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苏教版《珍珠鸟》课文与教材解读

苏教版《珍珠鸟》课文与教材解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7W 次

  《珍珠鸟》课文原文

苏教版《珍珠鸟》课文与教材解读

21 珍 珠 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珍珠鸟》教材解读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文章。对它的解读,对它的教学,目前版本很多。有些解读,还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解读教材是一种教学阅读,它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它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师,是一个特殊身份的读者。他对文本的阅读,首先是建立是建立在自然阅读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性质,但又不同于文学鉴赏,因为他的阅读要为教学服务,要对学生的现有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尽可能的把握学生现有阅读的前经验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去发现文本的“文眼”或关键词句、思想倾向、具体的写作技巧、特点,寻找学生阅读的障碍、兴趣点,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努力把作者的思维,教师的阅读经验转化为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服务。教师的教学阅读比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更复杂、更具难度。

这些话看似多余,但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解读文本前对此有所认识十分重要。话题在回到课文《珍珠鸟》上。这篇课文的关键句是最后一句:“信赖,不就能创作出美好的境界吗?”它是全文的核心,也是理解的难点。全文的写作都是为了此句服务,为理解此句蓄势。它点明中心后,戛然而止。

美好境界的创造,来自于信赖,来自于人与鸟之间的相互信赖。这种相互的信赖,首先是建立在作者对珍珠鸟喜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就谈不上我和鸟之间发生的故事,谈不上信赖,创作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的第一句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只珍珠鸟。”“真好”是作者得到鸟儿的高兴,是喜爱鸟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因为喜爱鸟,他才会给两只珍珠鸟准备舒适而又温暖的巢,才会把它挂在窗前。特别是作者拨开绿蔓看到小珍珠鸟后的第一感觉:“正是这个小家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关小珍珠鸟外形的描写,如果没有对它足够的喜爱,是万万写不出来的。“整个身子就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独有的儿化韵,小珍珠鸟在作者眼中分明就是一个孩子。由于有了这种喜爱,小珍珠鸟才能一步步亲近我,才能有我对珍珠鸟的信赖。你们看,“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里的抚,不仅有抚摸的意思,更有爱抚的意思。“我生怕惊跑它”中的“生怕”,又在表达什么?生怕在《汉语大词典》中,为“犹只怕,唯恐”。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做?说明作者对珍珠鸟的爱,对珍珠鸟的信赖,与日俱深,而且爱的那样细致入微,让人读了为之动容。也就是说,文中之所以会出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是以作者对鸟的爱为基础的。这一条暗含的线索,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些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适时的点拨与引导。

小珍珠鸟又是如何信赖我的?当然就像上面所讲,它是以作者对它的爱、信赖为基础。第三节小珍珠鸟可爱的出场,足以引起作者的无限喜爱。这为下几节的叙述,做了铺垫。第四节就是承接第三节而来。作者做为一个陌生物出现在小珍珠鸟面前的时候,它自然会有一个对我陌生——接近——信赖的过程。作者对于这个过程的描写,独具匠心,浑然天成,让读者为之惊叹,不愧为大家,玩弄文字的高手。他由“起先”着笔,用“只在”一词,写出小珍珠鸟对我的陌生中略带些惧怕。“随后”一词,以及下面的排比句运用,活泼中透漏着可爱。“渐渐”、“竟然”两词,是小珍珠鸟信赖的开始。接下来“先、然后、再“,是它是它在试探我会不会伤害它。特别是“索性”一词,是它在试探我之后,完全信赖我的最好表现。当然这种信赖是相互的。

后面三节,都是承接这种相互的信赖而来。陪伴、再三呼唤,是小珍珠鸟有了相互信赖之后,与我成为好朋友的表现。“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是这种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在这种美好的境界中,鸟与人的关系是润泽的。他们在安心、轻松自如中,构筑着一种信赖关系。在这种信赖的关系中,鸟与人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创造着和谐,创造着美好,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朴素起来。所以作者在面对这样一种物我和一的境界,面对人与鸟相互信赖时,由衷的发出“信赖,不就能创作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感慨。如果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一定会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至于其他对课文不同的解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讲,有些难度。如果他们能够说出,当然更好。

学生学习这一课,先搞清结构:先写我对鸟儿的喜爱,再写在喜爱的基础上人与鸟的相互信赖。理清我对于鸟由喜爱到信赖,和鸟对人由信赖到喜爱是难点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