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李煜《相见欢》的评课稿

李煜《相见欢》的评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1W 次

  《相见欢》评课稿第一篇

李煜《相见欢》的评课稿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于李煜评价甚高:“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世人更是称其为千古词帝。

李莉莉老师在今天挺着大肚子为我们演绎李后主的《相见欢》,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李后主的《相见欢》,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寥寥三十六字便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写得淋漓尽致,别是一般的滋味让人愁肠百转。

怎么来演绎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词,如何让我们走进一千年前李后主的内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因为诗词总是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滋味。

今天李莉莉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词的了解,很平常的导入,不过却是基于词这种特殊文体的导入,说明李莉莉老师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同时也是基于学情的导入。随之而来的音乐导入,很巧妙,有唱也有朗诵,非常符合词在古代的流行传播状态。本堂课到此为止,感觉课堂的节奏和文本的节奏基本还是一致的。

在本堂课的搭构上,李莉莉老师主要是抓住了“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词,设计了“萦绕在作者心头的,都有哪些滋味?”这样一个主问题,着重体会这种“别是一般的滋味”。我以为这样一个主问题就像这堂课的主心骨,很好的地撑起了这堂课。

因此,在这堂课里关于这种“别是一般滋味”的品味,便是关键了。看你能品出哪些滋味?这些滋味能品到什么程度?这应该是这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了。

不过,李莉莉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节奏很快的过渡到的““愁绪”体现在哪里? ”这个问题了,而这个问题感觉有点和“萦绕在作者心头的,都有哪些滋味?”这个主问题重合了?品滋味中当然也有愁绪的,合并成一个主问题,应该会让课堂的节奏慢一点,也能更加从容一点,这样也能更好地和文本的节奏相符合。

同时李莉莉老师在和学生的问答中也感觉很多时候追问挖掘不够,浅尝则止,导致课堂节奏不断加快,远远地超过了文本的内在节奏。

诚如余怀在其《玉琴斋词序》中所语:“南唐李重光之词一字一珠。”所以抓住词中的关键字词,细细品其中滋味,确实是打开李后主的内心的钥匙。李莉莉老师很好的抓住了“独”、“钩”、“锁清秋”等字词,但是除了“锁”品尝的较细外,其他的字词的品析感觉是为了追求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步骤,导致节奏飞快,更重的是字词的品析离开了意象,脱离了意境,所以更加是脱离了文本的内在节奏。

我觉得李莉莉老师这堂课为我们如何自觉注意词这种特殊文体,教学词这种特殊文本,如何入注意词教学中的课堂节奏和文本节奏的相统一,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启发: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抓住词的意象和和意境,重视词的音韵,注意词的节奏,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让课堂节奏和文本节奏相统一;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情,注意追问,深入挖掘文本意象,同时应该联系意境,细细品味,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流程而不注意文本节奏。

如果在教学中能注意课堂节奏和文本节奏相统一,一定能更好地进入词的文本,走进词人的内心。

  《相见欢》评课稿第二篇

雷老师的《相见欢》一课非常精彩,这一课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以及鲜活的思想和富有生命力的创造意识,在教学中高潮迭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下面我对于雷老师的课做一下点评:

首先,注重对文本的朗读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刚一上课教师就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一种深沉哀婉的气氛中,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首词的学习兴趣,迫不及待的去亲近文本,学生在初步的自由读和齐声读中感知词的大意,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带有感情的去读,并配上音乐,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词的意境,领会李煜的心绪,以读代讲,在读中品,读中思,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作品。

其次,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表现是本课的又一亮点,在课堂中教师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只要想表现的学生教师就尽量给他们展现的机会,学生畅所欲言,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使整个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毫无压力的学习,内在的潜能被大大的释放出来,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不包办代替,不急于求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精彩的激励评价语言将课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面带微笑,自然贴切,没有任何的做作与装饰,运用巧妙的诗句赞扬学生,饱含深情的话语鼓励学生,充满信任的眼神暗示学生,爱抚的肢体语言感化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聪明的才智被一次次激发出来,学生充满智慧的回答使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有一点商榷之处,课堂容量偏小,因为这是一首课外诗词,如果按这样的教学进度恐怕我们要完不成教学任务了,如果再搭配一首类似的诗词自学,即扩大了课堂容量又学以致用,我想就更完美了。