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反思 >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7K 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他的语言点拨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的深化,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1

这是我的一次品德课,作为一名班主任,品德课是一个我需要重新学习的一个舞台。对于这篇课文,我依然先研究课文,依托文本进行发挥。

在上课伊始,我就出示一道题54=1,提问:那个孩子最聪明能最快解出这道题。问题一出孩子们的兴趣就起来了。争先恐后的举手,54是我们班同学的人数,这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孩子说的很好,1是集体,54是每一个集体中的个体。还有的孩子说,集体是由很多的个体组成的。这让我喜出望外,学生的总结很好。

我顺势引导,为了加深同学对集体的认识,我提问:谁还能提出像这样表示集体的算式。孩子们更踊跃了,纷纷回答,3=1(一家三口)7=1(一个小组六个人)2000=1(一个鹿鸣小学)13亿=1(一个中国)孩子是生成很美,什么是集体就很快的从孩子们口中自己解决了。

接着为了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集体,我又安排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课题:《集体力量大》。马上提问::从刚刚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人多力量大”自然而然的就从学生的脑海中迸发出来。

一个个小游戏,不停让孩子说出感悟,孩子们的跃跃欲试让一堂课深入到孩子的心中,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了集体的要素:人多、心齐、合作。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品德课真的起到了导行的作用,这天的中午吃饭一直很安静,分饭菜很有序。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德育课程。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一、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兴趣参与课程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精彩活泼的课堂气氛。首先通过听歌曲《三个和尚》抛出问题: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暂时先不揭示课题,留一悬念。然后进行活动“写一写,写大字”游戏。由故事“五指争功”穿插游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板书。游戏之前,老师讲清原则,提出要求:游戏结束后,要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为了让学生不违背规则,请一名同学上台跟着老师做这个游戏,要强调不能借助其他手指的帮助,最后请参与游戏的同学讲讲体会。在学生得出单个手指很难完成任务的体会后,总结得出:团结合作多力量大。因为有规则的约束,学生不易完成任务,活动的主题得以凸显,从而体会出人多力量大之含义。

2、思品课的内容,虽说都通俗易懂、具体、明了,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直观的心理特点,若能按照教材不同内容特征,辅以游戏之类的形式,使教学更生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气氛更活泼,学生兴趣更高,教学自然也就更易见成效。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集体力量大”的内涵,进入下一个游戏“分一分”:三种颗粒物混合后按照种类分开。分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合作分类。游戏形式虽然简单,但学生投入专注,兴趣很高。经过游戏的直观表现,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体力量大,分工明确很重要。再次板书。

3、新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和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活动“忆一忆”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奥运选手获奖、我校三年级一班六一节目表演、建桥小学六一演出成功引导学生理解“集体力量大”,此处才紧扣开始的问题“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寻找到答案,板书课题。后面联系“5。12”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事例,以及山东对口援建奠基照片,淄博对口援建照片、灾区人民“感谢淄博”的石碑等等激发起学生帮助别人的强烈意愿,引导大家总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后板书。

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先与学生谈话引出个人力量,知道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任务,并通过视频《蚂蚁搬饼干》得出集体力量大,经过引导得出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在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的时候,话锋一转,设疑“只要人多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吗”将学生引进汶川地震,让他们明白有的时候凭借自己小集体的力量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寻求大集体的帮助。。整堂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在活动的品德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参与者。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活动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因为“活动”,我们的品德课程才由此而更加精彩!

  《集体力量大》教学反思3

《集体力量大》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材内容,本教材以“人多力量大”和“人多力量未必大”两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道德思考,让学生体悟集体力量大,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一)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折牙签”和“拍手”游戏。通过先折一根牙签,再折20根为一捆的牙签,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数量越多越难折断,由此顺水推舟人多力量大。而后进一步做了拍手的游戏,先老师一人拍,然后一个小组的学生拍,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拍,由此再次强调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游戏之前,老师讲清原则,提出要求:游戏结束后,要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为了让学生不违背规则,老师可以参与中去,请学生跟着老师做这个游戏,先折一根,再一捆,要强调不能借助别的力量,就只能用自己的手,最后请参与游戏的同学讲讲体会,说说跟折一根比,感受如何。在学生得出数量越多越难折的体会后,总结得出:人多力量大。因为有规则的约束,学生不易将一捆的折断,活动的主题得以凸显,从而体会出人多力量大之含义。

(二)来源生活,感悟更深

汶川地震捐款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亲身体验。所以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以采访“爱心大使”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肯定他们的爱心。然后抛出“你知道介休市捐了多少?山西省呢?全国呢?”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进而给出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发现,学生自然就体会出了人多力量大,可以说水到渠成。

(三)走进故事,兴趣昂然

故事“运水果”和“数水果”游戏在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的时候,话锋一转,设疑“人多力量就一定大吗?”将学生引进故事屋“运水果”,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讨论,孩子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明白了人多力量并不一定大,还得齐心协力。趁热打铁,将故事继续往下编,水果运到了森林俱乐部,帮小动物统计水果数量,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将活动设计得有动有静,让学生将一堆水果统计出数量,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此时建议学生小组合作。小组进行分工时要求学生悄悄地商量,保守自己的秘密,而后进行比赛,让胜利的小组说说他们是如何做的。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故事与活动中轻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