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气象物候》练习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气象物候》练习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2W 次

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我们课堂对知识的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九年级语文《画山绣水》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气象物候》练习题

  阅读“专题·气象物候”,完成以下题目。

  一、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分别给“物候”和“物候学”各下一个定义。

物候:

物候学:

  二、阅读《看云识天气》,做题。

1、速读课文,说出课文的结构特点,并概括说明内容。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3、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4、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6、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三、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做题。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

2、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3、辨析下列字,在括号中注音,在横线上组词。

① 翩(  )      ② 孕(  )       ③ 簌(  )

④ 匿(  )      ⑤ 枯(  )      ⑥ 谚(  )

⑦ 翘(  )      ⑧ 观( )

4、下面三项中用加点字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落 飘落 落忍 丢三落四

B 翘 连翘 翘开 翘尾巴

C 差 差使 差异 参差不齐

5、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① 果实成熟 答:(  )

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发展到完善的程序。

② 冬天温和 答:(  )

A、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B.不冷不热。

③ 物候延迟 答:(  )

A、延长。 B.推迟。

6、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同义词。

1.精确(  )  2.损害(  )

3.连续(  )  4.延迟(  )

5.茂密(  )  6.绚丽(  )

7、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反义词

① 寒冷(  )  ② 渐渐(  )

③ 偶尔(  )  ④ 苏醒(  )

⑤ 低陷(  )  ⑥ 归来(  )

8、分别用一句话说明下面例子在课文中说明了什么内容。

①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说明了

②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说明了

9、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①第①段所举的三个例子是:

A

B

C

②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③第二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古代到近代

B.从起源到发展

C.从自然到科学

④下面是根据这两段内容给课文的题目加的副标题,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

A.——介绍物候和物候学

B.——介绍物候现象

[!--]

C.——介绍物候知识

  四、学过气象物候的专题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1)文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脉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4) 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细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五、默写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并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作点简单的赏析。

默写:

赏析:

  六、出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诗句各三个。

成语:

谚语:

诗句:

  七、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意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开始打雷,动物冬眠结束;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阅读训练答案

一、见书44页。

二、1、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1段 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第2—6段 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看形态/看色彩);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2、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3、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 4、C 5、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 6、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⑴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⑵略,符合要求即可

三、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说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意对即可)2、1-3段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11-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略 4、B 5、A、B、B 6、略 7、略 8、经度差异对物侯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9、①A杏花开了……赶快耕地 B桃花开了……赶快种谷子C布谷鸟开始唱歌……割麦插禾 ②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AB ④C

四、(1)天山(新疆)(2)下雪、天寒、无花;表现边疆气候寒冷,守边战士生活艰苦,为后面写战士们高涨的士气做铺垫。(3)思乡之情(4)物候现象: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祁连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五、赏析示例: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六、成语:风起云涌、雨过天晴、晴天霹雳;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