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片段及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片段及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8K 次

 教学片断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片段及反思

师:上周,有几位同学借助“读书成长笔记”,跟我交流起了三个问题——一位说“上了初三后,成绩一直不理想,很苦恼”,一位说“自从当了班干部,每天都要做很多事,还得罪同学,压力不小”,一位说“最近与同学断绝了交往,感到很伤心”。同学们,当你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上碰到这样棘手的问题时,你将会如何去处理?

(生作苦思状,有几位同学蠢蠢欲动,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大家别急着说,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篇文言课文《<孟子>二章》中的第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信对你们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帮助。请生简介作者。

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生补充:他一生坎坷不平,有抱负,却不得志,最后只有著书立说。

师:很好。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不管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请生齐读课题,并说说读后的理解。

生1:人一出生就要来受罪,只有死后才得到安乐。

生2: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师:大家比较赞成谁的理解?(生说第二种看法。师给予肯定:非常好!成语“多难兴邦、玩物丧志”就概括了这一思想。

师:为了帮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给你五分钟自由、尽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进行朗读,扫清阅读障碍。

(生自主上来朗读课文,师帮助正音,并适当示范。

教学片断二:

师:再给大家三分钟,请你根据注释和相关资料,尝试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可进行分工合作。

生1:译“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师点评:重点掌握“发、举、”的意思,体会其古今异义。还有文言虚词“于、之”的用法。

生2:译“故天将降大任……曾益其所不能”(可再让一生说其理解。

师点评:重点理解“苦、劳、饿、空乏、动、忍”等词的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体会“故、所以、于是、其、曾”等词的意思。

生3:译“人恒过……而后喻” (可再请一生合作。

师点评:重点体会“恒、困、衡、征、喻”等词的含义,积累通假字,理解古今异义。

生4:译“入则……国恒亡”

师点评:重点掌握“入、拂(读bì)、出、敌国外患”等词的含义。(请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的这段论述。

生5: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让学生从整体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为深入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作铺垫。

教学片断三:

师: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短论,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举例子。(生补充:用了议论文常见的论述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师:没错!文中到底举了哪些例子呢?

生:举了“舜……百里奚”等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师问:其共同点是——

生1:他们的事迹都用一句话概括,构成排比句,很有气势。

生2:他们都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

师:作者从个别现象推到一般规律,归纳出了其观点,请大家阅读第二段并找出来。

生:读全段。(多请两位同学说说其看法。

师:很好!下面有哪位同学可以来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生:主要论述了“人才必先经历苦难”这一观点。(生补充:要成就大业,一定要先经受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师: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个人推论到治国,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生:道理论证。(生补充:正反对比论证。

师:文中分别从消极的和积极的两方面,紧扣“动心忍性”进行正面论述;

又从反面论述了磨难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师强调标题。并请学生说说读后想法。生尝试表达对论点的学习体会。

(辩题设计:你觉得逆境出人才,还是顺境出人才?让学生充当正反方进行争辩。师进行适当点评。

师:通过紧张的学习,大家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生1:我学会了议论文的一般写法。

生2:我学会了如何去化解学习上的压力。

…………

生n: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人,要勇于挑战自己。

师:多深刻的感悟啊!我也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我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不喜欢无所作为,我特别推崇高尔基说的一句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教学反思:

学生在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的是,在“教学片断二”中,大部分同学能集中精神并自主地进行“翻译”,课堂上的这种尝试性学习是我一直提倡的,只要你敢上来发言,不管对错,我都会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我总对学生说“课堂是你们的舞台”,只要你抓住机遇,你的表现就是最精彩的!

今天这节课是在仓促中上完的,主要是之前设计的内容比较多,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显得眼高手低,有些不扎实。比如,“辩题设计”这一环节就没能在课堂上充分展开,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强烈的课堂表现欲望,浓烈的探究、合作氛围还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差距不小,但我会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不断努力的。(2005、12、1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