读书人挺身而出。苏武、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抗日战争中的许多英雄,都是一个顶十个的人,他们有气节、有风骨、有操守、有学问、有道德、有情操。“士”下面一个“心”,表示心向往做士人,我立志要做一个士人,立志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志”。心期于士,心对士的向往就是志

“文字”中国的文字学当中,每一个字都是一部哲学,一部政治学、哲学、经济学、艺术学、人文学,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字都可以解答。古文讲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字就叫文,合体字就叫字。比如“木”字就是文,两个木加起来“林”就是字。所以说文解字对字的解释,字者知乳也,就像母亲的乳房排出的奶一样源源不断,像奶不断地排出来,所以,字就是对文的不停的重合,对独体字的不停重合,就形成了文字。

人首先要有精神之余。很有机缘,曾与国内知名的山水画画家李立公老师在同一屋檐下将近三年时间,后一直称呼李伯伯(音平声bai)期间耳濡目染受益颇多,如勤奋、乐观、渊博、平易近人……,也给我很多人生的点拨、意见。在临别前,伯伯送我一幅山水条幅《高士得鱼图》寄予了三层深意,中国文化中取“鱼”同音为“余”有富余、留余的含义,第一是人首先要有精神之余,在精神文化上要富有,(亦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二是要有友之余,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要真诚结识很多朋友,要有朋友之余,第三才是财之余,有了精神上的财富,又有很多好朋友,财富之余便自然而来。十一少牢记在心,应该对很对人都会有启示吧!?

最后,关于“自负”,我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