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汇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汇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9W 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第一篇

  学习重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汇编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方法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 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一)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①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②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三)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一)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二)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第二篇

教学一篇课文应有一个“底线”。语文教材中不乏历代传诵的名篇,它们都是世界的和民族的文化经典。这种课文的教学“底线”应放在“精读细品”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学过的一些名篇,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印象不深,甚至对篇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也不甚了然。这当然有多种原因,但对“精读细品”重视不够,应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经典名篇,只是一般地读读讲讲,当然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精读细品”呢?所谓“精读”,就是要引导学生以默读,朗读,背诵等各种方式反复读,并在读时领会文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特别是大声吟诵,心、口、耳、目多种器官并用,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把文章念熟了,化为了自己头脑中的东西,不仅记得牢,有助于提高语感,还有助于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说话或作文时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说出来、写出来。所谓“细品”,就是仔细品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以及结构之妙、语言之美等等。但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法修辞,什么都有,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品”什么,如何“品”。

在执教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抓住这一课的主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导学生“细品”,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篇课文是历史传颂的名篇,是一篇说理文章,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其所说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品”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然后引导学生“细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说“生于忧患”:

一、联系课文,使学生懂得第一段列举的舜、傅说等六人就是“生于忧患”。他们的“发”、“举”就是“生”。这里的“生”就是发展、成功、能担大任的意思。在此之前,他们都经历过“忧患”的磨炼,也即他们原来有的是耕田的农夫、有的是泥工、有的是卖鱼卖盐的商贩、有的是关在牢中的俘虏等等,处于逆境,经受过劳累、饥饿、贫困等苦难。

二、联系学生实际,谁都会有“忧患”,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有的'家庭贫困、经济困难;有的学习困难、成绩上不去,为前途担忧;有的学不进去,甚至不想学,只是在混日子等等。怎么办?有两种可能:一是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沉沦堕落下去。另一种就是像舜、傅说他们那样“生”,即像舜、傅说他们那样,将来也能担当大任,成就一番事业。

三、怎样才能在忧患中“生”呢?孟子讲了,就是要在忧患时为“生”作好准备,创造“生”的条件。课文中讲了六条,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过”“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引导学生细品这几句话,使学生懂得:

①“动心”,就是说在忧患面前,心要动,即要开动脑筋,要思考,思考怎么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等等。

②“忍性”,就是说,在困难面前要坚强,有耐心,有韧劲,有毅力,敢于面对,能承受艰难困苦的磨炼,不轻言放弃。

③“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在忧患的磨难中,增长自己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就更有才能,更有本领了。

④“能改”,就是说,在逆境中,“行拂乱其所为”,做事往往不顺心,有时还颠三倒四,说错话,做错事。这时,就要“能改”,改了,吸取了教训,在改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能力也就更强了。

⑤“而后作”,就是说,面对忧患,要振作奋起,不畏惧,不退缩,不犹豫,积极行动起来,去克服困难。以上五条是“生于忧患”的主观条件。即要开动脑筋,要坚忍不拔,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能力,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正缺点、错误。一句话,就是在忧患中要振作奋起,积极努力。

⑥“而后喻”,就是说,自己经历了的忧患,在忧患中能振作奋起,增长了才能等等,这一切都会从神情上表现出来,从语言上表达出来,而后为人们所了解。为人所了解,这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否则,别人怎么会赏识你,举荐你,任用你呢?你又怎么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成功呢?升学考试,一份试卷,不就是要使别人了解你,决定是否录取你吗?

四、引导学生根据文意较为准确完整地解释“生于忧患”:一个人,在逆境中,在艰难困苦中,要敢于正视困难,振作奋起,坚忍不拔,去克服困难,增长才干,并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了解,这样就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走向成功。

然后,引导学生细品“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了一句话来论证这个问题,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成为昏君、暴君,国家就会衰败直至灭亡。

至此,可引导学生细品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加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这篇课文的显著特点:课文是从“人”到“国”的角度来论证,也就是说,这一论断对“人”和“国”都是适用的,具体地说,它包含四层意思,即人“生于忧患”;人“死于安乐”;国“生于忧患”;国“死于安乐”。很显然,在论述中,省去了人“死于安乐”和国“生于忧患”这两个方面。对国这方面的论述也只有简略的一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死于安乐”是容易理解的,一个人沉溺于安乐享受之中,玩物丧志,不再拼搏奋斗,自然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为享乐 而追逐财富不择手段,以至坑蒙拐骗、偷盗强劫、杀人越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最后能不身败名裂么?最浅显的例子莫如吸毒,在麻醉中获得了片刻的“安乐”,长此下去,就只有倾家荡产,走向死路。再说一个国家,“生于忧患”,一切王朝兴起的过程皆可证明,也用不着说。而一个国家“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亡国的事实来论证,用以警醒世人,特别是君主,就不必详加论证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写一篇文章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更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可以不说的就不说,可以少说的就不必多说。

从课文论述的重点,也使我们体会到了孟子极为关注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一个人怎么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极强的现实性。无论是谁,呱呱落地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无所有的,要生存,要融入社会,要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把自己造就成才,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谁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是曲曲折折的,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无穷无尽的忧患………,面对这样的忧患,怎么办?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回答,谁都不能回避。所以孟子就着重讲了这个问题,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忧患,告诉我们要怎样去做才能成才,走向成功。并由造就人才说到治理国家。从而高度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世人具有极大的警醒作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都有一个如何对待“忧患”和“安乐”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孟子以其大智慧总结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一直就被奉为经典,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人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仅造就了自己,还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才有今天这么繁华精彩的世界。

在学了这课后,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写成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