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成语 >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31篇)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31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5W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31篇)

成语的寓言故事 1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成语的寓言故事 2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的寓言故事 3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成语的寓言故事 4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连狗也没有受到伤害。

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容易驯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拿起枕头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狼子野心,是真实的,根本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成语的寓言故事 5

狮子派豹子去管理一个部落。豹子每天勤勤恳恳,早出晚归,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连一只山羊每天吃几斤草都亲自审批。由于豹子精力有限,经常顾此失彼,惹得部落里的动物怨声载道。

“你这么管事怎么行!”狮子望着憔悴不堪的豹子说。

狮子决定带一带豹子。它找来了老狼、狐狸,当着豹子的面给它们布置了任务,然后就和豹子下起了棋。

“大王,”豹子不安地问,“狐狸和老狼能管好部落吗?”

“管不好就吃了它们。”狮子微笑着说,“记住,管理无须事必躬亲,而应主要靠逻辑和打手。”

成语的.寓言故事 6

羽毛未丰,指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想劝说秦国征伐六国,称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不感兴趣,说道:“现在的秦国,就好比一只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如果硬要展翅高飞,必定会遇到灾祸。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国,对我进行开导,我表示感谢。可是,关于争霸称帝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苏秦不愿意就此离去,于是给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说明争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反感。这时,苏秦的资财也耗费光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成语的寓言故事 7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成语的寓言故事 8

晋平公让人造了一张琴,大弦、小弦全部一样。让师旷(名叫旷的乐师,古代著名音乐家)调弦校音。调了一整天,总是弹不出和谐的音调。晋平公责怪师旷。

师旷说:“琴,它的大弦好比是君主,小弦好比是臣子。大弦、小弦的作用不同,配合起来才能发出动听的声音。不互相侵夺各自的.职能,阴阳才能调和。现在您把弦都弄成一样,那就失去它们应有的职能了,这难道是乐师所能调好的吗?”

寓意:不互相侵夺各自的职能,阴阳才能调和。万事万物各司其职才能和谐。

成语的寓言故事 9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成语的寓言故事 10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成语的寓言故事 11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翱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自得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天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没精打采,消极悲观。

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的寓言故事 12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的.人还没画好,又左手去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了。那一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是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成语的寓言故事 13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的寓言故事 14

有位工匠名叫匠石,他前往齐国,来到曲辕的地方,看见一株大树生长在土神庙旁。这株树的树阴可以遮盖几千头牛;树身有百尺粗,树干高过山头80尺后才有枝叶,可用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几枝。围观这株巨树的人多得像到市场赶集。

奇怪的是,匠石竟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他不住脚地往前赶路。

徒弟们大开眼界,却不明白师傅的态度,追上匠石问个究竟:“自从我们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学手艺,从来没有碰见这样好的木材,您为什么一点也不看重它?”

匠石回答:“不要夸这棵树了,它是脆而不坚的树木,造船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制成柱子会被虫蛀,打成器具会毁掉,造门会流出污浆……”匠石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认定它是不能做材料的树木,正因为没有用,所以才长得这么大,有这么长的寿命!

貌似强大的'事物往往华而不实。看问题、观察事物不能被表面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成语的寓言故事 15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他平定南方以后,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曹魏,为蜀国的生存争夺空间。

过了一阵子,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时机。过了几年,诸葛亮又决定北伐中原。当时,很多大臣觉得蜀国力量太小,老是这样动用军队,不是国家之福,因此反对北伐。

诸葛亮针对这种情况,又上表给后主刘禅,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会派兵来对付你,倒不如主动攻打他,说不定还会找出一条生存之路。后主刘禅看了,表示全力支持诸葛亮伐魏。

这第二道表,史称《后出师表》。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表示他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的寓言故事 16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而得八城,移兵而攻齐。

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成语的寓言故事 17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成语的寓言故事 18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了,猴子们也很得老人的关心。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成语的寓言故事 19

典故:《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释义:“乌合之众”为贬意成语,比喻没有组织,像一群暂时聚合的乌鸦。

故事: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这时,耿龠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定能获胜。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

成语的寓言故事 20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成语的寓言故事 21

在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馥郁芬芳的名贵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上白银丝线和青绿色的美玉,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每当钓鱼的时候,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小河边,找好一个位置,摆好架势,正襟危坐。如果单从他手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来看,毫无疑问都是极其标准规范的,甚至还能显示出钓者的某种优雅和闲适来。然而他即使这样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时,别人往往都能满载而归,而他钓得的'鱼却没有几条,有时甚至空手而返。

鲁国人钓鱼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如果只将注意力单纯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的效用,过分追求搭花架子装点门面,这是很难有所收获的。

成语的寓言故事 22

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成语的寓言故事 23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成语的寓言故事 24

西汉时期,医学家中以淳于意较为有名。他从小就热爱医术,喜欢摆弄银针、药品。后来,淳于意拜著名医生公乘阳庆为师,学到了黄帝、扁鹊流传下来的医术,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因为医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长安去行刑。

淳于意没有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膝前行孝。他临走时,对女儿们说:“如今父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谁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她听到父亲的话后,非常伤心,更为自己的.束手无策而自责。于是,她与父亲一起去了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言辞凄切的信。信上是这样写的:“我父亲担任政府官职时,老百姓都说他廉洁无私,值得崇敬。现在他由于一时不慎而触犯国法,理应受到惩罚。可是我却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受了肉刑之后,手脚断裂了也无法再长出来,那时就是想悔过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一片爱父之情所感动,于是传下一道圣旨,将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汉文帝法外施恩后,觉得肉刑太过于残酷,就索性将肉刑废除了。

成语的寓言故事 25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名叫张合。

有一次,袁绍与曹操各自率领军队,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进行决战。袁绍害怕自己粮草不足,就命令淳于琼专门负责督运粮草,屯粮于乌巢。此时曹操的粮食不多了,想迅速结束战争,就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

张合对袁绍进行劝谏,劝他不要小看曹操,应当派遣重兵保住乌巢,否则军队没了粮食,后果不堪设想。而袁绍手下的谋士郭图,却认为乌巢的形势没有那么严重,应该调动主要兵力袭击曹操的大本营。张合觉得这样做占不到什么便宜,坚决反对。

袁绍对郭图非常信任,只派小部队救援乌巢,而调动重兵攻打曹军大本营,却未能如愿以偿。结果,曹操真的攻入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得一干二净。这样一来,袁绍大军军心浮动,士气低落。

郭图知道正是自己的计策才造成大军失利,为转移袁绍的.视线,就说张合的坏话,他对袁绍说:“您打了败仗,张合却整天幸灾乐祸,说话也非常傲慢无礼。”

成语的寓言故事 26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老鼠觉得无聊,就找来字典想看看和老鼠有关的词语。

老鼠找来一本厚厚的`词典,开始翻了起来。它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鼠目寸光”、“胆小如鼠”、“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气得说不出话来,就对着伙伴说:“咱们把人们给老鼠用的词语改一改,好不好?”那些老鼠一边高兴地跳一边喊:“好呀,太好了!我们都希望能改那些成语,怎会不同意呢?”他又说:“咱们把那个成语改成‘老鼠过街人人敬礼’。”“太棒了,这样咱们老鼠的位置也就提高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时有个小朋友放学回家,看到一堆老鼠,而且还在乱改成语。那个小朋友跑回了家,把她爸爸叫了出来,小朋友爸爸出来的时候,还拿着一个大拖鞋,他一看见老鼠就开始打。老鼠说:“我不是已经改了那些成语了吗?”小朋友说:“你虽然改了词,但你本性没改,人们还是不喜欢你。”

从这篇寓言故事中我明白了自己原来做的错事无论怎样掩盖,也改变不了事实,只有我们努力改正,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成语的寓言故事 27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篡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子呢?

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子应该改换一下。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篡、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好?”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篡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的寓言故事 28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辞赋写得非常精彩。

他曾经模仿《论语》的形式,创作了《法言》一书。此书的《重黎》一文讲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龙争虎斗的情形。

在楚汉战争中,本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比较强,但最终他却被汉王刘邦围困在垓下,等待援兵。项羽见援兵迟迟未到,就带领战将拼死杀出重围。等到他逃到乌江边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成千上万的汉军却从后追杀过来。

望着黄沙漫卷的沙场,项羽不得不认输,他长叹一声说:“这是老天爷要消灭我,不是我作战失误的缘故!”然后,他拔剑自尽,命丧乌江。

关于项羽临终前的'看法,扬雄是不同意的。他认为,不能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只归结于天命。在《法言·重黎》中,他说:“汉王总是虚心接受众人的意见,而这些正确意见的实践,又使众人的力量得到增强。可是项羽却与汉王正好相反,他总是觉得凭着自己的勇力就能征服天下,根本不会吸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使得他只依靠自己的勇猛鲁莽做事。

“善于吸取别人意见,就会取得胜利,而听不进别人的话,只靠自己的勇敢就会失败。项、刘之争的结局不能仅仅归结于天命,项羽临终前的感叹真是大错特错。”

成语的寓言故事 29

寓言故事中的成语: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小故事大道理: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本篇选自《战国策·楚策四》。它说明: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成语的寓言故事 30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成语的寓言故事 31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

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败,百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