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发踪指示的典故

发踪指示的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7W 次

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犬追逐。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发踪指示的典故

秦朝末年,萧何对刘邦一直非常敬重。刘邦起义反秦,萧何一直跟随,为他出谋划策,管理军务。刘邦攻入咸阳后,萧何并没有去取秦朝仓库里的金钱财宝,而是首先取了秦朝的图书、档案等资料。这对刘邦最后夺取政权和胜利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法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灭秦后的楚汉相争期间,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自己则留守关中,为前方输送粮饷,支援作战。在刘邦屡屡失利的情况下,萧何仍然忠心耿耿,甚至把自己家族中凡能打仗的人全部送到了前方。公元前202年,刘邦论功封赏,封萧何为酂(zàn)侯,食邑八千户。其他大臣不服气,说:“我们这些人披甲持枪,不避艰险,奋战沙场,或多或少都有攻城略地之功。而萧何没有上战场,只靠舞文弄墨和口舌之劳,所得封赏却在我们之上,是何道理?”刘邦反问道:“你们知道打猎吗?”大家回答:“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犬吗?”大家又答:“知道。”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犬,而寻找、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猎犬去追杀的,却是猎人。”

刘邦接着说:“在战争中,你们所起的作用就类似猎犬在打猎时所起的作用,而萧何所起的'作用就类似猎人的作用。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你们这些人跟随我,大多数是独身一人,多的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整个家族中的几十人都跟随我。他的大功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啊!”大家听了,才不敢再说什么。

现“发踪指示”多用来比喻幕后操纵、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