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苏教版三上《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

苏教版三上《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6W 次

  《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一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苏教版三上《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

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 集体板书 解题透彻

首先,我让全体同学和我一起板书,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稻”和“秧”这两个比较难写的字。在解题时,我抓住一个“险”字提出了四个小问题

1谁知道“险”是什么意思?(危险)

2那“脱险”又是什么意思呢?(脱离危险)

3是说“谁”脱离危险呀?(小稻秧脱离危险的)

4那这个“记”又是什么意思(把小稻秧脱离危险的故事记载下来)

二、设置悬念 自读课文

接着我让同学看着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非常爱思考,积极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它又是怎么脱险的?”“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这些悬念进入课文的,学生基本可以达完成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

三、 读演结合 自我感悟

朗读应是体验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读有助于学生用整个心灵去理解和体会。在本文中朗读的语气是不同的,如野蛮的杂草气势汹汹的话、喷雾器大夫洪亮的声音、有气无力的杂草的话语。让同学们边开展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同学们融入课文境界中。

教学完本课,我觉得三年级的同学一边需要老师的指引,一边要放手让同学自己感悟。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指导朗读时,作为老师应该作相当的指导,先领读,再让学生读。

  《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二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积极质疑,自由感悟,表达独特感受。

在教学时,我将本课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1、整体感知;2、读通;3、读好。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使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

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习。

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