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7W 次

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彩云之南境内的苗族中广为流行,苗族的芦笙歌舞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苗族那么喜爱芦笙呢?芦笙又是怎样来的呢?关于芦笙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这里讲讲云南少数民族苗族中一直流传下来的关于芦笙的传说。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苗族老人死了,不是抬去埋,而是让大家提着刀来分肉吃。就这样分吃了多少年多少代,到了娘嬷和支绍的`时候,才改变过来的。娘嬷和支绍两位老人,心地善良,平时夫妻俩对邻居非常好,打得野兽分大家吃,哪家没有饭吃,就把自家的分给哪家,因此深受邻居的尊敬和爱戴。

娘嬷和支绍两老生育有七个姑娘和一个儿子,子女们对两老也十分孝顺。可日子一长,两老慢慢老了。死时,按老规矩,邻居们也要来分他们的肉吃。他们的子女真不忍心呀,于是就跟大家商量,希望能用一条牛的肉来抵父母亲的肉让大家分吃。大家一听,觉得有理,就同意了。子女们就杀了一条牛给邻居们分吃,然后把父母的尸体放置到堂屋中央进行祭悼。子女们天天哭、夜夜哭,一边哭一边诉说着父母在世时的种种好处,诉说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一直哭得眼睛都肿了,喉咙都哑了。这时,大姐就想了个办法,用七根麻杆做成七根吹管,吹出声音来悼念父母。但是由于麻杆小,吹出的声音很小。大姐就砍来七根薄竹,分给七个姊妹,又做成七根吹管。这种吹管的声音较大,就像人悲痛的哭声一样。于是大姐吹了起来,以此代替哭声;几个妹妹看见了,也学着姐姐的样子吹了起来。弟弟看见几个姐姐用这种办法来代替哭声很好,但他没有找到薄竹,就砍来一节空心树,用牛皮蒙住两头,再用小木棒敲打,与姐姐她们的竹管声和韵,一起悼念父母。

这样吹吹打打了七天七夜,声音传到了“祝纽老”那里,“祝纽老”就问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要和揍出这种声音?他的手下“诗也(Shid Yis)”就到了人间来调查,然后回去把娘嬷和支绍的子女们所做的事一五一十地向“祝纽老”汇报。“祝纽老”听后认为,人就要像娘嬷和支绍那样,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爱戴和尊敬,死后才会得到他人的缅怀。然后“祝纽老”又派“诗也”下到人间,告诉人们以后人死后不要分肉吃了,要像娘嬷和支绍的子女们一样,用竹管声和空心木声和揍来悼念。

从此,各地的人死后都来叫娘嬷和支绍的姑娘们去吹竹管,叫娘嬷和支绍的儿子去敲打空心木进行悼念。后来,大姐死了,有一支竹管没有人吹,二姐就把那支竹管与自己的合起来吹。再后来,姐姐们都老死了,只剩下七妹一人,无法吹七支,她就找来一根空心木,打上六个眼孔,然后把大姐和二姐的竹管合做成一支,其她姐姐的各做成一支,做成六支插进孔眼里面,合起来吹,所有的声调仍然存在。就这样,七妹最后做成了芦笙,并一直传到现在。现在,苗族芦笙中短而粗的那支管能吹出两个声音,就是大姐和二姐那两支管的声音。弟弟用牛皮蒙的空心木变成了现在的木鼓。今天,无论那里的苗族,老人逝世后,都要吹芦笙和打鼓,就是这个原因。芦笙和木鼓就是这样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