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2、理想的风筝》课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2、理想的风筝》课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8W 次

22、理想的风筝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2、理想的风筝》课文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_______________

作者苏叔阳。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理想的风筝》文本解读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称“解读”是“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文本解读就是走进文本,走近作者,通过分析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备课前三读《理想的风筝》,分别从不同角度三度解读文本。

 一、解读人物,升华情感

文本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文学鉴赏。而欣赏文学作品,总是先从形象感受开始的,然后形象才作用于读者的感情。《理想的风筝》写得是刘老师,因此,对于刘老师这个人物的解读至关重要。作者围绕刘老师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刘老师一个主要的品质,但每一个故事又并不纯粹的独立。考虑到文本篇幅较长,以故事为线清晰明了,因此大的框架就定位在“故事——情感——品质”。

“笑谈腿疾”这个故事反映了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应该说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是轻而易举的。那么这个故事的训练点应该落在哪里呢?学生情感的变化。听了刘老师的笑话,学生的情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而刘老师的品质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中被升华出来的,因此,引领学生去体会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情感的变化中体会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算歪打正着,也是曲径通幽吧。

“上课板书”这个故事如果要呈现出精彩,并不在于凸显刘老师的坚强,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坚强的外表下所承受的艰辛,这种艰辛是失去一条腿,这个学生能感受到,学生感受不到的是一根拐杖代替一条腿的艰辛。那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根拐杖一条腿牵动学生一腔情。

“放飞风筝”故事里的刘老师最有活力,那就还他个活力四射。动态的东西最能表现出活力,这个故事就是要抓住一切动态的,如高飞蓝天的风筝,刘老师放飞风筝的喜悦,追逐线绳的自信。但凡文本中动态的就把它牢牢抓住,让刘老师动起来,文本动起来,学生的心自然也会动起来。

 二、解读语言,凸显细节

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这只是第一步。单有感情没有理解,单有感情没有认识,也不可能深切领会文学作品的意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潜心解读文本语言。应该说语言既是外在的“道”又是内在的“心”。作者通常借助语言表达情感,语言是作者情感的外泄。因此,语言和情感并不是对立体,要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解读文本语言至关重要。

《理想的风筝》作者苏叔阳的确是运用语言的大师,通读全文,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语言的取舍。文本语言除了遣词用句的精当,还处处可见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个字用得好,那个词用得妙,这个句子值得玩味,那个句子需要揣摩,究竟取谁舍谁,真须细细掂量。本文主要依据这样几点选择重点语句来引领学生品味分析:结合书后练习;表现人物品质与情感;精妙的词句。因此,解读语言时,教师只是抓住了以下四句话:

“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这句话是写学生听了刘老师的笑话后情感的变化。体会出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就能体会出刘老师的乐观。情感之所以复杂,就是有变化,而这变化就是“笑声——酸涩——尊敬”。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细节,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情感,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情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统一。

“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这句中的“漾”字用得相当贴切,这个细节既形象地写出了笑的充盈,又能让人感受到刘老师内心的快乐,这么经典的用字,不让学生体会实在很浪费。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这句话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连动式的运用既有节奏上的明快,又能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而这动态的画面正是为了彰显生命的活力——一个残疾老人不屈的生命!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这句是全文情感的升华。作者所写的一切就是为了去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这样的结束语,学生不需要刻意理解,需要的是情感的延续,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借助这句话将作者的情感延续到学生的情感里去,架起文本与学生的桥梁。

 三、解读表达,领悟技巧

情感有了,语言有了,作者苏叔阳是如何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精妙的语言;又如何让读者从语言中强烈地感受到丰富的情感,这还需要解读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写作技巧。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主题、素材、技巧和语言。《理想的风筝》中的写作技巧的确令人品味。

选取典型事例。作者只选择了三个事例,且这三个事例都能突出地表现刘老师的品质,尤其是作为残疾教师,最终让读者在典型事例中感受刘老师的人格魅力,让你不记住这个典型形象都很难。

运用夹叙夹议。本文多次运用夹叙夹议,刘老师笑谈腿疾是叙,学生情感变化是议;追逐线绳是叙,作者感受是议。苏叔阳正是在这种夹叙夹议中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不着痕迹地表达了情感。

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开篇先写风筝,由风筝想起人,为什么一看到风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呢?风筝与刘老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不得不引起读者的遐想,带着这样的遐想走进文本,的确让读者感叹;“理想的风筝”这个题目真是妙哉!

文本解读是一切教学活动之始。没有深刻的文本解读就不会有精彩的课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正是有了深刻的文本解读,才有可能呈现出精彩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