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范文(通用10篇)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范文(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8W 次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范文(通用10篇)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1

余xx老师的《猴子种果树》精彩致极,听了这节课,我认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循规蹈矩,总是一步步给学生设套。

我总希望我的学生能安静、规矩的听讲,整天是一脸的严肃。课堂纪律倒是不错,但每节课总觉得孩子没有真的走进课本,这些种种问题总是让我很是苦恼。今天听了这节课,我才恍然大悟,余老师让我们看到的是和蔼可亲的.面容,听到的是幽默风趣的语言。学生们当然会喜欢。

包xx老师的太阳一课,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教学主线明确,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整体性强。

教学中包老师以讲月亮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提出了两个贯穿全文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即:课文的哪几段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哪几段写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从反馈的效果看,学生已掌握了太阳有远、大、热三个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清晰明了,值得学习。

今后我会多学习、多听课、认真的备、激情地讲。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丰富的经验,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2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现阶段教学所一直探讨的。那什么是真正的有效呢?说直接点即为: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均有体现,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多,能力上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里我想起汤校长的一句话:好的课是如何用少的时间教会学生。)

但现在的教学现状不是有效是低效,学生在学习时不是被动的记,就是强行的去背。用专家的说法:这是教育的暴力(学生学了不感兴趣)。更说不上喜欢。如何解决低效,从而达到真正的有效呢?

1、 确定目标

这里的目标不仅是指知识上的目标,还有教学时的方法是什么,教学中教到什么程度,要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生的“三维”中那一方面有提高,真正定好这个目标,在教学时就会有针对、有方法的去进行。如:定好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就不是读通顺就行了,必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有了解,对表达情感有理解,才能读出感情。定好这一目标,在读的指导上,就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气如何?语速如何?读出怎样的感情?学生没做到时,老师可以示范,还可以让朗读好的学生引读。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从而对课也就有兴趣。是的有效的课堂是有趣的。

2、对众多目标有取舍。

一堂课不可能把学生的方方面面都训练到位。就如上面所说太多目标我们教者都无从下手,更何况听课的学生如何能做到?所以一课中要对目标有取舍,以一方面为重,在一课中或在一段时间内,以一个可行的训练为主。说穿了即:学生已掌握的不教;学生一读就会的不教;而太难的`,学生达不到的,也不教。(反对一堂课拓展太多其他知识或文章,把本堂课上好都不错了,更何况其他相关文章。)

3、教法多样,兴趣为先。

在确定好教什么之后,就是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在教的环节一定要注意围绕“趣”做文章。

a、开课激趣:上课开始可以针对课题设疑激趣。可以讲故事引入激趣;可以就文中一重点段设置悬念激趣,要一上课就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上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b、把内容转化为活动:学生是喜欢活动的,这无庸质疑。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最简单的小组讨论;有游戏;有片段写生;有学生辩论;还有师生对话——————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说出真心话,这样学生学时也兴趣盎然。

c、难点教学,方法应多样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后,这时就面临课堂教学的难点了,在突破难点时,应方法多样。有我们常用的感悟法,即理解法;可以是联系生活实际法,把难点放在生活中,与生活对比,从而理解感悟。还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读一读、唱一唱……语文,谁说只能是听说读写?总之,你可以用你想到的所有方法。用专家的话说:用50个方法去教一个学生,而不能用一个方法去教50个学生或用一个方法去教所有课文!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3

听了一天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名师们在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文本,激发学生情感上做得特别到位。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第一、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同学们真会学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扬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正面鼓励了学习态度,我相信孩子会非常愿意跟着老师继续往下学习。如赵志祥老师在教学《鲸》这课时一直表现得就是学生的大朋友,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们,学生们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才敢于和老师尽情地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今后我也要像赵老师学习,课堂上要多用一些激励技巧去正面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借助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在我所听的课上,所有的老师都很好的落实了这一课标精神。李老师执教的《称赞》、胡红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等,在这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她们都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感情,在读中升华认识。真是教师引得精彩,学生读得动情。

第三、对于低学段的孩子,要注意用儿童化的语言。听了四节《丑小鸭》的课,赵老师在评课时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注意用儿童化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胡老师执教的《丑小鸭》、徐老师教执教的《丑小鸭》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出色。儿童化教学语言才能使天真的儿童像听母亲的话一样听老师的话,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也要像这些老师学习,用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学到一些课堂的上课技巧。赵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课堂雕虫小技:

1、巧用逆反心理,让你往东偏往西。

2、降低要求,见到鸡毛就是鸡。

3、装猫变狗,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积极向这些老师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技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4

当星期四听到李艳老师说要用我们班孩子上一篇小古文时,我不禁担心起来:孩子本来就没接触过古文,而且这又是六年级的内容,明天就上,我们班的孩子理解能力又不好,万一上砸了怎么办?还是李艳老师给我打了气:“没事,相信你们班一定能上得很好,就你们班了!”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当我让她到班级了和孩子沟通一下,她只是要求把内容发下去让孩子自己读读,查查资料,我不禁佩服她的自信。

第二天下午终于到了,我的'内心十分紧张,真怕上课时孩子不举手,怕上课时会冷场,这比自己上公开课还紧张啊!一节课上下来,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没有李老师在市里面上课时的效果好,但我觉得我班孩子思维也是蛮活跃的,比我平时上课时活跃多了。

听完课,我深刻反思:其实,每个班里的每个孩子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平时上课时我自己的引导不到位,没有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误以为是孩子不好。如果能像李老师那样一步步地循循善诱,多给他们鼓励,多给他们自信,孩子会有很出色的表现的。细想起来,终归究底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是我把孩子逼得太紧了,为了应付考试而死教书,他们又怎么能学好呢?是应该改改自己的教学方法了,虽然这样做在成绩上不会有提高,但我觉得孩子的一生是会受益的,他们可能会在若干年以后回忆自己快乐的小学生活,而不是庆幸终于熬过了小学这六年。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5

今天听完张老师的课,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意犹未尽。从张老师课堂上睿智的语言,到巧妙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学得有滋有味,相信给我们在座的各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三年级是写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围绕语文组课题《小学语文不同文体“1+1”教学模式的研究》,张老师对在略读课文中如何在阅读中积累,以读悟写,以读促写,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点,展开了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亮点1: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在检查完了预习之后,引导学生学习首尾两段,把阅读后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随时摘抄进行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略读浏览的能力。学习过程中,教师还把制作资料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建议课外继续运用,这是很有价值的。

亮点2:众所周知,略读课文教学的整体特点:“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在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这种教学方法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张老师对第二、三两段的处理上,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亮点3: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张老师在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处理上,充分理顺了读写的关系,抓住了人物的'一连串动作描写,让学生说一说、圈一圈、演一演、写一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把很混乱的场面,通过一条线串了起来,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课堂随文练笔是“文思如泉涌”前的积蓄,是语言积累、内化、外显的一大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将“文本拓展”、“整体回顾”、“要点提炼”、“情感激励”融为一体,拓宽提升又不忘整体回归,理性思量却又不乏情趣共生。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西山漾校区的老师们也在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第二、三自然段的文本教学,在第二自然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训练点:有……有……有……,出现了6个有字,在第三自然段中,出现了5个有的……有的……有的,能不能把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对比教学,在这两段中寻找一个读写结合的点,如何转变读,来促写。希望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6

通过这次“以读代讲”的听课活动,我收获颇多。三位老师的精心展示和许睿老师的精彩点评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

这三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三位老师的课准备的非常充分。田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田老师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田老师在给学生板书生字、示范书写环节讲的非常细致,突出了一年级识字、写字、拼音是重点。从田老师的这节课不难看出,她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不管是粉笔字、评价语还是范读都非常的好,这是我应该相田老师学习的。这也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第二节课给我的感觉也如桂花雨一般,充满了诗情画意,讲课老师那充满自信的表情、从容不迫的气度、那娓娓动听的语言,无不让我铭记于心。第三节课《麋鹿》,通过许老师的点评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好学生的拼音、识字、教会学生规范的书写汉字是多么的重要,也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板书无论从内容到书写都会深深地影响到上课的学生,不能有一丝的随意。通过聆听这三节课和许老师的点评,让我知道老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学生的点点滴滴。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设计要精致,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准确,在课堂上学会与学生对话,课堂要有生成。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7

前段时间,参加了本校举行的“全校课堂达标优质课教学”的听课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老师处理教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几节课里,老师们精彩的课堂风采让我受益匪浅而且呈现的课堂模式是精彩纷呈、各不相同。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绝招》这一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很清晰明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题能动性。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地刻画了小柱子这个人物的鲜活性,充分体现了孩子天真活泼,好动、自尊心强、不服输个性。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课文蕴含着这样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出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的一种价值,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因此老师抓住这一线索把课文穿插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都跃跃欲试的想把自己生活中所学的所谓绝招也展示出来,特别是学生一段精彩的“街舞”再加上老师幽默风趣的采访使课文达到了高潮,并也很好的把本文的中心所表达出来,完美的结束了本节课。也让学生充分享受了教学中的“美味佳肴”。

想起一年级我教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授课模式又是基本固定的:复习旧知识。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8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探索至今,我们取得的些许成果,但是通过听课,我觉得暴露的问题也是很多。比如,原来的教学方式与“先学后教”模式的整合问题就很突出。一节课下来,能体现出“先学”与“后教”,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有把“先学后教”模式强拉进传统模式之嫌。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对学生进行先期培训,在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先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手把手的教会学生“先学”的流程以及方法,当成一种程序让学生深刻地印在脑海。不光如此,我们还应该培训小组长,让他们熟悉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以及自学检查的方法与技巧,还有就是熟记组长职责。

其次,认真研究传统教学模式与“先学后教”模式的异同点。争取是融合,而不是强拉硬拽。例如,两者都有创设情境导入,也有汇报交流的环节。关键部分就是学生的“先学”。我们都应该清楚的是“先学后教”并不仅仅意味着有出示自学目标、学生组内“先学”的环节就是真正的“先学后教”,应该多想想:学生“先学”的深入吗?学生都有所收获吗?学生体会到“先学”的乐趣了吗?

最后,还应该注意怎样去评价一节“先学后教”的课,我觉得应该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果为主。评价老师的教学过程为辅。既然学生是主体,就应该以主体为主。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9

连续两天的听课,我深深地为各位老师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精彩的教学设计所折服。而课后的点评,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语文意识”这个词。对这个词,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不经意间常常会与其有所交流;陌生的是我始终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往往欲伸手碰触却所得甚少。按照我的浅薄理解,语文意识就是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读语文、品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并将之于日常教学之中实践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欣赏语文的美,并自觉地运用美的语文。

这次的观摩课,在语文意识这方面都有比较出彩的表现。如词语的精准及其情感的体会、朗读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渗透和练习,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针对这几节课,结合我所教过的`低中年级,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教材解读

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课文都是比较短的,初教学时,常常会有一种课文太简单、不知从何下手的烦恼。而读懂教材,又恰恰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石,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一个环节。

这次观摩课,老师都十分重视教材的解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级教材《船长》的课堂。张老师在大的方面注意到了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两种描写手法: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并有意识地将之融入教学之中。先找关键词句,小结出行动描写的手法;再点出语言描写的手法,围绕语言描写寻找关键词句。虽然只是顺序换了一下,却使课堂很好地连贯了起来,不刻意不呆板。从小的细节来说,张老师对于课文中一些词句的解读十分到位。如对“吼”的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声音大而已,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中,这个“吼”字除了船长要让所有人听到他的声音,还有一种“压倒”“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力量,一种奠定自己威严以冷静指挥人们逃生的作用。诸如此类,对“整个人群”“命令”“够了”等词语的理解,再加上教师极为丰富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慌张和船长的威严、冷静,从而较好地指导了学生朗读。

听课后我翻看教材,发现在本课的语言描写中,出现了多次感叹号,可以说感叹号占了很大的分量。我认为每一个感叹号都表达了船长不同的感情、表现了船长不同的语气,教学时不妨也借助一下这些感叹号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朗读。关于杜老师评课时说到的省略提示语读书的问题,由于刚教过三年级孩子习作中提示语的作用和用法,所以在听课时我也产生了这个疑问,能够忽略提示语吗?(当时看不清屏幕,没有思考太多)诚然,课文中描述的是“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所以船长和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句提示语,只在前面提了个“威严”,可我觉得如果后面船长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继续为了体现“简洁有力”而没有提示语的话,可能船长“喊”的那一声奥克勒大副就“听不到”了。后面放在说话中间的“船长说”也是为区分意思而设,前一句是针对“20分钟”所说,后一句则是下的命令,用提示语区分一下意思更明确,而且过多的没有提示语的对话也容易让读者产生混乱,甚至没有思考的空间去体会当时船长的心情。其实,后面的提示语已经很简洁了,完全不会影响总体上的“简洁有力”。至于此点要不要在课堂上体现,又是另外一说,毕竟一堂课是要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2、朗读的指导

阅读教学始终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归根结底,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人物的感情和个性,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本次观摩课上,老师们运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优美的语言描绘,特定的情境创设,字词的情感引导,循序渐进的情感铺垫,有许多出彩的朗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纬三路小学的孩子。还拿《船长》做例,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出发生灾难时的危急,学生的语速、语调等阅读技巧和情感等在我看来是很不错的。此时老师问学生“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学生竟然还不满意,认为自己读得还不够“危急”,于是再次试读。后面的对话朗读,老师采用了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对课文理解比较到位,最后的朗读学生完全读出了对话的“简洁有力”。

不过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地方让我看到了我的困惑,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尽办法去引导学生,可是,读得好的学生还是读得好,读得不好的也还是读得不好,甚至无论读得好与否,教学前后的朗读差别都不是很大。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出现了跟我一样的问题。想来,大概是平时训练不够,引导的方法还是不恰当吧。

3、资料拓展

不得不说,老师们为了上好一节观摩课,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且进行了恰当整合,展示给学生,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郑和远航》一课,老师搜集了相当多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在教学到相应环节时出示,让学生去体会宝船的雄伟壮观、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和重要意义等课文内容,学生也被这些资料吸引,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也已经开始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了,为什么高年级的孩子反而是直接越过过程享受成果了呢?我没有高年级教学的经验,不太确定究竟能不能放手一些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呢?

以上,是我听完课之后的一点点反思。我的教学经验不多,许多理解和想法都很不成熟,反思写得也比较浅显,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教。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10

学校本学期第一次赛课,语文全部讲作文,我听了四节,最后一节执教“怎样写读后感”。听课、上课后,心中涌动着种种情绪,感慨颇多。

一、依标扣本

低段课标对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年级指导的看图写话内容是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猴山看猴子,猴子神情不同,动作各异。这样一幅画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应该是很能激发孩子的表达兴趣,课堂上会出现小眼放光、小手高举,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状态,但实际是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中规中矩地按老师的引导说着仿佛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口述,最后再写话。但坐在那里听,总感觉二年级的写话指导课堂不应该这样安静,应该热闹点、放肆点、兴奋点。问题出在哪里?是学生预习过这幅图了,还是太过于强调课堂纪律?还是老师对学生放手不够?

低段写话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老师备课时按照这个要求备,是不是放手李丹丹更大?我没教过二年级,不敢说太多。

二、学生的真情哪里去了

三年级的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生站起来说话,内容空洞,没什么感情,课余生活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说起来应该津津乐道,但孩子们也不知是课余生活太单调,还是自己没感觉。像我们学校,教学楼离厕所太远,学生都是跑步上厕所,大课间,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都是统一组织,学生排着队上下楼梯,做操、跑步都有老师、学校值日生监督,多的是共性,缺的是学生的个性。以前作文里出现的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的景象几乎不见。学生没体验,怎么会写出好文章?有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不会表达。

三、教师设计作文教学设计能力的欠缺

我和老师们交流发现,这几节课都是拿人家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修修改改后自己用,我们老师太欠缺自己设计作文课并实施作文课的能力了。设计作文课是创造性劳动,既要考虑学生实际,又要考虑资源整合、指导要点、指导方法与技巧,自己的见解不够,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宽,根本设计不出较高水平的'作文课教案,说实话,我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作文课上,不可避免地要让学生说说,这时,老师的语言指导尤为重要,不具体的要指导学生说具体,没心理活动的要通过追问,让学生捕捉、表达自己的内心细腻的感受;语言不精练、用词不准确等都要指导学生提升。这是宝贵的教学契机,有时老师却忽略了,或者是不知道怎么修改,这很考验老师的语感与现场应变能力。

今后,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学习名家的作文教学,研读课标,自己多琢磨,琢磨语言学习的规律,做个有心人,让我们一起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